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一个“傻子”凭什么成为亿万富翁?

人是自己信念的产物——契诃夫(俄)

《阿甘正传》是一部耳熟能详的经典影片了,大家都赞叹阿甘的运气,称赞他“想到什么就去做”的行动力,可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到阿甘的母亲。

不得不说,阿甘一生最大的幸运,就是有一个好母亲。

你可以试想一下,将阿甘的母亲和珍妮的父亲做一个调换,阿甘的人生又会有何变化?

我想阿甘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傻子,没有幸福可言,更别说成为亿万富翁了。

阿甘儿时的智商只有75,比正常范围的最低值(80分)低5分,是发育比较迟缓的孩子。但是他的母亲一直告诉他“你和别人一样,没有不同”。当别人嘲笑他是傻子时,他说“做傻事的才是傻子”,这也是他一直坚信的,即便他心里清楚他的特殊性。

《阿甘正传》,一个“傻子”凭什么成为亿万富翁?

阿甘的母亲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这颗种子叫做“自信”(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和“勇于尝试”(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思想指导行为,信念决定成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给他传播的思想,传递的信念,将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自信

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人云: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罗曼.罗兰也说“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

影片中的邓中卫因为失去双腿而失落沮丧,可当他看到阿甘在讨论买捕虾船时坚定自信的眼神,心中也有所觉醒,最后才能和阿甘一起捕虾。

很多家长都反应说自己的孩子平时成绩很好,但一遇到重大考试就特别紧张,导致考不好。其实孩子出现这种紧张,不自信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相信自己能考好,又特别希望考好,自然就紧张了。

《阿甘正传》,一个“傻子”凭什么成为亿万富翁?


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母亲的责任之一,是从孩子的童年时代起,就善于发现他们的才能、性格和志向,这一点是任何教育家都难以做到的。——巴尔扎克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无论是才能、性格还是志向。

举一个例子:

有一个小孩的志向是当一名医生,能救死扶伤。这个志向好不好?当然好啊!

家长A:当医生啊,好,好!(再没后话了,孩子心里也不会有多大触动。)

家长B:就你这水平还想当医生呢?我都不敢找你看病(孩子的信心一下子被打击了,这个志向多半在沉默中灭亡)

家长C:当医生救死扶伤,可以帮助很多人,一听就很有意义呢!我们家孩子不仅志向远大,还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妈妈/爸爸真为你感到骄傲。那你对实现志向有什么打算吗?(面对这样的回答,还是心里肯定会很开心,自信心就这样一点一点建立起来了,最后还引导孩子向目标前进。)

勇于尝试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所以你想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那就去吃啊。

失败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从未尝试。——西奥多. 罗斯福

还记得印度的励志微电影《豆芽》吗?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微电影。

主人公是小女孩和她的妈妈(职业:菜市场卖菜的)。

小女孩看到豆芽菜畅销就想自己培育来卖,她的妈妈回答说“嗯,我们可以试试!”

第一次,她们失败了,妈妈说

“没事,我们再试一次”,于是她们看书研究如何培育豆芽。当小女孩怀疑妈妈的办法能否管用时,妈妈说“我们可以试试”。

《阿甘正传》,一个“傻子”凭什么成为亿万富翁?


就这样,通过多次的尝试与失败,失败与尝试,她们最终成功了。

影片中小女孩的原型人物是瑞典一著名研究机构的博士研究员。

要让孩子们“勇于尝试”,就是在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多说一次“我们试试”,直到找出答案为止。

阿甘就是这样一直在不停地尝试,而每一次尝试,都推动他向前进一步。

正是凭借着母亲教给他的“自信”和“勇于尝试”,阿甘一步步地走向人生巅峰,而我们也应该向阿甘的母亲学习,将这两种信念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的人生能够由自己把握,品尝多种滋味。



我是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我的文字对你有所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