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世民年轻时身体那么棒,却在51岁的时候就死了?

小姐姐讲史


人的寿命受多种多样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心理因素、饮食以及作息规律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主要还是遗传因素。其他的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世民就是一代名帅,他和父亲李渊协同作战,为大唐盛世建功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对唐朝的统一,可谓是战功赫赫。被各族人民亲切地称为“天可汗”。


唐朝当时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李渊可谓是高寿了,李世民的孙子唐中宗李显也是55岁去世,李世民51岁走的,但是比其他的父亲还差得很远,比起他的儿子和孙子来走的也稍早一些。



可是四十岁以后受到这样那样因素的影响,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终于到51岁时无药可救,离开人世。原因有以下几点:


1、风餐露宿,征战沙场


李世民从年轻的时候就征战南北,从615年到629年,这14年的时间他常年在外带兵打仗,东征西讨,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生活和作息时间没有规律。而且他亲临战场也经常受伤,所有这些使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常在野外休息的李世民,得了一种类似于类风湿的疾病。这种疾病称之为不死的癌症,当时也没有针对这种病的特效药,类风湿病不能有效得到缓解。


年轻时身强力壮,身体受的这些伤害显现不出来。可是年龄一大,各种症状就会加剧表现出来,拿现代人来说50~60岁的人,也是最容易得大病的。



再者到他50岁年龄时,唐朝帝国已经稳定下来,一切都走向了正轨,这时候李世民紧绷的那根弦有所放松,于是疾病就跟着来了。


晚年,哮喘也来了,非常痛苦。类风湿和哮喘,随着他年龄的增长,病情越来越重。


2、逼父下台,心生愧疚


李世民陪父亲李渊一同打天下,他英勇善战,有勇有谋,深得父亲的欣赏和喜爱。但是自古以来,就是嫡长子继承皇位,况且李建成也不是平庸之辈。


太子李建成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他的目的就是想除去隐患,保住自己即将得到的皇位。杀死了哥哥李建成 ,接着又杀死了弟弟李元吉,还把李元吉的爱妃占为己有。


李渊看到他的皇子们手足相残,心生悲凉,但是他对李世民已经难以掌控,身体状况急剧下降。



事已如此,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随即进行逼宫,把父亲李渊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被迫让出皇位。


上台后的李世民,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越来越对不起父亲,对不起自己的兄弟,愧疚感与日俱增。


3、太子谋反,心境凄凉


李世民对长子李承乾寄予厚望,并把他立为太子,可是她刺杀老师,打猎时还把腿摔瘸了。


李承乾担心弟弟李泰和他抢皇位,搞起了谋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父亲当年的感受,于是他撇开李承乾和李泰,选择了无能无奈但是有孝心的第九子李治做皇位候选人。


家庭的这个闹心还不算,晋阳公主是唯一一个被他亲自抚养的公主,可是晋阳公主12岁就永远地告别了他的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个多月都不进食,每天哭好几次。




再者就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一个个相继离他而去。每一个老朋友离他而去,他都会悲伤很长时间,老朋友离去的越多,他心里的凄凉就越无处诉说。


4、妻妾成群,龙体透支


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是妻妾成群,后宫佳丽无数。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风流成性,他的妃子最出名的就是长孙皇后和武则天。


长孙皇后是长子李承乾的母亲。她是一位最知性的皇后,她的贤德为后人称道,做到了母仪天下,而且还保护着贞观群臣不受伤害。



妃子们如徐贤妃、郑贤妃、燕妃、杨妃、阴妃、韦昭容、杨婕妤、萧美人、崔才人、萧才人、武才人(武则天)、王氏、杨氏等,英雄难过美人关,他俘虏了自己的嫂子,霸占自己的弟媳妇。


李世民33岁时,对48岁的半老徐娘萧皇后也情有独钟,虽然萧皇后年龄稍大些,但是她成熟中又仪态万千,风韵犹存。


到了晚年,看见美貌的女孩继续纳新,比如武则天就是一个例子,武则天进宫年仅14岁。武则天的乖巧加上美貌,很快就升级为才人。长期的享乐,加上白天忙于朝政不得休休息,他龙体透支了。



