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該怎麼栽培與管理?

偉東208211443


香菇,又名花覃、花菇等,因肉肥厚,香味獨特,營養豐富,食藥同存,可鮮食,也可幹食,被稱為菇中的皇后。

香菇的栽培與管理,是由香菇自身的生長習性和特質而決定的,遵循這習性和特質,為它的生長創造條件,就為栽培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香菇的栽培方式。

香菇的栽培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椴木栽培,一種是代料栽培。椴木栽培,較為傳統,浪費木材,加上椴木資源的短缺,越來越難以獲得,目前已基本被代料栽培所取代,種植者已很少採用。

二,栽培方法。

香菇的栽培方法,是由栽培方式決定的。代料栽培是目前香菇栽培的主流,所謂的代料栽培,淺顯的說,就是用適合菌類生長的原料,代替菌類原生態狀態下,所必須具備的基質,代替原基質的原料為菌類提供碳源和氮源,菌類在這些原料中獲取營養,來滿足自己的生長。本文就以代料栽培方法為主進行敘述。

【1】選用菌種。

目前,香菇的品類很多,分類也很複雜。按商品,可分為花菇、冬菇和香覃。按生長週期,可分為早熟和晚熟品種。按生長溫度,可分為高溫、中溫、低溫品種。所以種植者應按區域的氣候特點,種植時間,市場實情和自身掌握的實際硬件(大棚自身條件和設備配置等)來選取適合自己的品種。

【2】培養料的選取和生產。

①備料。可做香菇栽培代料原料主要是: 玉米芯、棉籽殼、木渣、米糠、糖、玉米粉、生石灰、石膏等,栽培配方的不同,選取的原料也不盡相同,原料混合後要達到33~35 : 1的碳氮比即可,這樣就能滿足香菇正常生長所需的營養。選取培養料應遵循好獲取、新鮮無黴變、運距短的原則。

②拌料。培養料準備完畢,即進入生產階段。如果選用配方中包含玉米芯和棉籽殼,應對它們先進性行預溼,悶透後與其它培養料按比例混合。這個過程關鍵點是掌握好培養料的水分含量,必須達到60%。最簡單的檢驗方法是,抓取培養料並緊握,指縫見水而不滴,即達到要求。

③裝袋。裝香菇的菌袋一般選用15cm×35cm×0.005cm(長、雙幅寬、厚)或15cm×55cm×0.005cm的聚乙烯專用袋。傳統裝袋方法是手工操作,隨著裝袋機械的普及,手工操作被機械所代替,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裝袋質量。

④滅菌。培養料經裝袋處理後變成了菌包,菌包裝好後,應儘快送入滅菌倉進行滅菌處理。滅菌的重點是保證滅菌倉溫度和滅菌時長,滅菌倉溫度一定要達到100℃,並在這個溫度下滅菌12小時以上。

⑤接種。滅菌後的菌包,經降溫達到28℃以下時,應立即開始進行接種。接種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關鍵點是: 接種場所的消毒滅菌、接種人員著裝及使用工具的消毒滅菌。

經過備料攪拌裝袋消毒滅菌幾道程序後,香菇栽培進入了養菌期,正式開始管理階段。


三,管理方法

香菇菌包接種完畢後,要經歷三個階段,才能採摘。這三個階段稱為養菌期、轉色期和出菇期,不同的時期,香菇有不同的生長特點,所以不同時期也必須採用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1】養菌期的管理

