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等靠要”變為“自治共享”——西湖區“老舊散”小區鉅變探源

作為南昌市的老城區,西湖區80%以上的小區是建築年代較為久遠的老舊社區,社區管理難、自治難、服務難“三難”問題凸顯,樓上“扔炸彈”、管理“等靠要”等成為常態,“老舊散”社區治理面臨大量難題。

三分建,七分管。“老舊散”小區改造不能“一改了之”,如果後期管理、維護跟不上,難免會重蹈“髒亂差”的覆轍。花大力氣整治完的“老舊散”小區,不能“一年新、兩年舊、三年再回頭”。

如何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近年來,西湖區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以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為突破口,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工作。為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民事民監”的“五民”工作法,針對不同類型的小區,搭建不同的居民自治平臺,探索出開放式小區、老舊樓院小區、普通樓盤小區和大型綜合性小區四種社區治理模式。

管什麼?

多方參與讓群眾成為主角

“民生實事怎麼做?有限的資金又該投在哪?當我們居民有了話語權,民生實事才能真正辦到我們的心坎裡……”對於西湖區探索的群眾自治新模式,萊茵半島小區業主萬祿程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近年來,西湖區通過黨建引領基層群眾性自治,多舉措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社區自治。

“早幾年,入室盜竊現象時有發生,整個小區居民不勝其擾。現在,不但環境衛生好了,心裡還特別有安全感、幸福感。” 萬祿程告訴記者,過去,小區盜竊案頻發,自己有過很多次要搬家的想法。

2015年,小區實行居民自治,組建了黨員牽頭的業委會,利用線上社區微信公眾平臺以及線下“圓桌會”收集居民意見,上報“居民議事廳”討論,及時解決問題、化解矛盾。“針對居民反映多的問題,社區及街辦等相關部門‘對症下藥’,成立義務巡防隊、添購安保設備……”萊茵半島社區副主任龔思敏稱:“通過兩年多的自治管理,萊茵半島小區‘華麗轉身’,徹底告別髒亂差,搖身成為環境優美、智能宜居的小區,從2017年8月至今實現‘零發案’。”

改什麼?

群策群力補齊民生短板

南站街道井岡山大道社區1105號有6棟樓房,沒有休閒場所。60餘戶居民中,5棟、6棟住戶多為中老年人,需要休閒鍛鍊場所。小區樓下的人行道長期被20多輛機動車“霸佔”,車後幾乎成了“公共廁所”,臭氣熏天。不要說休閒場所,連歇腳地都難找。有居民建議將車位改成人行和休閒兩用通道,部分有車居民表示反對,認為車停在家門口理所當然。

居民各有訴求,且針鋒相對,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針對5棟、6棟樓下修建人行道和休閒場地的問題,社區民情理事會召集小區業主委員會成員、樓棟長、小區居民代表等進行商討。會上,社區民情理事會理事長蘆鳳香將居民的訴求提出來,大家展開激烈討論。

經過幾輪商討,大家贊同禁止在人行道上停車,並達成一致意見:由鐵路一小提供路樁,動員車主將車輛停到小區外,同時,通過街道向區城建局申請修建人行道和休閒場地。

“現在好了,樓下有了休閒場所,老年人每天可就近鍛鍊身體。而且,機動車主們也有停車場停車,附近的學生們上下課也不用提心吊膽了。”居民王大爺告訴記者,民情理事會上有事大家商量決定,真好!

“對於這種‘老舊散’小區的改造,我們注重‘三分建、七分管’,努力探索推動無物業小區的治理模式從‘靠社區管’向‘自治共管’轉變,建立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聯動機制,完善小區後續自治管理,解決改造後期管理難題,避免因管理缺失、無序而造成改造成效不能持續,再走老路。”西湖區區長黃小燕說。

做什麼?

居民自治提升社區治理能力

黨建引領居民自治,是西湖區提出建立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社區公共服務工作站、社會組織、駐地單位、物業、業委會共同參與的“一核多元”社區治理體制。通過黨建引領、社區幹部牽頭、多方參與、群策群力,社區居民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監督。

從2017年開始,西湖區推出“幸福微實事”民生項目,在廣潤門街道、南浦街道21個社區進行試點工作,通過居民提議與投票決定所需要的民生小項目,由政府出資落實。不久前,南浦街道與廣潤門街道的居民們就接到了熱熱鬧鬧的“幸福點單”。

“增設路燈、攝像頭,解決電動車充電問題,增設健身公共設施……這些都是居民們投票選出的項目。”南浦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濤表示,看似很小的項目,卻都辦到了百姓的心坎裡,激發了居民參與自治的熱情,獲得了居民的點贊。

截至目前,西湖區已經建立了居民議事廳、議事走廊、議事亭等形式多樣的議事場所137個,居民自治生根開花,解決了居民身邊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社區治理從過去的“等靠要”到現在的“自治共享”,讓小區環境變得更美、鄰里關係更加和諧。

按照“一片區、一支部,一樓棟(樓道)一黨小組”的思路,西湖區大力推進區域內“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積極在符合條件的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社會組織等團體中設立黨組織,選優配強各黨組織負責人和黨務工作者,不斷夯實基層黨建基礎,並動員駐區單位參與社區治理,整合發揮社區公共資源效能,形成陣地聯建、活動聯創、信息聯通的良好態勢,積極建立完善居民協商民主平臺,做到有地方議事,有渠道辦事,有制度管事。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只有找到正確的工作方法才能穿好針、引好線,讓居民滿意。

西湖區委書記梅茂發告訴記者:“西湖區將進一步用好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實現以黨建帶社建,著力強化社區黨組織的統籌、協調、整合功能,動員駐區單位參與社區治理,整合發揮社區公共資源效能,真正實現‘民事民決’,喚醒老城區自治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