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義熙元年十一月,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彭澤縣令的職位上,經過八十五天的“煎熬”之後,終於大澈大悟,毅然掛冠棄職而去。自此,東晉官場上少了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小吏,山水田園間卻多了一個瀟灑不羈的詩人。

陶淵明從二十幾歲出仕開始,經歷了十餘年的官場浮沉,先後做過鎮軍、建威參軍等末流小官,時隱時仕,始終沒有機會一展抱負,現實終於讓他認識到自身的無力與悲哀,棄官而去!將一腔情懷寄與桃源,留下了膾炙人口的田園詩詞,讓華夏文化多了三分山水的清新閒逸。

那麼,陶淵明為何要辭官而去呢?世間流傳的看法是他守志不阿、情趣高潔,不願與汙泥為伍,不願意向小人卑躬屈膝,“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但當我們透過陶淵明隱逸瀟灑的背影,看到的卻是另樣的沉重與無奈。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日食俸祿五斗的縣令,真有那麼“不堪”嗎

陶淵明最後一次辭官,是在彭澤縣令的位置上。彭澤縣至今猶存縣治,它始於漢高祖六年,因“彭蠡澤在西”而得名。在這樣一個小縣當官,無論怎麼看,也就是個八、九品的小官,所以許多人覺得“五斗米”的小官,不當也罷!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們來還原一下陶淵明辭官前後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在擔任彭澤令之前,陶淵明的生活過得相當窘迫:

《歸去來兮辭序》中說:“餘家貧,耕織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

此時,陶淵明的家境已經很貧苦了,家裡孩子多,要吃要穿,又沒有什麼謀生的手段,後來是家裡的親族舉薦,才去一個小地方當個小官。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可見陶淵明出仕,完全是因為家境所困。“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彭澤縣離家很遠,但當官的收入足以滿足他喝酒等日常開銷。那麼,當官之後的陶淵明,又變成了什麼樣呢?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在當了八十餘天的縣令之後,陶淵明置辦了住宅,有了八九間草屋,房前屋後有柳有桃李,堪稱風景如畫。此外還有了僮僕,僱傭了僕人。屋裡“有酒盈樽”,生活可謂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那麼,陶淵明在擔任縣令的時候幹什麼呢?賞花、喝酒、爬山、吟詩,反正就是舒服!就是瀟灑!就是玩!有錢有閒!這些錢足夠他退休後的吃喝遊樂!陶淵明的錢是哪裡來的?那就不可避免地要談到東晉的俸祿制度了!

所謂俸祿,就是封建王朝給官吏的工資報酬。在國家政治架構形成的那天,俸祿就成為維護政權穩定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脫離了勞動生產的官員們,總不能餓著肚子去幹活吧?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俸祿的形式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先後經歷了封地、實物和貨幣三個階段。自商周始,一直到春秋末期,擁有貴族身份的官吏都擁有封邑,封地裡的產出就是他們的俸祿。

這一時期的俸祿制度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朝廷只給封地,不再另外發放俸祿,全看封地的產出,所以貴族的封地是否肥沃就很重要了。畢竟貧瘠的山地和肥沃的耕地,糧食產量的差別是極大的!

然而,一個國家的土地畢竟是有限的,貴族越來越多、土地逐年分封,最終導致“無地可封”,所以在戰國時期,俸祿開始由封地向糧食轉變。每到官員發工資日子,各級官員就要僱傭車馬拉回自己一個月的俸祿。

秦一統六國之後,以律法的形式徹底廢除了封地俸祿,確立了以糧食為主的俸祿制度。所以這個時候看官員的等級,就看他領多少糧食,例如二千石、四千石等!簡單明瞭!

然而就樣就有了個很不方便的地方,官員領回一堆糧食,如果想買點東西咋辦?總不能揹著一袋糧食去吧?於是在東漢時,官吏的俸祿實行糧食與錢各半。北齊因為紡織業比較發達,就發放帛等紡織品!直到唐以後,由於生產力比較發達,商貿也有了相當的規模,尤其是冶煉業的發展,金屬錢幣開始成為了俸祿的主要形式。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東晉是個比較特殊的年代,國家並沒有建立起完備的貨幣體系,吳地舊錢依然能夠流通,所以官員的工資依舊是糧食、紡織品和俸田,陶淵明的彭澤令,至少是個九品官,按照規定可以佔田十頃。

那麼,發放的“五斗米”是多少呢?在《晉百官表注》載:縣令歲俸400斛。月錢2500,米15斛。一天“五斗米”,一個月正好是15斛!五斗米大約是16斤米,再加上每天80余月錢,這個“五斗米”的“芝麻官”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寒酸!

