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夏朝之前有什麼文明,應該叫什麼朝代?

金剛大錘


陶唐王朝

唐朝,是上古時代唐堯建立的王朝,後世之人經常把唐朝與虞朝並稱,史稱"唐虞"。堯執政初期,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國家只是部落聯合體,非常鬆散,不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的政治制度,為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史稱唐朝。《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史記·汲鄭列傳》:"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史記·太史公自序》:"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宋劉過《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伊呂,世似唐虞。"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好像置身在唐虞時代以前。"在諸子書中,還有關於帝堯武功的傳說,文治和武功俱臻美備,方見得堯之所以為古昔聖王。《呂氏春秋·召類篇》說:"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曾討伐過南方的幫族,並親自出徵作戰。《淮南子·本經訓》說:"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派后羿將那些野獸殺死,並射落九日。據說人們對堯為民除害的舉措十分感激,所以擁戴他為天子。羿射九日已是神話,不過其中稱頌堯"興利除害,伐亂禁暴"的意思,確實是推崇帝堯安邦治國有道,不但文治昌明,而且武功赫奕。堯最為人們稱道的是他不傳子而傳賢,禪位於舜,不以天子之位為私有。

堯在位70年,感覺到有必要選擇繼任者。他早就認為自己的兒子丹朱兇頑不可用,因此與四嶽商議,請他們推薦人選。四嶽推薦了舜,說這個人很有孝行,家庭關係處理得十分妥善,並且能感化家人,使他們改惡從善。堯決定先考察一番,然後再行決定。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從兩個女兒那裡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溈水河邊,依禮而行事,二女都對舜十分傾心,恪守婦道。堯又派舜負責推行德教,舜便教導臣民以"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為,臣民都樂意聽從他的教誨,普遍依照"五典"行事。堯又讓舜總管百官,處理政務,百官都服從舜的指揮,百事振興,無一荒廢,並且顯得特別井井有條,毫不紊亂。堯還讓舜在明堂的四門,負責接待四方前來朝見的諸侯。舜和諸侯們相處很好,也使諸侯們都和睦友好。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很敬重他。最後,堯讓舜獨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經受大自然的考驗。舜在暴風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顯示出很強的生活能力。經過三年各種各樣的考察,堯覺得舜這個人無論說話辦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夠建樹業績,於是決定將帝位禪讓於舜。他於正月上日(初一),在太廟舉行禪位典禮,正式讓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堯退居避位,二十八年後去世,"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人們對他的懷念之情其為深摯。唐堯去世後,唐朝宣佈告終,虞舜正式建立虞朝,史書把唐堯禪位後的二十八年稱為"唐虞之際"。

有虞王朝

虞朝,是唐堯死後建立的王朝,他繼承了唐堯時期的一切政治遺產,包括人才的任用和國家的體制,都是延續著唐堯時期的制度。堯死以後,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原已舉用的禹、皋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人,職責都不明確,此時舜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后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擔任"納言",負責發佈命令,收集意見。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通過這樣的整頓,"庶績鹹熙",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面貌。上述這些人都建樹了輝煌的業績,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他盡心治理水患,身為表率,鑿山通澤,疏導河流,終於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當比之時,"四海之內鹹戴大禹之功","天下明德皆自大禹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舜與堯一樣,同是先秦時期儒墨兩家推崇的古昔聖王。而舜對於儒家,又有特別的意義。儒家的學說重視孝道,舜的傳說也是以孝著稱,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為儒家倫理學說的典範。孟子繼孔子之後對儒學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說:"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猶)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設想,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裡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於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說事蹟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舜在年老的時候,認為自己的兒子商均不肖,就確定了威望最高的禹為繼任者,並由禹來攝行政事。據說舜在堯死之後,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時,死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山,稱為"零陵"。


讀書是福


在大多數國人的認知裡,夏朝絕對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殊不知,在夏朝之前,還有一個極為神秘的虞朝的存在,且存在歷史相當的久遠。


除了中國最早的文明,還有中國最早的朝代也引起歷史學家激勵爭論,西方學家認為中國最早的朝代是“商朝”,因為商朝有大量的考古遺址可以證明,可是夏朝的考古發掘較少,不被西方學家認可,但是沒關係,夏朝確實不是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因為夏朝之前還有個“虞朝”。 “虞朝”就是嗎?“虞朝”之前還有個“唐朝”!(李世民你給我坐下!沒說你!)這個“唐朝”其實就是“堯舜禹”中“堯”的時代,堯是黃帝的玄孫,是當時華夏部落的首領,在唐地(今山西臨汾堯都區)建都,還屬於部落文明,堯禪讓與“舜”,舜之前的封地在虞地(今陝西平陸縣東北),建都蒲阪(今山西永濟市)被稱為“虞朝”。



