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以当时的人才,究竟谁才能挽救大明?

雁城流浪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王朝以烂到了蕊里,无💊可救。纵有天神下凡也无力回天,一是西北干旱天灾人祸,不去赈灾救济,反而强力镇压,民以食为天。其二早以馅入经济危机,支不负出,兵马未动粮饷先行。所以从将军到大臣再到每名士兵,早以失去信心和信仰,随然为大了明王朝怜惜。但史就是史不骗人。崇祯皇帝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疑心太重,不能知人善任才是大忌。从历史中寻求帮助,我看见了帝师孙承宗大人似是个挽天回力之贤。还有熊庭弼,卢文照,卢向升,孙传庭大人。既便有这群能人贤臣,崇祯也无回天之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94310417小云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明帝国面临的危机:

1、大寒

元明两代正值气候异常时期,历史学家称之为小冰河期。明代气温更为多变,但总体上气候是寒冷的。除了万历十七、十八年(1589、1590)较暖和外,整个晚明时期都很寒冷。万历二十五与二十六年(1597、1598)之交的冬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首次进京后沿大运河南归时发现,“一旦到了冬天,华北的河流就全部结冰,无法通航,有时冰面上还能跑马车。”[16](现在已非如此。)如此低的气温一直持续到明王朝结束,其中崇祯二年到十六年(1629—1643)的气温之低是史无前例的。

2、干旱

如果说元明两代的气候往往偏冷的话,根据正史的资料显示,干燥的天气也是常态。明代的最后100年,天气异常干燥,其中尤以嘉靖二十三到二十五年(1544—1546)、万历十三到十七年(1585—1589)、万历四十二到四十七年(1614—1619)三个时段最为严重。由于连年干旱,良田都变成了焦土,故而《明史》形容1615年的景象是“赤地千里”。

3、洪水

明代的最后30年,除了崇祯十五年(1642)外,再没有出现过有关洪水的记载。

4、蝗灾

明代最后百年间的每次大蝗灾总是发生在旱灾之后。

5、瘟疫

明代最后6年(1639—1641、1643—1644)。明正德元年到嘉靖二十五年(1506—1546)的40年间的疫情数量也超过了整个元明时期的平均数。明代的最后三波疾疫与明代最后百年内由干旱引起的、最严重的几次饥荒同时爆发,分别是嘉靖二十三年到二十五年(1544—1546)、万历十五到十六年(1587—1588)和崇祯十二年到十四年(1639—1641)。

6、饥荒

明代的最后一次大饥荒始于崇祯五年(1632),到了崇祯十二年(1639),已造成大范围的影响,此后又持续了两年多。此次饥荒的规模之巨为元明两代所仅见。

元明两代没有哪个皇帝像崇祯这样,不幸地遭遇了如此反常且恶劣的气候条件。在其统治初年,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在西北,特别是陕西。干旱与饥荒到处肆虐,崇祯元年(1628)末,一位御史上奏,全省已变成了一个灾区。次年,气温骤降,这次寒潮一直持续到17世纪40年代。女真人也许是受到明朝财富的吸引而南下的,但推动他们南进的因素也包括寒潮。崇祯五年(1632)以后,灾情不断恶化。到了崇祯八年(1635),蝗虫开始大量出现。最终,在崇祯十年(1637),干燥的天气导致了大规模的旱灾。明朝遭受了长达7年的史无前例的大旱。最严重的灾情发生在崇祯十三年(1640)夏的山东西部,饥民剥食树皮,最后不得不吃腐尸而活命。干旱和饥荒之后,疫疠接踵而来。大部分疫情是由天花引起的。

粮食歉收,食物供应缩减,商品交易停止,导致粮食价格的通胀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人们两手空空,没有缴纳赋税的能力。人民生计维艰,而政府的处境更加糟糕——甚至没有能力支付军饷,以维持边防和驿递。当1644年——崇祯朝的最后一年到来时,80%的州县已停止缴纳赋税,国库已经空空如也。

金融崩溃对依靠中央资源配置维持运作的北方地区的打击最大。崇祯初年,这些地区是最先遭受饥荒的。财政紧缩使士兵和驿丞失去了粮饷。许多人干脆弃职,逃到边远地区,依靠出卖劳动或落草为寇,以维持生存。当崇祯元年(1628)春,干旱降临边缘省份陕西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便揭竿而起,由此掀起了一场横扫帝国全境的长达17年之久的叛乱风潮。更不幸的是女真人也来了。

