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主義:以微盟事件透視「SaaS精神」

長期主義:以微盟事件透視「SaaS精神」| 新商業首發

場景實驗室「戰疫特別策劃」《14天新商業觀察》中,曾用「SaaS的高光時刻與長期主義」一文探討這個時代的SaaS精神。

黑天鵝帶來的線上化驟然提速,考驗的是所有「參與者」的道路堅定性與反脆弱能力。不僅在於朝夕之間被推到聚光燈下成為破圈話題,形成更好市場教育,而是更要明確在數字商業的「不確定」進程中,扮演關鍵助力角色的企業級服務公司們,天然應當篤信「長期主義」。

放眼更長的週期,發力更長的陪伴,保持長線的應變,洞察始終的需求。唯此方知「長期主義」不僅是價值觀,更是新遊戲規則的方法論——穿越輕與重,擁抱危與機,陪伴成長的道路並非坦途,只有長期不懈地「輸出價值」才是最艱難的捷徑。


文 | 場景實驗室


01數字化驟然提速,SaaS的重與輕

遠程辦公、遠程教育成為全民級的爆發需求,直播電商成為實體商業的「救命稻草」——這讓「雲協作」「音視頻會議」「直播工具」成為新的接口能力,從更多具體需求、具體問題中重新定義。從創作、協作到銷售、服務,企業對數據化和在線化的主動擁抱探索,讓一直以來缺乏適配場景的中國SaaS,在漫長的拉力賽中迎來一個百花齊放的高光時刻。

SaaS企業,面對難得的市場教育期與品類紅利,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技術與數據提升協作效率,快速補齊客戶當下數字化運營短板;如何為沉澱後的流量打造可訂閱的機制,形成可持續交付……但更重要的認知是,不斷洞察新的場景,為用戶需求所驅動,並奮不顧身擁抱變化,構建更有意義的新商業規則。

但面對數字化加速與規則重建中的SaaS,自然要同時承擔起「交付屬性的輕」與「陪伴成長的重」。比如最近遭遇「刪庫」事件的微盟。

2019年「新物種爆炸」大會,微盟曾被定義為「助力就是重力」:既要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輕解決方案」;又要深耕場景,做「重服務能力」。這個輕,是通過洞察每個顆粒度場景,打造簡潔低門檻數字化路徑,以場景雲化實現「輕」的解決方案。這個重,則是深入行業內部,打通管理運營、產品服務和履約交付之間的關鍵節點,提供「重」的客戶服務能力。

重為輕根。「重」還包含著自身結構的堅固耐磨與服務體系的可恢復性。「刪庫」事件帶來對數字化加速融合背景下的更廣泛思考與共識——數據安全是重中之重,微盟事後快速上線「數據安全保障計劃」,涉及從管理機制整改到災備體系建設,基於基礎設施上雲的全流程反思與行動指南。


02「伴隨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


變化也令人更深認知到,「伴隨能力」是企業級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壓力是一次有效的測試與反饋,理解客戶,在陪伴過程中形成自我迭代和刷新機制。

需要不斷快速建模、迭代,基於方法論的能力沉澱,進入更多痛點場景,探尋客戶下一個可能的難點、聚焦點、興奮點和突破點。

「刪庫」事件發生後,微盟一方面聯手騰訊雲全力修復,一方面主動向用戶說明情況並一一道歉,取得了多數客戶的諒解與支持。林清軒、立邦、卡賓等商家通過視頻、文字表示將一起度過難關。針對已經造成的損失,微盟承認是「事故責任」,並提供了兩套賠付方案:現金賠付計劃和流量賠付計劃,供商家選擇。

非常時期,理性和負責十分難得。可以看出期間微盟創始人表現出的真誠和果決。如實正視問題,快速解決問題,不推諉,有同理心。所謂企業家精神,就是在直面困難的過程中,不忘初心,用戶至上。

用戶至上」絕不是對外合作時的一句口號,而是尋常日程裡的「潤物細無聲」和黑天鵝危難時刻下的雪中送炭。

去年雙十一前期,「林清軒」藉助微信小程序開啟智慧零售戰略,首次預售與微盟合作,其明星產品山茶花潤膚油上線2小時銷量破2萬瓶,單日業績破千萬。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夢潔家紡」牽手微盟,通過雲倉協作、商品開發、導購培訓等一系列動作,期間小程序商城日均訪客環比提升超300%。

只有比合作夥伴更柔軟、敏捷地響應C端的消費形態、消費精神和消費需求的變化,才能真正構建堅定的合作基石,成為最有效的議價能力。


03以長期主義透視「SaaS精神」


「長期主義」不是時間概念,而是認知概念。

不同於To C服務在消費者洞察上的單點透視,To B服務要求企業深入到多個產業體系,瞭解用戶在增長獲客、盈利變現、組織管理上的痛點,以及用戶C端消費者的需求變遷。進而,連接用戶及其消費者,協助用戶提升數字能力,讓所有企業都有機會搭上數字化、智能化的東風。

基於以上,這個時代的SaaS精神可被定義為「連接、協作和普惠」。連接與協作,意味著長久陪伴、共同成長,普惠則是奠定信任資本的基石。所有這些,都導向了「長期主義」的新商業認知。

SaaS的「長期主義」,應該始終從解決具體問題出發,以數據深耕場景,以訂閱形成可持續交付,通過獨特的解決方案提升行業效率。

用戶驅動引發的問題導向,持續錘鍊著企業的反脆弱能力,升級創始人的心智認知。從每一個「殺不死你的,都會讓你更堅強」,到穿越週期的價值觀支撐,「反脆弱」作為能力模型理應得到更優先級的重視。

從內在視角看,這種經由「用戶驅動」建構起來的反脆弱能力,也可以反哺企業自身。當SaaS服務商遭遇「成長的煩惱」,直面困難的本能選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項,最終引領企業將一個個「具體問題」,化作進階之路的一層層臺階。

始終面向客戶,保持冷靜應對以及解決方案的快速提供,可以將長期練就的反脆弱能力,「內化」到企業的骨骼肌肉和心智模型。

道阻且長,「在路上」是一直的「正確姿勢」。SaaS的「長期主義」,不會終結於某個黑天鵝事件,也不決然存在大功告成的那一天,而是伴隨用戶長久進化,恰如微盟的前行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