戰國以後文獻中所述的虞史傳說又大半經過了諸子的加工改造,可信性大大下降。近代辨偽思潮興起以後,古史辨派的學者們索性從信史中將虞代一筆勾銷,將夏以前的古史一股腦兒歸於“神話傳說時代”。



虞朝是古代史中實際存在很長時期的一個朝代。《韓非子·顯學》載:“虞夏二千餘歲”。按此說法,有虞氏決非只有一代五十年。另外,根據《國語》、《左傳》等史料記載,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幕、窮蟬、敬康、句芒、蟲喬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戲、虞閼父、胡公滿等15個名號。有虞氏的世系既可考定,則不能不承認有虞氏是一個朝代! 而且在考古上的進展也有發現,河南二里頭村夏王都遺址發現不久後,在杭州良楮文化遺址發現了規模比夏王都更大的宮殿遺址群,而且地質年代要比夏王都早300-500年。

這樣規模的宮殿與古城遺址不可能只是小小的原始氏族文化圈可以創立的,而且在遺址上發現了數層洪澇沉積土,說明在這座城的最後時刻經歷過數次大型的洪水侵襲,這也和傳說中洪荒大陸女媧補天的傳說相吻合。

虞朝很可能在今天黃河上游,由於洪水的泛濫,華夏人的一部分在中下游建立新的文明,並且開始了古代傳說的與洪水的長期艱苦鬥爭,並且建立了新的朝代——夏朝,原因可能是虞朝氏族主幹被毀滅,舜很可能是一個殘留的虞朝成員,但是由於虞朝末年的腐敗以及洪水使得虞朝威望徹底敗落,產生合法性危機,被認為是不符合道德而遭到天災;而夏后氏卻由於自身強大和在治水中積累了崇高威望;也由於虞朝本身氏族和支持者在洪水中死亡殆盡,無力抵抗強大的夏后氏,實際上僅僅留有虛名的虞朝末代皇帝舜最終被迫禪讓帝位給夏禹,由此虞朝最後滅亡,夏朝開始。

“虞”為獨立朝代說之二。永濟地方誌,清光緒12年(公元1886年)蒲州知府事贏杜崧年《續補永濟縣誌序》上首句就是:“蒲坂自虞帝以來經天緯地之人,歷代層見迭出,昭著史冊,目河中為人文之蔽”。既然稱說虞帝,可見認為就是一個朝代。中國封建王朝一代最長的為清康熙王朝61年,以此估算奴隸社會的虞朝至少二十四代。如按舜在位五十年算一代,虞朝至少也有三十代。


洪果果


要想了解夏朝之前是什麼朝代,首先得了解一下夏朝是什麼朝代?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明確分封制和封建宗法制的朝代是周朝,周朝是分封制為主導的國家聯盟,諸侯國臣服於周天子,向周天子進貢,同時隨同周天子對外征戰,諸侯國與周朝中央是君臣關係,但諸侯國是相對獨立的。

夏朝

周朝之前的商朝與夏朝的制度其實是類似的,是由一些有血緣關係的部落共同擁立一支中央王室為首領,比如夏朝,就是由11支姒姓部落擁立夏后氏中央王室為統治者,部落向中央進貢,奉中央為宗主,隨同中央對外征戰,同時部落也中央之間有血緣關係。

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夏朝與商朝的部落還不是國家,只能是擁有城邦的部落,其地位低於國家,高於部落,雖然有城池作為根據地,但沒有完善的國家機構,其組織機構比部落高一點,比國家低一點,甲骨文上稱為方國,所以夏朝與商朝是方國聯盟,或者稱為部落制城邦聯盟。

堯舜禹時期

那麼夏朝之前是什麼朝代?

