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有?关于岳飞的死因,所有人都搞错了

在今天的人看来,民族英雄岳飞​的形象几乎完美无缺,他一生精忠报国,为收复河山而征战沙场,然而最终却被奸臣以莫须有罪名所害,令人扼腕不已。

​而关于岳飞的死因,历来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岳飞力主"迎还二圣",威胁到了赵构的皇位;二是岳飞兵权过大,功高盖主,且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

至于说这两种死因哪一种更为准确,其实细究历史,你会发现这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

首先我们来说"迎还二圣"​。岳飞在一开始举起抗金大旗的时候确实喊过"迎还二圣"的口号,然而后来金人欲在北方立钦宗之子为傀儡皇帝,鉴此情况,岳飞为了稳固赵构的正朔之位,立即改称徽钦二宗为"天眷"。


莫须有?关于岳飞的死因,所有人都搞错了


所谓天眷者,即指皇帝的亲戚。换言之,赵构乃宋朝正统皇帝,徽钦二宗乃皇帝的父亲和哥哥。而且从此之后岳飞再也没有说过迎还二圣的话,所以第一条显然不成立。

其次我们来说岳飞​武将干政,兵权过大,功高盖主,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岳飞的功劳确实毋庸置疑,但反过来看看秦桧手里的死亡名单,你会发现被害死的人里面也不乏秦桧自己的人。

如赵鼎,两任宰相,同时是秦桧阵营的人;李光,副宰相,因支持秦桧而背负骂名;另外像王庶,兵部尚书,属于主战派;邵隆,抗金名将,亦属于主战派。

通过这些人的死再来看岳飞被害的原因,你会发现简单的功高盖主,​兵权太大也似乎解释不通。

而能解释这些人死因的理由才是秦桧和赵构的真实动机。那么这个理由到底是什么呢?


莫须有?关于岳飞的死因,所有人都搞错了


关于这个理由,还得从绍兴和议说起,绍兴和议时金人就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必杀飞,始可和"。

金人在与岳飞的多次交战中逐渐放弃了南下的念头,所以跟宋朝争取个南北对峙,控制北方地区是金人能力的最大限度。

鉴于岳飞和其军队的战斗力,金人让秦桧给赵构吹耳边风,让赵构放弃收复中原的念头,偏居江南,安心享乐。

赵构本来就对自己朝廷的实力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在当皇帝的生涯中每逢大战几乎都在逃跑。面对如此局势,金人所想的也正是赵构所想的。所以即便秦桧不吹耳边风,赵构也会放弃收复失地,安心偏居一隅。


莫须有?关于岳飞的死因,所有人都搞错了


毕竟在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女儿被金人虏去淫虐时,赵构也没有表现出一丁点奋天子之怒来报仇雪恨,所以祖宗基业,黎民百姓,中兴大功通通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赵构考虑的只有自己的皇位够不够稳固,自己的半壁江山够不够自己享乐。

而金人的条件对于赵构的半壁江山来说并不冲突,这才是岳飞被杀的直接原因。所以即便没有秦桧这样的奸臣,岳飞也难得善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