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在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后禁海?

南渡唐后人


一、引言

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通常情况下,一定有其必然的逻辑关系。

要想弄明白郑和之后明朝再没有“下西洋”,反而下达“禁海”命令,首先要弄明白永乐年间为什么“下西洋”。

二、过程分析

1、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作为明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呢?

分析重大事情,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是事件发生需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以下三点:

①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元年到四年,也就是1399-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后攻下国都应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烧皇宫,不知所踪。永乐元年,也就是1403年,朱棣登基,不管朱棣怎么说,他这个皇帝是抢的朱允炆的,朱允炆一天找不到,他这个皇座坐的就一天也不踏实。有传言称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含有寻找建文帝的用意。

针对这种说法,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我认为,寻找建文帝只能说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顺手而为的事,绝不是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②宣扬大明国威,建立朝贡体系

威服四海,万国朝邦,是中国历史的老传统。但凡强盛的朝代,必定会有这样的举动。

汉朝时,多次派人出使西域,最终将西域诸国纳入中国的朝贡体系,成就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

唐朝时,大唐国威扬名海外,众多番邦来中国朝拜,多国景仰华夏文明,派遣唐使来朝。

我们一向都很自负,天朝上国,物产丰盛,以德服人,万国景仰。永乐年间,经过朱元璋同志三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华夏大地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永乐大帝抱负远大,太平盛世,总想干点什么。恢复汉唐时期的朝贡体系,甚至超过汉唐,将更多的国家纳入天朝体系成为他的目标。在陆上,汉唐已将西域探明,此时,向未知的海上进发,成为永乐大帝的理想。

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开创属于自己的天朝朝贡体系,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的目的。

③开展对外贸易,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稳定的国内环境,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江南手工业、工商业的极大发展,沿海一些大都市也发展的十分繁荣。宋、元以来,我国海外贸易就很发达,对外移民也很多。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在此时,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海外贸易就像是一块巨大的肥肉,永乐年间组织国家级的商贸船队,将巨额的利润掌握在了国家手中

。--“又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矣裕。”

正是由于丰厚的利润支撑,永乐年间,郑和六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各国家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往,促进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郑和下西洋“的必要条件

下西洋能够成功,光有动力是不行的,还需具备几项重要资源:

①出色的领导者-郑和

郑和,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原名马三保,祖籍云南,回族,自小对航海有浓厚兴趣。11岁开始随明军南征北战,后遇到朱棣,成为贴身侍卫,进而成为其亲信,在之后的靖难之役中,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并立下大功。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登基,封马三保为内官监太监,当时,这已是内官的最高官职,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又给予他更大的荣耀,赐姓郑,之后便以”郑和“之名光耀历史。

皇帝亲信、久经战场考验的军事指挥才能、丰富的航海知识、坚毅顽强性格、兼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背景使郑和成为下西洋的不二人选。

②高超的造船及航海技术

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郑和乘坐的宝船“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即最大的船长超过140米,有四层楼高,船上装有火炮和火枪,是当时名符其实的”航空母舰“。这们规模的舰队对海盗也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力量,永乐年间,从没听说过什么海盗猖獗。

明朝时航海技术也领先全球,根据《郑和航海图》记载,”海道针经”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白天用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旗语。夜晚则用灯笼及铜锣、喇叭和螺号用于通讯联系。这些技术及人才,保障了“下西洋”活动能够成功进行。

③雄才大略的君主-朱棣

雄才大略的朱棣支持是郑和下西洋的关键,朱棣一死,下西洋便戛然而止,可见君王在“下西洋”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性。

④雄厚的国力

无论是宝船的建设,还是船上几万人的给养,没钱什么事也干不成,如果没有永乐时期雄厚的国力支撑,组成庞大舰队下西洋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

2、明朝后期为什么实施“海禁”

了解了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够成功,有助于我们分析郑和之后明朝为什么停止大规模的远洋活动,甚至实施“海禁”

“下西洋”的目的方面

①经过二十余年的统治,朱棣的皇权已相当稳固,建文帝已不可能对朱棣产生任何威胁;

②经过七次远航,海上众国的朝贡体系已建立,无需多次联络;

③组建国家级商队开展对外贸易,虽然获得了超额利润,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但是也极大影响了沿海区域私人船队的利益

当时,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文官集团已逐步掌握了国家的大部分权力,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都属于商业资产家庭出身。

