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甲彈的威力究竟有多厲害?

洋姜視頻


如果用穿甲彈來攻擊普通士兵,穿甲彈的威力不如普通炮彈大,如果用穿甲彈來攻擊坦克,那麼穿甲彈的威力遠勝於普通炮彈。穿甲彈顧名思義就是能夠擊穿裝甲的炮彈,最早的穿甲彈出現於十九世紀,主要用來攻擊裝甲戰船。到了一戰和二戰時期,坦克開始成為陸戰的主角,各國為了對付裝甲厚重的坦克,都紛紛開始研製穿甲彈,穿甲彈在二戰時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在二戰結束後,隨著坦克裝甲的防禦能力不斷提升,穿甲彈的攻擊能力也不斷進步。穿甲彈和坦克的關係,就像是矛與盾的關係,在矛變得鋒利起來的同時,盾也變得更加的堅固,反之也是一個道理。在穿甲彈發展的過程中,穿甲彈的穿甲能力不斷提升,但是攻擊原理一直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早期的穿甲彈內部會裝有一定的火藥,在穿甲彈進入坦克內部後,火藥引發穿甲彈爆炸,既能夠通過坦克裝甲破碎產生的碎片和衝擊波殺傷敵人,也能夠通過穿甲彈爆炸產生的碎片和爆炸衝擊波殺傷敵人。在二戰結束後,坦克裝甲的厚度不斷地提升,穿甲彈想要擊穿坦克的裝甲,必須要有足夠堅硬的質量和足夠快的速度才行。為了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現代穿甲彈大多都是採用的實心彈。

由於採用了實心彈,現代裝甲彈的主要攻擊方式是通過擊碎坦克的裝甲,產生碎片和衝擊波來殺傷敵人。穿甲彈的實心彈和電磁炮的實心彈有很大的區別,穿甲彈為了提高穿甲能力,外觀十分的細長,這種細長的外觀導致了穿甲彈無法像電磁炮的炮彈一樣,在落地的時候產生巨大的衝擊波。因此穿甲彈在攻擊士兵的時候,產生的威力非常的有限,只有在攻擊裝甲目標的時候,才能夠發揮出來巨大的威力。


軍武小咖


在陸戰中,坦克作為戰場的主力軍,坦克是越來越先進,防彈裝甲也是越來越厚,防彈能力也就越強。一般的子彈是不可能擊穿坦克的事情。

從第一世界大戰開始後,穿甲彈的威力才開始被各國有所認可。到了二戰時被稱為陸戰之王。

說到穿甲彈顧名思義就是能穿過裝甲的子彈,所以這也是成了坦克的剋星。

穿甲彈之所以有那麼強大而厲害,是因為它採用了塢,鈾,合金鋼等材料製作而成,這些材料比鐵得硬度強很多。在加上它前部分是實心的,又是很尖利,這樣可以減少發射時空氣的阻力,從而它的射擊速度也非常的快,穿甲彈威力無窮強大。

我國新研究的105毫米主炮,搭載在輕坦克上,15式。

我軍在用穿甲彈測試中,打穿10層鋼板,穿甲能力達到了1000毫米以上,如果把這10層鋼板放到2000米以上,穿甲能力也在650毫米以上。

穿甲彈的彈芯越長,穿甲能力越高,而定裝是事先裝好了彈藥和彈頭,彈芯也可以一直延長到彈筒底部,穿甲能力自然就強。

這種穿甲彈已經可以打穿全球大多數的坦克。

下面是穿甲彈打穿厚厚的鋼板







南仔視界


其實穿甲彈雖然名字聽起來可怕,但實際上這款炮彈不像碎甲彈或者破甲彈那樣使用化學能對目標物體造成傷害,穿甲彈本身是沒有彈藥的,因此單論炮彈威力的話,穿甲彈其實沒啥威力可言。那既然沒有炮彈,穿甲彈又如何做到殺傷呢?


