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成核心避险资产 黄金仍是市场亮丽风景

近一段时间以来,相对于疫情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态,黄金虽然上涨,但并未表现出藐视一切的避险属性,有几个交易日甚至与股票市场同跌的局面。

没成核心避险资产 黄金仍是市场亮丽风景

没成核心避险资产 黄金仍是市场亮丽风景

投资者不禁好奇,黄金不是避险资产吗?为什么在市场动荡的时候,没有大幅上涨,甚至表现平平,甚至还不如A股的科技股。

没有成为核心避险资产

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黄金是和“避险”画上等号的,也就是“乱世买黄金”之说。

但近期现货黄金的走势,并未证实这一点。疫情扩散到全球前,国际现货黄金在1550平台盘整,即便算上本轮上涨的高点1703计算,也仅有10%的涨幅不到。要知道,在过去的半个多月时间,道琼斯跌近5862.5点,接近20%,日本、欧洲股市多国股市也是哀鸿一片。黄金的涨幅,明显与股票市场的跌幅对接不上,甚至在2月28日,国际金价还出现一日跌幅3.57%的大阴线,明显没有任何避险属性可言。(当日道琼斯跌幅4.42%)

而在亚太股市稍有好转的时候,黄金即从1700美元调整,显示出上攻的力道并不足。

事实上,过去四十几年,战争、金融危机等全球风险事件,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简单直接——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黄金也暴跌了30%之多。

黄金避险属性的两面性

黄金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买入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东西。它本质是不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也就是想要获利只能靠别人以更高价从自己手里买走,巴菲特就非常讨厌不生息的资产。

市场动荡,投资者关于黄金下跌的几个理由有以下两种揣测:

流动性危机,被动减持黄金以获取流动性,以补上其它股票仓位因为这次暴跌产生的补头寸的需求。从交易层面来说,市场一般在悲观的时候买黄金,在绝望的时候卖黄金(以及其它一切非现金资产)这就是黄金避险属性的两面性。

人为操纵。黄金的特殊金融属性,决定了其与货币、股票等资产等的相关性,更多的体现为争夺流动性,在这种高风险时刻,如果都去黄金避险,只怕会产生虹吸现象,风险资产里的资金会更加加速流出,这会加剧危机。

后市展望

对于黄金后市,该如何客观定义呢?

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表示,这是最后的货币,避免了纸质货币可能成为公共卫生事件传播媒介的担忧。因此,黄金表现优于日元或瑞郎等其他避险资产,只要围绕公共卫生事件冲击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这种趋势就会持续。

而据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观点,避险情绪仅影响短期黄金价格,中长期黄金牛市则需要低利率、弱美元基本面支撑。从历史经验上看,突发事件引起的避险情绪只能引起黄金价格的短期波动,无法支撑黄金长期上涨,黄金中长期牛市总是在低利率、弱美元环境中形成。本轮因一系列突发事件引起的黄金牛市能否延续,关键看未来美国和全球经济中长期走势,是否有利于形成低利率、弱美元环境。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低利率环境或成常态,美联储打开全球降息空间,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亦频创新低。因此,未来黄金很大可能仍将走牛,是“持有一些黄金的最佳时机”。

国商信达预测,受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的推动,黄金将继续吸引投资者的兴趣。在没有机会成本的情况下,黄金看起来不错。

黄金基金净值上涨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黄金基金持续表现较好,成为今年市场一道亮丽风景。

数据显示,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黄金避险价值再度激发。截至3月9日,纳入统计的14只黄金基金(各类型分开算)今年以来平均涨幅逼近10%,达到9.44%;产品之间收益差距非常小。

黄金ETF通过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现货合约,百分百跟踪黄金价格。受益于近期金市上涨,不少黄金ETF单位净值在2月份创下基金成立以来新高。由于受到资金的追捧,多只黄金ETF今年以来份额出现增长。截至3月8日,4只黄金QDII今年以来平均净值涨幅也达到6.12%。

国商信达的专家认为,金融市场波动率将进一步上升,叠加负利率债券规模对应黄金货币属性的激发,有望促使大量资本涌入黄金资产。不过,原油市场重挫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市场的通胀预期,从而拖累实际利率在前端市场名义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反而走升,这对黄金的边际投资成本或将带来不利影响。

国商信达的专家表示,蔓延全球的疫情已引发众多经济中微观层面的次生损害。由于境外疫情仍未转向,金融市场的波动率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越来越多的避险诉求或将整体推升黄金市场的价格中枢。长期来看,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下行阶段,疫情对全球2020年经济增长已产生实质性负面影响,并且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当前处于低息货币环境,全球央行正将利率调降到比金融危机时代还低的水平,因此,黄金的避险功能进一步凸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