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原来划分了13个大军区,为何内蒙古军区变成了省军区

说到解放军的大军区制度,很多军事爱好者是津津乐道。在建国之初,中央将全国战略区划分为6个大军区,即东北军区、华北军区、西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和西南军区。这6个定编为一级军区(野战军级),下边还分为二级军区(兵团级)和三级军区(军级)、军分区(师级)。

解放军原来划分了13个大军区,为何内蒙古军区变成了省军区

​到了1955年,根据新的形势,由军委统一部署,将原来的6个大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即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一年后又增设了福州军区。这样,全国共有13个大军区(其中北京、沈阳、广州、南京军区为一级军区,福州、兰州、武汉、济南、成都、内蒙古、昆明、新疆、西藏军区为二级军区)。

这13个大军区的格局一直维持到1967年,随着形势发展也发生了改变。第一个被降级的是内蒙古军区。

内蒙古军区成立于1955年4月,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乌兰夫上将,下辖呼伦贝尔、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察哈尔、平地泉、乌兰察布、伊克昭、河奎等军分区和骑兵第5师,主要是内卫部队、边防部队,未管辖野战军。

解放军原来划分了13个大军区,为何内蒙古军区变成了省军区

​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划在建国后变动很大,边境线比较长,地形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而且也没多少战略纵深。在六十年代中期后中苏关系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内蒙古军区的防御任务加重,但本身又缺乏野战部队,需要得到加强和支援。这样,中央已经考虑将内蒙古军区和北京军区合并的问题,以便统筹部署军事力量。但因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复杂,问题成堆,这种事情便只能搁在一边。

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到了1967年,苏联军队在蒙古的调动很频繁,一些陆军重装机械化师和大量炮兵、装甲兵、火箭兵及空军进驻蒙古内地和中蒙边境,军事形势日趋紧张。内蒙边境距离北京仅300公里左右,战略纵深小,兵力部署薄弱,难以抵挡敌合成部队的大规模突击,成为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

解放军原来划分了13个大军区,为何内蒙古军区变成了省军区

​根据形势发展,军委统筹考虑了北方的整体军事防御部署,决定进行军区调整。1967年5月,军委颁布命令,将内蒙古军区改组为省级军区,划归北京军区管辖。同时抽调南方预备队,将北京军区所属野战军增加到8个,并加强大量作战兵器,成为全国军力最强大的一个军区,统一指挥和构建北部千里边境的防御。

至此,全国13个大军区变成了12个大军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