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大学生志愿者:青春不放假,战“疫”在家乡

红网时刻通讯员 邓钦 永州报道

永州大学生志愿者:青春不放假,战“疫”在家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阻断疫情传染途径,人人戴口罩,无特殊需求尽量不出门、少出门,然而在永州各街道、社区、商场超市、车站等人员密集地区,出现了这样一群返乡大学生。

永州大学生志愿者:青春不放假,战“疫”在家乡

永州全市2000多名返乡大学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积极响应党团号召,主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将防疫阻击战当做“社会实践”,让青春在疫情一线接受“洗礼”。他们协助社区工作者,每天早来晚走,入户排查登记、清扫垃圾、张贴公告、小区巡察、卡点、消杀...他们讲奉献、勇担当,不求回报,善于创新,在这个特殊的“假期”交上的一份展现青春责任和担当的“防疫作业”。

永州大学生志愿者:青春不放假,战“疫”在家乡

“李师傅,这么早就开工了呀?今天工地上的叔叔们的体温都量了么?”一大早,双牌县嘉信国际酒店的建筑工地上又传来了大学生志愿者蒋甜和林一格熟悉的询问声,作为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中的成员,这对志愿者CP上线打卡已近一个月。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她们的队伍人数不断增多,力量也更加强大。

永州大学生志愿者:青春不放假,战“疫”在家乡

“不戴口罩是害群之马,到处乱逛是亡命之徒”“只要病毒不挪窝,消毒措施不嫌多……”从广播里传出甜美幽默的宣传话语,让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出生于2000年的唐婧,是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也是祁阳共青团龙山办团委在校大学生兼职副书记。她第一时间加入永州市青年志愿服务直属队,和社区干部及网格联络员一起24小时进行轮岗轮守,“守好门”的同时,还做好抗疫的“宣传员”。她通过扩音器播放疫情防治宣传语音,在楼长的协助下,她顺利加入业主微信群,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等方式开展形式灵活的新型肺炎的知识、防范措施、注意事项宣传教育。防控以来,唐婧和志愿者们在28个小区的宣传栏粘贴疫情防控的各类温馨提示和相关通知,共计500余份,挨家挨户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共计3000余份。

“我们村里别的都好,就是电脑这块还比较薄弱。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一来,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一提起大学生志愿者,大家纷纷称赞。江永县塘背社区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周明慧和周素兰在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每天跟着村支书去村里挨家挨户宣传病毒知识,帮着发宣传资料、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之余,还完成了他们最头疼的事——往电脑录入信息。在这几位大学生的帮助下,轻松“搞定”电脑录入。

永州大学生志愿者:青春不放假,战“疫”在家乡

上午八点多钟,在区政府旁的公交候车点,零陵区的青年志愿者们正在对公交站点宣传牌进行消毒,他们身披红色马甲,装上消毒液,背上40多斤重的喷雾器,他们沿着南津路一个站牌接着一个站牌喷洒消毒药水,确保市民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候车环境。

永州大学生志愿者:青春不放假,战“疫”在家乡

一大早,团市委组织的志愿服务直属队志愿者唐铭艺便来到了指定集合地点,经过统一测量体温、网络签到之后,她接到了工作任务:和小区工作人员一起在帝王广场小区防控点,测量体温和填写信息表。“我要给团市委比个心,不仅准备好物资,还安排好了工作餐,真贴心,赞一个!”唐铭艺扬了扬手里的物资袋。物资袋里,志愿者服装、口罩、洗手液、酒精等基本物资一应俱全。“现在开始上网课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空余时间,看到招募令后,我和同学们立刻报名参加活动!”

“疫情的群防群控工作,如果单单依靠社区干部和党员那是远远不够的,共青团发动在家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主要依托他们的知识,对居民进行劝导和知识的宣传普及。”通化街社区书记齐承波说:“大学生参加防疫宣传,他们有见识,脑子活,嘴巴又甜,他们的话有时候比我们社区干部的还管用。返乡大学生来当志愿者,不仅缓解了社区疫情防控人员不足的难题,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社会实践。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人民一盘棋,在群防群控的大后方,一群群来自不同学校的永州返乡青年大学生,他们就地就近加入团市委领导下的志愿服务直属队,在防疫的一线紧张有序地工作,在这次志愿服务中,真正地感受到了特殊时期做志愿者活动的充实和使命感。同时,团市委也因地制宜,创新合理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做到一天一发布项目,一天一招募的志愿服务模式,为广大志愿者提供了贴心安全的工作保障,创新书写了新时代团组织工作与基层社区相互融合打响攻坚战的服务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