穿甲彈是依靠彈體洞穿裝甲時產生的碎片和熱量來對裝甲內目標造成傷害的。現代的穿甲彈一般都以鎢合金或者鈾合金為原材料,這種金屬本身強度很高,有利於破開裝甲,彈體細長,彈頭尖銳,外層有彈託包圍,看上去就像是一枚圖釘。
穿甲彈發射後,炮彈外圍的彈託會因為阻力而自動脫落,就像上圖中那樣。當炮彈打入戰車內部後,處於密閉空間內的乘員和儀器會被頂碎的裝甲碎片所射傷,一般來說一發穿甲彈就能報廢一輛坦克,就連美軍的艾布拉姆斯都無法防住這種炮彈的攻擊,算是名副其實的坦克殺手。


DS軍美


簡單的說,想多厲害就可以多厲害。

原因就在於穿甲彈就是一個典型的動能武器,只要賦予足夠大的動能,就能夠打穿任何裝甲。


說為什麼厲害之前先看下動圖。

這是每層15釐米厚的10層鋼板被擊穿的效果,很多人會認為是美國的電磁炮,其實注意畫面左上的漢字“未來”就不難看出這段視頻是中國貨了。沒錯,這就是題圖的120mm穿甲彈的擊穿效果。

打坦克如此,如果是打055D大驅,其實從側面打已經可以洞穿了。


為什麼穿甲彈有這麼大的威力,其實還是來自於動能公式,E=0.5*MVV。動能是和速度成平方提升的。


一門坦克炮初速提高一倍,穿甲彈威力提高四倍。

所以只要提高坦克炮射出穿甲彈的初速,威力提高基本上沒有上限——也就是想多大就多大。


當然了,這裡面還有工程學問題,過分的加長加粗坦克炮炮管,會給坦克帶來靈活性的問題。

但最近幾年,坦克炮擴大炮口直徑的潮流又時興起來了。

不少國家現在已經鉚足勁開始要上140mm坦克炮了,從尺寸上看,口徑擴大了20mm但長度上基本已經擴大了50%的感覺了。

例如法國勒克萊爾推出了140mm的實驗車

而俄羅斯也在搞152mm口徑坦克炮,

其實加大口徑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提高彈丸質量,更多的是為了容納更多的發射藥,而提高炮口初速度。


軍武數據庫


穿甲彈是為了對付裝甲目標而是專門設計的一種炮彈,它又要長長的炮管以及足夠大的裝藥來提供足夠大的動能進行穿甲,但的裝藥藥量其實並不多,說簡單點它其實就是一個大鐵疙瘩。追尋火炮的發展史可以發現早期的火炮發射的炮彈其實就是一個圓形大鐵疙瘩,依靠火藥提供的動能進行對生命體進行動能殺傷,打出去之後爆彈其實並不會爆炸,但要是砸到人的話場面將會十分慘烈。在美國南北戰爭兩艘軍艦用這種圓形的鐵球彈攻擊對方防護的鐵甲,雖然激戰了半天發射了幾百發炮彈,但是沒有一發能打得穿對方的木製船殼上包覆著的鐵甲。



相比於陸軍海軍裝備穿甲彈的歷史要比早,和步槍的子彈一樣,早期步槍的子彈也是使用圓形的鐵珠,是後來發展成了尖頭的子彈,這樣尖頭的炮彈,不但有利於飛行減少阻力,而且尖尖的外形更利於擊穿對方的裝甲。在甲午海戰當中,北洋水師,大部分軍艦都有裝備這種實心的鐵甲炮彈,但是隻能穿甲但並不能爆炸,不然甲午海戰中國也不會輸得那麼慘。因為在北洋海軍的炮術教程裡面,這種實心穿甲彈只能攻擊敵方水線以下的位置,然後讓地方軍艦漏水傾覆,而實際證明並沒有人用。所以在甲午海戰當中,日軍的大部分軍艦的要害部位都被命中,但是炮彈沒炸,而這些炮彈至今仍然作為戰利品放在在日本。