特别是部分代表着沿海地区私人商船的言官,对“下西洋”活动大肆攻击,丑化“下西洋”活动,将其说得一无是处。

后期的明朝皇帝处在文官集团包围中,在日积月累、经年不断的虚假言论轰炸之下,就真相信下西洋劳民伤财,有害无益。

而真实情况是,“下西洋”终止后,私人海外贸易活动急剧增加,而且因为明政府所谓的“海禁法令”,国家根本不征税。原先归国家所有的巨额贸易利润完全流入私人腰包当中。

《海澄县志》记载:“正德间,豪民私造巨舶,扬帆他国,以与夷市。久之,诱寇内讧,有司法绳不能止。”

这种情况下,大量海盗产生几乎是必然,他们抢劫杀人无所不为,并且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组织武装。

而海盗的猖獗,也让文官集团利用,反过来继续推行”禁海令“,但命令却根本得不到落实。

”下西洋“的必要条件方面

①郑和之后虽无郑和,但是要找出既有航海经验,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估计不难。

②航海技术不会荒废,但是造船的技术,尤其是造大船的技术如果长时间不用,则可能会失传,即使现在,好像也无法完全复制郑和当年乘坐的宝船。

③雄才大略的君王方面,虽然朱棣之后的仁宗、宣宗都属明主,但与朱棣相比要逊色许多,他们大多已经没有了先辈的远大志向,虽然偶有君王提起“下西洋”,但是被下边大臣一反对,也就不再提了。

④国力方面,”仁宣之治“时期,国力尚可,但是“明英宗”时期,经过”土木堡之变“,大明国力受损,国土不断收缩,对一些海上的朝贡国家也不再那么强势,自然更不会提被文官集团百般丑化的”下西洋“活动了。

三、总结

郑和之后,明王朝再无”下西洋“活动,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关键是皇帝没有了争雄的决心。

实施”海禁“命令,更是文官集团绑架皇权的结果,其目的就是与国家争夺海外贸易的巨额红利。


君临格史


首先,明朝初年时期的禁海是有政治原因的,因为当时支持张士诚的一部分势力退居海上,所以朱元璋为了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宣布禁海。

后来因为日本的朝贡问题,朱元璋也不和他们来往了,而倭寇就从此一直袭扰大明的海防线,只是时断时续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袭扰,直到嘉靖年间才形成较大规模。

郑和下西洋是从朱棣手中开始的,明朝的太监得势也是从此时开始的,在朱棣靖难的过程中,有许多太监是立了功的,所以马三宝被赐名姓郑,开始了浩浩荡荡的下西洋,除了经济上的目的之外,下西洋也有一定的政治任务,那就是寻找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建文帝的下落。

郑和下西洋虽然主要目的并不是经商贸易,但是互通有无的成果还是让国库得到了一定的补充,比如带回国的苏麻黎青颜料和胡椒等物品,为国库赚取了大量的金银,而且带到西洋交易的瓷器也拉动了内需,景德镇也因此繁华起来。

但是有人得益必定有人受损,尤其是以江浙闽等地的官僚地主家族,因为他们有许多都是世代以海贸为生,在国家禁海的时候他们倚仗家族的势力可以进行走私交易,从而牟取暴利,但是如果国家不禁海那他们还能怎么获取暴利?以他们的势力是与国家船队竞争不了的,无论是产品的质量与数量都没有可比性。

而且他们的背后多是文官集团,而国家层面的船队首领皇帝给文官武将都不放心,肯定是会交给首领太监的,所以出于限制太监权力的层面上来看,文官集团也会阻挠下西洋之类的活动的。

当然这一切还是要由皇帝来决定,明成祖朱棣是乾纲独断的,文官影响不了他,明仁宗朱高炽是偏向文官的,所以在他任上郑和没有下成西洋,只是他在位只有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他的儿子朱瞻基性格非常像爷爷朱棣,所以郑和也下了一次西洋。

但是朱瞻基战略眼光毕竟不如成祖朱棣,各方势力的关系没平衡好,最后还给自己落了个顽童天子的名声,而他苦心维持的文官、武将和勋戚的三角平衡也在其子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中被打破,从此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禁海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飞凡看历史


首先,郑和下西洋除了宣扬国威外没有带来什么经济利益,庞大的船队和七下西洋花费巨大,完全不是一个农业国家能够长期承受的,明成祖和郑和去世后,后来的兵部尚书将宝船图和海图全都烧掉了。

