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什麼時候能站起?

開心就好67352


俗話說:“三翻,四握,五抓,七坐,八爬,九扶站,十捏,週歲獨站穩。”一般寶寶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做該階段應該做的事,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一、嬰兒什麼時候能站起

嬰兒具體什麼時候能翻、能坐、能站、能走其實是因人而異的。一般大部分嬰兒在學好爬以後就會開始試著扶東西站起來。我家兩個寶寶,大寶在9個月左右才能站起,而我家二寶好像8個多月就可以扶著東西站起來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可能會過早地幫助寶寶學習站立,其實家長刻意訓練或者強行要求寶寶學站,反而會對寶寶脊柱和下肢造成沒有必要的損傷,另外,還有一些寶寶的羅圈腿就是過早站立而導致的。

還有平時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家長始終把寶寶抱在身上,根本不給寶寶學習爬、站的機會。其實多讓寶寶自己活動,說不定他就能掌握得更快一些。

二、嬰兒“學”站,家長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最好不要主動扶著寶寶“學”站

要知道寶寶的許多發展(比如坐、爬、站等等)都不是靠學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到渠成”的。記得我家二寶小時候,我們大人也沒有刻意去要求她站,只是給她準備了一個爬行墊讓她自己玩,等過了一段時間,她自己就會扶著一些傢俱站起來了,雖然剛開始還站不太穩,但經過一次一次的練習,慢慢得她就能獨自站立了。

✘2、不要跟別的孩子相互攀比



有的家長看到別的同齡寶寶早早會站,可能就會比較著急,或者錯誤地認為自己寶寶是不是發育出現了問題,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展歷程。現在大部分寶寶的營養都比較好,他們有些可能8個月左右就可以站起來了,而稍晚一點的寶寶大概要到一週歲左右才可以站起來。當然,家長切不可讓自己的寶寶與別的寶寶相互攀比,要知道每個寶寶都有他自己的“節奏”。

✘3、不要過多要求寶寶站立


寶寶剛開始可能需要扶著依靠物才能站起來,雖然站的時間不長,但看到寶寶的成長,家長肯定會特別開心。之後等寶寶多練習了幾次,有的家長可能就會要求(鼓勵)寶寶多站一會,其實寶寶小的時候腿部力量還不足,如果站時間太長,有可能會傷到寶寶。因此建議寶寶每次站個20~3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當然,隨著寶寶腿部力量越來越穩,也可以相應的增加時間。

寶寶何為“會”站?兒科醫生崔玉濤曾說過:寶寶會站的前提是雙側腳跟在站的時候能輕鬆著地,並能平衡身體自主晃動,1歲半之前會站即正常。


三、結語

總之,嬰兒什麼時候能站起是因寶寶而異的,如果寶寶發育得快,可能8個月左右就可以了。而若寶寶脊椎發育較慢,那可能到1週歲以後才可以獨自站立。當然,寶寶要想站的穩,那需要的時間可能就更長了。


學而時習之育兒


這個站起來的概念挺模糊的,是在家長的扶助下站起來,還是寶寶自己能用雙腿支撐住自己的身體。


我家寶寶現在5個多月,可以做到第一步,就是在家長的扶助下,用雙腿有力的蹬一下,無意識的支撐自己身體。

記得就是三週前的事,我家小寶還不能用雙腿支撐住自己的身體,所以每次只是抱著或者躺著,也沒想過讓她在不足5個月提時候能站立。

但是過了兩週,她就已經喜歡用雙腿蹬了,就是站在大人腿上,向上一竄一竄的,因為她還不懂得用雙腿支撐自己是什麼感覺。



圖片來自微信視頻截圖,不是那麼清晰。


又過一週,僅僅一週,寶寶完全可以用雙腿支撐自己的身體了,只是支撐不了太長時間,而且寶寶現在,要麼是抱著,要麼是坐著,而且樂意去站,反正就是不愛躺著,只要一躺在床上,就像小燕似的,撲騰著雙手和雙腳。


我們也沒刻意讓她去站,因為還小,骨骼都不具備站得條件,如果太早強行讓寶寶學站,容易造成O型腿。


經驗告訴我們:“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週會走”,寶寶的成長都是有規律的,但每個寶寶個體發育的快慢也不一樣,所以區別對待。