5、迷恋丹药,慢性中毒


唐朝流行一种炼丹技术,说是吃了这种丹药就会长生不老,李世民也不例外,为了治愈他的类风湿和哮喘,一直吞食这种丹药。


火药就是唐朝时期炼丹的时候发明的,说明丹药里边含有重金属,其实这种丹药不仅含有重金属,还还有一些有毒物质。


长期吞食丹药,使重金属在体内越积越多,最后就会发生重金属中毒,更加速了李世民的死亡。


校书郎工作室出品,凝时空


历史漫谈君


李世民是51岁时去世的,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是因病去世。为何年轻时候龙精虎猛的李世民,到了51岁就病死了呢。其实原因还是很简单的,总结一下就是积劳成疾,而且李世民家族可能有遗传病。

李世民曾经不止一次当着群臣的面,提到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包括为了打仗,很少准时吃饭,一天一顿饭很常见,经常肚子都饿的受不了还没时间吃。熬夜也更是家常便饭,经常几天都不睡觉。有时候终于打完一场仗,大冬天累的直接倒在雪地里就睡着了,有很多时候更骑在马背上就睡着。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江山几乎有一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世民曾在诏书里说自己“以战会为俎豆,以干戈为章服”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自己以战争为粮食,以武器为衣服,几乎没有放松的时候。

有时候连日作战,盔甲都不能脱,汗水加上血水捂到里面是非常难受的,身上长虱子是常有的小事,有些人甚至都长某种虫子了,可见当时条件有多么艰苦。

我们现在经常可以看到有人996加班熬夜过劳死的新闻,这样操劳其实是很伤身体的。年轻时候可能不明显,但是到了中年以后,这么积累的损伤就会慢慢的显现出来。

另外唐朝的很多记录中还提到了一件事情,唐朝的多位皇帝都有“气疾”、“风疾”之类的疾病。根据各种线索推断,这很可能是一种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这方面的有些疾病确实是会遗传的。

李世民在48岁的时候,终于被祖传的风疾和气疾给找上门了,先是请假休息了大半年。第二年再次犯病,直接跑到终南山里养病去了。后来因为泡温泉能够缓解,就直接住到了骊山温泉,并写了一篇《温泉铭》记录了这件事情,里面就提到了这么一句:

“朕以忧劳积虑,风疾屡婴”

可见李世民也是知道自己的病根是源自哪里。

除了年轻时候因为打仗而操劳拼命,即使后来他当了皇帝,为了政事还是非常辛劳,几乎能跟劳模朱元璋比了。

《新唐书》《贞观政要》等史书里都记载有,李世民处理政事到很晚,经常三更天(也就是半夜11点以后)才睡觉,而天刚蒙蒙亮就又得上朝。

现在为了健康,医生都是建议一天至少要睡8个小时,而李世民是很少有这样的时候的。

相比之下,他的父亲李渊就很潇洒了。当初起兵打仗的时候让儿子冲杀在前。被迫退位当了太上皇以后,又整天享乐,该吃吃该睡睡,吃得好喝的好又玩的好,所以活到了69岁高龄。


漂浮菌


李世民51岁就死也算正常,大凡当皇帝的长命的也不多。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谁能英雄!更何况是占有弟媳,还跟弟媳生孩子的李世民!既使是晚年他还选美,武则天是否被其临幸过也无人可知,倒也说明唐朝的乱伦和开放!没有贬低贞观之治太平盛世的意思!李世民在唐建国之时也立下汉马功劳,出生入死征战各方,打战谋划不是是过家家,肯定付出心血!不论脑力和身体上,对他的寿命也有影响。他皇位的窃取也需花心计和动脑筋,而且取得皇位后估计也不会十分安宁!想长命肯定增加难度,而且子女也不肖也会让他烦脑,对寿命也有影响。还有李世民吃丹药,不知丹药有毒否,或许被慢性中毒而死也有可能!所以李世民51岁死亡不奇怪!

