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暖:那道溫馨的眼神

戰“疫”情暖:那道溫馨的眼神

■馮振洲 杜家鑫 王均波

“46床要輸液。”

“+27、33床換液體。”

“+37床抽動脈血氣。”

“35、39、43床做咽拭子,把試管放35床的傳遞窗了。”

……

火神山醫院感染八科二病區的對講機裡不停傳來呼叫聲,護理人員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執行醫囑。穿上防護服1個小時後,護士鄒巧玲突感頭暈、噁心,她下意識地停了下來,屏住呼吸,扶了扶額頭。

“巧玲,你歇會兒吧,不難受了再幹。”搭檔護士程瑞看她神情不安,輕聲對她說。“沒事兒,可能是中午吃飯太趕了,消化不好。”鄒巧玲回應了一句。“我不能倒下,這會兒病房這麼忙,我倒下了她們更忙不開了。”她繼續穿梭於各個病房。

戰“疫”情暖:那道溫馨的眼神

患者與鄒巧玲護士一起加油點贊。程瑞 攝

又堅持了一刻鐘,鄒巧玲感覺愈發乏力,難受得在牆角里蹲了下來。剛從病房走出來的護士李明忙迎向前扶住她:“巧玲,快出去歇歇,別再堅持了,這兒有我們呢。走,我扶你出去。”她鼻子一酸,眼睛溼潤了。

走出病房的鄒巧玲脫下防護服後,內心感到特別遺憾。“感覺怎麼樣了?歇會兒就好了,是不是昨天晚上沒休息好,早上吃飯了沒?”前來查房的葛雪燕見狀,急忙遞來一疊紙巾,接著把自己的迷彩棉大衣披在鄒護士身上,讓她渾身又湧起一股暖流。休整一會後,鄒護士的不適症狀消失了,她又滿血復活,重新走進更衣間,穿戴防護服,繼續投入到病房戰鬥中。

“病房裡防護嚴密,看不清表情變化,但從眼神裡能感覺到她狀態不太好,我意識到她身體可能不舒服。”護士程瑞說:“護士的工作量很大,只有互相關愛,才能在戰‘疫’中打勝仗。”

“看到隊友們關切的目光,溫馨的問候,內心裡特別感動,特別溫暖!”鄒巧玲感慨地說:“這是一生難忘的經歷,隊友之間這份真摯的情誼,鼓舞著我戰鬥到底。”

戰“疫”情暖:那道溫馨的眼神

潘雪峰在“黃區”認真制定縝密治療方案。劉克祥攝

“需要點消心痛之類藥物,哪位有?”2月19日夜裡,值班醫生潘雪峰剛走下崗位,突感心前區疼痛,在微信群裡求助。“潘醫生,先用手按摩一下合谷穴及勞宮穴。”“哪個地方疼?有沒有放射疼?疼痛性質?還有其他不舒服不?”“放鬆身體,別緊張。”……微信群裡,隊友們急切地詢問,紛紛為他支招。潘雪峰乘通勤車一到住宿地,隊友們立即圍上來噓寒問暖,扶著他走進宿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藥品讓他服用。次日,醫療隊要求潘醫生繼續休息,直到情況緩解才安排他再次上崗。

2月26日上午,通勤車到達住宿點,等候多時的隊領導見到護士郭琳琳,悉心詢問身體情況。“值班護士郭琳琳身體出現不適……”醫療組長袁躍彬瞭解情況後,馬上將向隊領導作了報告。當葛雪燕得知郭護士正值生理期,立即聯繫後廚準備加個小灶。吃著熱騰騰的雞蛋酸湯麵條和可口的小菜,郭琳琳眼含著淚水說:“我要儘快好起來,不能離開‘戰位’,不能給隊友增添負擔。”休息一天後,隊領導決定先將她暫時調整到清潔區工作,待體能恢復完全後,再安排進入到汙染區工作。

“目前醫療隊隊員士氣高昂,醫療救治有序推進,但決不能有絲毫鬆懈,特別要持續解決隊員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帶隊領導李順飛說:“隊友之間的互助互愛已化為一種自覺,成為凝聚力量、戰勝疫情的‘強心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