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夏津特教學校為貧困生送醫送教

3月3日,夏津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袁敬華與她的送醫送教小分隊早早出發,趕往田莊鄉西谷莊村,去看望他們的學生琪琪和欣欣。

琪琪、欣欣是姐妹倆,姐姐9歲有智力障礙,妹妹6歲是重度腦癱。她們的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全家靠70多歲的爺爺周明順養活。2年前,小姊妹倆來到夏津特教學校,通過學習和康復訓練,琪琪有了簡單的語言能力,欣欣上肢肌肉運動功能有所恢復,雙手能夠抓握。

一進屋,康復師房中正就來到欣欣面前,幫她按摩上肢的肌肉和腕、肘關節,教師郭翠紅拿出了香皂、小毛巾和口罩,教琪琪洗手和戴口罩的正確方法。他們還製作了教具,教會周明順如何使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延期開學,以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殘疾孩子特別是腦癱、智力障礙等情況的孩子,必須保證康復訓練時間。如果長時間中斷,就會反彈。 ”袁敬華說。為了確保孩子們不因疫情耽誤康復進展,夏津特教學校積極行動,探索出一套家庭康復訓練方法。他們成立課題組,製作了包括認知、感統等方面的視頻指導課程,於2月中旬開始通過校內的璟雲平臺和微信,為學生和家長提供遠程視頻教學和在線指導,把家變成了康復訓練教室。

對於那些受家庭條件限制,無法得到線上康復指導的孩子,學校得到相關部門許可,在疫情防控形勢有所好轉後便上門送醫送教。“經過摸排,學校現有家庭困難學生百餘名。 ”袁敬華介紹,他們將20餘名骨幹教師和康復師分為6個小組,針對每位學生,量身定製康復檔案,在做好防護和消毒的前提下上門服務。“為了孩子,疫情期間老師們還在忙碌,讓我特別感動。 ”困難殘疾學生家長範真真說。

截至目前,已有35名困難殘疾學生受益。“戰‘疫’不停訓、康復不間斷,我們不會讓一個孩子掉隊,爭取每週2次持續上門指導,直到開學。 ”袁敬華說。

夏津特教學校還安排老師與學生家長聯繫,每天為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員測體溫,並宣傳防疫知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在家校雙方共同努力下,孩子們的家庭生活豐富多彩,幾名學生還創作了以“武漢加油”為主題的刻紙作品,近期將捐給市檔案館,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檔案資料收入館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