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來分析一本暢銷書《情緒》,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科學協會主席,著名的心理學家:莉莎·費德曼·巴瑞特。而和這本書的作者同樣有名的是,這本書提出了一種觀點,顛覆了2000多年來,我們對情緒的固有認知。是什麼觀點呢?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傳統情緒觀

當我們談到“情緒”的時候,我們會習慣性地將它和“本能”聯繫在一起。因為我們一般會認為,情緒感知能力,往往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我們開心會笑、傷心會哭、遇到困難會皺眉頭等等,這些情緒似乎並不需要後天學習。嬰兒一生下來,餓了就知道哭,用哭來表達他們情緒;當我們遇到恐怖的事情,我們會心跳加速,血壓上升,手心出汗,並且表現出“驚恐”的表情等等,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傳統認知,作者稱之為“傳統情緒觀”。傳統的情緒觀有幾個特點:

第一:一個人的情緒會以某些固定的形式表現在外,作者稱之為“情緒指紋”,也就是說表現和情緒是一一對應的。我們常說“你的情緒都寫在臉上了”,比如你開心時會微笑、放鬆時身體更舒展、憤怒是拳頭會握緊等等。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第二:一個人的情緒在大腦中存在某些固定的“神經迴路”。也就是說,傳統神經學家認為,大腦的某個部分控制著我們的情緒,比如通常認為大腦杏仁核控制恐懼的情緒,如果杏仁核受損,則沒有恐懼的情緒,電影《頭腦特工隊》情節是以此為基礎來設計的。

第三:每種情緒有獨特的心理特徵,也就是說,情緒表現和心理特徵是一一對應的。有一部美劇《別對我說謊》就是通過情緒變化來識別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徵的,前幾年,也有很多類似的電視節目,心理學家通過閱讀嘉賓的表情來識別他們的心理狀態等等。

你可能問會,這還有什麼錯嗎?但這本書的作者告訴我們,我們的確錯了。為什麼呢?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情緒構建理論

讓我們再簡單梳理一下傳統情緒觀的過程,情緒的產生我們通常認為是這樣的:我們的感官接受到外在的感知信息 –> 觸發某個神經迴路 –> 表現出某種內在心理狀態 –> 表現出某種外在情緒特徵。比如看到一條蛇,會激活大腦的杏仁體,然後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然後我們心理會特別緊張,同時我們也會表現出恐懼和害怕的表情。

這個過程看起來是順理成章,但真的是這樣嗎?但實際並不完全是這樣。

首先,同一種表情,很可能代表不同的情緒。一個人笑可能是極度悲傷,一個人哭也有可能是喜極而泣,所以,情緒和表情並沒有一一對應。比如下面這張照片,這個人處於什麼情緒中?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絕大部分都認為這個表情是一種驚恐,但其實這是2008年美國網球公開賽決賽中,小威廉姆斯擊敗了她的姐姐大威廉姆斯後,所表現出的欣喜若狂。

其次,情緒和心理特徵也並不是一一對應的。比如心跳加快並不代表一定是恐懼、激動的情緒,是大腦將身體變化解讀為某種情緒。

最後,情緒反應也沒有固定的神經迴路,通常認為杏仁核控制恐懼的情緒,如果杏仁核受損,則沒有恐懼的情緒,但實驗證明並非如此。

那情緒是如何產生的呢?作者提出了“情緒構建理論”。我們情緒產生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首先,我們感官系統接收到來自外界的各種感官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對於大腦來說,都是噪音,並不能直接讓我們產生情緒反應。你的大腦會結合你過去的經驗來構建一個假設,然後你的大腦根據你的假設,對當前的輸入信息進行過濾,然後將過濾後的信息,賦予某種概念和意義,最後產生出某種情緒。

總結起來,作者認為“情緒構建理論”和“傳統的情緒觀”有幾點關鍵的差異。

第一:我們的情緒並不是一種本能的反應,而是結合了輸入的感官信息+過去的體驗+你的認知(尤其是概念)的一種綜合反應。換句話說,情緒和你當前所在的場景,你過去的體驗,你的概念認知都是相關的。

