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2019年,中国和英国同时服役了自己的第二艘航空母舰,而且中英两国的航母都是采用滑跃起飞,吨位上也是最接近的,所以不少英国军事观察家们开始把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和中国的002型航母放在一起比较,并得出英国航母优于中国航母的结论,其中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英国航母的甲板进行了优化设计,因此飞机的调度水平要高于中国航母。对于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今天就参照中英两国航母的甲板设计和调度进行一番比较。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航母舰载机的摆放和调度都有很深的学问,如果设计合理调度得当,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由于中国的航母是继承自苏联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设计,搭载的是滑跃起飞、拦阻着舰的常规固定翼歼-15型战斗机;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虽然最终也采用了滑跃式甲板设计,但是搭载的却是具备垂直/短距起降能力的F-35B型战斗机,由于该机具备垂直起降的能力,紧急情况下可以全部垂直起飞迎敌。如果单纯比较航母舰载机的起降能力,毫无疑问"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必胜无疑,因此在这里,我们比较的是歼-15和F-35B两款战斗机在滑跃起飞状态下,航母甲板的调度效率情况。


大飞机配小航母VS小飞机配大航母


大飞机配小航母,毫无疑问说的是我国的辽宁号和山东号两艘航母。因为我国航母列装的歼-15型舰载战斗机是我国军工部门在参考了苏联舰载战斗机原型T-10K-03架之后,结合研制生产歼-11B型战斗机的经验和技术,独立开发的一款双发双垂尾重型舰载战斗机,由于继承自苏-27家族,因此歼-1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舰载战斗机之一。由于同样是由苏-27发展而来,并且参考了苏-33的设计,因此歼-15的主要尺寸和苏-33大致相当:机长21.2米,翼展14.7米(机翼折叠后大约7.4米),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约为33吨。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歼-15战斗机性能卓越,但实在太大了,和满载排水量6万吨左右的国产航母实在有点不太匹配)


由于是陆基战斗机发展而来,因此歼-15在最初并未考虑舰载作战需要,而且由于苏联在1980年代的航空技术和电子技术相对于西方落后整整一代,所以苏-27本身的尺寸就相对较大,和同时代美军的F-15战斗机相比,空重几乎接近F-15的两倍,在外形上也比F-15大了一圈。苏联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苏-27具备和F-15战斗机正面对抗的能力,但是用在航母舰载机方面就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由于歼-15师承苏-27的设计,因此在机翼全部展开时飞机长度和宽度都过大,因此甲板调度有很多不便。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歼-15战斗机在航母上停放都要折叠机翼,以减小占地面积,只有整备起飞时才将机翼放平)


同时,受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个人喜好的制约,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以及后来我国的辽宁号和山东号航母在内,其排水量明显偏小:这个问题其实以前澄清过,根据俄罗斯的数字,1143.5型航母的标准排水量仅有5万吨,满载排水量为5.85万吨,而远不是中国网传的6.75万吨!而我国的辽宁号经过升级改装,拆除了舰体内部的SS-N-19重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因此整体排水量可能比库兹涅佐夫号还要略小一点,而山东舰则比辽宁舰略大一点,不过二者的满载排水量都在6万吨上下。航母吨位限制了航母甲板的面积,因此可以形象地说,中国航母就是小航母搭载大飞机。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F-35型战斗机脱胎于JSF计划,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舰载需求,因此性能上确实相当卓越)


和歼-15形成明显反差的是,美国研制的F-35B型战斗机,虽然脱胎自JSF计划,但是由于在设计时就考虑了上舰的需要,因此整个飞机尺寸明显小于歼-15战斗机。根据公开的数据,F-35B型战斗机长15.67米,翼展10.7米,明显要比歼-15小得多,不过F-35B型战斗机的机翼设计为不可折叠方式(可折叠的是F-35C),因此在航母甲板上放置时,显然会比折叠机翼后的歼-15要略宽一点。而且,由于考虑过上舰需要,F-35的机体填充度相对较高,在尺寸比歼-15小一圈的情况下,其最大起飞重量可达32吨,仅比歼-15小1吨,其载荷能力由此可见一斑(不过垂直起飞时荷载要大打折扣)。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英国航母正在放飞F-35B战斗机)


