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逆行的登封疾控“特種兵”

映象網訊(記者 劉少利)提起特種兵,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人員訓練有素、行動快速、戰鬥力強這樣的幾個詞,在2020年的抗“疫”阻擊戰裡,也有一群像特種兵一樣的人,用紮實的專業知識、嫻熟的技術、堅韌的耐力,奔赴在抗“疫”的主戰場上,他們就是——登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隊員。

“疫路”逆行的登封疾控“特种兵”

自1月19號起,登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力備戰新冠疫情,成立了疾控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下設專家指導組、疫情流調處置組、疫情監測組、疫點消殺組、檢驗檢測組、健康教育組、後勤保障組等7個工作小組,全面開展可疑病例的流調、檢測和處置等工作。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便是檢驗檢測、救治、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管理、應急消殺。這五個環節,環環相扣,緊密連接,除了救治是由臨床醫生承擔外,剩餘的四個環節,都由疾控人這支主力軍隊完成。

“疫路”逆行的登封疾控“特种兵”

檢測兵,身涉“雷區”排除危險

咽拭子採樣、血清學採樣,送檢,是排除疑似病例的重要環節,也是距離病毒最近的時刻之一。檢測組共有12名隊員,3組人員輪流值班,24小時運轉。對每一個疑似病例,採樣組的工作人員都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標本採集並送至實驗室檢測,然而這項工作,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危險。

採樣的過程需要和被採樣人面對面近距離接觸,每一個病例張嘴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工作人員帶來傳染危險,而且這個過程容易引起被採樣人的不適,有時咳嗽產生的飛沫就直接濺到工作人員的護目鏡或者身體上。負責採樣的工作人員從流調現場採集到樣品後,要第一時間送往鄭州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進行核酸檢測,所有的疑似樣品,必須嚴格遵循“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運輸流程,由專人專車進行運送。

“疫路”逆行的登封疾控“特种兵”

流調兵,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發燒症狀?”“是否去過武漢?”“回來後都去過哪些地方?乘坐了何種交通工具?”在採樣人員採樣完成後,流調人員便開始與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每一次詳細的流行性學調查強度不亞於一起案件的偵破,每一個確診病例,要排查密接多則幾十個,出於對疫情的恐懼,被調查者不敢說實話,擔心自己及親人被隔離,這種情況下,流調人員一方面要對被調查者進行耐心地勸說,另一方面,要對每一個細節進行核實,挖掘,確保信息完整有效。流調兵們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要同步儘快完成併發出初次報告,同時,每天跟進調查,對病例的治療、檢測、摸排管控等情況進行進程報告,定時定點發送至相關單位和部門,以便第一時間掌握疫情防控情況,第一時間公佈疫情。

2020年1月19日登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啟動,登封市疾控中心成立12人流調小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隨著疫情升級又增加30人,(共計42人),充實流調隊伍,為流調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人員保障。同時,實施“N+4”流調軍團作戰。“N”名疾控人員現場流調的基礎上,由公安、大數據、鄉鎮社區及其他相關部門等“4”支力量協同配合,提供科技技術上的支撐。

流行病學調查信息“精、準、快”。流調組人員分四組,24小時值班,接到疫情報告後兩名流調隊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獲取詳實的第一手資料。同時啟動“N+4”聯動機制,環環相扣、密而不漏,做到病人、疑似病人、可疑病人、密接人群四類人員活動軌跡清晰準確。

流調兵們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要在2小時內完成並向上級發出初次報告,同時,每天跟進調查,對病例的治療、檢測、摸排管控等情況進行進程報告,定時定點發送至相關單位和部門,以便第一時間掌握疫情防控情況,第一時間公佈疫情。

“疫路”逆行的登封疾控“特种兵”

疫情監測兵,明辨密切接觸人員

疫情監測辦公室裡,工作人員每天緊張地對每天國家、省、市、縣疫情進行監測、分析,每名工作人員目不轉睛盯緊疫情網,生怕漏掉一個數據。

接到疑似病例報告後,他們第一時間上報領導,立即組織開展檢測檢驗和流行病學調查,並進行密接人群確認工作。在流調報告完成後,疫情監測組便開始對患者的密接人群進行核查、確定。對於家人、朋友、同事等具有明確接觸史的人群,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繫街道以及街道的社區服務中心,向密接人群進行隔離告知,同時聯繫登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將密接人群送至區統一隔離點。

對隔離人員、密接人群進行每日情況彙總、與相關部門聯防聯控信息共享,下達解除隔離通知書,這些工作,都需要由疫情管理組人員負責。

“疫情嚴峻,疫情監測工作量較大,工作到凌晨都是常態,因為需要做大量的聯絡工作,手機經常是從早響到晚。”這是疫情監測組組長吳曉靜最大的感觸。

“疫路”逆行的登封疾控“特种兵”

消毒兵,撲滅疫情的消防員

沉重的消殺設備,在他們的肩膀上,勒出了紅血印,全身密閉的隔離服,溼透了他們的衣服。為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安全開展,疾控中心應急消殺組的工作人員衝在抗“疫”點的第一線上,為登封的群眾,牢牢的看守住安全的大門。

消殺組長楊洪章說:“消殺工作直接關係到疫情的蔓延趨勢,十分重要,我們消殺團隊的15名消殺工作者需要第一時間對流調現場、採樣送樣環節使用的非一次性用品、劃定的疫點、病家以及集中隔離點進行消殺,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加班加點的工作,有時凌晨接到消殺任務,也會馬不停蹄地趕赴消殺現場。”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疾控“特種兵”隊伍出發時間最早,戰線最長,憑著堅定的意志和專業的技術與病毒進行著激烈地較量。

要打贏每一場戰“疫”,必須有堅強的指揮系統,自疫情開始至今一個多月時間,指導組長李洪民吃住在單位,時時刻刻關注著登封轄區疫情變化。每接到一例疑似報告,即刻組織多組展開全方位方位調查,對基層一場一場的培訓與指導,對每一病例進行精準研判和分析為登封科學防控新冠肺炎提供強有力的科學依據。

想打贏每一場戰“疫”,也離不開信息的暢通、對公眾的宣傳教育和強有力的後勤保障,正是這些宣傳兵和後勤兵的默默付出,才使得這支部隊保持了強大的戰鬥力、旺盛的精力,持續健康的投入到戰勝疫情的鬥爭中。

據瞭解,自新冠肺炎疫情警報拉響後登封市疾控中心第一時間成立了40多人的應急先鋒隊,放棄春節假期,日夜奮戰在疫線。另外,該疾控中心主任王國偉還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多次召開疫情研判和分析會,並要求全站職工盡心盡力,履職有責,以規範化、標準化去開展工作,認真履職,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疾控隊伍,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疫情保衛戰。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在這個戰場上,每一位疾控“特種兵”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至真至善至美的格言。為保障登封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們無怨無悔、逆向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