当然贞观年间形成的大平盛世,也不会轻而得来,需要他付出心血也会对他身体有形响。





用户9152409209700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形同开国之君。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文治武功都非常了得,开创了贞观之治,堪称千古一帝。

唐太宗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唐朝建立后,他受封秦王,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逼父亲李渊退位,自己登上帝位。李世民在位23年,表现非常不错,绝对是明君的典范,虚心纳谏、发展民生、平定外患。

至于他为什么51岁就死,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晚年沉迷酒色

唐太宗晚年贪图享乐,好色无度,搜罗各类美女充实自己的后宫。早在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就曾杀了弟弟后,然后把貌美如花的弟媳纳入后宫。

而等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对女色的需求更旺盛了。唐太宗命人常年在外给自己寻找美女,凡是有点姿色的,都被送入唐太宗的后宫。

唐太宗晚年喜欢宴饮,好酒无度。甚至出现了宫中宴饮数日不歇的情况,可见唐太宗对酒喜欢到什么程度。

这样一个沉迷酒色的皇帝,身体早就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状况自然不好。

迷恋道术

晚年的唐太宗,非常迷信道术,特别是对长生不老这样的道术非常迷恋,可以说,唐太宗晚年非常怕死,总想着如何长生不老。

唐太宗因为迷恋道术,还让道士在宫中修炼丹药供他服食。他吃了很多带汞的“仙丹”,导致他身体每况愈下,50岁出头就去世了。

年轻时南征北战,透支了生命

李世民早年跟着父亲李渊南征北战,打了不少硬仗。而打仗是需要透支生命的,就像现在许多运动员一样,年轻时活力四射,到了中晚年身体就不行了。李世民也是如此。

二十年三月,庚午诏曰:“朕粤自眇年,时逢道丧,怀生之类,尽涂原野。是用痛心疾首,攘袂救焚,以战会为俎豆,以干戈为章服。夕不遑息,宁济四方;饥不及餐,推移一纪……而皇太子治,令德远彰,所有机务可令断决。百辟卿士,咸宜受其节度。朕当亲调五药,暂屏万几三数月间。”——《册府元龟·储宫部·监国》

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李世民早在年轻时,身体状况就有点小问题。如失眠、食欲不佳等等。但总体身体状况良好。

李世民年轻时,长期的南征北战而透支了他的身体,留下了一些后遗症,到了中晚年的时候,病症开始出现,他的身体状况明显下降,从而影响了寿命。


袁卫宇


1.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扒一扒唐太宗李世民在晚年的“黑历史”了,他晚年生活腐化娶了14岁的武媚娘不说,根据正史和野史记载还有两大业余爱好,分别是封建迷信和吃“不老丹药”。具体说来:

△剧照:唐太宗李世民

2.

  • 一是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导致自己精神上神经叨叨,可能出了心理疾病。

在贞观二十二年时,长安城多次白天可见太白星,一个普通的天体运行现象,把李世民愁坏了,太史算了一卦,说是“女主昌盛“,李世民又听说民间流传甚广的《秘记》一书上说:唐三代之后,便有女主武王代天下。这可吓到了他,为此他查了各位将军的“户口”,偏偏李君羡这个“左武卫将军”,小名还叫“五娘”,李世民也不分由说,李君羡先被贬后被杀,稀里糊涂的去见了阎王。

△剧照:李君羡
  • 二是身体不适乱服丹药。

贞观二十一年时,李世民就得了中风(脑血栓),行动不方便,三天上一次朝。他因此迷恋上了方士的灵丹妙药,妄想长生不老。在贞观二十一年时,王玄策一人灭印度,得胜归来带回来一个印度和尚,叫做那罗弥娑婆。这个和尚对李世民吹嘘自己已经活到了200岁,深懂长生不老之法,李世民派人山珍海味伺候着,让这和尚炼制丹药。等到贞观二十三年时,和尚说丹药已成,献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毫不犹豫的把丹药吃了下去,结果七窍流血而亡。当然此处为野史,是否是吃了印度神药而亡不得知,但李世民有乱吃药的爱好不假。