如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当时的人才是没有可能挽救明朝的,因为国不因一人而兴,亦不因一人而亡。


司马兄


我也说点个人观点。本人觉得明朝之所以覆亡,关键问题出在崇祯帝身上,崇祯出生于1610年,4岁丧母,10岁丧父,12岁受封信王,17岁即皇帝位,史载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初看起来,崇祯是个明君,勤于政事,不尚奢靡,继位之初,干净利落地除掉了魏忠贤阉党集团,朝政一新,四海争颂,之后更是宵衣旰食,为国事操劳,但大明江河日下,至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自挂于景山弯脖树。崇祯的悲剧,史书评其: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还是比较客观的,崇祯一朝历任14个兵部尚书,而且换了54个内阁,自缢前言文臣武将皆可杀,只有个太监跟随,众叛亲离呀,李自成进京,仁义道德满口的士人,争先恐后去朝觐,殉节者寥寥无几,说明什么?要说崇祯一朝,将帅还是不少的卢象升、袁崇焕、孙传庭那个不能独挡一面,至于象傅宗龙,洪承畴,杨嗣昌等辈就更多了,文臣有一大批号称清明的东林党人,可见并非是朝野无人,而是崇祯帝,不识贤愚,不辨忠奸,不会用人,卢象升兵少战死,袁崇焕凌迟,孙传庭下狱,崇祯所为均是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将帅统兵在外,太监监军于其侧,其在朝廷瞎指挥,动辄下旨严责,稍有失利,就是死路一条,以至于后期无兵可用,无将可调。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辈纵横关内,直击潼关,皇太极兵抵山海关,大明已是风雨飘摇,可崇祯帝除了下罪己诏,无一应对,面对无粮无饷的官军,即不发内帑,朝臣不捐助也不追究,面对李自成、皇太极主动议和,也是死要面子不闻不问,不敢担当合议的骂名,坐看江山易主,明知事不可为,不派重臣良将护太子携传位诏书赴南京,以备不测,以致崇祯死后藩王争位,让满清坐收渔人之利,使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华夏文明大倒退,崇祯这个昏君,真是历史罪人。有崇祯在,即使是张良萧何重现,管仲乐毅复生,也是无济于事啊!可见不作为可怕,乱作为更可怕!!!



毛爸的号呀


对症下药——要想知道谁能挽救明朝就必须知道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否则是瞎子抓药——随便称。

那么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满清?李自成农民军?东林党阉党党争?崇祯帝无能?

从不同角度去看,明朝灭亡的原因上面这些因素都有,但根本的原因是财政危机。

下面从明朝历代改革来看为什么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财政危机。

明朝历代改革简要分析

1、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农业靠鼓励开荒、民屯、军屯,商业继续沿用元朝的纸币,禁止民间用银,方便商业贸易;

2、朱棣的永乐盛世,要求地方官吏必须说真话,说错也也怪罪,凡有知道民间疾苦而不上报的官吏一律治罪:

“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
“谕户部,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

1403年民间缴纳的铁课79800斤。

3、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的仁宣之治,主要是狠抓吏治,实行宽松政策,贯彻政简事清的原则。

4、明孝宗的弘治中兴,其实是出身微寒了解民间的明孝宗修正明宪宗的一些做法,重新整顿吏治,加强治水等,并无大幅的改革。

5、杨廷和40日新政,主要裁剪机构,裁革冗员。杨廷和裁剪锦衣卫等卫所(外四家、两官厅等)、内监局等在内的旗校工役总数14.87万人,减免153.2万石漕粮。

在裁剪机构、厄员上,杨廷和的态度很坚决:

“且陛下以织造为累朝旧例,不知洪武以来何尝有之,创自成化、弘治耳。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

6、嘉靖帝的嘉靖中兴,嘉靖帝主要作为是打击宦官和文官集团,进行朱棣之后明朝历史上官员更换最彻底的变更,避免了可能形成的党争;废除外戚世封,消除外戚专权;限制庄田规模;1553年同意葡萄牙人定居澳门,获准在广州贸易;1525年规定白银成为明朝法定课税货币。

