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死除了“莫须有”的罪名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原因

千古名将岳飞被害的原因,主要因为南宋皇帝赵构只求偏安,而岳飞却坚决坚持抗金,反对向金人妥协,甚至提出“

迎回二圣”,犯了宋高宗赵构的大忌,加上本身就有金人间谍嫌疑的秦桧等党羽的陷害以及金人将必须处死岳飞作为南宋合议的条件等等原因,最终导致岳飞遭遇杀身之祸。

岳飞的死除了“莫须有”的罪名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原因

还我河山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原因。

据与岳飞同朝为官的张戒在所著的《默书》中记载,在公元1135年的正月(绍兴5年),岳飞上朝觐见皇帝赵构,奏请皇帝“立资宗”(就是确定皇位继承人),但遭到了赵构的责骂。对这件事有部分史学家也认为这是导致岳飞最终被害的原因之一。

岳飞的死除了“莫须有”的罪名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原因

精忠报国

岳飞在金人威胁要将宋钦宗的后人赵谌送回来取代赵构的情况下,奏请宋高宗将养子建国公赵伯琮确定为皇位继承人。应该说,这种提议完全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为了挫败金人的阴谋,也是为了赵构考虑,可为何遭受了杀身之祸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岳飞提出“立资宗”时,赵构才29岁,虽然当时赵构唯一的儿子在苗刘兵变中死去,但他还年轻,难道他不想将来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后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靖康之难中,诸多宋太宗的嫡系子孙被金人虏去后,赵构将宋太祖的另一后裔赵伯琮养在宫中,也只是封了个建国公,并没有确定为高宗的嗣子。岳飞提出“立资宗”在赵构看来岳飞是犯了大忌的。

岳飞的死除了“莫须有”的罪名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原因

血战沙场

二、宋朝一直是个重文轻武的时代,皇帝最害怕的是武官拥兵自重,作为掌握几十万大军的岳飞越职上书“立资宗”,赵构心里肯定非常不高兴,虽说之后又对岳飞升职,但都是皇帝的策略,最根本原因还是害怕武将造反,威胁皇权。

三、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而当时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应是宋钦宗之子(金人也是利用这一点对赵构进行威胁),何谓“资宗”,赵构的这个皇帝连他自己也许都觉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资宗”这个说法在当时就非常敏感。岳飞出于一片忠心的这种提法,没想到却触动了赵构那根敏感的神经。

岳飞的死除了“莫须有”的罪名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原因

《满江红》

应该说岳飞的死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主战派在与主和派的斗争中落败,但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诬陷他通敌是绝不可能的,后世史学家已经做了详细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