△现代印度和尚照片

3.综上,李世民上半辈子戎马沙场,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身体应该和武将一样;下半辈子勤于政务,可能忘记锻炼身体,终于得了脑血栓(中风),精神状态还不太好,再加上他乱吃保健药(丹药),最终刚刚51岁便撒手人寰。

文\\燕山史话


参考文献:《唐太宗英年早逝之谜》 淑媛

关注燕山史话,分享更多历史知识和故事。

燕山史话


简单来说,李世民后来身体不行了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任皇帝,同时也是唐朝建立及统一过程中的大功臣。但这位皇帝却只活了52岁,这个寿命在那个时代不算太低,但也不算高,尤其是跟他同时代的功臣们比起来,李世民差的太远了。单拿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的平均寿命是65岁,其中还有数位突出表现者,如李靖79,唐俭78,李勣76,尉迟敬德74,房玄龄70,李世民妥妥地英年早逝。

李世民的寿命为何远低于同时代的文臣武将,这个问题得从三方面分析。

第一是战斗旧伤

李世民极具军事才华,一生中胜多败少,但不论是胜还是败,打仗不是过家家,不能像推积木般横推,是要拿人命去拼的。

或许你会说李世民是统帅,只是坐在后方指挥,压根没有亲临一线,死的都是手下人,哪会受什么伤啊?这是天大的误会,李世民既是名帅,也是猛将,年轻时非常爱拼命,甚至敢拿自己当诱饵引诱敌军。

李世民16岁即入军旅,参与救援在雁门被突厥包围的隋炀帝。之后随李渊进攻起义军历山飞时,李渊陷入包围,李世民“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

从这短短几句记载中,就能够看出李世民的猛将属性,而这种冲锋陷阵的场景,以后还出现过很多次。

霍邑之战,18岁的李世民被箭射中后发怒杀出一条血路。

太宗与军头段志玄跃马先登,深入贼阵。敌人矢下如雨,太宗为流矢所中,拔而复战,冲突其阵。后愤气弥厉,手杀数十人,两刃尽缺,血流入袖,洒而复战。——《资治通鉴》

像这种战阵负伤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像李世民手下的猛将秦琼,经常干这种冲锋陷阵的事,屡受重伤,贞观年间就因身体原因退出军界,一直养病养到贞观十二年(638年)病逝。李世民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四十岁后旧伤复发,身体状况就很堪忧了。

除了冲锋陷阵以外,影响将帅健康的还有饮食作息的不规律。饮食作息不规律会导致健康问题是共识,而打仗不是打群架,约好时间地点干一架就完事了,为了夺取胜利,什么急行军、夜袭之类的招数都得使出来,参战将士常年都是不规律生活的,尤其是主帅,毕竟士兵可以轮换作战,主帅却要一直指挥。

在形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将士吃饭睡觉都有可能成为敌军突击的大好时机,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就是趁着窦建德士兵喝水的功夫突击的。

建德列阵,自辰至午,兵士饥倦,皆坐列,又争饮水,逡巡敛退。太宗曰:"可击矣!"亲率轻骑追而诱之,众继至。建德回师而阵,未及整列,太宗先登击之,所向皆靡。······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直突出其阵后,张我旗帜。贼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旧唐书·太宗本纪》

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对人的肠胃是有很大损伤的,到了贞观年间,李世民就患上了一种叫做“气痢”的消化道疾病,还给《本草纲目》贡献了一个病例。

颂曰:按《唐太宗实录》云,贞观中,上以气痢久未痊,服名医药不应,因诏访求其方。有卫士进黄牛乳煎荜茇方,御用有效。——《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荜茇条》

《太平广记》对此事记载得更详细,记载卫士名叫张宝藏,也曾患过此病(估计他也是在战争中落下的毛病),吃药吃好了,就把药房进献给李世民。李世民一试有效,打算升张宝藏为五品官,魏征不同意,君臣一阵拌嘴,张宝藏反而当上了从三品的鸿胪卿。