7、明穆宗的隆庆新政,最重要的是就是隆庆开关:1567年隆庆元年,在福建巡抚涂泽民的要求下,明穆宗同意开发福建漳州月港,允许民间进行海外贸易。隆庆开关有两个结果:一是促进商业,尤其是海洋贸易的发展;二是明朝获取了大量廉价白银,进一步巩固了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70多年里,流入明朝的白银高达3亿3千万两。

8、张居正的万历中兴,基本上被认为就是恢复嘉靖朝早期的措施,特别是一条鞭法,就是嘉靖朝桂萼提出而由张居正改良的产物。

但张居正没有恢复杨廷和的裁减机构、裁革冗员的措施,虽然看起来万历中兴财政收入不错,但财政支出也非常的大:1577年万历5年,收入435.94万,支出349.42,盈余86.52万。收益率20%。

现在来看万历三大征所耗费的白银数量:《明史 王德完传》:平定蒙古人叛乱的宁夏之役耗费180万;平定日本入侵朝鲜的8年朝鲜之役耗费780万;平定贵州土司叛乱的播州之役耗费200万,合计耗费1160万,以万历5年86万盈余来算,需要13.5年的累积。但事实上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不大可能每年都有86万的盈余。

于是明朝在1600年就陷入了收入少支出大的财政危机。要解决收不抵支的财政危机只有两条办法:

1、开征新的税源,增加收入。

2、裁减机构和厄员,减少开支。

明朝的财政危机在崇祯朝御史郝晋的上书中说得很明白:

“万历末年,合九边饷止二百八十万。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万以输京师,又括京师二千万以输边者乎?”

能做到这两点的人有:

1、万历帝。万历帝开征矿税,收入全部进入皇帝的内库。在万历帝开征矿税之前,明朝皇帝内库都是靠南直隶地区的天赋维持。

从万历15年开征矿税一直到万历34年,持续20年,累积收入560万两白银、1.2万黄金,平均每年50万两白银、1000两黄金。

虽然看似是都是进入了万历帝的荷包,但矿税收入除了供应宫廷开销之外,主要是用作军费和救灾:

1、万历24年拨款几十万给甘肃用兵的兵饷;

2、万历27年因户部库银不够而用内库补充发放军饷;

3、万历31年应户部要求从内库拨款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军饷;

4、万历22那年,从内库拨款3.3万用于赈灾;

5、明光宗一即位立即拨款200万作为军费。

合计560万的白银,可以确认的已经用去了300多万作为军费。估计明光宗发完200万两,内库也就空了,因为明光宗停止了征收矿税。

2、杨廷和。杨廷和裁剪机构和人员最是威猛:40天裁剪14.87万人,减少153.2万石粮食支出。这在明朝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做不到的。

如崇祯帝,明明京师营既不能上战场,更耗费军费,硬是不敢裁减。在崇祯朝如果减少宗室供奉和勋贵世家的支出,是可以节省出一大笔钱去做军费的,不至于老是拖欠军饷。反正宗室和勋贵都有庄田,生活质量不会下降。

打着朱元璋的旗号去减少开支是一个行得通的办法,但明朝皇帝没有一个人有这个能力。

在减少开支上,明朝还必须要做的是——减少白银的用量。白银流入量的减少,导致了以白银为货币的通货膨胀,这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明朝宗室的开支,在嘉靖42年御史林润提供了一个参考数字:

京师:岁收入400万石,要支付的宗室禄米853万石;

山西:留存52万石,支付宗室禄米312万石;

河南:留存84.3万石,支付宗室禄米192万石。

3、马士英。马士英增加财政的方法有:1、同意让童生出钱,换取免去府县考试,获取秀才资格;

2、开放海禁,在崇明岛设立税关,每艘船收取200到300两黄金。

综述

在明朝改革上,真正触及根源问题的只有4个人:

杨廷和,裁剪厄员,裁剪织造局等机构,真正减少开支;

嘉靖帝,换血式变更朝局,避免党争;

万历帝,开征朱元璋、朱棣等先帝反对的矿税;

