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亚怎样看待自己的婚姻


《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亚怎样看待自己的婚姻


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相当于我国的明朝,那个时候的女性对于情感的表露还有一些隐蔽,在他的作品《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婚姻呢?

鲍西亚最先寻求丈夫时候,就表现得不同于那个时代的主动,她的父亲曾经为她准备了金、银、铅三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得到正确盒子的人就会成为她的丈夫。她父亲为女儿征婚的方式,引来了四面八方的人。这种征婚形式,像极了武侠电影里面的比武招亲,如此这般的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性,但是也反映出“封建思想”腐朽,婚姻大事得由父母做主。

在这个时代,女人没有自己主动选择丈夫的权利。即便是一个很疼爱女儿的父亲,在选择女婿这一件事上,也要干预、约束。

然而,鲍西亚并没有服从,在她的潜意识中,她的婚姻就不应该是牢笼。所以,她选择遵从父亲的遗愿,又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拒绝了一批又一批她不喜欢的人。直到遇到她喜欢的巴萨尼奥,她才“暗投橄榄枝”。

在鲍西亚选择巴萨尼奥的时候,她显得聪慧而又不逾矩,她用歌声委婉的向巴萨尼奥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引导巴萨尼奥选择了正确的盒子。

父权时代,婚姻仅凭长辈做主,但是鲍西亚通过自己的聪明和智慧,终究得到了自己的真爱。她不为金钱权力所诱惑,而是选择最正确的人。


《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亚怎样看待自己的婚姻


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许多人往往被金钱和权力所迷惑,而盲目地选择了依附式的爱情与婚姻,但这未必是自己想要的爱情与婚姻。鲍西亚生活的年代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自主意识,自主权利依旧受到了约束,却处于觉醒的阶段,女性渴望甜蜜的爱情和追求自由的生活。为此,鲍西亚不仅为了自己丈夫愿意散去自己的金钱,甚至愿意为他去冒险。

夫妻情深,常表现在对方危难的时刻,自己能够出上一份力,帮助他渡过难关。在鲍西亚的丈夫遇到危险的时候,她女扮男装混进了法庭,面对身陷囹圄的丈夫,她也不畏强权,勇敢地维护着自己的婚姻,保护自己的丈夫。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这样评价过鲍西亚,说她是“希腊精神的后开之花,从意大利向全世界喷发可爱的芳香,这朵娇艳的鲜花,直至今天我们还珍惜她,高度评价她。”

鲍西亚为了自己的幸福婚姻,还有生活自由,敢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她孝顺,而又不畏父权,不羡强权,勇敢地追求幸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追求自己的婚姻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亚怎样看待自己的婚姻


鲍西亚为富商的女儿,在父亲去世之后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她在结婚之后,并没有看不起丈夫,而是从心里尊重丈夫,愿意把自己柔顺的心奉献给他。在当时的社会里面,可能女人的地位低下,很容易造成两性关系之间女人总是从男人的视角审视自己,去迎合对方的价值标准。但是鲍西亚表现出来的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

婚姻平等,她没有因为自己有钱就看不起没钱的丈夫,在男人面前也表现得不卑不亢。

鲍西亚的聪慧还表现在聪明不外漏,这是女人的智慧。鲍西亚是一个热情、慷慨、仗义疏财而又聪明才智的人。但是她不会在丈夫面前轻易地表现出来,有损丈夫的地位。她一心一意让自己的丈夫放下包袱,认为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

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即便是在文艺复兴的欧洲,女性也有追求自己婚姻的独立的意识。虽然受到了当时礼教的限制,她们还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尝试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对象,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今,我们再分析鲍西亚这个形象,她身上散发着女性独有的灵动与智慧和不畏强权的精神。她渴望幸福的婚姻,向往自由的生活,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它是两个独立灵魂的欣赏与相依;它没有等级的划分,没有贫富贵贱的隔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