第二是政务操劳

李世民接手的大唐王朝可不是和平盛世,而是大乱之后的民生凋敝,外加强敌环伺,李世民刚上位就跟东突厥签订渭水之盟。这还是李世民努力的结果,如果当时东突厥进攻长安,李世民能不能以少胜多还是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仍然缔造了为后世称道的贞观之治,贞观君臣为此付出了多少辛苦,恐怕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粘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夜恒思百姓间事,或至夜半不寐。惟恐都督、刺史堪养百姓以否。故于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恒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把大臣的建议贴在寝室的墙上,出入观看,三更方寝;将各州都督、刺史的名字和事迹写在屏风上,坐卧恒看,夜半不寐。为了当好这个皇帝,李世民可是把自己熬成了实打实的工作狂。

即便到了贞观后期,李世民也保持了类似的作风,之所以说是类似,是因为天下承平以后,李世民的确没有像贞观初年那么拼了,所以魏征给他上了《十渐不克终疏》提醒,老板要保持啊,持续懈怠你就成了昏君了。

第三是忧心家事

自古帝王家都缺少温情,到李世民这也不例外,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子女,都没少让他郁闷。当然,父兄这方面是相互的,李世民本人也没少让李渊和李建成郁闷。

二十出头的李世民南征北战,在外面自然是威风凛凛,可回家就被老爹的小老婆欺负,还要应付朝堂上的明刀暗箭,心情可想而知,据他自己所说,那是气的想吐血。

李世民最终用鲜血掩盖了上一代以及他这一代人的矛盾,但到了他晚年,下一代人的事又冒出来了。

长子李承乾,原本被李世民寄予了厚望,但李承乾搞同性恋、刺杀老师、玩Cosplay、打猎还把腿给摔折了,李世民对他的失望值与日俱增,直到李承乾谋反,失望值达到顶峰。李承乾这么冒险,原因跟李世民类似,后边有个李泰抢着呢,李世民算是切身体会到了李渊当年的感受,并为此抛开李泰,选择了嫡三子李治。

李世民还白发人送黑发人,送的是他的爱女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是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可见李世民对她的疼爱。她的去世对李世民造成巨大打击,李世民为此“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

除了家庭闹心,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相继离世,无疑也是一种打击。李世民是皇帝,但也是一个人,感情肯定是有的,他还弄了个凌烟阁怀念功臣呢。

第四是家族因素

对比起来,李世民的境遇并非独有,那些比他长寿的大臣有武将(出生入死),也有文臣(操劳国事),李世民虽然操心得比他们多,但寿命少了太多,这就跟基因扯上关系了。

李世民晚年饱受“气疾”和“风疾”的折磨,这两种病不少唐朝皇帝都有,许多学者认为它们很有可能是心脑血管一类的家族遗传病。对比之下,李靖家的基因就好太多,他的弟弟李客师活过了90,李靖79恐怕还是被战争折了寿。

随着病情的深重,李世民病急乱投医,开始吃丹药。我们并不清楚他是不是因此而死,但丹药这玩意富含重金属物质,要说对健康没影响是假的。可以李世民当时的身体状况,就算不吃丹药,恐怕也只是在病痛折磨下多活几年罢了,丹药只是起了个加速作用。


平沙趣说历史


为什么李世民身体那么棒,却在51岁的时候就死了呢?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奇怪,51岁,也属于在古代也不算高龄,况且,李世民吃的好用的好,做什么事都有人服侍,况且年轻的李世民身体非常的好,怎么会突然就崩了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说一说李世民是谁,唐太宗李世民,祖籍是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同时也是李渊三个儿子中最出色的一个,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我们从51岁这个年龄入手,据研究显示,我国古代皇帝平均寿命45岁,而平民仅40岁寿命,在古代民间还有60岁不死就要活埋的的说法。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我国唐朝不仅经济在当时世界空前繁荣,生活水平良好,所以唐朝人的寿命相比于古代平均水平有提高。

举个例子,唐朝皇帝李渊69岁驾崩,高宗李治56岁驾崩,中宗李显55岁毒杀,睿宗李旦55岁,玄宗隆基78岁,肃宗李亨52岁,戴宗李豫53岁,综上,我们不难发现李世民居然还是短命皇帝。