马士英,提议开放海禁,破除朱元璋的海禁惯例。本来明穆宗可以做到,但只开一个港口,不足以真正触碰到海禁。

至于天启帝忙着用阉党打击在明光宗时迅速形成的东林党,没有太多时间改革。崇祯帝本来可以直接使用天启帝以阉党压制东林党的优势,通过打击双方的办法,获得改革的权力和空间,但崇祯帝只打击阉党而放任东林党,将天启帝的努力付之东流。

最后崇祯帝独自在东林党的挟制下左右腾挪,最后自杀,还用让不放太子镇守南方的方式让南明内斗活不了几年。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明朝末年,张居正之后没有人能救。明亡于万历,个人认为不是因为几十年不上朝,而是张居正死后的清算,如果张居正活着,你搞一下,都可以,但是张居正死后,派兵围住张家,饿死不少张家人,为大明办事,死后自己被清算,祸及家族,这就让人寒心了。大明皇帝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担当,除了正德皇帝,天启皇帝,其他的明朝皇帝总是想着让臣下背锅,好处都是自己的。正德致死不祸及大臣,正德年间,蒙古南下被有效遏制。后继嘉靖太过玩弄权术,把自己玩懵逼了,蒙古多次破关而入,倭寇横行,皇帝贵族官绅躲在高墙之内,坐视敌人施虐百姓,耻辱。天启死保魏忠贤往死里整东林党,就要成功,解决万历造成的党争之祸,结果无奈英年早逝。崇祯傻帽愤青一个,发现不对已经晚了,最后变成一个橡皮图章一步步被自己的臣子带沟里去,吊死在煤山。明末几个杰出的人物:洪承畴(个人认为排第一,足够的政治军事能力,个人认为其为张居正之之后明朝唯一的能改变明朝结局的人,有能力有魄力,有斗志的政治家军事家。虽然投降满清,毕竟是已经被俘,而且那个年代,哎,唯一的污点,无可救药的污点)孙承宗(个人认为位列第二,足够的阅历,遍巡九边,了解明朝边境危机,民间真况,军队实情。足够的资历,天启皇帝老师,足够的政治智慧。缺点就是缺乏狠劲,不够毒辣,魄力稍微欠缺)天启皇帝(个人认为排第三,身居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不了解明朝具体情况,这是他最大的缺点。但身为皇帝,拥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智商,手下有人重要


手机用户8008643702


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明朝走向灭亡是必然,但是如果说要延续大明的国祚,我觉得最有可能做到的只有换一个人当皇帝。大明走向灭亡,崇祯皇帝要负主要责任。

明朝末年,王朝摇摇欲坠,在这个时期崇祯皇帝登基,他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手段是加速了大明的灭亡的,在他当政期间,

内阁首辅更换了50多人,14个吏部尚书,17个刑部尚书;更重要的是他居然自己杀了11个督师(总兵)级别的高级将领。

当然,最关键的是,崇祯皇帝的上台,迅速的扳倒了魏忠贤,导致原有的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政治平衡被打破,东林党完全把持了朝政,朝中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皇权的力量得不到有效的支持,明朝的政治环境恶化。

如果非要挽救大明朝于危难,唯一的选择就是更换皇帝,崇祯皇帝可以做一个

太平天子,但无论如何是无法担当危局皇帝的。

如果非要选择一个人来替代崇祯,我绝对大明王朝自开国以来的有几任皇帝都是可以胜任的,且不说朱元璋、朱棣这种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后面的宣宗朱瞻基,孝宗朱祐樘都可以,代宗朱祁钰都能临危受命,甚至是只要天启皇帝能活得久一点,就比崇祯干得好。

天启皇帝虽然醉心于自己做木活儿,但他大事是不糊涂的,虽然重用魏忠贤,但是他的目的却能通过魏忠贤的无耻手段达到了,不但让魏忠贤在朝中平衡了那帮东林党,更是通过魏忠贤在富裕的江浙一带掠财于商,征收各种税赋以资军用,在对付辽东努尔哈赤上,天启更是很有眼光,启用孙承宗,重用熊廷弼等实用型的辽东经略。

甚至在整个大明王朝尾大不掉的宗室供养问题上,天启就已经出了政策,打算推翻祖制,实行宗室供养包干制,只是很可惜,天启皇帝死得太早,22岁就驾崩,无奈才传位于崇祯皇帝,而崇祯皇帝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水平差他哥几条街,短短17年就断送了大明江山。