不要看別人家寶寶2個月就能抬頭,3個就能翻身,4個月就怎麼樣怎麼樣的,我表妹家二寶,現在都八個月了,就不會翻身,又能怎麼樣呢,寶寶健康成長比什麼都重要。

你的寶寶是獨一無二的,有你的陪伴,寶寶會越長得越來越好,能站起來就早。


時間過的很快,寶寶的每一次成長,都伴隨著她的努力和家長的關注。寶寶學會了一個新技能,意味著她將更快的脫離你的懷抱,這就是成長帶來的遠離。


歡迎[關注]@楊楊爸親子驛站,說說育兒、孕產故事。原創碼字,點個贊加個關注吧。

楊楊爸親子驛站


  今天收到一個網友的提問說:閨蜜寶寶跟我家寶寶就差了幾天,可她的寶寶早早就會站了,我家寶寶卻遲遲站不起來。請問一般寶寶都是什麼時候才能夠站起呢?

  俗話說:“三翻,四握,五抓,七坐,八爬,九扶站,十捏,週歲獨站穩。”一般寶寶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做該階段應該做的事,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一、嬰兒什麼時候能站起

  嬰兒具體什麼時候能翻、能坐、能站、能走其實是因人而異的。一般大部分嬰兒在學好爬以後就會開始試著扶東西站起來。我家兩個寶寶,大寶在9個月左右才能站起,而我家二寶好像8個多月就可以扶著東西站起來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可能會過早地幫助寶寶學習站立,其實家長刻意訓練或者強行要求寶寶學站,反而會對寶寶脊柱和下肢造成沒有必要的損傷,另外,還有一些寶寶的羅圈腿就是過早站立而導致的。還有平時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家長始終把寶寶抱在身上,根本不給寶寶學習爬、站的機會。其實多讓寶寶自己活動,說不定他就能掌握得更快一些。

  二、嬰兒“學”站,家長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最好不要主動扶著寶寶“學”站

  要知道寶寶的許多發展(比如坐、爬、站等等)都不是靠學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到渠成”的。記得我家二寶小時候,我們大人也沒有刻意去要求她站,只是給她準備了一個爬行墊讓她自己玩,等過了一段時間,她自己就會扶著一些傢俱站起來了,雖然剛開始還站不太穩,但經過一次一次的練習,慢慢得她就能獨自站立了。

  ◆2、不要跟別的孩子相互攀比

  有的家長看到別的同齡寶寶早早會站,可能就會比較著急,或者錯誤地認為自己寶寶是不是發育出現了問題,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展歷程。現在大部分寶寶的營養都比較好,他們有些可能8個月左右就可以站起來了,而稍晚一點的寶寶大概要到一週歲左右才可以站起來。當然,家長切不可讓自己的寶寶與別的寶寶相互攀比,要知道每個寶寶都有他自己的“節奏”。

  ◆3、不要過多要求寶寶站立

  寶寶剛開始可能需要扶著依靠物才能站起來,雖然站的時間不長,但看到寶寶的成長,家長肯定會特別開心。之後等寶寶多練習了幾次,有的家長可能就會要求(鼓勵)寶寶多站一會,其實寶寶小的時候腿部力量還不足,如果站時間太長,有可能會傷到寶寶。因此建議寶寶每次站個20~3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當然,隨著寶寶腿部力量越來越穩,也可以相應的增加時間。

  寶寶何為“會”站?兒科醫生崔玉濤曾說過:寶寶會站的前提是雙側腳跟在站的時候能輕鬆著地,並能平衡身體自主晃動,1歲半之前會站即正常。

  三、結語

  總之,嬰兒什麼時候能站起是因寶寶而異的,如果寶寶發育得快,可能8個月左右就可以了。而若寶寶脊椎發育較慢,那可能到1週歲以後才可以獨自站立。當然,寶寶要想站的穩,那需要的時間可能就更長了。


不孕科沈文華醫生


嬰兒什麼時候能站起?