其次,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成祖发现这样的开放对外交流,明朝的百姓都愿意做对外出口贸易,都愿意用经商来换取钱财,这样一来岂不是没有人愿意务农了,那么堂堂泱泱大国,岂不是没有粮食吃了,这可绝对不是好现象。于是明朝统治者下令“闭关锁国”,停止对外出口贸易,不允许人私自经商,只留下当时广东省的几个口岸,由朝廷对外交流。(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重农抑商)

为什么统治者发现国人开始重商抑农以后,就要控制这个现象呢?原来中国从秦朝以前的商鞅变法开始,举国上下的一个信仰就是重农抑商,认为只有种地吃饭才是王道,靠做生意吃饭只不过是投机取巧,根本不是可取之道。当时的统治者也是这样认为,他认为如果当时要是“十亿人口,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那么整个国家的农业就算是完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统治者害怕百姓学习了外面的先进理念与技术以后,百姓会不服从自己的管理起兵造反,这样一来就一定会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综合这两点原因,于是下令“闭关锁国”,停止百姓私自对外贸易。





历史收纳馆


郑和下西洋和西方列强不同,他没有带来枪炮,没有带来劫掠,带来的是友谊,带来的是和平。只可惜在明宣宗时期,七下西洋之后,大明帝国的大航海时代就结束了。

其实郑和下西洋,他的目的并不单纯,并不是单单的宣示国威,更深层次的隐藏目的就是寻找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

自从进入南京,夺走了侄子的皇位之后,对这个侄子那种近乎于半失踪的状态,感到寝食难安。他无法确定那个面目全非的尸体就是自己的好侄子,唯恐这位侄子跑到海外,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给自己再来一次靖难,所以郑和下西洋就同时具有寻找这位前任皇帝踪迹的政治任务。

同时,通过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也想向世界各国宣告自己做了大明朝的老大,你们这些做小弟的应该好好的尽一尽自己做小弟的本分,来一次万国来朝,这不等于变相的承认了朱棣皇位的合法性吗?

后世的皇帝之所以停掉下西洋这个活动,叫停大明朝的大航海时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官员们不停的告诉皇帝下西洋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下西洋如果没有好处,如果真的像这些文人所说的劳民伤财,那么永乐朝偶然搞两次这种门面工程也就可以了,怎么可能轰轰烈烈的连续弄了六次呢?难不成朱棣是个傻子?他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通过对外贸易,明朝获得的利益比付出多得多。

当然郑和下西洋已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在朱元璋时期,由于日本正处于分裂时期,没有一个真正的王者。日本的天皇毫无存在感,造成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的使者来到大明朝,骗吃骗喝,骗取朝廷的赏赐。

由于缺少对他们的监管,这些日本鬼子干完正事之后,他们就在中国当起了黑户,干起了无本的买卖。这就让朱元璋非常恼火,于是乎,朱皇帝就下令海禁。

郑和下西洋带来了西洋的产物,极大地丰富了市场,同时带到西洋交易的中国拳头产品中国瓷器则是无往而不利,使得国家赚到了很多钱。可是这么一来就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地主非常的不爽。

虽然明朝禁海,但是这海岂是一纸诏令禁得住的?

这些沿海地区的大家族仗着自己朝中有人,靠着自己手中的权利,进行着走私贸易,形成了一个个海上垄断集团,大赚特赚。可是他们和郑和的船队相比,简直就是在玩家家酒,所以随着郑和的屡次下西洋,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让他们非常的不爽。

而偏偏这些人背后的家族势力在朝堂上还有很强的势力,整个文官集团中的绝大多数都和这些利益集团有纠葛。既然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利益受到了侵害,这些人自然是要千方百计阻挠下西洋的船队。

更何况大明朝下西洋的主持者是一个太监,这让文官们更加不爽,无论从自己的利益的角度,还是从限制太监的权利这点来看,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官,积极要求禁海,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责无旁贷。

明宣宗朱瞻基毕竟年纪太轻,没有在民间生活的经历,相信了这些文官的鬼话,所以大明朝就退出了海洋,饱残守缺成为了一个大陆国家,这不得不让人为之一叹。


历史评说


知识不够,闲话来凑

首先,明确一点,洪武帝也就是朱元璋时代,大明就是禁海政策。太祖下令:寸板不许下海。洪武14年,太祖又发话:倭寇仍不稍敛足迹,禁濒海民私通海外各国。一直到后期,太祖三番五次下令禁止海上贸易。