早期的坦克炮射的破甲彈
現在坦克用的比較多的破甲彈

而陸軍使用穿甲彈的歷史是在一戰後期坦克的出現才發展的,陸軍是之前使用的炮彈都是用於人員殺傷的榴彈。從二戰到至今發展出的穿甲彈分為兩種,一種是動能穿甲彈另一種是化學能穿甲彈。動能穿甲彈從形狀上看可以分為普通的全口徑穿甲彈、次口徑穿甲彈以及現在用的最多的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俗稱長杆穿甲彈),而化學能的穿甲彈則是破甲彈(RPG就是屬於空心裝藥藥破炸彈),由於對出售並沒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破甲彈多用為單兵裝備的火箭彈。至於說威力則是長杆穿甲彈最為厲害,而且不同的材料的穿甲威力也不同,現在比較厲害的是鎢芯穿甲彈以及貧鈾穿甲彈,均質鋼裝甲的穿透能力至少在800毫米以上。
長杆穿甲彈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穿甲彈可以稱作是坦克的噩夢。穿甲彈對坦克及裝甲部隊的破壞是致命的,隨著現代坦克的裝甲防護五花八門,穿甲彈也不斷升級和加強。

穿甲彈由合金鋼或鎢、鈾彈頭組成,本身並不會爆炸,它所依靠的是強大的動能。裡面有高敏引信,依賴強大的動能產生高壓,儘管破裂面不大,但是到了內部卻是裝甲碎片和彈芯碎片四處飛散,使貧鈾彈芯自燃,造成幾千度的高溫環境,崩的碎片橫飛。只要打到易爆彈藥或者燃料,一般中彈坦克的炮塔就直接殉爆了。

穿甲彈威力巨大,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速度快,流線型的身材阻力小,貫穿能力強,所以穿甲彈對坦克的威脅是致命的美國曾經宣稱在阿富汗的美國悍馬軍車其他裝甲車很容易被東方大國的穿甲彈打廢。


標槍毒刺


不同類型、不同口徑的穿甲彈(AP:Armor piercing)體現出來的威力是不一樣的,純動能的穿甲彈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動能來暴力侵徹目標裝甲,這種純動能彈後效很小或者說是直接就沒有後效;然後還有一些彈種是帶裝藥的,比如半穿甲彈(SAP:Semi Armor Piercing)、穿甲高爆彈(APHE:Armor Piercing High Explosive)等,這些彈藥在擊穿目標後會在目標的內部爆炸,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對內部人員或者設備的傷害,穿甲後效要比純動能彈更加明顯。

除了一定帶有炸藥的半穿甲彈和穿甲高爆彈之外,還可以簡單地把穿甲彈分為2類,即內部不帶炸藥的以及可帶可不帶炸藥的。其中,穿甲體絕對不帶炸藥的有:

硬芯穿甲彈/高速穿甲彈(APCR/HVAP:Armor Piercing Composite Rigid/High Velocity Armour Piercing);

超速穿甲彈(APSV:Armor-Piercing Super Velocity);

脫殼穿甲彈(APDS:Armor Piercing Discarding Sabot);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Armor-Piercing Fin-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

可帶可不帶炸藥的則是有這幾種,即:

被帽穿甲彈(APC:Armor Piercing Capped);

風帽穿甲彈(APBC:Armor Piercing Ballistic Capped);

風帽被帽穿甲彈(APCBC:Armor Piercing Capped Ballistic Capped);

上面這幾種彈藥的戰鬥部是可以攜帶裝藥,也可以不帶裝藥的。

▲英國海軍的15英寸APCBC(黃色部分為炸藥)

關於穿甲彈的威力,如果是隻討論穿甲能力的話,那麼主要是看穿甲體的厚度,一般穿甲體的厚度越大(佔的比例越多),穿甲能力越強,也就是說,在相同條件下,純動能彈的穿甲能力是要大於後效彈的,比如現在的可以輕鬆懟穿幾百毫米勻制鋼裝甲的APFSDS就是純動能彈。


哨兵ZH


穿甲彈是一種發射後靠炮彈動能穿透裝甲的炮彈。主要用於毀傷坦克、自行火炮、裝甲車輛、 艦艇、飛機等目標,也可破壞堅固工事。具有初速高、直射距離大、射擊精度高等特點。穿甲彈內裝硬度極強的穿甲合金鋼心。鋼心是穿甲彈的主要部件。


1枚100毫米口徑的穿甲彈,初速每秒900米,在10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擊穿 110~160毫米厚的坦克裝甲。


現在的穿甲彈採用貧鈾合金做穿甲鋼心,其穿甲能力更強,可擊穿大傾角的裝甲和新型複合坦克裝甲。


被普通穿甲彈命中的裝甲的破壞形式分為: 1、韌性破壞,2、花瓣性破壞,3、衝塞破壞,4、碎裂破壞,幾種形式。

對裝甲的實際破壞形式往往是上述兩種或多種形式的組合破壞~ 這些只是普通的坦克穿甲彈,不是更厲害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給大家留點想象空間。