香菇養菌期的管理,主要是對香菇菌絲體的生長管理。養菌場所的溫度溼度光照和氧氣,是影響菌絲體生長的四大要素,管理內容就是對四大要素的調控。

①溫度。接種後10天左右,溫度要控制在15℃左右,待菌種萌發,菌絲吃料。菌絲吃料後,溫度要控制在22~25℃之間。這樣可有效防治雜菌侵染。

②溼度。發菌期空間相對溼度要保持在70%左右,打破雜菌適宜生長的高溼環境,以杜絕感染雜菌。

③光照。保持場所黑暗或弱光,避免光線抑制菌絲體生長。

④氧氣。菌絲體喜氧,要保持場所內氧氣充足。接種兩週左右,可採取菌袋扎喜孔,增加袋內含氧量的方法,保證菌絲氧氣供應。

在這四要素控制較好的條件下,菌絲經過30天左右的生長即可長滿菌袋,此時,應對菌包脫袋處理。脫袋後,菌絲逐漸開始發生顏色變化,進入轉色期。


【2】轉色期管理

轉色,指的是在菌絲長滿菌袋,完成生理成熟,白色菌絲體表面在一定條件下,形成一層棕褐色的菌膜,這是香菇種植獨有的階段,也是與其他食用菌種植的不同之處。轉色顏色的深淺、菌膜形成的薄厚,對原基的形成和發育,對香菇產量和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顏色深菌膜厚薄適中,原基形成快,香菇質量好產量高。所以轉色期,是香菇生長的一個重要時期。

轉色期,一般從脫袋後持續15天左右。在此期間應做好以下管理。

①溫度。在15~26℃之間進行變溫調節,拉大溫差,刺激菌絲快速變色。但最高不能超過28℃,最低不能低於15度。超過也不容易轉色。

②溼度。保持在85~90%。溼度過低,如造成菌絲面乾燥,轉色會立即停止。

③光照。加大場所光照,光照越強轉色速度越快,但要求漫射光照射狀態,不能強光直射,強光會抑制菌絲變色速度。

④氧氣。要保持場所內空氣新鮮,氧氣充足,加大通風,但要注意通風強度,微風為主,不能直吹菌棒,否則會造成菌棒乾燥,影響轉色。

菌棒轉色期完成,香菇栽培就開始進入出菇期。

【3】出菇期管理

香菇出菇期的管理內容,與以上所述養菌期和轉色期一樣,只是影響香菇生長各因素的指標有差異。

①溫度。經過轉色期,進入出菇初期,此時,同樣要採取拉大溫差進行催蕾。溫度可以保持在10~23℃之間,晝夜溫差在10℃左右最為適宜。菇蕾形成後的子實體生長階段,溫度在15~22度之間最為適宜。

②溼度。要保持在85~90%左右即可。

③光照。場所處於散射光狀態。

④氧氣。適度加大通風量,保持氧氣充足,此時,子實體呼吸消耗氧氣較多。

自現蕾至子實體成熟,大約需要一週左右,即可進行採摘。期間,如菇蕾過密,還需疏蕾。採摘後,場所應低溫低溼,進入第二潮出菇準備。

香菇的種植,栽培與管理是一個系統過程,節點明確,但細節較多,一定要勤於觀察,耐心管理,才能獲得好收成,取得好的經濟效益。


初始農人


香菇種植怎麼管理才高產要選擇合適的季節

在配製好培養料後裝料滅菌,並進行接種發菌,後期控制好溫度和溼度促進出菇。

一、栽培時間的選擇

適宜的栽培時期是保證栽培成功的關鍵之一。栽培時間過早,外界氣溫低,菌種不易萌發;過遲,不能完成轉色越夏。華北地區,適宜的栽培時期為3月15日至4月5日,到3月中旬以後,外界平均氣溫已上升到13℃以上,有利於菌種萌發定植。在這個時期,空氣乾燥,環境雜菌基數少,栽培成袋率高。

二、適宜品種的選擇

要獲得香菇高產優質,選準適宜的品種很重要。在華北地區,適於袋料春季栽培的香菇菌株有939、武香1號、閩豐1號、L-26、9015等。

三、香菇春栽技術

1、培養料配方 ①木屑85%,數皮13%,石膏2%,pH值8~8.5,料:水=1∶0.7~0.9。②木屑83%,棉籽殼10%,麩皮5%,石膏2%,pH值8~8.5,料:水=1∶0.8~ 0.9。

2、栽培袋的選擇 春栽香菇以生產鮮菇為主,栽培袋應選擇扁寬20~22釐米,長50~55釐米,厚度5絲的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外袋選用扁寬22~24釐米,長55~60理米,厚1.5~2絲的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

3、裝料滅菌 培養料配製好後,要立即裝料,做到當日配料、當日裝完、當日滅菌,裝料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裝料要鬆緊均勻適度;②扎口要緊,防止漏氣;③扎口前要擦淨袋口;④輕拿輕放,防止造成麻眼破袋。料裝完後,要立即裝鍋滅菌。滅菌是香菇栽培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滅菌的徹底與否,直接關係到栽培的成敗。