可见,大明海禁,一开始就定了调子,只是到朱棣大帝那,发生了改变。这不奇怪吧。

于是乎, 1405年,朱棣命郑和,率队下西洋。一行人可以说是浩浩荡荡。干什么去了呢?很符合朱棣大帝的行事之风。张扬国威顺带着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告诉其他小国,我大明什么实力,你们都应该各自好好生活,好好发展。别又出格的想法,我罩着你们,帮助你们。如果还能发现朱允炆就更好了。

现在普遍接受的说法就这些,还有说消灭张士诚残部的,还有说位了打通海上贸易等。都有些道理,却又都没有实质的证据支持。不过可以看出来,这里面一定有朱棣所追求的东西,或者说朱棣还没找到想找的东西。要不然为什么前后又出海多次。

那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又海禁了呢?

梁启超这样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那么还应该有个说法。朱棣之后再无朱棣啊!郑和出海,是因为明朝的需要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朱棣的需要吧!那么,在朱棣去世之后,为什么又去了呢?难道朱瞻基也需要了?

差不多吧,朱瞻基稳住了政权,开始了自己的治国之道,从之前郑和出海来看,昭告友邦,彰显国威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所以,他也懂了这心思。命郑和在次下西洋。告诉友邦,我朱瞻基是大明新皇了。

还有说法就是朱瞻基为了纪念朱棣大帝才这么做的。

朱瞻基之后,明朝的皇帝基本上没有这个心思了吧。

你看继位的是朱祁镇,屁股还没坐热乎就让人给逮住了(土木堡之变),之后又是朱祁钰等等。没有再想去张扬国威的想法了,这些皇帝每天不是瞎忙,就是呆着别人一起忙,炼丹的,耍脾气的,短命的等等。总之,没有人对出海有需求了,以主动出海倒是没有了。

不过明朝中期海禁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那时候对外贸易有些发展,沿海倭寇横行,民不聊生,朝廷颁布禁海希望以此消除倭寇,成果却不那么理想。没有强大的军事做后盾,再加上政治斗争,海禁抗倭工作成效不咋地。

以上就是个人胡咧咧,有违背历史地方,欢迎指出批评,也请包涵!


姑苏表哥不慕容


因为明代从仁宗继位往后,朱明皇帝已经没有了永乐大帝那样的雄才大略。

很多人说明朝海禁,是为了打击海盗、杜绝走私、保障沿海稳定等等,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帝王对海疆没有兴趣,也不想经营航海。

想明成祖永乐皇帝,五出蒙古,六下西洋,收辽东,收安南,设立三宣六慰、哈密卫,开疆拓土,成就了明王朝的巅峰。可惜子孙胸无大志,战略不断收缩,不仅放弃了朱棣十几年北击蒙古获得的长城以北的广阔土地,也放弃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安南及其西南地区大片土地,对于西北西域也放弃了经营,辽东地区也顺其自然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实行了禁海政策,使得宋元和明永乐时期在海上建立的一切贸易机构和势力范围全部脱离中央控制,错过了世界大航海的黄金时段。

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立即调整的其父朱棣的扩张政策,实行战略收缩,全面宣布停止再下西洋,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最后一次组织下西洋,但随着安南地区的独立,郑和的去世,明朝已经逐步失去了对东南亚的地区的控制,势力范围也逐步退出了海洋,明朝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再扣除中间禁海的5年,轰轰烈烈的23年的明代大航海宣告了结束。


曹老师xixi


明朝郑和进行了七次远洋海航活动,其中六次在活动永乐时期,目的是寻找消失的朱允炆以及彰显朱棣的治国成效,另外一次在宣宗时期,原因是朱瞻基想要告诉那些臣服的小国自己登基做皇帝。所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经济,也不是为了对外扩张,而是为了彰显大国威仪以及皇帝的个人私心。

宣宗以后,明朝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国力渐衰,根本没有实力再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炫耀性行为,所以也就自然没有了所谓的下西洋行为(也没有了炫耀的资本)。不仅如此,虽然这明朝国力的衰退,来自日本方向的浪人开始尝试到明朝边境进行掠夺资源,而且愈演愈烈,尤其是到嘉靖时期到达了顶峰,明朝不想主动出海作战,也不愿遭受倭寇骚扰,所以采用了海禁政策,主要想把这些倭寇拒绝在国门之外。

不过明朝的海禁政策也出现过松动,也就是著名的“隆庆开关”,在政府的控制下,有意识的开放了一些海岸,不过此时已经到明朝末期,意义已经不大。


文史并蒂


先看看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郑和路线主要是印尼苏门答腊岛、印度洋沿线,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这些地区开发程度均远不及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中国,甚至是处于原始社会。这难免让中国人产生妄自尊大的思想。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有三:诏谕各国朝贡、镇抚海外流民、寻找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后为何禁海?

