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王五和杜心武誰更厲害?

倪念武


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意思是說,由於個人的欣賞水平不同,文章很難分出伯仲。但是練武就不同了,兩個人一交手就知道誰高誰低,被打趴下的那個自然技不如人。

那麼,同是清末民初的武林高手大刀王五,和號稱南北大俠的杜心五誰厲害呢?

可惜二人從來沒交過手,我只能從他們平時表現來分析。依我看,南北大俠杜心五武更勝一籌,也就是說杜心五比王五厲害。

空口無憑難以服眾,接下來我把二人的功夫擺出來讓大家做個比較。



大刀王五和南北大俠杜心五都是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中人。晚清十大高手分別是:董海川、大刀王五、黃飛鴻、霍元甲、王子平,杜心五、韓慕俠、燕子李三、孫祿堂、郭雲深。

二人相對而言,大家更熟悉大刀王五。因為王五有個好朋友、好徒弟,他就是戊戌變法的領袖譚嗣同。

王五是譚嗣同的武術老師加好哥們。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殺了譚嗣同,王五想劫獄救出譚,結果失敗了。

最後王五冒著殺頭的危險,收斂屍體並埋葬了譚。行刑前,譚嗣同的訣別詩中:“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兩崑崙”指的是自己和大刀王五兩個人。



由於王五比杜心五年長25歲,王五是1844年生人,杜心五是1869年生人。加上王五早年活動在北京一帶,所以王五比杜心五出名要早。

王五的名氣大於杜心五,這源於譚嗣同的名人效應。

王五生在武術之鄉——滄州,16時歲拜當地最有名的雙刀武師李鳳崗為師,經過十幾年的冬練數九,夏練三伏,26歲的王五師滿下山,師傅李鳳崗給了他些錢,介紹他到北京謀份差事。

王五到了北京後,用師傅給的錢,又向朋友借了些資金,在北京崇文區開了間順源鏢局。由於收費合理,加上他的敬業精神,生意相當不錯。

這段時間是王五實踐的階段,無論是從人情世故還是功夫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值得一說的是,王五最初用的並不是大刀,而是雙鉤。這裡面還有個故事。



話說王五在北京站穩腳跟後,功夫事業兩得意,不免自身有點膨脹,有點飄飄然。

有一天,鏢局來了一位老先生,但見此人身著長袍,清秀的面容,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

老先生對王五說,我用一隻竹竿就能把你打趴下,王五不服氣,結果一交手,老頭功夫太高了,王五三個回合就敗下陣來。

王五遇到高人了,於是慌忙棄了雙鉤納頭便拜,“師傅在上,受弟子一拜”,這個老頭不是別人,就是我國著名的文史專家傅斯年的爺爺傅淦(gan)。

師傅對王五說:“你別用雙鉤了,換成大刀吧,雙鉤“小門小戶”的樣子,不夠威武。王五從師之言,自此改用大刀,這才有了大刀王五的雅號。

我之所以說王五不如杜心五厲害就源於這件事。



要知道傅淦並不是武林高手,歷史上也沒啥名氣,他不過是一個書畫家,只是對武術痴迷有些研究,充其量也就二流功夫,就是這樣一個文人竟然把王五打敗了,可見王五功夫不咋的。

我印象中王五就是和霍元甲一樣,都是吹出來的名氣,真實歷史上的霍元甲根本沒和洋人動過手,也沒有可拿出來的戰績。王五也是這樣的人,除了護鏢外,就是埋葬了譚嗣同,我再也找不出王五其他戰績了。

王五生在武術之鄉,有點功夫的人比比皆是,我認為王五的功夫不過是謀生的一種手段,是為了當鏢師而練,不屬於科班武術家。

杜心五雖然名氣不如王五大,但他是科班出身。

杜出生於湖南省慈利縣江埡鄉。他是自然門開山鼻祖徐矮師的徒弟,也是自然門第二代掌門人。



杜心五接觸的都是民國時期著名的革命人物,比如他在35歲時(1905年),受宋教仁的指點東渡日本求學。在日期間,曾與日本著名相撲師齋藤一郎相約比武,結果杜用日本柔道打敗了日本人,贏得了柔道冠軍,可見杜是個中外武功並蓄的人物。此戰讓杜心五名噪一時。

換言之,杜心五揚名東瀛時,大刀王五已經死去5年了。

如果單從年齡來看,王五也打不過杜心五,有道是“拳打少壯”。杜心五巔峰時期,恰好是王五衰老之時。在古代,相差25歲屬於“代溝”。

後來杜心五在宋教仁的介紹下,加入了同盟會,並擔任了孫中山的保鏢。在之後,多次保護孫中山化險為夷,這些都源於杜的功夫莫測高深,清廷派來刺殺革命黨的武林高手,一個個落敗在了杜心五的手下。