4、冷卻與接種 滅菌完畢的菌袋趁熱移入接種室內,待袋溫降到35℃左右時,將菌種及所用工具放入接種室,關閉門窗,用甲醛燻蒸消毒8~10個小時,然後按要求嚴格接種。

5、發菌管理 接種後的菌袋呈 井 字形堆放,堆高5~6層,接種後的前15天,培養室內溫度要維持在18℃以上,不要超過28℃,以利菌種快速萌發定植。待菌落長至8~10釐米時,可將外袋一端解口,接種後25天,脫去外袋進行第一次刺孔增氧。刺孔增氧後,菌絲生長速度加快,袋溫上升,要注意散堆降溫,嚴防 燒堆 ,間隔10天進行第二次刺孔增氧。一般情況下,接種後40~45天即可滿袋,45天以後瘤狀物產生,到6月上中旬轉色結束。

6、菌袋越夏 菌棒完成轉色後,於6月下旬進入越夏管理,到8月下旬結束。越夏的關鍵在於儘可能降低菌袋溫度,保持菌絲的活性。在越夏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幾點:①保持培養室涼爽,不超過30℃;②培養室內保持乾燥,能夠通風;③嚴禁陽光直射菌袋;④儘量將菌棒疏散,菌棒呈 △ ,形擺放,堆高不超過4層,有條件的地方,採用層架單個擺放更好。

7、出菇管理 當外界最高氣溫不超過28℃時,即可進行浸水出菇。華北地區的出菇時間一般在9月上旬,出菇場地可採取小棚立體遮陰模式。苗棒經過夏季,水分蒸發較大,菌皮變得堅硬,進行第一次浸水時,浸水時間要保持20~24小時以軟化菌皮,便可出菇。由於出菇時外界氣溫較高,香菇子實體生長迅速,每15~20天即可採收一茬,到12月上旬出菇基本結束。

8、秋收 香菇子實體成熟時要適時採收,不可過早或過遲,具體採收的標準是:當香菇菌蓋剛和菌柄分離時,立即採收,這時的香菇重量足,菌肉厚,商品價值高,又沒有過多地消耗培養料營養。

四、補肥增產

香菇生長一靠營養,二靠水分,所以在整個出菇階段,每次出菇後都要補水,出菇三茬後,結合補水適當補肥,對於香菇豐產有很好的作用。補肥配方是每200袋香菇菌棒補水時加尿素0.5公斤、檸檬酸0.1公斤或1500~2000倍的菇壯素。

希望對你有用。











川西壩子阿強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下面來了解下香菇怎麼種植?香菇的種植時間,香菇的種植技術,香菇的接種方法,香菇的功效與作用。將含有油性的木材用木屑機粉粹成直徑在1.5釐米左右的木屑,將準備好的木屑加入水、石膏等攪拌均勻,將袋口封牢,放在密封的大鍋中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接著將菌袋放在大棚中點種,等到大約10月份,香菇就會生長,等其成熟後進行採摘就可以。香菇通常在溫度在10到25℃之間,晝夜溫差在10℃以上的季節生長。夏季香菇種植投入產出比大於1 : 3,生長速度快,很快就能收穫。

選擇品種優良的香菇種植,品種好的香菇適應性好,個頭大,肉多,形狀規則渾圓,淺褐色,重量大,質量好。

培養料最好是從硬木材中破碎出來的碎木渣,輔料可以通過使用稻皮和不多不少的棒子麵就能促進菌絲生長。常見的用法是:木屑79 %,穀殼17 %,棒子麵3 %。原料必須是高質量的,不腐爛或變質,並且不能選擇含有芳香物質的木屑。木屑必須過篩以除去堅硬的物質。培養基的含水量被控制在約55 %,以防止過度潤溼和過度乾燥。

接種和培養,接種室在接種過程中嚴格無菌,並且動作要熟練、迅速,有3 - 4個人配合工作。種苗要選擇白色的、強壯的、蓬鬆的和均勻分佈的,然後與碎木形成塊狀菌株。

接種後,將它們放入大棚裡進行發育。大棚裡面要乾淨、乾燥、通風和防曬。在進去前,需要噴灑或火烤,在地上撒消毒劑。根據井狀放好袋子,8 - 10層高。培養室的溫度應該保持在30℃以左右,空氣溼度應該在65 %左右,不能太潮溼。