当然,还有一个皇帝比天启更能胜任当时那个局面做皇帝的,那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煾。

嘉靖皇帝在整个大明朝是出了名的聪明,不但把权臣玩得溜转,更是把太监耍得跟猴儿似的。他的政治智慧和朝局掌控力是整个明朝最高的(不要拿朱元璋和朱棣来说事儿,那父子俩的厉害之处是随时手上拿着刀)

嘉靖皇帝如果继任天启的皇帝位,我相信大明不可能在他手上能丢了江山,同样是16岁登基当皇帝,嘉靖和崇祯的开局都完全不同。

嘉靖16岁进京当皇帝,以大礼仪事件给百官来了个下马威,树立起了自己绝对的皇帝权威,但是没有动任何一位权臣;崇祯17岁登基,没几天就把当时的九千岁,朝中最大的阉党魏忠贤给办了,导致了朝局动荡。

嘉靖的政治手腕非常高。

对朝,玩弄平衡之术,无论是奸党还是清流,在他眼里都是王朝的有用之人,君不见嘉靖朝严嵩的严党和徐阶、高拱、张居正的清流斗了近二十多年,嘉靖一直在他们之间玩平衡,耍权术,但是帝国的最高权力始终掌握在嘉靖手中。

嘉靖要对付崇祯朝那几个东林党,那还不跟玩似的,无论是周延儒,还是温体仁,这些三流首辅根本就不是嘉靖的对手,嘉靖要掌控朝局要比崇祯皇帝轻松得多。

对外,嘉靖皇帝估计用像当初用胡宗宪平东南倭寇的方式来解决辽东问题,放心使用经略大臣专心对付努尔哈赤,给予一批能力强如戚继光、俞大猷似的的将领长驻辽东,文武并济。

对内,明朝末年的经济几乎处于崩溃边缘,这一点对于嘉靖来说是短板,你让他花钱能行,让他挣钱有点难度,但再怎么有难度,他做的肯定比崇祯强,因为嘉靖手上会有一张王牌——魏忠贤

魏忠贤干好事难,但干坏事那就是他的专业了,捞钱的事儿交给魏忠贤,那简直是找对人了,按照嘉靖的性格,估计会和魏忠贤七三开的,但也总比崇祯皇帝手下那帮东林党来得强,东林党也是给皇帝三七开,不过三是皇帝的,七是东林党的。魏忠贤虽然在政务能力上比不上严嵩,但在掠夺富裕阶层财富上就比严嵩能力强了。

综上所述,大明朝要延续国祚,唯一只能换皇帝,大明朝十多位皇帝中,我觉得嘉靖皇帝朱厚煾是最合适的。


沉墨I方之城


自作孽不可活,历史的车轮不可倒退。

神仙都救不了,因为老朱天生黄泉天授,遇神杀神,遇仙杀仙!逼得吴承恩只能说神话!写就《西游记》,补了新的神仙,“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成全小百姓们的心灵安慰。当时的官员也只能在《封神演义》中求得不死灭的辉煌!在《西游补》中给了人们恍惚言语自由。人们借着对包拯、海瑞、况钟等刻画,了却白日的无奈!这就是明朝"禁书"遍野的写照,人们的生活!

而要想救那就只剩一招了,只有轮回才能救明朝,可以重来一把,好多正宗的明粉正如此祈求呢,管它是黄粱美梦,还是春秋大梦,反正他可以有六道轮回呢!不过人道已过,再说人话就难了,不过平时也是经常不说正经话,无所谓了。

河南鹤壁《扯淡碑》就说明了这一切!明朝遗民的心态。

其上的刻辞,言辞谎诞不羁,让人浮想联翩。碑的正面上端横镌“扯淡”两个大字“扯淡”二字之上又横刻“再不来了”四字,碑的中间大字为“泰极仙翁脱骨”六字。

右侧竖行小字是:“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年访道云梦山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纪矣,余等不敢再赘。” 左侧竖行小字是:“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碑的后面,正中竖刻“为善最乐”四个大字。左侧小字是“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右侧小字是“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