到了晚年,杜心五的功夫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曾得到武林至尊孫祿堂的讚譽。



杜心五功夫高就高在,他不僅能打人、殺人而且能治人、救人。凡是對他不服,挑戰他功夫的武師,一個個都敗的心服口服,這是杜心五為人高明的地方。

因此杜有一個圓滿的結局,84歲時在家打坐圓寂。這是王五望塵莫及的地方,王五56歲就死了。

綜上,無論從為人處事和功夫上,杜心五遠勝王五。不知親們認同我的觀點嗎?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和加關注。


秉燭讀春秋


大刀王五和杜心五都是清末著名的武林高手。

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誼,出生於1844年。師從滄州著名武師雙刀李鳳崗,因為刀法純屬,所以叫大刀王五。大刀王五和譚嗣同交好,曾經在戊戌變法期間保護譚嗣同的安全。變法失敗后王五還曾經試圖劫獄救人,但是被譚嗣同阻止。

杜心五生於1869,是徐矮師的獨傳高足,也是自然門的掌門。杜心五後來加入同盟會,長期擔任同盟會領導人的保鏢。

兩個人時代接近,而且有段時間兩個人都在北京。1877年王五用自己的積蓄,在北京開了源順鏢局,直到1900年被殺。而杜心五在1889年去北京守衛清宮,月銀八十兩,1904年才離開北京去日本。

這樣算起來,兩個人都在北京呆了很長時間,重合的也有11年之久,兩個人都是武林高手,王五為人又豪邁,所以很有可能見過面。不過交手就不大可能了,王五無論是年紀還是江湖地位都比杜心武高,兩個人即使認識,也最多探討下武術,不大可能真動手比武。

如果按照兩個人在民間傳說中的故事比較,那麼大刀王五擅長刀法,而杜心五的拳法造詣更高,多次擊敗過同層次的高手,可以說兩個人各有所長,所以說誰厲害,要看比什麼項目。




不沉的經遠


應該是大刀王五更勝一籌,筆者分析如下:

首先說大刀王五

王五,真名王正誼,祖籍河北滄州,京師武林名俠。因他拜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人稱“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故人人尊稱他為“大刀王五”

王正誼一生行俠仗義,與譚嗣同是八拜之交,積極支持維新變法,也是一名改革派人士,在晚清十大高手譜中,與燕子李三、霍元甲、黃飛鴻等著名武師齊名。

後因戊戌政變,譚嗣同等維新人士被斬首,就在現場的王五,甚是傷感,對清廷不報任何希望,後加入義和團,在與清兵和八國聯軍作戰的時候,英勇就義,享年56歲。頭顱也被砍下,幸的霍元甲捨命去收會人頭,厚葬了王五。


其次說說杜心武

杜心五,人稱南北大俠,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是自然門開山鼻祖徐矮師的獨傳高足,也是自然門第二代掌門人。後加入了同盟會,開始了革命生涯,與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私交深密。

解放後擔任湖南省軍政委員會顧問、湖南省政協委員等職。在84歲的時候悄然去世。


最後比較二人的武藝誰比較厲害

王五身逢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時期,單獨對抗過清兵和洋兵,絲毫不落下風,在那個時候,冷兵器時代能夠打出一分田地的人,就只有大刀王五了,他的實戰經驗和精湛的刀法是他所向披靡的法寶,

後續王五又做過鏢師。所經之處,秋毫無人可犯,一是強盜知道他武藝超群,二是在江湖上。大刀王五也是響噹噹的人物。所以很多強盜都不會去招惹他。

而反觀杜心武,所記載的故事都是外傳,沒有什麼實戰按理,杜心武確實有武術底子,但是冷兵器時期,比拼的更多是實戰經驗和靈活運用。

他這幾點都不如大刀王五,所以我說他武藝不如大刀王五。


向日葵愛歷史


大刀王五和杜心武都是清末時期一等一的武林高手,而大刀王五顧名思義就是使用的就是一把大刀,可是縱觀杜心武,他所學的就是氣功,乃是自然門的宗師,他憑藉的是在赤手空拳上勝過別人,所以大刀王五如果和杜心武使用兵器較量那自然是大刀王五更勝一籌,而論赤手空拳的單打獨鬥的話,自然是杜心武更勝一籌。