同时和F-35B配套的英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实际并未公开,但英国官方宣称其标准排水量达6.5万吨,由此可见"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满载排水量应该在7万吨以上,比中国航母大了1万吨左右,这也是该航母最多可以搭载36架F-35B战斗机的根本原因。与之相比,我国的辽宁舰只能搭载24架歼-15、山东舰只能搭载约28架歼-15,由此可以看出,中英航母确实在吨位方面有较大差异,而这一点在载机数量上可以明显反应出来。所以相对而言,英国航母显得是大航母配(相对)小尺寸的舰载机,因此在军舰的甲板调度方面,英国航母对我国航母有明显的优势。


事半功倍VS事倍功半


尽管英国海军的航母和舰载机的配合度要明显高于我国,但是,他们却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发挥这一优势。相反,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甲板设计规划,最终却选择的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思路,这就不能不说是英国航母设计思路上的一个败笔了。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最初依照弹射方案设计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在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设计之初,英国人实际上考虑过传统的斜角甲板航母,配2~3台弹射器,搭载F-35C战斗机,使用弹射起飞、拦阻降落这样的设计方案。如果这个方案成型,那么毫无疑问,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将会成为除美国航母外,最大型且最有战斗力的大型航母。但是由于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使用的是燃气轮机动力系统,没有额外的蒸汽用于驱动弹射器,所以英国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采用了滑跃式起飞模式,并把舰载机改为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同时取消了着舰拦阻装置。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由于采用燃气轮机动力,没有蒸汽可用,也就无法安装弹射器,最终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选择了一个严重限制性能的方案)


如果效仿世界流行的航母甲板布局,标准排水量6.5万吨的大型航母有充裕的甲板空间分别设置起飞区和斜角降落区,何况"斜角甲板"本身就是英国人自己发明的。如果按照常规设计,那么F-35B的起飞和降落就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而且参考中国航母的设计,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同样可以设计3个起飞点,在同时进行飞机收放作业时,在不干涉飞机降落的情况下,至少有2个起飞点可以使用。但是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彻底抛弃了斜角甲板这一大型航母"传家宝",改为全新的飞行甲板划分方式。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红框中是飞机整备区,黄框中是起飞区,篮框中是降落区,在降落区降落的飞机还要横穿起飞区才能到达整备区,这就干扰了航母甲板上的飞机调度作业)


英国人将女王级航母的整个飞行甲板从头至尾划分为三块,其中左舷为降落区,因为F-35B是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因此在降落时只需要使用垂直降落功能即可;在甲板舯部贯穿军舰首尾,最长的那一部分,英国人在舰首装上了滑跃式甲板,作为F-35B的起飞跑道,如果不执行垂直起飞任务,那么F-35B战斗机就会依次从这条跑道上起飞;而在军舰的右舷,靠舰岛的一侧,则是F-35B战斗机的整备区。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这样,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甲板就平行分为三块,最左舷为降落区,中间为起飞区,右侧为飞机整备区。这样划分的结果是,6.5万吨的大型航母,仅有1个滑跃式起飞点。如果不使用垂直起飞的话,所有的F-35B就只能一架一架地起飞,而且由于起飞区和降落区相邻,降落区的F-35B发动机喷出的废气很容易被正在起飞的F-35B吸入发动机,造成发动机喘震甚至停车。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正在进行搭载F-35B测试的英国航母)


相对于英国人这种奇葩的设计,采用传统斜角甲板的中国航母在使用方面就体现出明显的效率优势:首先,整个航母甲板被分为"品"字型的三块,其中舰首专门设定为飞行甲板,而左舷的斜角甲板负责回收飞机,右舷靠近舰岛的区域则作为飞机的停放整备区。而且由于我国没有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所以我国航母搭载的是常规起降的歼-15战斗机,其起飞方式和弹射起飞有一些类似之处:都是飞机进入固定起飞点后,利用专门的拦阻装置锁定起落架,同时甲板上的挡焰板升起,这样歼-15飞机发动机开到最大功率时也不会波及身后的人员和飞机。等歼-15发动机功率提升到最大后,拦阻装置解锁,歼-15凭借自身优越的气动性能和强劲的发动机自行滑跃升空。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中国航母的甲板布局显然更加合理,红圈内为起飞区,黄圈内为降落区,篮圈内为飞机整备区,三个区域互不干扰,便于甲板调度)


