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網絡生態治理,營造網絡良好氛圍,《規定》是我們的主心骨!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於2019年12月15號發佈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自2020年3月1號起施行,此“規定”的岀臺,目的是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環境,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對於我們一般網民來說,這就是一個好消息,以後只要我們遵紀守法、遵循公序良俗,發佈含有正能量的信息,我們在網上的言論就能得到法律保護,再也不怕網絡暴力,不會因為與網絡噴子意見相左,就被人肉搜索、恐嚇威脅。“規定”歡迎弘揚正能量原創,只要是文明互動、理性表達,其任何內容都是支持方向。而對那些操縱帳號流量造假、深度偽造、竊取隱私、水軍漫灌的網絡暴徒,則會在“規定”的實施過程中逐漸受到制約、清理,以此來淨化網絡空間。

“規定”的岀臺,為進一步營造網絡良好生態環境,制定了制度保障。加強和創新互聯網內容建設,落實互聯網企業信息管理主體責任,對建立建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規定”明確了正能量信息、違法信息和不良信息的具體範圍,網民在製作、複製、發佈網絡內容時,只要按照“規定”的要求去做,一定會受到法律保護。對違反“規定”要求的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服務平臺、使用者,“規定”也明確了其應負的法律責任,如造成損害,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雖然有“規定”保駕護航,但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變成網絡內容的生產者,自我約束、自我淨化,以自律的形式對自身行為規範和矯正,培養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是“規定”給我們的權力,也是我們必須踐行的義務。

暴力恐怖、侮辱誹謗、淫穢色情、欺詐誘騙是“規定”重點打擊對象,這對建設一個清朗文明的網絡空間至關重要。以後在網絡上,我們只要行端走正、充分發揮我們的監督作用,風清氣正的虛擬世界,一樣會太平盛世,欣欣向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