嬰兒的大運動其實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說在某個月份一定要能站起來,只要在某個月份區間內,就是正常的。


按照WHO的運動發育里程,對於小寶寶而言:

從5月齡開始到12月齡之間,能扶站就是正常的。
從6月開始,到14月齡之間,能扶走就行正常的。
從7月齡到16月齡之間能獨立站。
從8月齡到18月齡能獨走。



站立對發展平衡和肌肉力量很重要。嬰兒通過各種方式讓自己站起來,但大多數寶寶會利用身邊的沙發、椅子等等支撐自己站起來。


會站是學會走路的第一步,但家長也千萬彆著急,不能揠苗助長。


過早讓寶寶站立,即便在有外力輔助的情況下,也會損傷寶寶的脊柱和四肢。



並且,寶寶出生後下肢肌張力高於屈肌,所以,小寶寶站立初期會用腳尖著地,只要寶寶還處於腳尖著地的狀態時,就不建議讓寶寶練習站立,以免使得肌肉和骨骼發育出現問題,影響日後正常學步。


總之,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大運動發展不能操之過急,順應自然就行。


糰子的日常


理論的東西大家已經講過了,我說說實踐的吧。

我寶寶差不多9個月也可以扶站了,起初只有幾秒,到10幾秒,直到1-2分鐘。隨著他腿部力量的加強,他會學習扶著傢俱走,扶牆走,單手扶走,10個多月已經開始要可以扶著小跑了。

我想說的是像翻身,坐,爬,走這些大運動,父母其實不需要過多幹預,順其自然就好,孩子的發育到了這個階段,自然就會了。只有當寶寶爬行期足夠、鍛鍊腿部力量足夠大之後才會試著放手獨立站立,進而學會行走。當他站不動的時候,你想讓他多站會他也不願意。當他準備好了,他就一刻不停地要站起來。


這個時期從9到15個月都有可能,父母不必刻意追求寶寶早點站,早點走,如果寶寶沒有準備好而過早學站,對寶寶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做父母可以少些焦慮,少和別的孩子比較,順應寶寶自己的發展就可以了,好好享受孩子成長的過程!


誕媽和樂爸


嬰兒什麼時候能站起來?

不同嬰兒,生長髮育是不一樣的,故具體到某個寶寶何時站起來也是很難講的,但是正常情況下,十一個月的寶寶就可以站了,這個數據來源於我國的兒科學。

但是現實中,有些嬰兒可以站起來比較早,我的一個同事的兒子,在10個月的時候就能站了,而最近大明風華中的英宗朱祁鎮幾歲還只會爬,在太后的哭喊中站了起來,雖然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有些寶寶1-2歲站不起來也是多見的,但是寶媽們需要及時就診,排除胎兒其他病理性問題。

正常嬰兒的發展過程如下:

第一個月:俯臥,握拳,蹬腿,聽聲音有反應。

第三個月:會抬頭了。

第七個月:坐起來了。

第八個月:就會爬了。

第十一個月:站起來了。

第十二個月:會走了。

總結,嬰兒一般在十一個月左右能站起來了,現在的小孩更是會早些就會站起來。

知識創造價值,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俞醫生


嬰兒大運動發展具有自發性,孩子究竟什麼時候可以站起來,和孩子自身的發育有關,同時也和家長的養育有關。

決定孩子站立早晚的因素

大運動發展的速度

三翻六坐八爬是嬰兒大運動發育的平均時間,但是具體到每個孩子身上時間是不同的。這個時間還和大人的撫養方式有關。

《兒童心理學》中說孩子發育的順序已經被寫在了基因裡,但是速度卻和撫養人有著很大的關係。

如果家長經常鼓勵嬰兒進行爬行,自然對於腰椎和下肢力量的鍛鍊會更多,所以家長的干預也會影響嬰兒站立的時間。

孩子的體重

人們形容嬰兒總是說白白胖胖,小胳膊小腿就像是白白胖胖的藕節,看起來特別可愛。事實上這樣白白胖胖的寶寶在大運動發育上具有先天的劣勢那就是胖寶寶不喜歡動,相對於瘦寶寶,胖寶寶的下肢力量需要更多,所以大運動發育會比較遲。

嬰兒出生的時間

和足月寶寶相比,早產兒是需要按照矯正月齡來算的,因為早產,很多早產兒的後天發育和正常同月齡的足月寶寶相比,大運動往往會比較落後,孩子站立,走路的時間都會比較晚。

遺傳因素

孩子大運動發展的時間,出牙的時間,在嬰兒階段的發育速度都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所以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在嬰兒期大運動發育比較遲,孩子很可能也會站的比較晚。

嬰兒站立需要滿足兩個因素

1、骨骼發育:脊柱出現頸前屈;胸後曲;腰前屈,一般需至少9-10個月;   

