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凶”,家長趁早改正

很多家長在照顧寶貝的時候,對於身體健康狀況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很少會去觀察自家的寶貝是否存在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也有人認為注意力應該是在上學之後才需要去關注,年齡較小的寶寶是不具備的,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認知。哪怕是一歲的寶寶有時也會專注地做某件事,比如當聽到周圍有較大的聲音,他們就會瞪大眼睛做出迷茫狀,感知到周圍發光的物體就會轉動腦袋想要一探究竟等。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但是對於幼兒來說,他們無法在某件事物上投以過多的關注,他們的注意力體現為持續時間不長、容易被轉移等。通常到了3歲以上,寶寶就可以聽懂某些指令,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某些事,也容易被一些新鮮的事物所引起關注,這些跡象表明,是時候去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了。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但是在培養之前需要先弄清楚,有哪些問題不利於寶寶集中注意力。

1.家長從旁干擾

當寶寶渴望父母在旁邊陪伴的時候,他們會用自己的言行表達出來,很顯然有時他們並不需要,而是自己不聲不響的在做某件事。比如孩子正在玩拼圖,但是有一個地方很長時間都沒有拼出來,家長不要立即過去幫他們搞定,如果寶寶有需要自然會求助,突然被幹擾,注意力就會被分散。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2.不重視寶寶的提問

很多家長都喜歡將孩子戲稱為“十萬個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的問題總是那麼多,有些問題看起來可笑,有一些卻讓家長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就想辦法糊弄,或者產生抱怨。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3.提供的選項過多

為了給寶寶提供更充實更快樂的生活,不少家長花了不少錢給寶寶添置物品,包括玩具、書籍、零食等。假設當寶寶正在玩賽車,可能突然看到了一旁的變形金剛,於是便放棄了前者,注意力就是這樣被轉移的。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4.家庭環境和氛圍

要想讓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首先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如果一會兒傳來大人的說笑聲,一會兒傳來電視機的聲響,寶寶根本難以投入。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可見,寶寶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太短暫,大多數的原因都出在家長的身上,因此,再也不要對寶寶有諸多埋怨,可以創建一個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在寶寶做某件事的時候讓周遭安靜下來,只要沒有收到他們的召喚,父母可以悄悄的當背景板。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通過一些小事來幫助寶寶延長專注做事的時間。

1.家長做示範

舉例說明,當媽媽在做飯的時候,如果寶寶喊你來幫忙,希望可以幫自己找一個玩具,對於這種無關緊要的事,媽媽需要拒絕並告訴他自己正在忙,如果做飯不專注就會影響口味。這樣做既能樹立榜樣作用,又能讓他們瞭解不專注的後果。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2.學會安排任務

美國華盛頓美利堅大學語言學教授巴倫博士此前進行了一項調查,把孩子分為兩組讀同一本書,第一組每天閱讀15頁,另外一組每天讀一個小時,結果發現第一組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任務,第二組雖然每天用了更多時間,但是讀完這本書卻比前者遲了好幾天,可見在那一個小時中,這些人並沒有專注。家長可以從這個研究結果中獲得經驗,那就是給寶寶安排具體的任務,而不是給他們一段時間去做某事。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如果對於寶寶注意力時間太短並沒有放在心上,可能會在入學後影響到他們的成績和對於學習的興趣,所以家長應該引起足夠重視,排除不利的影響因素,以身作則去引導和培養。培養孩子專注力璐璐建議大家試試《蒙特梭利專注力訓練》和《專注力訓練288圖》,《蒙特梭利專注力訓練》引進了蒙氏教育理念,多角度鍛鍊孩子專注力,活躍大腦思維;《專注力訓練288圖》是一套以遊戲為主的專注力訓練書,讓孩子邊玩邊提高專注力。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才能享受粉絲優惠】


專注力差未必是孩子的錯,這4點才是“元兇”,家長趁早改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