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建立的以血緣關係為傳承的家天下朝代,一般來說夏朝從禹開始算起,也就是從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左右。按照史書的說法,夏朝之前是五帝時期,五帝並不是指五位帝王,如果從黃帝時期開始算起,包括黃帝在內,

夏朝之前一共有七位帝王,分別是: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摯、唐堯、虞舜,時間跨度是從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225年左右,合計472年的歷史,這一時期準備地說是七帝時期。

總有人認為夏朝之前有一個虞朝,虞朝之前還有一個唐朝,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虞舜的虞,只是為了稱呼舜,是一種稱呼,不是一個朝代,因為舜是有虞氏部落的首領之一,有虞氏部落的始祖是皇帝的曾孫虞幕,上古時期的有地位的人,有姓又有氏,“姓”與“氏”是分開的,姓表示血緣,氏表示貴賤,虞就是舜的氏。

炎黃時期

同樣的道理,唐堯也是如此。

上古時期,尤其是堯舜禹之前的時代是禪讓制,但是此時的禪讓制並非是毫無理由的禪讓,而是有一定的血緣關係中的禪讓,嚴格來說叫血緣關係禪讓制,也就是說部落首領的禪讓是在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部落內禪讓的。

比如說少昊是黃帝的長子,如果說禪讓制,怎麼禪讓給自己長子?顓頊是少昊的侄子,黃帝的孫子,帝嚳又是顓頊的侄子,帝摯是帝嚳的長子,唐堯是帝摯的弟弟,虞舜是顓頊後裔,看到了吧,全部都有血緣關係,所謂的禪讓制其實就是血緣關係禪讓制

三皇五帝時期

夏朝之前的朝代,到目前既有史書記載,比如司馬遷的《史記 五帝本紀》,又有發掘出來的遺址,比如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的良渚古城遺址,經檢測,遺址存在時間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300年左右,距離今天有4500年左右的歷史,發掘了城牆、土臺、墓葬、陶器、水利工程等遺址,這一時期正好是在七帝時期,夏朝之前的朝代。

還有位於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遺址,根據碳14的檢測,距離今天有3000~5000年的歷史,正好在七帝時期,比夏朝還要久遠一點,發掘了房屋、灰坑、墓葬、祭祀坑等遺址。

炎黃二帝

還有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村的凌家灘遺址,距離今天有6000年的歷史,還有餘姚市河姆渡鎮的河姆渡遺址,距離今天有7000年的歷史,這些都是夏朝之前的朝代。

那麼這個朝代是什麼朝代,或者是什麼性質的朝代呢?

前面講了夏朝還是部落制城邦聯盟,處於比原始部落高級,比國家低級的狀態,所以夏朝之前的朝代就是原始部落時期了,從黃帝到虞舜的472年中,應該都屬於原始部落時期,這一時期,一共尊七位部落首領為帝,這七位部落其實就是後來的中央王室部落,但整個華夏並不只有中央王室部落,還有不少其他有血緣關係和沒有血緣關係的其他部落,他們共同尊中央王室部落為首領,這一時期應該叫做部落聯盟期。

原始部落

比如黃帝時期,古華夏大地,並不是只有黃帝部落,還有炎帝部落和東方的九夷族部落,也就是蚩尤部落,後來經過一系列的兼併戰爭,統一成為華夏的始祖,同時當時已經是父系社會,一位父親可能生下眾多的兒子,然後兒子又生兒子,不斷的生育繁衍,就形成了眾多有血緣關係的不同部落,這些所有的部落共同尊中央王室部落的首領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摯、唐堯、虞舜為帝,可以稱之為七帝時期,也可以稱之為華夏部落聯盟期。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夏朝之前還有傳說中的朝代是虞朝。

在史書中記載,虞夏存在了兩千多年,然而根據考古發現以及同位素分析,夏朝僅僅存在了四百年。那麼虞朝必定要存在1600年左右。

不置可否,這些史書的記載的真實性都還有待商榷,因為並沒有準確考古記錄,證實虞朝確實存在。而這些史書所體現的東西還有一大部分都是學者預測出來的。在外國人眼裡,夏朝的存在都是一個謎,他們不相信中國的文明可以這麼早的出現。直到現在,這些東西還都是一個謎。但是百家爭鳴,春秋時期的史書可信度並不是那麼高。畢竟,當時的史官為了迎合皇帝,會將歷史進行潤色甚至篡改。

