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社区|我们不能“躺着”只能“想着、走着、做着”!街道工作人员的战“疫”日记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也是一场必须赢的战“疫”。随着春运返程高峰的到来,面对即将返回小区的大批外来租户,社区的排查任务之重显而易见。筑牢小区安全防线,成为每个居民区干部和志愿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是普陀区甘泉街道一名工作人员的战“疫”日记,描述了战“疫”的点点滴滴。

抗疫在社区|我们不能“躺着”只能“想着、走着、做着”!街道工作人员的战“疫”日记

图说:居委会干部为避免座机占线,用手机联系进行排摸。甘泉路街道 供图(下同)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六 ,晴

今天,作为普陀区甘泉路街道机关联络员,我来到子长居民区,帮助居委会干部一起完成来(返)沪人员排摸工作。居委会干部们早已结束假期投入到抗“疫”防控任务中,此刻,他们正对照着户籍底册,对之前联系不上、空关的、出租户等情况进行联系反复确认。

子长小区有2448户居民,在这么短时间内要完成全覆盖的排查,可以说是时间短任务紧。“最近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地打电话、发动楼组长进行排摸,很辛苦,但这是职责所在。”子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直海英说,“我们已经给每个楼组门口都贴了告示,并留了居委会电话,希望返沪居民能主动打电话到居委会备案。为了居委会座机不占线,我现在要求我们的居委会干部都是尽量用自己的手机进行联系核查,大家也都很配合。”

抗疫在社区|我们不能“躺着”只能“想着、走着、做着”!街道工作人员的战“疫”日记

看着大家忙碌的样子,一时间感觉自己也插不上手,我便主动帮忙做起排查人员的信息录入工作。大家陆续会把电话排摸到的返沪人员名单、资料汇总到我这里,我再根据表格内容,一一录入电脑。

更多的时间,我则是在聆听居委会干部们打电话,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跟电话那头的居民说着解释、说着感谢配合的话,再急匆匆地用手中的笔把各种信息记在纸上。吃闭门羹、挨骂似乎是家常便饭,有的只是刚自报家门,对方就决绝地挂上了电话。“现在有些居民还不太理解这个事,觉得隔离就是认为他们有病。我们真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做解释工作。”居委会干部赵琴无奈地摇摇头。今天下午她就碰到了一个来居委会原本咨询其他政策的小姑娘,在交谈中,赵琴敏锐地捕捉到,小姑娘是刚从河南返沪的,便主动让小姑娘留下了自己的信息,更提醒她,需要自己居家隔离14天,做好防护。没想到临走,小姑娘抱怨了一句:“我真是自己送上门来找隔离。”“就算你没主动报备,我们也会逐户排查,只要你住在子长、在甘泉,绝不会有一个例外。”赵琴坚定地回道。

抗疫在社区|我们不能“躺着”只能“想着、走着、做着”!街道工作人员的战“疫”日记

图说:晚上十点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加紧张贴告知书。

其实将心比心,我也很能理解这部分居民的心理,最近很多部门、条线都在给他们打电话问询,他们的内心其实也是恐慌的。我们只能花更多的耐心去安抚他们,告诉他们居家隔离不是疑似,隔离不只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大家负责。

为了号召更多的社区党员投身这场战“疫”,今天下午3点,子长居民区召开了党总支扩大会议,党总支书记直海英向社区党员们进行了动员,希望大家做有心人,积极向居委会提供楼组里返沪人员信息。会后,很多党员都留了下来,跑进办公室向书记、主任汇报自己掌握的线索,谁谁家过年回来了,谁谁家保姆上岗了,大家彼此开着玩笑,“我们都成了居委会的‘线人’。”

下午4点半,收到街道联络员群通知,今天晚上区机关结对支部每个小区会增派机关干部前来支援,要求各居民区和联络员务必把排查工作做实做细。接到通知后,大家都埋头苦干,加快了电话排摸的节奏。

抗疫在社区|我们不能“躺着”只能“想着、走着、做着”!街道工作人员的战“疫”日记

图说:热心居民送来了水果。

晚上6点,区委统战部的两位同志和社区民警都到岗了,根据街道工作要求,需对反复未联系上的居民,完成上门张贴告示。“如果只是针对联系不上的居民家里张贴告示,范围是不是太窄了?”“小区里不光有外来返沪的,也有上海本地居民接待外地亲戚的,应该做到全覆盖、全告知。”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大家达成共识,对每户家庭张贴告知书。这意味着,子长居委会需要在一晚上完成小区内2448户家庭的全部告知书张贴!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党总支副书记于玮在小区党员群和志愿者群中,发出了“求救信”:“不好意思,77弄的党员、阿姨们,大家有空吗?能到居委会帮我们一起张贴告示吗?需要每家每户张贴。”没想到几乎是秒回的速度,几个简单的字“马上来”“我马上到”,即便是隔着屏幕,在我看来却也是如此的振聋发聩、掷地有声。没多大一会居委会就聚集了一批从家中赶来的党员和志愿者们,他们有的帮忙复印,有的帮忙给告示贴双面胶,有的主动承包任务张贴哪几个楼组,一派热火朝天的样子。我忍不住拿起手机记录下这幅令人动容的画面——大难面前,总有一群人逆风前行,总有一群人义无反顾。

抗疫在社区|我们不能“躺着”只能“想着、走着、做着”!街道工作人员的战“疫”日记

图说:第一时间,党员、志愿者纷纷来居委会帮忙。

“小董,吃饭了吗?你们休息一下吧,我来做。”一位志愿者阿姨抢过我手中的告知书帮我继续贴着。我看了看手机,已经晚上7点半了,可能大家都专注着排摸的事情,似乎完全忘记了吃晚饭这件事。“喏,拿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我的手里便已经攥着一个士力架了。在得知我们还没吃晚饭后,来自热心叔叔阿姨们的“投喂”似乎变得更加猛烈,常常是你低个头的功夫,就发现眼前不知何时多了两颗巧克力、一块沙琪玛,还有热心居民给我们送来了新鲜水果……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在这个战“疫”的非常时期,党员、志愿者对我们工作上的无条件支持,对我们生活上的关心,令我感到备受温暖。

“准备就绪,出发!”伴随着一声集结令,我们又踏上了新征程,出发挨家挨户张贴告知书。

戴了一天的口罩,我的耳朵、鼻子勒的生疼,突然想到网上那句“终于到了躺在家里也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刻了”的话,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是党员,我们是社区工作者啊,我们不能“躺着”,只能“想着、走着、做着”,因为这是我们肩上的责任!

今晚应该会贴到很晚吧,但我相信,这个任务一定能完成!

甘泉路街道 董慧玲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