保持室內空氣清潔新鮮,溫度高時通風,溫度低中午通風。接種10天后,翻堆,此後每隔10天翻堆一次,以便袋中的菌發育保持一致,在生長階段用微孔補充氧氣。

第一次在菌坑周圍蔓延5CM後,第二次在生長的中期,使菌絲加速擴散,第三次在發育完全滿了的時候。補充氧氣可以減少腫瘤樣突起引起的營養消耗,促進發育,並防止異常蘑菇的發生。

5天后適當進行通風,每天下午將膜剝離30分鐘,以擴大菌棒表面的乾溼差異,使菌絲接觸空氣和光線,並迫使長毛菌絲分泌色素。

當菌桶的表面從白色變成粉紅色,逐漸變成深褐色,並且表面噴灑黃色水時,這時候每天兩次沖洗黃水,等晾乾表面,再蓋上膜。經過10 - 12天的顏色變化管理,在菌桶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樹皮狀棕色真菌膜,這時顏色變化結束。

總結管理的要點: 1 、晝夜溫差連續3天高於10℃,以刺激發芽。2、空氣溼度約為90 %,同時進行溫度變化和乾溼差異刺激。3 、進行散射太陽光照。4、增加通風,防止異常蘑菇。





阡陌阿強


香菇又名冬菇,香菇營養豐富,含多種維生素及大量鉀鹽,是高級鹼性食品,被譽為“蘑菇皇后",是世界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

香菇生長受溫度、溼度、空氣、光照和酸鹼度等環境條件影響。因此,香菇生長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菇場選擇:菇場多選在森林繁茂,坡度小的山谷,或山腰或山腳,四周群山環抱,中間開朗,有常綠闊葉樹和混交林廕庇。靠近水源,南向或東南向,平均氣溫20一28℃,空氣溼度不低於75%,土壤為砂質土和潮砂土。

【2】菇樹選用:適宜香菇栽培的樹種為質地較硬的無油樹種,以麻櫟、栓皮櫟、青剛櫟最好。出菇產量高、質量好、出菇年限長,樹齡以8一25年,菇樹直徑9釐米以上為好,但不宜太粗,以6一15釐米的樹徑出菇快,產量高。

【3】菇樹的砍伐和整理:菇樹砍伐一般在葉黃到萌芽前進行,以葉黃初期和中期為好。菇樹砍後放置一個月左右去掉側枝,把樹枝在距樹幹3一5釐米處鋸成平樁,樹梢從頂端0.5一0.6米處鋸斷,再按1米長鋸成段木。段木兩端用石灰水塗抹,防止樹液流失和雜菌侵入,促使傷口癒合。然後把段木按“井"字形堆積,其上用枝葉覆蓋,要求適度乾燥。

【4】接種:2一3月,溫度5一10℃左右接種為好。接種前如果段木過幹,應先適當澆水,等表皮曬乾就可接種。其方法是:用電鑽打洞,洞距段木兩頭3一6釐米,穴距10一15釐米,行距7一10釐米,深1.5釐米。洞打好後,取蠶豆大小菌種填入洞內,另外取洞口大小的樹皮蓋好洞口後輕輕敲平。接種用具和接種人的手都要用0.1%的高錳酸鉀水消毒,接種場地要清潔,曬不到太陽,淋不了雨水。

【5】上準蓋衣:上堆前,先清理乾淨堆場,每畝用2.5kg石灰撒於地面消毒。接過種的菇木按“井"字形堆放在樹林中,下墊石塊,堆高不超過1米,寬以菇木長為準,長隨意。堆好的菇木,四周及其上用樹枝覆蓋,以隱約見到菇木即可。接種後,出菇前保持菇木含水率40一50%左右,溫度20一28℃,這樣菌絲生長好,出菇早,產量高。堆碼後,每月要翻碼一次,實行上下左右對調,有利於菌絲生長完好,出菇產量高,還要及時防止雜菌侵入和鼠害。


大別山鷹


家庭香菇種植時的備料

在家庭中種植香菇時需要準備適量的材料製成菌袋,在準備材料時可以準備玉米芯粉和木屑以及麥麩和稻草粉與石膏,這些材料可以按比例分配,每袋中玉米芯粉和木屑應該各佔百分之三十,稻草粉佔百分這十八。