“泰极仙翁”是石碑主人给自己起的道号,碑的主人自称来自北方燕地,水木氏。燕地一般代指河北,“水木氏”合起来就是一个“沐”。碑的主人不明言自己姓甚名谁,闪烁其词,既隐又不想隐,避祸而来此地隐居,访仙修道只是掩盖行踪的借口。至此,他的身份就浮出水面,沐姓明末遗民,自京城逃来此地避祸。明初勋臣姓“沐”者以沐英一族最为显赫,世封黔宁王,镇守云南边境。碑的主人也许是沐英一族,前半生尽享荣华,一朝有难远避隐居草野。

"坐看"改朝换代、物是人非。在漫长的隐居岁月中,回首一生,泰极仙翁深感人生虚无,临终留下一切都是“扯淡”、再不想来人世的遗言。

到此不知宵小明吹作何感想!

《红楼梦》的《好了歌》:“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泰极仙翁”,用一生的智慧才总结出人生的终极追求是什么?那就是“善”。可惜那个朝代再也无法了闻这些了!


F14560678


明末的许多大人物都能挽狂澜于既倒,但崇祯帝没很好地用好这些能人,他错误的判断力、失败的协调能力以及大局观致使明朝在他的瞎折腾中覆灭。我先说出五个最能挽救明朝的人,分别是袁崇焕、洪城畴、卢象升、孙传庭以及杨嗣昌。

1.袁崇焕、洪城畴毁于崇祯错误的判断力。

现在史学界有句公认的话,就是‘崇祯杀了袁崇焕是自毁长城’。袁崇焕的死,死于崇祯皇帝的错误判断力,他认为袁崇焕拥兵自重,勾结皇太极,演绎了一出北京城下的自卫反击战,咬定他通敌,便义无反顾地凌迟了袁崇焕。杀袁崇焕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寒了很多将士的心,很多文臣武将都不敢与崇祯帝推心置腹了。

在松锦之战中,崇祯错误的判断力认为可以进军,逼洪城畴孤注一掷,最终九边精锐尽失,明朝最后的主力覆灭。

李自成也是因为他的判断力失误,没有斩尽杀绝残余农民军势力,才导致李自成的18骑死灰复燃。


2.卢象升毁于崇祯的协调能力

崇祯是个出了名的推卸责任的皇帝,没有丝毫担当,死要面子活受罪。在皇太极带领十万大军绕道蒙古侵犯时,崇祯明知高启潜杨嗣昌等主和派与卢象升主战派矛盾很深,而崇祯自己也拿捏不定,倾向主和但又不敢明说,最后还让高启潜监军 ,断了卢的兵源,导致名将卢象升寡不敌众以身殉国。

3.孙传庭毁于崇祯的大局观

在所有名将都死了之后,崇祯终于想起了还在狱中的孙传庭,这个把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骑的男人。在李自成百万大军以燎原之势席卷而来时,本应避其锋芒固守潼关,而崇祯却认为开封要守,让孙传庭放弃潼关出关迎敌导致最后身败。

传庭死而明亡!


我不是贺南星


最有可能挽救大明的有三个人,一个核心,两个关键:核心是崇祯皇帝,关键是熊廷弼和孙传庭。

先说说崇祯皇帝,他年少即位便铲除阉党,重新启用袁崇焕,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上,都给黑暗的明末带来了一丝曙光,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而崇祯初年,也是君臣最为上下一心之时。当时关外的满清虽已步步紧逼,频频寇关,甚至一度打至京城下。但明朝的辽东野战军尚有实力与八旗对战,仍具备足以震慑满清的军力。而关内虽然农民军已起,当其势力仍不足以撼动明王朝。



换言之,此时的明朝还有很大的振作机会存在。如果此时崇祯能明白满清的强大已非十年八年能战胜,认清袁崇焕“五年平辽”计划的不切合性,采取韬光养晦之策,对满清能贯彻以战促和,尽快达成与满清的和谈,从中抽身来剿灭闯贼,安抚百姓,恢复生产,重修内政,整顿军备,填补财政。数年以后,大明将很有可能击败偏居关外的满清!