所以,很多人以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是因為“五斗米”的俸祿過於微薄,故不值得用尊嚴去換取,這可能是一種誤解。

但無論俸祿厚薄多寡,都是老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出來的,東晉官員尤其是世族高第,他們的無論是飄逸高潔,還是捫蝨高談,或是雪夜訪戴,這些所謂的風骨和佳話,是日夜辛苦勞作的百姓承擔了最沉重的部分。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一心求官的陶淵明為何棄官而去

陶淵明辭官隱居,歷來為世人所稱頌,贊其品行高潔,不願意為俗務利祿所累,但是我們要注意到的是,陶淵是從出仕到歸隱,經歷了十餘年的“求官”過程,先後五次作官,五次退隱。

可見,陶淵明是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這和他的家庭是分不開的。陶淵明並非普通的老百姓,他的曾祖父親是東晉的名將陶侃。

陶侃是鄱陽郡梟陽縣人,永嘉五年,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任荊州刺史。陶侃的軍事才華異常出色,先後平定了陳敏、杜弢、張昌起義,又率兵了蘇之亂,徵計後將軍郭默之亂!名震天下!因功而被封長沙郡公,是潯陽的大族。但跟王、謝這樣的世族高門是無法相比的。

陶淵明這一支並未有傑出人才出現,數代之下逐漸沒落。其祖父曾做過一郡太守,其父則名不見經傳。但由於族中的遺澤,他卻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並立下了治世經國之志向。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陶家雖然沒落,但跟平民百姓比起來,仍然是高門大戶,在既無科舉晉身、又無平民教育的東晉,做官入仕是這些大家族的壟斷,主要是靠相互推薦。陶淵明所看不起的“五斗米”小吏,正是靠親朋好友的推薦下能夠得到這樣職位。

陶淵明第一次做官是擔任江州祭酒。祭酒是刺史的屬官,位或相當於掾、史,負責日常事務的處理和謀劃,從職務上來看是刺史的助手,然而,江州刺史恰好是王凝之。正是王凝之促成了陶淵明的第一次辭官。

王陶兩家素有積怨,《晉書·列傳第四十三》:時王導輔政,主幼時艱,務存大綱,不拘細目,委任趙胤、賈寧等諸將,並不奉法,大臣患之。陶侃嘗欲起兵廢導,而郗鑑不從,乃止。

當時王家的家主王導是輔政大臣,經常不遵守法紀律令,陶侃就想起兵討伐王導,結果為另一世族大家的家主郗鑑所阻止。事雖然沒有辦成,但是王家和陶家再也無法和睦相處。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王凝之的父親正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他雖出自名門世族,卻才華平庸,她的夫人是謝安的侄女謝道韞,素有“詠絮才女”的美稱,嫁給王凝之後卻異常失望。

《世說新語賢媛第十九》:王凝之謝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還謝家,意大不說。太傅慰釋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惡,汝何以恨乃爾?”答曰:“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未。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王凝之為人迂腐,才華平庸,無甚大才,連老婆都看不起他。後來居然信了“五斗米教”,任江州刺史的時候成天燒香拜神,不理政事。其後任會稽太守時孫恩起兵叛亂,王凝之沒有據城以守,反而燒香拜神起乩,聲稱有鬼兵幫助守城。結果一家除謝道韞之外,全部被叛軍殺死。

堂堂一州刺史,居然去信仰虛無縹緲的“五斗米”,居然還能成為二千石的一方郡守,這對陶淵明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他看來,象王凝之這樣一個庸人,僅憑藉著門第高貴,便得居高位,這是陶淵明無法容忍的。陶淵明的第一次辭官,可以理解“不為五斗米向王凝之折腰”。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這個時候的陶淵明,躋身朝廷、報效國家的志向依然沒有被消磨,所以此後又先後成為了桓玄、劉裕的幕僚,都是鎮軍參軍、建威參軍這樣的小官。他對當時的黑暗無能為力,卻又想像祖父那樣匡扶皇室, 同時又對那些平庸無能之人、借世族高第之門把持朝政忍無可忍,這就造成了不斷出仕、又接連辭官的反覆行為!