家庭香菇袋的裝配

把菌袋材料準備好以後就要開始裝配了,這裡應該選擇長五十釐米寬約十六釐米的塑料袋子,每袋中重一千克材料,裝入以後要壓實,還要進行滅菌處理,最常見的滅菌方法就是高壓滅菌,把菌袋放在一百度的環境中滅菌處理十二個小時。

家庭香菇種植的接種與培育

  在準備好菌袋以後要在菌袋上面打孔,接入菌種,過二十多天以後菌種就能成活,把菌袋擺放在溫暖的境中就能讓香菇開始生長,在長出幼菇以後,要把劣質的幼菇去掉,讓香菇之間有一定的間距,這樣能讓香菇長的更大,質量也更出色,另外在香菇長到一定程度以後要及時採收,不然會影響後面香菇的生成。


多肉植物集聚地


香菇分椴木和袋料兩種形式栽培,椴木還分成砍花和接菌種,記得我小時候跟爺爺去山上直接用斧頭在樹木砍,深度和間隔度,挺難掌握法,這是栽培香菇原始方法,接菌種方式就較簡單,開孔深度約1釐米左右,距離5釐米左右,然後放上菌種,放在陰涼潮溼處,選存放的地方尤為重要,平常管理主要遮陽,到來年都會長香菇,袋料香菇本人就載培了幾年,砍下木頭,輾成木糠,常用的配方有:

1.雜木屑78%,麩皮20%,糖1%,石膏1%,水120―125斤,PH值自然。

2.雜木屑78%,麩皮15%,連麩面5%,石膏1%,過磷酸鈣1%,水120―125斤,PH值自然。

3.雜木屑40%,棉殼40%,麩皮18%,糖1%,石膏1%,水120―125斤,PH值自然。

4.雜木屑20%,蔗渣58%,麩皮20%,糖0.5%,石膏1.5%,水120一125斤,PH值自然。

5.棉殼90%,麩皮8%,糖1%,石膏1%,水110一130斤,PH值自然。 以上各種原料,必須新鮮、無黴變、無蟲蛀。其中松、杉以及含芳香類物質較多的楠木、樟木木屑不能用於香菇的代料栽培裝進專用香菇塑料袋,長度約60釐米,用高壓蒸氣蒸熟,等冷了就在消毒間開上三個孔,接上菌種,每件用於接菌種必須消毒,保證無菌狀態下,接下來就是日常管理,等菌絲穿透全部,就可以在上用鐵釘開大約30來小孔,深度3釐米左右,每次開孔數量不能太多,一般有8一9月會長香菇,時間也因氣溫而定,平常也就放遮陽棚,可以持續生長5個月左右


娛樂天天看


一、栽培香菇的主要特點

1、節省資源,用料廣泛。所有雜灌木,樹木丫材,作物秸稈都可以作為生產原料。2、週期短,見效快。代料栽培香菇,從備料到收穫結束不到一年時間,資金週轉快。3、節省人力,節約基地,男女老少都可以操作,田邊場邊都可以搭棚生產。4、人為控制條件,不受 天氣影響。 5、原材料利用率高,栽培香菇後的菌筒可以加工成飼料和作肥料。

二、香菇栽培模式

1、春栽。春季(10-11月份)生產菌筒,3-6月份生產香菇。

2、秋栽。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下旬)生產菌筒,冬季生產香菇。

三、秋季栽培香菇菌筒生產應注意幾個問題。

1、接種(培養)室 (1)房間條件。接種(培養)大多都在同一間房子內進行。所以培養室要能密封,能保溫,能通風降溫,不潮溼。(2)嚴格房間處理,清掃乾淨,充分乾燥,徹底薰蒸殺菌,進滅菌料筒前3天,用硫磺30克/立方米或甲醛15毫升/立方米薰蒸。

2、配料準確

(1)嚴格配方比例,乾料比,木屑80-85%,麩皮15-20%,石膏粉1-2 %,氣溫高時應加適量殺菌劑防治雜菌汙染。(2)水份適量,乾料比1:0.8-0.9,培養料水份絕對不能過重,以免造成汙染。(3)裝袋適量,上下鬆緊一致。

