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你知道陝西、北京和滿族的八大碗嗎?

過年了,吃永遠是過年的主題,而親朋好友聚會需要一種道具那就是席面,你知道過年時陝西、北京和滿族有哪些八大碗嗎?都是什麼內容和菜品呢?

01過年必備的關中八大碗體現陝西人的豪爽大氣

各地過年都有一些傳統的菜譜,一大家子人團聚在一起,如果不做一些特別豐盛的菜,也就缺少了節日的團聚氛圍。

陝西在過年的時候,傳統上家裡要上八大碗,一般是以蒸菜為主。俗語中的陝西八大碗,也叫關中八大碗。

一般認為傳統的關中八大碗為黃燜雞、小酥肉、粉蒸肉、條子肉、 帶把肘子、梅菜扣肉、四喜丸子、八寶甜飯。

各地的八大碗雖然略有不同,但整體而言形式、食材、做法都是大同小異,因此也就有了軟大八碗和硬大八碗之分。

什麼是軟八大碗和硬八大碗呢?實際上是根據葷菜的多少來分的。

軟八大碗是指四碗葷菜和四碗素菜,而硬八大碗則八碗全部是葷菜,無論是軟八大碗還是硬八大碗,黃燜雞、小酥肉、粉蒸肉、條子肉這些陝北的傳統美食精華都基本上是存在的。

陝西八大碗由於葷菜佔了絕大多數,充分顯示了關中人的豪爽、大氣、實在!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過年時或者招待客人時美美地咥上一頓肉,那應該是很多人一年的最大幸福。

現在,雖然人們對肉的慾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但是在過年的氛圍下,肥而不膩、鮮香味濃的陝西八大碗仍然是陝西人待客和過年必備的方式。


過年了,你知道陝西、北京和滿族的八大碗嗎?


02老北京八大碗過年大席面

如果用兩個字來定義北京人那應該是什麼?“局氣”!

老北京人最講究局氣,“局氣”也有人稱之為“局器”,指為人仗義,說話辦事守規矩、不耍賴,與人共事時既不怕自己吃虧,也絕不欺負別人。

同樣,只有那些特別大氣的人配得上這個詞!

當然,局氣的北京人在過年這一重要的節日團聚或者招待客人時也會體現出大氣、規矩的特點。那就是老北京八大碗就成了北京人過年的大席面。

老北京八大碗源於流水席,傳統婚喪嫁娶乃至社日等,親戚朋友聚眾而餐。在內容上以大魚大肉等平常難得之物為主,具有做得快、分量足、味道一致、以蒸煮為主的特點,並且用粗瓷大碗盛放份大量足,讓人大快朵頤。

因此,傳統的老北京八大碗基本上是人們常說的硬菜:大碗三黃雞、大碗黃魚、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

現在人們對北京的八大碗進行了細化,分為基礎款八大碗和高端款八大碗。所謂基礎款八大碗也叫豬八樣,食材完全是豬肉,主要有有以蒸、燉、燜為主的扣肉、丸子、拆骨肉等。高端款的八大碗主要是添加了雞魚等食材,如櫻桃丸子扣肉雞,紅燒肘子大鯉魚。

在過年的時候可以根據各人的口味和人數的多少以及飲食習慣對八大碗進行相應的選擇。


過年了,你知道陝西、北京和滿族的八大碗嗎?


03滿族八大碗家常又神秘的春節食品

大家都聽說過滿漢全席,儘管很多人沒有吃過,但是從各種相聲裡的報菜名中知道了滿漢全席的內容。

滿族在年、節、慶典、迎、送、嫁娶時富家也多以八大碗作為宴請之席,而滿清貴族的八大碗也集中了扒、燜、醬、燒、燉、炒、蒸、熘等烹飪手法。可謂盡示傳統飲食的做法大全。

滿族八大碗曾經是滿族人家最平常的菜餚,但是由於滿族入主中原以後特別是清朝乾隆鼎盛時期。八大碗又發展成了 “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但一般意義上的滿族八大碗實際上只是滿漢全席之中的下八珍。

滿族八大碗一般是指雪菜炒小豆腐、滷蝦豆腐蛋、扒豬手、灼田雞 、小雞珍蘑粉、年豬燴菜 、御府椿魚 、阿瑪尊肉等八種菜組全而成,上菜時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來爽快,吃起來過癮,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

滿族八大碗又根據菜品不同而有粗細八大碗之分:

滿族細八大碗的菜品有: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松肉等;

滿族粗八大碗的菜品有: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常燒鯉魚等。

像其它地區的各種八大碗一樣,各地的滿族八大碗因當地盛產的食材不同,菜品的內容也會不盡相同。特別是如今仍然在一些地區還有滿族八大碗,如承德的滿族八大碗就是柴雞燉蘑菇、白湯羊肉、幹豆角燉肉、燉牛肉、燉帶魚、白湯冬瓜等八道菜,仍然受遊客的歡迎。


過年了,你知道陝西、北京和滿族的八大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