陶淵明的遭遇並非個別現象,從當時的朝野環境來看,東晉所奉行的“九品中正制”,斷絕了平民百姓報效國家的晉升之路,沒有世家大族在背後的支持,象陶淵明這樣的人也只能擔任微末小吏,他們實際上是門閥用來壓榨百姓、橫徵暴斂的工具,在這樣的環境中要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所以陶淵明選擇了歸隱田園!

“君子之行殊途,顯晦之謂也。出則允釐庶政,以道濟時;處則振拔囂埃,以卑自牧。”——《晉書·陶淵明傳》

無力改變現實,又不願意委身吏事、案牘勞神、壓榨百姓陶淵明棄官而去,對於一介書生來講已經盡力了!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陶淵明能夠出仕為官,他實際上也是“九品中正制”的受益人,小中正將各地有名望、才名的人“分別登錄,加以評價”,作為官員選拔、升遷的依據,在沒有科舉考試的東晉,陶淵明能夠多次當官又多次辭官,靠的不正是親朋好友的推薦嗎!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五斗米道”何以成為東晉之禍

陶淵明最後一次辭官,是義熙元年十一月,此時他在彭澤縣令上剛剛呆了八十餘天的時候!促使它辭官的是前來視察的督郵。

《宋書》:“郡譴督郵至縣,吏曰:‘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賦《歸去來》。”

許多人對督郵的瞭解來自於《三國演義》。在此書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一位督郵來劉備處視察,沒有收到劉備的賄賂,想要陷害劉備,結果被張飛抽了一頓。

《漢書·文帝紀》:“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循行,不稱者督之。”

督郵確實是個小官,卻位輕權重,他自漢代始設以來,就是郡首的重要屬吏,負責督察下面的縣鄉政事、傳達上面的精神,查檢刑獄,手中權力極大。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陶淵明為什麼不願意去迎逢督郵?一方面,他看不上督郵這個小吏,另一方面,他就任期間,只顧遊山玩水吟詩喝酒,估計政務不是那麼出色,再者,當時的風氣極壞,為了得到一個好的考核結果,往往行賄賂之事,所以乾脆官也不做了,直接回家種田去了!

陶淵明最後一次辭官,說出了“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名句,這“五斗米”之說,既指的是俸祿,也指的是當時朝野間盛行的“五斗米道”。

《三國演義》開篇,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張角創“太平道”聚而為“黃巾軍”,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為東漢造成了致命的打擊!與其同源的張道陵則創立了“五斗米道”,加入這個需要交五斗米的糧食,故稱為“五斗米道”。

張道陵的孫子張魯,以“五斗米道”收攏百姓,勢力大漲,在東漢亂世的漢中建立了割據政權!其後投降了曹操。東漢大亂之後,“五斗米道”並未消亡,反而在朝野間不斷髮展。而王羲之一家都信這個!

很多人會奇怪王羲之父子、祖孫名字裡都帶個“之”字,似乎不合理法。事實上,這是信奉“五斗米道”的標誌,例如畫家顧愷之、數學家祖沖之,都是信這個的!除王家外,東晉世族高第信仰五斗米的不太少數!而百姓信此者更是數不勝數!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世族高第信仰此教,是精神空虛、無所追求的表現,那些名門子弟,不需要努力就能夠得居高位、榮華富貴,人生還有什麼值得追求的呢?他們成天清談高臥、捫蝨而談,甚至服食所謂的仙藥“五石散”,東晉一朝已露頹勢。

而民眾加入“五斗米道”,則是為水深火熱的生活所迫。陶淵明所處的東晉,自衣冠南渡之後,門閥爭鬥不休、權力不斷更迭;北方戰亂不止,“八王之亂”餘波未平;對外戰爭不斷!這一切的成本,都以苛捐雜稅和徭役的方式壓在老百姓身上!