3、滅菌徹底(1)裝瓶不易太緊,袋與袋之間必須留空隙,同時將搬運料袋用的編制袋,接種時的套袋,棉花放到甑內一起滅菌。(2)上甑後,六小時左右使溫度上升到100℃,不掉溫保持20小時以上。(3)使用的溫度計必須是150℃的水銀溫度計。(4)滅菌甑的前後溫度會出現不一致的現象,但以最後上升到100℃的地方記保持時間。

4、料筒出甑 (1)趁熱出甑,停火後,甑內溫度下降到70℃左右開始出甑。(2)無菌搬運,搬運滅菌料筒,必須用無菌編織袋或用滅菌編織物墊好其它搬運工具進行運輸。(3)無菌料筒直接搬到消毒好的接種室,“#”字型堆碼6-8層,讓其自然冷卻。

四、接種

1、待滅菌料袋降至28℃後,將接種所用的用具、菌種、衣服等物品放入接種室,同料筒一起薰蒸滅菌。

2、菌種處理。一是入接種室前去除棉塞用75%的酒精或其它殺菌藥劑將菌種袋(瓶)擦洗一遍。二是接種前再用75%的酒精將菌種袋擦一遍。三是接種時從瓶(袋)底開始接,上部留1-2公分不用。3、操作規範。一是接種必須3人一班,一人運袋擦袋,一人打眼封口,一人接入菌種。二是接種速度要敏捷,隨打眼,隨接種,隨封口。三是接種時間安排在晚上九點以後或陰天,以免灰塵大增加汙染。四是短時間內一次接完,接完後再用氣霧消毒劑薰蒸一次。

五、菌筒培養

培養優質菌筒,必須嚴格按照香菇菌絲生長需要的溫、溼、氧、光等最佳範圍進行人工管理控制。

1、保持溫度25℃左右,經常觀察掌握好室內和袋內溫度。

2、注意通風,接種三天後,就開始通風換氣,室溫低上午10點和下午4點各通風一次,每次半小時左右,氣溫高則在早晚通風。

3、適時增氧,加速菌絲生長,儘快達到生理成熟。一般培養七天以後開始刺孔增氧,每隔10-15天刺一次,用大頭針等(刺在菌絲走白處,不可刺在空白的培養基上)用套袋和膠片的,去掉套袋,撕掉膠片可代替第一次刺孔,以後要根據氣溫和菌瘤形成情況,酌情刺孔,溫度低多刺,溫度高少刺,菌瘤形成處可不刺。到第四次及以後便刺孔,便排出白(黃)積水。

六、香菇生產管理

1、建好菇棚,選擇通風良好,光線充足,用水方便的地方建好棚。

2、催好菇蕾。菌筒經過70-80天或者180-210天的養菌培養,在菌筒與塑料袋間的交界處,出現許多紅棕色的粘液,並且逐步出現瘤狀突起,說明菌筒已生理成熟可以進行催菇。催蕾的方法:一是變溫,如果袋內水分充分,可以直接拉大溫差,促使出菇。二是補水,如果菌筒水分低於40%,就得補水催菇,打眼浸泡24小時或注水,使菌筒達到3.5-4公斤(大筒)。

3、香菇管理。一是現蕾後,及時破膜;二是適時疏菇;三是優質管理,浸泡後的菌筒,香菇生長期不再噴水,培養厚菇,控制高溫,保持低溫,培養花菇,加溫排潮,拉大溫差,形成花菇。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20天左右可生產一茬菇。

七、採收與加工

1、乾製菇採摘標準。乾製菇的採摘最佳期,菌蓋6-8成開傘,欲稱“大卷邊”或“銅鑼邊”。陰雨天前,必須將3公分以上的白花菇全部採摘,並馬上烘乾。

2、採菇技術,一手按住菌筒,一手捏菇柄基部,先左右搖動,再向上輕輕拔起。做到不留根、不帶起大塊基料、不損壞筒袋膜,不碰傷小菇蕾,採成熟留興旺幼菇。

3、脫水技術。為充分利用能源,採取日曬與烘烤結合,每天上午10點鐘以後採摘香菇,有太陽可先曬半天以上,再進烘烤爐烘烤。為提高質量,必須使用脫水烘乾機。

4、烘烤技術。開始溫度30-35℃、30-45℃保持6小時以上,大排風,半迴風。50℃保持6小時,大回風,60℃正負2℃,直到烘乾,大排風,大回風,不超過65℃,一般厚菇烘烤18-22小時,花菇約10-12小時為宜。