回答题主的问题。禁海政策的出台不能说和郑和下西洋毫无关系,也不能说完全是由于郑和下西洋导致的禁海。总体上说,郑和下西洋对明代海外贸易有如下影响:

  1. 宋代航海大发展,元灭宋时许多宋人便漂洋过海流落至东南亚各国,朱棣希望通过郑和谕知这些人回到故土。但是经过元朝近百年发展,很多人已经在当地根基已深,不会轻舍弃家业回到中土。比如说对盘踞三佛齐的陈祖义,郑和就在第二次下西洋时予以剿灭,带回中国处斩。这样虽然召回了许多漂流在外的汉人,但也使海外华人势力受损,明朝在外声望下降。

  2. 郑和下西洋使海外商业贸易无利可图。唐宋以来,主导印度洋、东南亚和东亚贸易的中国海商积累巨额财富。但明政府主导的郑和下西洋采取了“厚往薄来”的政策,这意味着世界其他各国只需要觐见就能获得其所需的中国商品而不用像以前一样花费成本。这无疑压缩了海商的生存空间,于是许多海商沦为海盗,侵扰东南沿海,这成为禁海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南洋各国对明朝的态度认为是平等往来,而明朝则认为是“以小事大,以下事上”。这难免在具体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4. 磬尽国库的航海一次便须动用13省的钱粮,而又带不来经济效益。当明朝政府停止了这种“损已利人”的弊政后,南洋各国又会因损失利益而遗恨明朝,海商也会因为利益的损失将原因归罪于明朝。这无一不是后来海禁的原因。

总结

上面说的是郑和下西洋对海禁政策的促进作用,当然海禁政策的出台原因远不止这些原因。它更多是因为当时的明朝政府妄自尊大,破产海商沦为流寇,南洋各国习惯依靠“觐见”获得实惠后引起的弊端。

所以,毫无疑问,单从政治角度进行而不考虑经济利益的郑和下西洋,彻头彻尾是失败的。而且为了弥补这个错误出台的海禁政策,可以说是过犹不及,矫枉过正。


物质文化史


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杜绝东南沿海的“倭患”。

明代中后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他们攻城略地,杀人放火,抢劫强奸,严重危害当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朝廷为了抵御倭寇的入侵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当时明朝有两个外患,一个是北边的蒙古,北部蒙古的威胁从明朝建国后就一直存在。另一个就是南边的倭寇,倭患始于嘉靖年间,盛于万历年间。仅是北边的蒙古就已经让明朝疲于应对。后来再加上东南沿海的倭寇更是让明朝雪上加霜。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倭寇不全都是日本人,还有一部分是中国的海盗参与其中,他们和日本海盗一起在中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到了倭患后期,倭寇中甚至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所以明朝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倭患,下令禁海,不准中国人出海贸易,防止他们与外人互相勾结,同时也不让外国人到中国来通商,想通过海禁来缓解明王朝的压力。

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读历史


郑和下西洋轰轰烈烈,但是这并不能为重农抑商的中原帝国带来任何利益。

在世界航海史上,明朝成祖到宣宗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应该算是人类有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航海行为,到访了暹罗国(泰国)、爪哇国、真腊国(柬埔寨)、溜山国(马尔代夫群岛)、锡兰山(斯里兰卡)、天方国(麦加),最远到达了今天肯尼亚东南角的蒙巴萨港。

这次行动大大加强了明朝和其它海外国家的联系,宣扬大明国威的同时也加深了中外官方往来,对医学、科技、地理、天文等方面也侧面做出了贡献

但是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为大明帝国做出实际上的贡献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国家,明朝也秉承了大一统王朝的基本国策——重农抑商,所以郑和下西洋后大明与海外诸国的交往多停留在官方层面,以赏赐居多,这对于大明的士大夫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财政也吃不消。再加上倭寇作乱,随着明朝国力的衰弱,因此明朝逐渐禁止了航海活动。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