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真的那麼小氣嗎?其實你被誤導了許多年

《三國演義》中有個經典的故事是“諸葛亮三氣周瑜”,年輕氣盛的周瑜被諸葛亮氣到吐血而亡的故事,並且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絕嘆,那麼周瑜作為東吳四大都督之一,孫權的頂級謀士真的有那麼小氣嗎?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真的那麼小氣嗎?其實你被誤導了許多年

其實《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是存在誇大的成分的,諸葛亮被羅貫中神化了,比如“舌戰群儒”、“借東風”、“智激周瑜”等故事都是虛構的,那麼歷史上的周瑜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可以在《三國志》中一探究竟。

“既生瑜。何生亮”的下一句是“君未歸,孤何安!”,現了周瑜的博大胸襟和智謀。周瑜在正史中被記載,“長壯有姿貌”、“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等,這是《三國志》中對周瑜才能的評價。可見,周瑜是一個無論是相貌還是內在品質都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而且心胸豁達,人格魅力非常出眾。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真的那麼小氣嗎?其實你被誤導了許多年

陳壽在《三國志》中描述,周瑜謀劃攻打益州,遂於孫權密謀,周瑜說:“與奮威將軍孫瑜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周瑜的這條計謀和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不謀而合,這條計策也得到了孫權的認可,就在周瑜回到江陵準備攻取益州時,不料半路上病重,結果在巴丘不治身亡,年僅35歲。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真的那麼小氣嗎?其實你被誤導了許多年

臨死之前,周瑜還在為東吳考慮,“君未歸,孤何安!”是周瑜希望諸葛亮能為東吳效力。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其實周瑜是相當有才能,並且心胸寬廣的人物。並且從周瑜和諸葛亮活動的區域來看,二人根本沒有見面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