領域小亮


選取優質的木材用木屑機進行粉碎成直徑1.5釐米左右的木屑,木材選用含有油脂性的木材:如松樹,柏樹等;製備好的木屑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水,麩皮,白糖,石膏等物質,並均勻的減半均勻,至少攪拌3次;木屑攪拌好之後,進行裝袋,採用裝袋機,人工套袋,然後用封口機封袋,注意要裝嚴實;裝好的菌袋需要進行高溫滅菌處理,通常將其放在一個密閉的大鍋中,並要能承認一定的壓力,加熱升溫到100度,並保持24小時以上進行徹底的消毒滅菌處理;滅完菌的菌袋需要放進消完毒的菌室內,等冷卻後進行點種,點種全過程必須嚴格消毒處理;菌絲開始生長,後續過程中要定期的給菌袋扎孔進行增氧以促進菌絲生長;採摘的鮮菇要剪掉香菇腿,然後放在烘箱中進行烘乾處理,烘乾的鮮菇外觀較圓,色澤鮮豔,底板黃亮,散發出綿綿的香氣。


靈芝專業戶


選取優質的木材用木屑機進行粉碎成直徑1.5釐米左右的木屑,木材選用含有油脂性的木材:如松樹,柏樹等;製備好的木屑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水,麩皮,白糖,石膏等物質,並均勻的減半均勻,至少攪拌3次;木屑攪拌好之後,進行裝袋,採用裝袋機,人工套袋,然後用封口機封袋,注意要裝嚴實;裝好的菌袋需要進行高溫滅菌處理,通常將其放在一個密閉的大鍋中,並要能承認一定的壓力,加熱升溫到100度,並保溫24小時以上進行徹底的消毒滅菌處理;滅完菌的菌袋需要放進消完毒的大棚中,等冷卻後進行點種,點種全過程必須嚴格消毒處理;菌絲開始生長,後續過程中要定期的給菌袋扎孔進行增氧以促進菌絲生長;採摘的鮮菇要剪掉香菇腿,然後放在烘箱中進行烘乾處理,烘乾的鮮菇外觀較圓,色澤鮮豔,底板黃亮,散發出綿綿的香氣。


緣在河南


香菇是世界上第二大食用菌,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多年來一直出口,居世界***。如果你在尋找投資項目,或者正在做香菇種植,以下有關香菇種植的技術乾貨值得你參考。

一、香菇的栽培方式和工藝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隨著代科栽培技術的不斷完善和人們保護森林意識的增強,近幾年來,段木栽培已經很少。現在,我國香菇主要來自代科栽培,其基本工藝為配料-分袋-滅菌-冷卻接種-發菌-出菇。

二、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

適宜的栽培時期是保證栽培成功的關鍵之一。栽培時間過早,外界氣溫低,菌種不易萌發;過遲,不能完成轉色越夏。華北地區,適宜的栽培時期為3月15日至4月5日,到3月中旬以後,外界平均氣溫已上升到13℃以上,有利於菌種萌發定植。在這個時期,空氣乾燥,環境雜菌基數少,栽培成袋率高。

2.原料配比及其方法

原料配方:木屑77.8%、石膏1.1%、麥麩18%、紅糖1.1%、含水量58%-60%。

主要是將木屑、石膏、麥麩、紅糖等均勻攪拌並且向裡面加入適量的水。用手緊握培養料,直至不再有水向外流,培養料在手中變成一團即可。既不能將培養料弄得太乾,又不能將培養料弄的太溼,拌好的培養料要在4小時內袋裝完。

3.分袋

袋裝機口徑9cm,配備1000瓦電動機,裝袋時過程要快,培養料裝進去後要將袋子的口扎嚴、紮緊。每袋的培養料用量大約在1.5kg左右,裝完後要在1小時內滅菌。

4.滅菌

在滅菌灶中4小時點火升溫至100℃,並且保持48小時,中間不能停火,不能降溫,並且要及時觀察水位,保證水分充足。當料袋發出芳香的氣味,變成深褐色時,滅菌就算完成了。