現在,世界史學界只承認中國的歷史是從商湯開始的。虞朝儘管被證明存在,但還是不被承認。


花開水不流


迄今為止,中國發現最早的古人類是雲南元謀人。距今約在170萬年左右。

在中國發現的直立人化石,有北京猿人、雲南元謀人、陝西藍田人、安徽和縣人、湖北鄖縣人、南京湯山人、山東沂源人等。元謀人化石為2枚牙齒(上頜中央門齒)化石,1965年發現於雲南元謀,年代測定數據為170萬年前。元謀人的年代早於其他中國直立人,如藍田人(生活於115萬年前)、北京猿人(生活於約58萬年前)等。長期以來,古人類學界都將元謀人作為中國最早的古人類,並寫進了教科書。

那麼在夏朝之前這些中國大地上的人類文明是原始社會的部落氏族社會,原始社會初期經歷了上百萬年的進化由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

一直到公元前兩千多年才出現的堯、舜、禹部落首領的禪讓制,這個時期的部落首領是由原始人類共同推選出來的。

禹死後,禹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係,政治上有分封關係,經濟上有貢賦關係,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範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 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蹟。

所以中國在夏朝之前是部落制原始社會,有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原始文明,但是沒有明顯的朝代。


鵬學天下


在中國歷史上有所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是夏朝。傳說之中,大禹治水,接著改禪讓製為世襲制,夏朝建立,“家天下”從此開始。夏商經歷過十四代,最終被商朝所滅,後人皆自稱自己為“華夏”,就算是現在社會,中國人也經常被稱為是華夏民族。問題來了,那麼中國在夏朝之前還有其他朝代嗎?夏朝之前的中國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其實在影視作品中我們也經常看見有說“上古時代”,其實“上古時代”包括“三皇五帝時代”都是對夏朝建立以前時期的叫法。上古時代一般用來表示公元前5000年前的時代,那個時代的歷史記載基本沒有,所以其實對那個時代的考證是沒有辦法的,這個時期充滿了傳奇色彩,充滿了神話元素。

三皇五帝時代指的是公元前3000年至前21世紀。三皇指的是伏羲、女媧、神農;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而大禹之後就是夏朝了。

綜上所訴,其實中國在夏朝之前是有其他朝代的,只不過因為沒有文字記載,不便於考證,因此很多人是不知道夏朝之前的這些朝代的。


重溫歷史老照片故事


我們現在連夏朝是否真實存在都無法確定,更何況是夏朝之前的“朝代”呢?

當然,這裡並不是否認“商朝以前有文明存在”的這個事實。

考古研究已經確定,存在大量的商朝以前的文明。大家懷疑的是:

商朝以前的文明,能不能被稱為夏朝?

以及,這個階段的文明水平,是否達到了一個朝代的標準。

在考古活動中,大家發現了很多比商朝還要古老的文明遺蹟,只是對於這些文明性質的判定,目前仍無定論。

有沒有可能,現在發現的先商文明,仍然是商朝的一部分?

有沒有可能,雖然夏朝是存在的,但現在發現的先商文明,只是和夏朝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的文明並不是夏朝?

這兩種懷疑都有道理。

我們對商朝的考古沒有到盡善盡美的地步。不能排除現在發現的更早的文明,仍然是屬於商朝階段的可能性。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過去確定的商朝的時間範圍,是存在錯漏的。

除此以外,夏朝並不是想秦漢那樣的大一統王朝,我們不能否認存在其他和夏朝同期的文明的存在,只是這些政權沒有被歷史文獻記錄下來而已。


最重要的是,目前沒有發現真正能確定為是“夏”字的甲骨文。現在已經知道的“夏”字,源於春秋戰國時期。

綜上所述:

商朝以前的文明應該如何命名,這是一個大問題,需要科學、嚴謹地判斷。

任何命名,既然先證明這個名字在當時是存在的,也要證明當時的文明水平,到底達到了何種程度。


HuiNanHistory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按照目前的研究成果,夏朝到今天也不過才4000多年,還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於缺乏考古的實物證據,以及文獻的記載,現在都只能是推測。目前,國外認可的中國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那樣算下來中華文明僅有3000年,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世界上關於“文明”形成有一些具體的標準參照

關於 “人類文明”形成的標誌,目前,世界上學者的主流觀點主要集中在:

(1)、文字的出現;

(2)、有紀念性的建築遺蹟或者進行儀典活動場所;

(3)、城市遺址。

在這三個條件中,文字的出現是文明最主要的標誌!目前世界上公認最早的文字是出現在兩河文明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中國的甲骨文距今約3000多年的歷史,通常人們把有文字之後的歷史稱為“人類文明史”,在文字出現之前,將其稱為“史前文明”。

二、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淵源

我們學習中國歷史,有一首朝代歌,耳熟能詳,詳細記載了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這種說法最早與孫中山成立的“同盟會”有關,同盟會成立的宗旨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1908年,同盟會在祭祀黃帝的祭文中,第一次明確地把黃帝作為漢族人民的祖先和民族象徵。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通電各省,以黃帝紀元4609年為中華民國元年。至此,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觀念深入人心。

三、西方主流學者認為我們只有三千年的歷史,是怎麼回事?

