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高热混感,死亡率高,治疗棘手,老兽医支招轻松解决

每年秋冬换季,养猪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猪病流行,猪群表现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且病猪死亡率较高,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也不能得到有效猪病控制。从多年临床对养猪场猪病流行的病原体分析,80%以上的发病猪均是由两种或两以上病原混合感染,70%以上的发病猪以病毒病为主,病毒病中又以猪瘟、蓝耳、圆环为主;75%以上的病猪有细菌性疾病并发或继发,细菌性疾病以猪链球菌病、气喘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为主。

加之气温骤变,不重视保健,饲养环境、卫生状况和饲喂霉变饲料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养猪场猪病流行显得更为复杂、治俞难度更大。下面就对临床中常见的该阶段猪病流行较为常见的2种或几种猪病混合感染诊疗防治方法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猪瘟和蓝耳病混合感染

1、临床症状:

发病猪被毛粗乱,精神沉郁,寒颤,后肢无力,食欲极差甚至完全废绝,眼结膜潮红,眼分泌物增多,部分猪死前震颤,共济失调。触摸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高热41-42℃,呼吸困难。随着病程发展,耳根部、眼圈,臀、尾、肛门及尾根部、腹部、四肢皮肤呈现蓝紫色;有的先便秘后腹泻,呈黄或灰绿色,大部分病猪出现排黄色黏稠的油状稀粪;部分猪咳嗽、喘气、呼吸困难,母猪流产率达到100%,死胎率达到30%左右。

冬季猪高热混感,死亡率高,治疗棘手,老兽医支招轻松解决

2、病理变化:

病猪全身内脏器官黏膜浆膜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变化。其扁桃体坏死,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气管可见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肺间质增宽,肺脏表面有散在出血点;心外膜及心肌严重出血,心内膜出血;肾脏、脾脏有黄白色坏死灶及针尖样小出血点;脾脏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有出血性梗死灶;输尿管、膀胱黏膜处有出血点,回盲口有非典型性扣状肿。

3、诊断鉴别:

一是母猪的流产率超过8%;二是母猪死胎率大于20%;三是断奶仔猪死亡率大于26%,四是病猪出现耳、尾发紫、发蓝现象,排黄色油状黏稠稀粪;五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六是体温高达41℃以上。

4、防治方案:

针对上述案例,猪圆环病毒病和蓝耳病没有很好的药物治疗,接种疫苗是预防病毒性疾病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但是接种疫苗也不是有100%的保护率。二者容易混合感染,容易引起副猪、链球菌病等继发感染,同时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和用多种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点击下方“点我查看”,查看详情↓↓↓

1.母猪保健好帮手!

2.肥猪催肥好帮手!

3.特效呼吸道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