5.冷卻接種

滅菌完畢的菌袋趁熱移入接種室內,待袋溫降到35℃左右時,將菌種及所用工具放入接種室,關閉門窗,用甲醛燻蒸消毒8-10個小時,然後按要求嚴格接種。

6.發菌

接種後的菌袋呈“井”字形堆放,堆5-6層,接種後的前15天,培養室內溫度要維持在18℃-28℃之間。待菌落長至8-10cm時,可將外袋一端解口;接種後25天,脫去外袋進行***次刺孔增氧。刺孔增氧後,要注意散堆降溫,嚴防燒堆,每隔10天進行一次刺孔增氧。一般情況下,接種後40天即可滿袋,45天以後瘤狀物產生,到6月上中旬轉色結束。

7.出菇

當外界***高氣溫不超過28℃時,即可進行浸水出菇。華北地區的出菇時間一般在9月上旬。苗棒經過夏季,水分蒸發較大,菌皮變得堅硬,***次浸水時間要保持20-24小時來軟化菌皮,然後就可以出菇了。

出菇時外界氣溫較高,香菇生長迅速,每15-20天即可採收一茬,每採完一茬之後,要及時注水,使菌棒含水量達55%為宜,直到12月上旬出菇基本結束。

當菌膜破裂,菌蓋有少許內卷,形成“銅鑼邊”時,極為***佳的採收期。採收香菇時,要一手按住菌棒,一手捏菇柄輕輕摘下,注意香菇上不留菇腳,採收後的香菇上面不要放重物,防止香菇變形。

三、香菇常見的蟲害及防護措施

在種植香菇的過程中,想讓香菇得到更好的生長,就一定要做好防治蟲害的工作,這裡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香菇蟲害的種類和防治方法:

1.蟎類

無觸角、無翅、無複眼,身體不分節。潛藏在廄肥、餅粉、飼料、培養料內,取食香菇菌絲、幼菇、成熟菇、貯藏的幹菇,還會給栽培者和消費者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防治方法:一旦發現蟎害的菌種馬上檢除,並進行高溫藥物處理,菌種不能繼續用作繁殖的栽培種。用敵敵畏、磷化鋁、磷化鈣進行燻殺;輕微蟎害的栽培種在使用前1~2天可用蘸有少許50%敵敵畏的棉花球塞入種瓶內以燻殺蟎蟲;蟎害較重的菌種應在報廢的同時及時用殺蟎劑進行噴殺。

2.線蟲

蛀食香菇子實體,並帶細菌造成爛菇,致使小菇蕾萎縮和死亡。

防治方法:線蟲發生時用1%生石灰與1%食鹽水浸泡菌袋12小時即可殺滅。

3.跳蟲

幼蟲白色,成蟲灰藍色,彈跳如蚤,繁殖快,常聚集在接種穴周圍或菌柄和菌褶交界處。為害菌絲,致使菇蕾和菇體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除蟲菊脂類藥物殺滅。

4.香菇蛾

幼蟲可成年輪番生息在菇木內,造成死穴增多,影響菌絲蔓延,使菇木利用率下降,產量減少。

防治方法:將香菇含水量保持在13%以下。香菇烘乾後及時套入二層塑料袋裝進鋁膜紙箱並放一些吸溼劑,可以長期保存香菇不受侵害。如干香菇已受到香菇蛾的侵害,可用二硫化碳或氯化苦燻蒸。

5.蛞蝓

白天潛伏在陰暗潮溼處,夜間出來咬食菌傘、菌褶,有時還藏在菌褶中蛀食。

防治方法:可用1%菜餅液或用5%食鹽液噴灑;在蛞蝓經常活動的地方撒生石灰或白鹼,也可人工捕殺。

6.甲蟲類

幼蟲咬食用褶和香菇,影響香菇品質,成蟲潛伏於菌褶內產卵。

防治方法:甲蟲類的防治方法同香菇蛾一樣。一旦發生大量蟲害,可將香菇置於60℃烘乾室2-3小時即可。

由於氣候、區域的差異,各地種植的香菇技術可能有所差異,本期內容僅供參考,各位農友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靈活掌握香菇種植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