(1)、“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起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華文明的起點,是從黃帝戰勝炎帝之後,合併了炎帝的部落,成立了部落聯盟開始算起的。今天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就是這個道理。那麼具體到哪一年?根據目前的研究成果,還無法確定。

(2)、中國歷史上開始有明確年份記載,始於西周共和元年

公元前841年,見於《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此前的歷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我們現在號稱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真正有明確年份記載的卻不到三千年。

(3)、1899年在河南安陽出土了甲骨文字,才證實了商朝的存在。

截止目前出土的夏朝時期文物中,僅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一直沒有出土有關文字的文物。因為沒有文字的支撐,目前西方比較權威的書籍《劍橋中國上古史》就沒有“夏朝”這一章節,西方主流學者也一直不認可中國的五千年曆史。

(4)、關於夏朝的文獻資料最著名的莫過於司馬遷編撰的《史記·夏本紀》,而這本 史書是在夏朝之後一千五百年左右編撰的,其資料的可信度要大打折扣。

四、為了研究中華文明源頭問題,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

(1)、啟動夏商周斷代工程

1996年5月,為了解決中華文明起源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我們國家啟動了夏商周斷代工程。這是一項規模浩大的文化工程,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年表》正式出臺,這是我國迄今最具科學依據的古代歷史年表。夏代的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為公元前1600年,盤庚遷殷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為公元前1046年。這個年表為我國公元前841年以前的歷史建立起1200餘年的三代時間框架。

(2)、啟動中華文明探秘工程。

有了前面的大的時間框架,為了進一步搞清楚夏商周的具體歷史,我們國家又啟動了中華文明探秘工程。從2001年開始預備,現在已經歷經(第一階段):2004-2005年、第二階段2006-2008年、第三階段(2011年-2015年)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第四階段研究。

目前,該項目發佈最新成果:在距今5000年前,我國已進入文明階段,出現了“國家”。以後,我們可以驕傲的說,中華文明可不止上下五千年,我們有上下七千年甚至八千年的歷史。

(3)、隨著新的考古發現,我們逐漸揭開了籠在“夏朝”頭上的神秘面紗

隨著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夏代考古學研究的進展,展示了這就是夏王朝的文化遺址,國外學者也開始慢慢肯定了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開啟了中國歷史上4000多年“家天下”的世襲罔替王朝制度。我們現在以“華夏”自稱,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深入,專家學者將為我們展現出夏王朝更多的細節。

最後,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那麼在夏朝之前,中國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朝代呢?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在夏代之前的“紅山文化”和“良諸文化”等,它們所處的社會是原始社會的末期,處於不同的部落,所以就談不上叫什麼朝代。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很多以前的傳說,都逐步得到證實,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解開困擾中華文明起源的歷史的難題。


小梁說歷史2019


中國在夏之前是有兩大文明,分別是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分別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下游。這兩大文明己高度發達,龍山文化出現了像陶寺和石峁這樣的特大城市,有宮殿,交易市場,觀像臺和等級分明的古墓地。良渚文化也審遺成功。它們佐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


貨貝研究


都說華夏5000年曆史,夏朝(約前2070~前1600)距今有4000年曆史,那另外那1000年曆史都是什麼呢?在《左傳》、《國語》中虞夏商周四代連稱的文句不勝枚舉,這也說明在夏朝之前可能還存在這一個虞朝,只不過現在咱們連夏朝的存在與否都還存疑,所以對於虞朝的存在只是在史書中有記載而缺乏更多的考古證據!而在《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史記·汲鄭列傳》:“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史記·太史公自序》:“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也就是說虞朝之前還存在一個唐朝(古唐朝)!

而從考古學角度來說的話,距5000到4000年之間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這一階段主要有龍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