吾評武願


從戰爭誕生之日起人類就開始了裝備的競爭,你用刀劍我就用盾牌,你拿起槍我就穿上防彈衣,你發明了機槍我就鑽進坦克裡,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這種新式戰爭機器亮相時那堅不可摧的裝甲讓無數前線士兵聞風喪膽,鋪設的鋒利鐵絲網被它輕鬆碾過,挖掘的密集塹壕它如履平地,攻防雙方的平衡似乎就要被這些鋼鐵猛獸打破,然而人們總是會壓榨自己的每一分智慧用來研究戰爭,裝甲的剋星——穿甲彈就此應運而生。

而我國曝光的裝甲彈更是威力驚人!

在央視的《加油向未來》節目中,軍方專家用了十層鋼板組成的多層裝甲來驗證穿甲彈的真正實力。只聽得一聲令下,伴隨響徹雲霄的轟鳴,隨著大地震顫,10塊同厚度的鋼板被我軍的裝甲彈瞬間擊穿,極高的溫度所熔化的鋼水四處飛濺,畫面之炫酷完全不輸好萊塢特效。節目中主持人和觀眾隔著屏幕也被巨大的聲響和衝擊力爆炸的畫面深深震撼。據專家稱,即使是美國M1主戰坦克,面對中國自主研發的裝甲彈也無法扛住一發。

穿甲彈,顧名思義,其唯一使命便是擊穿敵方精心製造武裝的厚重防禦裝甲,但是動輒就是比字典還厚的鋼鐵之軀要洞穿談何容易?這就要從穿甲彈的原理說起,俗話說得好:“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看似只是武俠小說中故弄玄虛的臺詞,其實這恰好就是穿甲彈驚人威力的秘密之一所在:動能,也就是人人都懂的速度,當彈體以高速撞擊到裝甲表面時,強度高而直徑小的彈芯就會把絕大部分的能量集中於裝甲上很小的面積,就會把裝甲表面打出一個凹坑,而未完全釋放的剩餘動能就會將凹坑底面的鋼甲頂進去,從而能夠一舉把“烏龜殼”輕易穿透。現代戰爭中的實戰應用中,裝甲彈甚至將2公里外厚度700毫米的均質鋼裝甲輕鬆洞穿,著實讓人膽寒。為了保證穿甲彈擁有足夠的速度,需要配合更長的炮管,阻力更小的流線型彈體設計。

而戰爭裝備的比拼很多時候其決定性因素是材質,這也是穿甲彈另一個制勝之道,穿甲彈的彈頭往往由比坦克裝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鋼、碳化鎢等材料製成,為了保證彈頭足夠的強度不會被撞擊所損壞,或者因為撞擊裝甲產生的高溫而軟化,材料會選擇兼顧高強度和高耐熱性的材料,較為廣泛採用的材料是碳化鎢和貧鈾。而其中更以貧鈾材質的密度更高,硬度更強,但同時貧鈾也具有強烈的輻射性,危急戰爭地區的非軍事人員。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臭名昭著的科索沃戰爭中造成了無辜人民遭受輻射的貧鈾彈便是由此製成。


迷彩虎軍事


穿甲彈的穿甲效應與破甲彈(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無座力炮、反坦克火箭等)、碎甲彈(多用途彈)最大的不同,是靠高速度、大質量、高硬度直接砸穿裝甲,砸進去以後高硬度杆破碎,再加上被砸鋼板的碎片,殺傷力巨大,只要命中並進入車內,車內人員和設備全完玩。如果彈芯還有餘力,可以連穿數層裝甲。對破甲彈特有效的主動裝甲、複合裝甲對動能穿甲彈全部無效。早期穿甲彈彈丸還不是桿狀,把起爆引信裝在底部,穿進去起爆,類似現在的混凝土爆破彈。彈丸穿不進去,就不會爆炸。現在的超速脫殼穿甲彈彈丸是桿狀的,又細又長,用鎢合金或貪鈾製造,12O-125mm口徑對均質裝甲穿深600-800mm,最先進的號稱已過1000m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