在执行全甲板攻击任务时,由于我国航母上都设计有3个起飞点,其中1号和2号是位于舰首,长度105米的轻载起飞点;3号起飞点则是位于2号起飞点身后,总长度195米的重载起飞点。由于3个起飞点都配有挡焰板,因此三个点可以轮流部署飞机进行起飞作业。和英国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相比,我国的辽宁号和山东号因为都有3个起飞点,因此可以同时整备3架战斗机。现代舰载战斗机从停机区到升空,大约需要约1分钟时间整备。这1分钟主要的工作是:从停机区滑入起飞点,并固定飞机,升起挡焰板,大约需要10~30秒;战斗机发动机打开加力,并把油门推到最大,保证战斗机的最大推力输出,并最后检查发动机是否有异响,以确保飞行安全,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5~30秒;最后5~10秒的时间,飞机从甲板上滑跃腾空,成功起飞。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正在进行调度的歼-15战斗机)


由于每一架飞机在整备区到升空之间都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所以我国航母3个起飞点的优势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我们的航母可以同时整备3架飞机——尽管滑跃甲板一次只能允许1架飞机起飞,但是3架同时整备的飞机依然可以利用同一个滑跃甲板在1分钟之内顺序起飞。然后3个起飞点可以立即进行整备,同样在1分钟后,再起飞3架飞机。因此可以说,在飞机起飞速度方面,我国的两艘滑跃式航母和美军的弹射式航母差别不大——美军航母由于有4部弹射器,因此1分钟内最多可以起飞4架飞机,而我国航母3个起飞点相互之间并不干扰,因此可以同时整备3架飞机,并在1分钟之内起飞3架战斗机,这个效率已经超过了装备弹射器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因为法国航母只装备了2部弹射器,因此1分钟之内最多只能起飞2架战斗机。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戴高乐号航母安装的2台弹射器清晰可见,所以其每分钟最多只能起飞2架战斗机)


英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由于只有1个滑跃起飞点设计,并且没有附带挡焰板等装备,所以,只要不考虑垂直起飞这种情况的话,每分钟只能起飞1架F-35B型飞机。按照甲板起飞效率计算,我国航母是英国航母的3倍!这就是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区别。尽管英国航母的吨位比我们更大,载机数量也比我们更多,但是在滑跃起飞效率方面,英国航母明显不如我国。


继往开来的舰载机


就舰载机而言,目前我国虽然只有歼-15这一款固定翼舰载战斗机,但是由于该机是由著名的空优战斗机歼-11B发展而来,因此该机在航电、火力和飞机机动性方面和歼-11B基本持平,和当今美军主力的F/A-18E/F型战斗机一对一对抗也不落下风。同时装备全新AES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式歼-15战斗机已经在频繁试飞,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装备海军部队,替换现在的歼-15基本型战斗机。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歼20的尺寸实际上比歼-15还略小一点,因此完全具备上舰的可能)


不过,歼-15无论如何修改,其根子依然是一款四代多用途战斗机,和F-35B这样的隐身五代机相比,至少有半代的技术差距,因此不能指望歼-15能够有效克制F-35B型战斗机。我国海军未来的目标,还是要装备歼-20H型舰载隐身战斗机。在已经公开的对比中不难发现,歼-20实际体型比歼-15战斗机还要略小一点,而且歼-20的发动机性能更加强劲,完全可以适应滑跃式起降的需要,其自身的改动也相对较少,便于快速成军。因此哪怕是1比1替换掉现有的歼-15战斗机,装备了歼-20的辽宁号和山东号,其作战效能也会反超载机更多的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而英国海军航母奇特的甲板布局设计,将会让他们航母的载机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在飞机起降效率方面反而落后于我国。

比起飞效率?3倍于英国航母,中国航母甲板布局才是事半功倍

(网友设想的舰载版歼-20H战斗机)


总体上说,虽然中英两国航母都采用滑跃式起飞设计,虽然英国航母载机量比我们要多出不少,虽然英国航母甲板面积更大,但是由于不合理的甲板设计,导致英国航母起飞点过少,如果大量使用垂直起飞,将会大大影响战斗机的航程载荷,这种事倍功半的奇葩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的负面榜样,同时也警示我们,千万不要犯英国人的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