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楚赵两国之力,解决西周困境,一项决策真的要考虑利益方的势力

本历史事件因韩魏换地引起,该事件被西周知道后,周王深知,一旦两国换地成功,则对西周极为不利,但是仅仅西周一个诸侯反对,恐怕没什么效果,不过两国一换地,不但影响西周,也影响楚赵两国。故此周王准备借用楚赵两国的力量来制止韩魏两国换地计划。

借楚赵两国之力,解决西周困境,一项决策真的要考虑利益方的势力

周王派出使者樊悇游说楚王:对楚王说,大王的城池方城危险了,本次韩魏两国换地成功后,魏国就拥有南阳、郑地、三川之地,尽包住东周、西周的国土,何况楚国的方城突出在西周与魏国边境,面积狭窄,无险可守了。一旦魏国攻取楚国该地,一则楚国内地无法及时派军队支援,二则西周土地被魏国包围,也无法提供军队及粮草支援楚国。故此方城很快也将是魏国土地了。

我希望大王同我们周王一样一起给韩魏两国施压,另韩魏换地也影响到赵国的利益,我将同样游说赵国,届时我们三国联合一起阻止韩魏换地,相信他们就不敢再换了,楚王同意了周臣的请求。

借楚赵两国之力,解决西周困境,一项决策真的要考虑利益方的势力

樊悇继续来到赵国,见到赵王说:大王应该听说韩魏两国要换地了吧,我们在知道他们要更换的地方后,不但对我们西周不利,对赵王也是很不利呀。一旦易地成功,原来的上党地区是韩魏一边控制一部分,现在整个上党都要归韩国了,这个上党是整个韩魏赵三国的边境,地势险要,军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届时赵国要从该地附近出入恐怕难上加难了,即使赵国军力占有优势,但该地易受难攻,何况与韩国接壤的赵地羊肠城,地形狭长,虽然也是地理险要易守难攻,但是一旦韩赵发生冲突,赵国的军队无法大规模展开,后勤也很难跟上,故很容易就被韩国攻破,若羊肠城失守,则赵国的天险就彻底丧失了。还请赵王三思,赵王听后,觉得事实就是如此,故同意楚赵周三国一起给韩魏施压。

借楚赵两国之力,解决西周困境,一项决策真的要考虑利益方的势力

最终在三国联合下,韩魏换地之策只能不了了之,同样西周也避免了被魏国国土包围的险境。

那么樊悇之所以能劝说成功,其实还是抓住了楚赵两国的核心利益,这些核心利益是两国的底线,一旦有其它诸侯触碰,两国是要做出反击的,所以并不是樊悇能力有多强,而是对手很强大,并且触动了别人的核心利益。

借楚赵两国之力,解决西周困境,一项决策真的要考虑利益方的势力

那么我们需重点谈一下韩魏计划的漏洞,其实我们大胆推测该计划本来就是一个漏洞百出的计划,也是一个冒很大风险的计划。理由有几点:首先两国换地,都是更换一些战略要地,这些要地一旦更换成功,双方都会获得巨大的优势,而作为其它诸侯国,他们只希望各方力量平衡,一定会极力阻止韩魏两国的崛起。

其次韩魏换地影响了东周、西周、楚国、赵国、四国的利益,特别是楚赵两国,那是地大物博,军事实力远超韩魏,故此一定会引起两国联手压制的,显而易见,该计划注定失败。

借楚赵两国之力,解决西周困境,一项决策真的要考虑利益方的势力

这就是此计划失败的根本原因,很显然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决策,那么不知道韩魏两国国王在同意此项决策时,是否考虑了实施该计划涉及的利益方,如两周又如楚国与赵国,特别是楚赵两国,这么强大的势力,韩魏却未将这个变化因素考虑进去吗?

我大胆进行推测,要么韩魏确实思虑不周,只考虑了易地对两国的利益。要么韩魏其实也知道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或许这是两国进行的冒险,不成功自然能接受,要是成功了那可是非常利于两国的崛起呀?

借楚赵两国之力,解决西周困境,一项决策真的要考虑利益方的势力

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决策,当然一项决策的计划自然要慎之又慎,预估成功概率大时方能实施。然而世间偏偏有很多冒险的决策,这有赌的成分,但是还是建议若是一个决策有冒险成分时,还是不要投入太多人力物力,这样即使失败了,也未损伤自己的元气,成功了那当然也皆大欢喜。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