東晉一朝,自淝水之戰後,謝安激流勇退,交出手中權力退隱。在司馬道子與其子司馬元顯的把持下,東晉之奢靡腐敗、士族之搜刮無度,內部朝臣相互傾軋爭鬥,朝內烏煙瘴氣,東晉的統治根基已經不穩。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東晉又連續碰到了少見的全國大旱,許多地方顆粒無收,但是賦稅卻沒有減掉一分,百姓苦不堪言。此時,在朝野之間默默發展力量的“五斗米道”的孫泰與侄子孫恩,認為推翻東晉的時機已經來臨。

“泰見天下兵起,以為晉祚將終,乃煽動百姓,私集徒眾,三吳士庶多從之”。“恩因其騷動,自海上攻上虞,殺縣令,因襲會稽,害內史王凝之,有眾數萬。於是會稽謝針、吳郡陸瓌、義興許允之、臨海周胄、永嘉張永及東陽、新安等凡八郡,一時俱起,殺長吏以應之,旬日之中,眾數十萬。”

孫恩揭竿而起,不久就攻陷了會稽,把同樣信奉“五斗米道”王凝之全家殺死!孫恩的起義,不僅在短時間內聚集了數十萬不堪東晉暴政的百姓,而且得到了朝堂上信徒的支持!會稽謝針,吳郡陸氏等江東世族紛紛響應!一時之間席捲全國,聲勢浩大!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於是恩據會稽,自號徵東將軍,號其黨曰“長生人”。

那麼,孫恩是拯救百姓於水火的救星嗎?他帶領軍隊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廣聚金銀為私有,供自己享樂縱慾。東晉舉全國之力方得平息,耗盡了最後一點元氣。其後孫恩為臨海太守孫景所敗,自溺而死,但是“五斗米道”給當時的社會帶來的沉重打擊卻是致命的!

“五斗米道”之亂,讓陶淵明對這個世間更加絕望。而他曾經的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就是“五斗米”的徒眾,最後卻喪命於孫恩手中,可謂諷刺之極。而代表刺史前來稽核陶淵明政績的督郵,也是“五斗米道”的徒眾。

陶淵明之所以棄官而去,既是對現實的失望,對自身抱負無法施展的絕望,未嘗不是看到了“王鬥米道”大興背後的危機,藉此隱居田園,既遠離了政治傾軋,又避免了刀兵之禍,得以保全身家性命。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陶淵明一進在朝為官,官未必很大,卻很有可能在這次起義中“殉職”。知機趨避、保全自身,也是一種值得稱道的人生智慧!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陶淵明 “不為五斗米折腰”宣言,既是對“五斗米”俸祿的不屑,也是對王凝之、督郵這樣無能官吏的鄙視,更是對他們信奉“五斗米道”的無奈和悲憤!孫恩的“五斗米道”之亂並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此後依舊是門閥相爭、朝政混亂,黎民百姓掙扎在生死之間!

更讓陶淵明萌生退意的原因是:在他擔任彭澤縣令不久,驚聞曾經擊敗造反的桓玄、迎復晉安帝的北府軍將領劉裕,自封車騎將軍、總督天下軍事!他敏銳地意識到:天下即將大亂!東晉毀滅只在旦夕! 朝廷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鉅變!

我們甚至可以認為: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只是一個藉口而已,真實目的是為了遠離即將到來的東晉風暴!

在這個亂世之中,陶淵明無法改變黑暗的現實,無法挽東晉江山之傾於危亡,便只有辭官而去,寄情於桃源、縱意於詩文。而辭官隱居的陶淵明,斷絕了仕途之意,只在山水之間流連,他的心靈重新獲得了自由,創作了千古傳誦的《歸去來辭》、《歸園田居五首》、《桃花源記》、《飲酒二十首》、《輓歌詩三首》,為華夏文脈增添了山水的明秀清新。

採菊東籬,種豆南山: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背後的東晉暗流

陶淵明的詩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所著的《桃花源記》,用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表達了詩人嚮往安定生活的美好願望,願天下百姓不再受苛政之苦的憧憬之情!可是亂世之中,哪裡去找這樣一個雞犬不驚、安居樂業的桃源勝地呢?

離亂紛爭天下亂,世間何處桃花源?其實心之所向、身之所處,便是人間桃源!陶淵明隱於山水之間,謝道韞隱於會稽“林下”,在亂世中守護著最後的尊嚴,也為這紛亂的世間增添了一抹溫柔的亮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