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的真實姓名是王正誼,祖籍是河北人士,因他拜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所以人們也是稱他為小五子,後來他因刀法而出名,人送外號“大刀王五”,所謂習武之人的身上總會有著些許的俠義之氣,大刀王五即使如此,王正誼一生行俠仗義,曾支持維新,靖赴國難,是人們口中豪俠之士,更與黃飛鴻和霍元甲等一代宗師齊名。

杜心武

杜心武自幼就是聰慧過人,喜愛讀書,可是他在讀書之餘又偏愛於武學。在清朝末期,杜心武,出生於慈利縣江埡鄉巖板田村,他是自然門開山鼻祖徐矮師的獨門弟子,自然也就成為了自然門的第二代掌門。杜心武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武術家,被人們稱之為“南北大俠”。可是後來的杜心武也是加入了中國國同盟會,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抗戰期間在國民政府任職,為抗日戰爭也是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實不論是誰比較厲害著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習得一身的武功並沒有去恃強凌弱,而他們做的反而是為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種品質才是值得我們去歌頌的地方。


人皆可為舜禹


大刀王五的武術造詣主要在於刀法方面;而杜心五是自然門的宗師,主要修習氣功和腿功方面的功夫,所以空手對打的話杜心五能勝,刀劍比武的話王五更勝一籌。王五和杜心五都是晚清民國時期的著名武術家,都是位列當時十大高手的武術宗師,除了武術方面的造詣外,此二人也都曾為民族做出過貢獻,這是更難能可貴之處。

“大刀王五”即王正誼,祖籍是著名的武術之鄉河北滄州,與霍元甲、李書文等人是同鄉,因其在師門中排行第五,又擅長刀法,故有“大刀王五”之美稱。王五主要學的是刀劍方面的功夫,尤其是刀法甚為純熟,當過鏢師、開過鏢局,應該說是一位經久江湖歷練的武林高手。王五更為人津津樂道之處在於其行俠仗義及支持維新運動等愛國義舉,在武林中很受尊敬,有一代豪蝦之稱。王五也參加過義和團,後因此就義,被殺後頭顱被掛在城門上,據說是霍元甲特意從天津前往北京將王五之頭顱取下安葬。

杜心五的武術造詣主要在於自然門功夫,這是一門源於武當派的功夫,練的是氣功和腿功(輕功),因腿功了得,有“神腿”之譽。杜心五也當過鏢師,走南闖北押鏢,有“南北大俠”之稱,與霍元甲的“津門大俠”齊名。杜心五還當過清宮侍衛,後期更是跟隨孫中山幹起革命,當過孫中山和宋教仁的保鏢,應該說也是一位實戰能力很強的武術家,而且對革命事業有所貢獻。

應該說王五和杜心五都堪稱一代大俠,武術造詣上或許有高低之差,但在支持民族革命事業上卻是一致的。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錯漏請指正,如認同請點個贊關注下。


歷史守望者


看評論,感覺很多人是站在目前到處都有監控的治安環境去想像清末民初那樣的環境的,所以都認為很多大師都是吹出來的。

但那樣的時候,沒點真材實料,你的名聲被吹響了,別人就會拿你當成名的墊腳石。

又或者有人說,大師們投靠權貴,有人捧而無人敢惹。但權貴又不是傻子,你本身只會吹,沒半分實力,權貴也不會捧你。

還有拿擂臺成績說事的~擂臺畢竟不像跑江湖,各種暗算都有。講究不同。


崑崙奴王富貴


杜新武,要是真和王五打起來,早就被殺了,也出不名了,請記住王五不光刀法殺氣重,拳腳功夫也是頂尖高手


武影556


當然杜心伍厲害了。


紅偉藍圖2


杜心武是上了中華武林英豪譜的,號“中華神腿”,一直是孫中山保鏢。當然,王五也十分了得,他為拜李鳳崗進的教門,因為李鳳崗是回族,不教外族人,風格各異,不好比較。民國時期也是武術的最後興盛期,最厲害當屬李書文,後孫祿堂董海川等人,葉文小拳種名氣並不大,霍元甲是陳家捧起來的,陳果夫,立夫都是霍徒。


查理丁


我在一本雜誌上看過杜心五的論述:有一個劇社請杜老講課,幾個社員故意式探其武功,在一心擊鼓的杜老背後搞偷襲,屢屢不能成功,眾人大奇問其故,杜說:我若沒這點本事,早被清軍擊斃了,這個原理講出來你們也理解不了,簡單說功夫到了家腦後就會有一雙眼睛。

所以我認為杜心五的功夫已到臻化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