但是作为马上皇帝李世民,又享有当时最好的生活医疗条件,为什么会最为短命呢?第一点是由于李世民早期为家族征战最多,尤其擅长射箭,他曾经对尉迟说,你拿一把长矛我拿一张弓,天下没有能打得过我们的人,更有在讨伐王世充的时候,在阵前大叫道,我是秦王李世民,将大军引入包围圈。由于常年的南征北战,李世民在身体上留下了无数病痛和伤痕,在年轻的时候没有感觉,结果在中年的时候身体就无法承受这些病痛了。


第二点,和秦始皇等等诸多皇帝一样,李世民也想追求长生不老的秘法,现在我们知道在那炉子里炼出来的哪是什么神仙妙药,其实不然,全是重金属的结合物,吃了那丹药不仅不会长生不老,还会折年损寿,铅汞慢慢的腐蚀了李世民的内脏健康,自然也就殒命了。

第三点,据野史记载,李世民的家族,有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在人年老以后会越来越严重的慢性病,在年轻的时候没有体现,年老中年身体机能下降以后就无法承受了。而当时的医疗程度远没有当时发达,所以自然就没有对症的药延续生命,当然活的不久了。


第四点也就是最后一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经过玄武门之变,弑弟杀兄逼父退位,在李世民的心里上依旧留下来 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所以造成了李世民晚年的忧心忡忡的一个状态,终日抑郁,一方面是对自己父亲兄弟的愧疚,一方面是政治形式的压迫,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命运的担忧担心有人或者自己的恣肆对自己的王位的惦记。


综上所述四点,就是李世民虽然是马上皇帝身体康健,但是由于心里的压抑郁闷和辅食丹药的原因,导致的早早就殒命了。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唯恋无名


李世民神秘死亡之谜,年轻时身体强壮,不惧鬼神,为何最后嗑药而死?

中国古代皇帝谁最英明伟大?最经典的排行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可是,这几个人中,竟然就有两个死于丹药。秦始皇政51岁死于丹药,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死于丹药,汉武帝虽然长寿,却也有嗑药的习惯。如果说秦始皇死于丹药还比较可以理解,那时候基本没人相信无神论,可是李世民从小就是相信人定胜天,鄙视鬼神之说的人,最后为何死于丹药之毒呢?

先来看看李世民年轻时身体有多好。

李世民18岁起兵,戎马半生,是典型的马上皇帝。历史上的马上皇帝如刘邦、刘秀、忽必烈、朱元璋、朱棣等等,都是身体棒棒的,活过60岁实在是稀松平常。可是李世民却不是这样。

李世民年轻时,不仅长期组织军队南征北战,征讨西凉、征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被他打到的军阀那么多,他却几乎没有因为过度劳累而生病。不仅如此,李世民还经常脱离指挥位置,亲自冲锋陷阵,他常常和尉迟恭一起带领骑兵冲击敌人阵营,取得相当大的战果。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特别鄙视历史上那些迷信鬼神的人。据《旧唐书·太宗纪》载,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十二月,他对身边侍臣谈到:“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李世民认为,秦始皇上了方士的当,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傻。李世民还吐槽汉武帝晚年昏庸,为了求神仙,竟然把女儿嫁给道士,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世民年轻时,不仅不相信鬼神之说,而且对自己的寿命抱有一种难得的平常心。李世民在一次诏书中说“夫生者天地之大德,寿者惰短之常数。生有七尺之形,寿以百龄为限。”“虽复回天转日之力,尽妙穷神之智,生必有终,皆不能免。”

可是,令人吊诡的是,李世民晚年却极度迷信方士的丹药。贞观二十年开始,李世民就离不开道士的丹药了。服用了两年,李世民发现一点药效都没有,于是开始想从外国寻找神药。恰好此时王玄策借兵吐蕃、泥婆罗,大败中天竺帝那伏帝国,俘虏了其国王阿罗那顺与方士那罗迩娑婆寐。

于是,来自于古印度的方士那罗迩娑婆寐成了李世民的座上宾。这个印度神棍说自己活了200多岁,懂得长生不老的法术。于是唐太宗找了很多人协助印度神棍研究丹药。终于,贞观23年,仙丹练成,李世民吃完就死了。