身为大明皇帝,崇祯才是明朝的核心,大明要何去何从,要向哪个方向发展,决定权始终在他身上,臣僚们不过是提议和执行罢了。



可惜崇祯刚愎自用,犹豫不定,奖罚不明,在攘外和安内之间摇摆不定,首鼠两端,最终才让明朝在双线作战中越陷越深,错失了很多翻盘的机会!

再说说熊廷弼和孙传庭,此两人一个关外一个关内,对大明的危局而言,可谓是擎天玉柱。

熊廷弼的抗金(满清)方略是非常有远见和成效的。他本人更是知辽知满的一线大员,对明朝来说作用巨大。



早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就被受命巡按辽东,对当地的军政情况了如指掌。萨尔浒惨败后,明军关外精锐尽失。

但此后,熊廷弼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辽东抗金局势便立马有所好转。他到任后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




以守代攻,一步步巩固辽东战线,避免后金势力进一步扩大。可以说,熊廷弼的存在是大明的一颗定心丸。无奈被那个王化贞所误,致使兵败,广宁失守,获罪而死。

最后是孙传庭,他在剿灭农民军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先败高迎祥,后又与洪承畴一举击败李自成,使其一度仅剩18骑突围。在孙传庭的努力下,关内的局势曾一度好转。无奈又是崇祯,使其下罪入狱。



最后在大厦将倾之际,崇祯又启用孙传庭,最后又是崇祯,狠狠的坑了他一把,催促他出关应战,在军备不足的劣势下兵败身死。因此,也有人说:“孙传庭死而明亡”!


这些历史要读


重建明朝我觉得只有一个人有这个才能和机遇,那就是张居正。张居正无论文治武功财政,都可以说给明朝重新换血,扶大厦于将倾。

在财政上,张居正不收粮食,直接收银子,统一了税制,充实了国库。军事上,张居正手下可都是精兵强将,一个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一个李成梁,在东北打蒙古人和女真人,也就是后来的满清的老祖宗,包括满清的建立者努尔哈赤都是在他手下干活的。文治上,张居正把天下的书院都关了,不让文人瞎逼逼。

往后读历史,你就知道明朝全部亡在了张居正做的好的地方,财政崩溃了,东北守不住,这次不要紧,关键是江浙文人还瞎逼逼,东林党争没完没了。

张居正之后,无论后面的人怎么去补这个窟窿,都补不上,因为后面的人一来没张居正这么大的权力,二来朝政过于分裂,各方势力分歧太大。

所以,无论后面的武将多厉害,打仗多牛逼,都不行,因为没人有才能,有权威把整个制度建设起来。财政崩溃,内斗不绝,武将反而最容易吃盒饭,你想想,你出去打仗,打着打着没粮草了,农民造反了,或者打着打着朝廷里有人告你状,都是非常致命的,更不用说最后出了一个崇祯,疑心重,又没有他老祖宗朱元璋的才能,分分钟要完。

明朝官场已经基本固化但是把亡国推后一些年还是做的到的,事多坏于君子之手,而非小人,个人认为的能挽回大局的人并不是后世歌功颂德的那些货。当然,张居正一人不足以定天下,还需要下面这些人鼎力相助。

1.阉党,并不一定指的魏忠贤,魏忠贤等太监是皇帝的家奴,皇帝的威望在头几代雄才大略之人死亡后,手中权力下降是必然的,此时特聪明的皇帝会挑起文官互斗维持政治平衡,不太聪明的就去培养宦官来制衡文官,魏忠贤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这货拼命打压文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真的是改革,不是骗人的)来维持朝廷运转维持皇家权威,在魏忠贤执政时期边关从来不缺军费,民间起义也不多。最重要的是可控性高,要失控迹象可以随时扳掉。魏忠贤本人其实可以杀,但是打击阉党让东林党一派独大,政治失衡,这是最要命的。

2.洪承畴。这个就不多说了,这货材能是顶了天了,在他之前的满清基本就是一个大部落,洪承畴帮满清规划了政治制度,确定了儒家思想的指导,帮助建立了官场制度,明朝要是能重用可以往后脱几年,只不过以明朝朝廷形式,不太可能,可惜最终还是降清。

3.阮大城,这人主要是聪明,极有政治眼光,只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搞砸了,成为笑柄。后又心理变态打击报复,但才是有的,可以用来搞外交,就像苏秦那样,不过明朝没有外交,基本也没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