第二:我們是情緒的主動構建者,我們的情緒不是外在信息輸入後的一種被動反應。是我們主動在大腦中根據當前的情況和過去的經驗模擬了一種情緒,然後指導我們行動。換句話說,情緒反應是大腦的一種模擬和假設。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這樣說可能有點抽象,讓我們來舉個例子。想象一下,一隻蜜蜂正在一朵芬芳的白色花朵的花瓣上輕舞,一邊授粉,一邊嗡嗡叫。如果你喜歡蜜蜂,那麼你會張開想象的翅膀,其他神經元也會立刻調整好你的身體準備走近觀察,你的心跳加速,汗腺準備分泌汗液,血壓開始下降。

但如果你過去曾被蜜蜂蜇過,有過痛苦的經歷,那麼你的大腦會讓你的身體做好逃跑的準備,或者做出一個準備搏鬥的動作,你的身體會出現一些與先前不同的變化。每次你的大腦模擬感官輸入時,你的身體就會自動出現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改變你的情緒。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你的蜜蜂模擬想象源於你的心理概念中對蜜蜂的印象,這個概念不僅包括對蜜蜂的認知,比如它的樣子、聲音,你對它的反應,你的自主神經系統發生了哪些變化導致了你的行動等等。同時也包括其他與蜜蜂相關的概念信息,比如“草坪”“花朵”“蜂蜜”“蜇人”“疼痛”等等。

所有這些信息和你所擁有的“蜜蜂”概念融合到一起,指導著你在特定環境中模擬“蜜蜂”。因此,像“蜜蜂”這樣的概念實際上就是你大腦中神經模式的集合,它代表了你過去的經歷體驗。你的大腦以不同的方法把這些模式結合在一起,感知並靈活指導你在新情境中的行為活動。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根據你的概念,你的大腦會把一些事情集合在一起,而把另一些事情分開。你的概念是大腦的一個主要工具,用來猜測即將到來的感覺輸入的意義。比如,概念可以賦予變化的聲音以意義,這樣,你在聽到聲音的時候,就不會把它視作嘈雜的噪音,而是將之認定為話語或者音樂。

所以,情緒一種綜合的反應,而這種反應是跟場景、過去的體驗、你的概念認知密不可分的。情緒並不是一種純粹的本能,也不存在某種固定的神經迴路,當然情緒和表情,或者身體反應也並不存在某種對應的關係。

所以,情緒是我們大腦對外界環境的一種假設或者說預測

當我看到這一個觀點的時候,也被震驚到了。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情緒很難控制,是一種本能反應,但是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其實不僅僅是情緒是一種假設,我們過去很多固有的認知都僅僅是一種假設。在《你為什麼而工作》這本書中,作者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假設”的世界裡。比如通常我們認為,工作都是辛苦的,我們為了錢而工作。其實這是一種假設,在“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就提出了很多假設:比如“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每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假設;比如人性懶惰,人都為錢而工作的假設等等。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亞當·斯密說:“想過儘可能舒適的生活是每個人的天性,如果一個人從事某項繁重工作和他不做所獲得的報酬沒有任何差別的話,那麼他就會粗心馬虎地應付差事,而政府也默認這種行事原則。”

但是,因為這種思維根深蒂固了,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少去質疑它們,而且我們還會不斷強化這種假設,比如在工作中遇到不開心或者困難時,我們常常在心理告訴自己,我們是為了錢而工作的,所以不開心是正常的。我們把獲得回報和忍受痛苦作為了一種交換,但其實這正是基於,我們對工作的一種假設。但其實,我們有其他的假設,比如那些公益組織的志願者,他們並沒有被假設為錢而工作,但是也可以從中獲得滿足感和快樂。


情緒究竟是怎麼產生的?這位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情緒的認知是錯的

其實我們生活中,我們絕大部分認知都只是一種假設,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就像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對於經濟體系的假設一樣,道德其實也是人類社會共同的一種假設,人類社會就是基於一套套這樣的假設而建立起來的。就像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暢銷書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公司是什麼?國家是什麼?民族是什麼?尤瓦爾·赫拉利給出的答案是:想象共同體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你的朋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