《旧唐书·宪宗本纪》载,唐宪宗时的朝中重臣李藩也曾说:“文皇帝(即唐太宗)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李世民从不信鬼神身体强壮,到迷信仙丹嗑药暴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笔者认为,李世民的问题,既有身体问题也有心理问题。

李世民最一开始服用丹药,实在李承乾和李泰夺嫡之事后。当时李世民万念俱灰准备自杀,幸好被长孙无忌救下。不少人认为李世民是作秀,其实这时候说明李世民的心理状况已经十分复杂了。

李世民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是在征辽失败后。《旧唐书·刘洎传》载,唐太宗于这年秋末“辽东还,发定州,在道不康。年底,唐太宗退至并州休整,次年三月返回京师。由于长途跋涉,归程劳累,再加上战争失利,心情郁闷,回到京城后再次病倒。

李世民身上发生的这两件事,居然和他一直划清界限的隋炀帝杨广极其相似。这更加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李世民的一生,都在背负着杀死长兄(太子建成)、胞弟(齐王元吉),又武力威逼父皇(高祖李渊)等罪名,自认为是全天下人鄙视的“悖逆凶徒"。因此,背着这个原罪,李世民一直在用各种超出常人想象的宽容心、进取心、意志力去与自己的原罪斗争。

李世民与原罪的斗争,简直是一场无底线的自虐,不管是流行的鹦鹉被闷死、必杀田舍翁等故事,还是对魏征的纳谏都超越了正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管李世民多讨厌魏征,但他始终对魏征言听计从,深知魏征无理取闹般的劝谏,他都无条件接受,无条件做自我检讨,并且赏赐魏征。

有一次,魏征偏袒自己亲属被告发,李世民调查后发现没有依据。可是当李世民告诉魏征以后遇到这种事要避嫌疑,明确表态。可是魏征却在上朝时提出反对意见,逼迫李世民当着满朝文武向他道歉。李世民不仅道歉,反而还赔款。

李世民自认有病,魏征就是他的药!可是,当魏征死后,李世民爆发了,他生气地命人铲平了魏征的坟墓,用以泄愤。可是,当御驾亲征辽东失败后,李世民赶紧回去给魏征家人道歉并抚恤,说“魏征若在,断不使我至此!”

当魏征和长孙皇后活着时,李世民的心魔可以压制,可以有个依靠,这两人没有了,李世民就开始向鬼神寻找心理依靠了。

没想到,国产药虽然没用,但不至于吃死人,印度进口药一吃就死,真是太悲剧了。

更郁闷的是,这件事还不能说,李治继位后,给印度神棍一些钱打发走了,根本没有追究。原因很简单,这件事,实在是太丢人了!


历史知事


中国古代有493位皇帝,若论武艺,谁能排前三呢?我认为是赵匡胤、刘裕和李世民。

李世民最拿手的是射箭,说他百步穿杨毫不为过,这是有史为证的,有一次,李世民外出打猎,恰好遇到一群野猪,李世民搭弓射箭,箭无虚发,连续射中了四头野猪。


这时候,带头的公野猪发了疯,狂风般地冲了过来,瞬间近在眼前,李世民来不及搭弓了,说时迟,那时快,李世民唰的一下,抽出了宝剑,只一下把野猪劈成了两半。

这是战场上杀敌练就的硬功夫,一点水分都不含,李世民曾经对尉迟恭说:“咱哥俩,我拿着弓箭,你手持马槊,即使面对百万大军又如何?”。

李世民这话有点儿狂,不过他的胆量、气魄、意志力、武艺,就算在开国大将之中,也是一顶一的了。

李世民年轻时便跟着李渊南征北战,为大唐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李世民又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位,那一年他29岁,恰好步入了而立之年。

这么看来,李世民身体应该不错的,否则不会取得如此成绩,然而,李世民虽然年轻时身体很好,但40岁之后身体每况愈下。


李世民是个酷爱打猎的人,每年至少要出去一两次,但是45岁之后,一直到51岁死亡的这6年里,李世民总共就打了1次猎,十分反常,这说明李世民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

