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伯德小姐》:既矯情,又感人,又深刻

這是一部關於母女間“戰爭”的電影,相信很多女生窮其一生都在努力尋找答案。


影評|《伯德小姐》:既矯情,又感人,又深刻

韓國版海報


坦白說,這部以中二少女為主線展開的電影,一開頭就透著讓人痛苦的矯情,但看著看著,卻還是被打動了。

女主角長著一張看似剛毅彷彿不用碰太多壁就能看透太多的臉。如果不是她美得如此無辜,可能很多觀眾都會在她作死到一半就棄了。

雖然這部電影充滿了太多刻意讓你感動的劇情和臺詞,但我依然很佩服編劇能把這場母親與女兒無休止的戰役刻畫得如此入木三分。

女兒視角

每個女孩的夢想都是:不要成為像我媽媽那樣的人。

“我媽媽”是什麼樣的呢:——刻薄、摳門、不苟言笑,沒有文藝細胞,老套,夢想、奇蹟、浪漫,這些能讓人對無聊的人生多一些嚮往的詞,在她臉上根本看不到。你從她臉上看不到未來會好一點的希望。

這是女兒的角度,這很真實,16歲的時候,誰不曾貪慕虛榮?

即使你沒有想象過把男朋友的父母幹掉,繼承男朋友祖母的漂亮房子,那也只是虛榮得不夠嚴重罷了。每個女孩內心都渴望過:“我是主角”!只不過Lady Bird更極致一些,更執著一些。


影評|《伯德小姐》:既矯情,又感人,又深刻


但,這只是這是女兒的視角,她需要等到自己成為母親之後,才能通過另一個視角審視到自己對於母親的審判是不公平的。那個時間點還沒這麼早到來,高三碰幾次壁,還不足以讓一個少女看清自己的愚蠢。

母親視角和父親的隱疾

從母親的視角看。Lady Bird的母親已經比我親眼看到過的母親的平均水準高很多了。

她也有努力的支持女兒的夢想,打折店買的粉色裙子,應該是斷碼的,要用媽媽的縫紉機改改才能合身。雖然小島我沒有媽媽幫忙改不合尺寸的衣服的經歷,但逛打折店,看著不合碼卻好看的裙子,可望而不可得的酸澀心情,我也同樣體會過。

Lady Bird的媽媽說的沒錯,家裡住在貧民區,父親的工作搖搖欲墜,你的成績不好,又不夠努力,憑什麼奢望去紐約上名校?雖然聽起來討厭,但這是殘酷生活的真相,你得把捂著耳朵的手放下,聽進去才可能改變。

影評|《伯德小姐》:既矯情,又感人,又深刻


後面的真相更殘酷,原來Lady Bird的父親已經患抑鬱症很多年了……他知道女兒看不起自己的家境,這也可能是父親患上抑鬱症的主要原因。

所謂抑鬱,就是你知道你應該做到,但是你做不到,被卡住了。

這對父母已經相對完美了,母親雖然嘴上不留情,但是總能讓人感受到善意;父親雖然患病、失業,但他沒有埋怨過女兒的不懂事、生活的壓力、僱主的無情,並且很幸運,父親母親他們依然愛著對方。這簡直是最理想的家庭關係了。

影評|《伯德小姐》:既矯情,又感人,又深刻


可是Lady Bird小姐依然有很多的不滿 ,她要去叛逆,嘗試早戀、嘗試*初體驗,還慕強!

為了和漂亮、富有的女同學交朋友,她翻臉不留情地拋棄舊友;她撒謊,作弄幾次放過她、幫助過她的修女院長。

所以這是電影裡矯情的成分(或者是文化差異)。這太不合理,窮人家的孩子通常是早當家的,我接觸到的窮苦人家的孩子很多都是看到父母如此艱難,十分體貼、懂事,努力讀書發奮圖強。

編劇角度

可是,從編劇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劇情設計是有意義的——十幾歲的時候,你就是會有很多自以為是的念頭,比如我也曾在少女時期,因為看偶像劇著了魔,每天幻想去鬧鬼的舊樓裡遇到一個深情英俊的男子,如今回頭看,覺得自己荒唐可笑。還有,曾經為了瞭解戀愛是什麼,初中時和男同學約了逛了個公園,嚇得心驚肉跳,一點都沒有偶像劇裡的甜蜜感覺嘛!

所以劇情如何設計,只是形式,內核是編劇想告訴觀眾的:我們都荒唐過,我們都以為自己是對的,犯了許多傷害別人或者自己的錯誤,那些錯誤無可逃避,只有犯過了我們才會得到成長。

另外我有一個懷疑,李誕說過一次,他不敢看“請回答”系列,因為自己沒有過那麼溫暖的家庭關係,怕看了傷心。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情況,因此關注的點會有些偏,比如這部電影中,我看到女主角身邊的關係堪稱完美,除了父母,哥哥也就是嘴上罵兩句,從來沒真的教訓過她;哥哥的女朋友雖然知道小姑娘心比天高,看不起他們兩口子,但還是想幫這個姑娘看到她母親的珍貴;閨蜜矮矮胖胖,不跟她搶風頭,而且總是助攻;談的兩任男朋友都是理想型,雖然表面和真相總難免有距離,但沒有一個導致她誤入歧途。

Lady Bird真的被寵壞了,以她作死的人生態度,現實中的故事發展完全可能某天在醫院醒來,失去一隻眼睛的是她自己。編劇真的太偏愛女主角,為了她的成長開了太多的掛。

影評|《伯德小姐》:既矯情,又感人,又深刻


前兩年這部片子被自媒體較多提及的時候,我以為這是部講文藝女青年的電影,也許在有些人眼裡這就是在告訴大家文藝女青年是多矯情、多事兒媽的一種動物,如果主流的觀點是這樣(因為不想被劇透,沒看過正片前我都不看影評),那隻能說這部電影是被誤讀的。

這部電影的主旨和《那不勒斯四部曲》有些異曲同工,沒有那麼宏大,但都是在探討個人成長中的困惑,是以成年人的眼光來審視從少年到成年那段寶貴的、充滿遺憾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