李世民仅仅活了51岁。 51岁,在古代不算短命,但比起69岁的李渊,56岁的李治,78岁的李隆基,55岁的李显,李世民的岁数确实偏低了。

那么,李世民为何死得这么早呢?背后有什么隐啊?关于李世民的死,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服丹药说。

当年,李世民派王玄策出使天竺,到了天竺之后,恰好遇到天竺国内叛乱,叛乱分子企图杀了王玄策,王玄策闻风而逃,后来逃到了吐蕃国。

王玄策拿出了大唐诏书,向吐蕃国借了一万雄兵,又杀了回来,后来擒获了叛乱分子,之后,王玄策押送着叛乱分子,以及无数奇珍异宝,回到了长安城。


除了奇珍异宝,王玄策还带来一个神秘高僧,据说这个高僧活了两百多岁了,是个活神仙,而且他还会练仙丹,李世民很高兴,谁不想延年益寿啊,后来吃了秘制仙丹,结果身体越吃越差,最后一命呜呼了。

这哪里是什么高僧,分明是个刺客啊!

二是箭伤说。

645年,唐太宗带兵攻打高句丽,战争前段,唐军节节胜利,连续攻克了十几座城池,但在攻打安市时遭遇了重大挫折,久攻不下,士气受挫,而且当时天气异常寒冷,唐太宗感染了风寒,唐军只得无功而返。

在韩国的电视剧中,唐太宗被射瞎了一只眼,当然这纯属主观臆测的,不过,唐太宗班师回朝之后,确实身体每况愈下,没过几年就死了。


三是心脑血管疾病说。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人到了老年之后,血脂增高,血管壁增厚,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不过在古代,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这一说法,而是叫风疾,气疾,唐朝有7位皇帝是因风疾而死的,除了李世民、李渊、李治,还有唐顺宗、唐穆宗、唐文宗和唐宣宗。


一半秋色


古代的皇帝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李世民活到50多岁去世,在皇帝中属于比较正常的寿命。李世民去世比较早,主要有三个原因:常年征战受伤、喜欢吞服丹药、晚年忧心忡忡。

1、常年征战受伤

李世民从十几岁开始打仗,一直到了晚年还亲征高句丽,唐朝绝大部分的江山都是李世民亲自带兵打下来的。李世民年轻的时候非常勇猛,他的射箭水平非常高,曾经对尉迟恭说:“你使用长矛,我使用弓箭,天下没有人是我们的对手!”在讨伐王世充的时候,李世民和尉迟恭带着四个随从来到王世充的阵前,李世民大叫:“我是秦王李世民!”王世充派出数千人追杀李世民,李世民和尉迟恭边打边退,一直把这些人引入包围圈。

李世民经常亲临战场,肯定免不了受伤,在洛阳之战后期,唐朝军队和王世充军队混战,李世民在乱军之中射杀敌将,王世充骁将单雄信突然杀到李世民身边,险些就杀死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期,李世民从马上跌落,被李元吉使用弓箭险些勒死。秦琼晚年说自己一生征战,流的血都有几十斗,李世民纵然没有秦琼那么勇猛,但是受伤流血肯定在所难免。

2、喜欢吞服丹药

炼丹是我国古人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种方式,唐朝的皇帝非常喜欢炼丹,很多皇帝都是死于丹药中毒。李世民一直有吞食丹药的习惯,这些所谓的丹药,实际上都是一些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唐朝人在炼丹的时候,意外的发明了火药,说明丹药里面必然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李世民长期吞服丹药,导致身体中毒越来越深,最后50多岁就去世了。(李世民的年龄有争议)

3、晚年忧心忡忡

李世民晚年的烦心事非常多,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侯君集等大将被牵涉其中。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却遗憾的以失败告终。贞观二十年大臣张亮收养义子500人,被大臣状告谋反,李世民将张亮杀死。再加上魏王李泰谋求太子,大臣们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到了贞观二十年之后,李世民逐渐没有了年轻时候的干劲,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最终在贞观二十三年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