2、肌肉發育:嬰兒會從趴著抬頭;翻身;到自行爬/坐,也要8-9個月的時間。   

如果骨骼和肌肉發育未達到滿足站立的前提,而人為託著孩子的腋下站立,甚至蹦跳,對嬰兒脊柱和下肢發育不利。

嬰兒爬行的時間在7-9個月,所以孩子站立的時間在9-11個月,有的寶寶站立的比較早會在8個月左右開始嘗試站立。



如果孩子有下面的表現證明身體做好了準備。

看孩子是否有站立的意識,當孩子的身體做好準備,寶寶自己會有站立的意識,會嘗試著想要扶著東西站起來。

看孩子站立的姿勢。孩子如果可以自己扶站,父母可以觀察寶寶腳掌的著力點,如果雙腳著地,看起來很輕鬆,證明孩子做好了準備,如果是腳尖著地,就不要讓寶寶嘗試站立了。

因為嬰兒之所以不能過早站立,是因伸肌和屈肌張力不協調。只有協調,才可站立。  

寶寶處於生長髮育旺盛階段,骨結構以軟骨成分為主,骨骼富有彈性,可塑性強,肌肉的力量比較薄弱,骨骼容易彎曲變形,在身體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只能適得其反,影響嬰兒的腿部發育。

寶寶學站立的過程這幾件事情不要做

不要扶著寶寶在大人腿上蹦跳。五六個月的嬰兒會開始在大人腿上蹦跳,這是一種慣性反射,並不是孩子已經會站立了,過多的蹦跳並不適合嬰兒腿部發育。

大人不要扶站。當腿部力量不夠,伸肌和屈肌不能協調的時候,孩子扶站過久反而容易出現O型腿。

腳尖著地對嬰兒下肢發育不利。腳尖著地代表孩子腿部沒有力量,腿上肌肉不協調,一旦出現腳尖著地,就不要讓孩子站立了。


不要用學步車。學步車會導致嬰兒腿部發育畸形,因為學步車很多嬰兒是腳尖著地,並且腿部發力方式和站立的方式不同,長時間坐學步車容易導致嬰兒腿部O型。

幫寶寶學會站立父母多做這兩件事

提高爬行難度

當孩子開始站立之後,下肢重力會增加,所以可以在學站之前讓孩子多爬行,爬行可以鍛鍊腿部協調,可能鍛鍊腰部和背部的肌肉。提高孩子爬行的難度,可以通過爬行難度增加腿部力量,而且爬行可以鍛鍊孩子全身的協調性。

可以在寶寶爬行的時候設置障礙物,比如枕頭,被子甚至斜坡。

讓孩子玩蹲-起遊戲

扶著孩子的胳膊,讓寶寶站在床上或者墊子上,扶著寶寶腋下起立,在孩子腿快要伸直的之後開始下蹲,通過起立-下蹲來練習寶寶腿部肌肉。

這個遊戲最好在孩子熟練爬行之後還沒有開始學習站立的時候去做,不要時間過早。

父母應該做的是尊重孩子大運動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儘量引導孩子比如多做爬行練習。


豌豆媽媽育兒


導讀:等寶寶邁過了爬行期的時候,腿部有了住夠的力量以後,就差不多要從地面上站起來,開始學習走路了,這時候好奇寶寶的探索征程將會更上一步。而作為父母的我們,看見自己的小寶寶終於能夠自己站起來,心中必然也是充滿著驚喜和愉悅的情緒。

但這個過程稿每個寶寶都會有不同的早晚時間,有些時候父母見到自己的寶寶月齡很大了,卻還沒有站起來,難免會有些擔憂。那麼,嬰兒會在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呢?接下來父母又要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來學習走路呢?

一、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學習走路

“我家的孩子,十個月大就開始會走路了!”、“我家的娃娃,一歲多點就會走了!”、“我家的寶貝怎麼一歲多了還不會走?”這些話語應該是不少父母都會聊及的,由於個體生長髮育的情況不一樣,

因此也會出現相差幾個月的時間差距,一般到15個月,絕大多數寶寶都可以獨自行走了。

父母們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從爬行到站立,再到學會走路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能夠操之過急。因為年齡太小的寶寶腿部發育還未完善,支撐力以及雙腿神經的控制力都不夠,很容易發生危險的事故。而如果超過15個月還不會走,那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看是否是寶寶身體出現了問題。

二、寶寶能夠站起來學走路的前兆

一般來說,當寶寶已經開始學會自己扶著東西站起來了,那就證明寶寶已經有了學習走路的能力。當父母們發現寶寶在家可以自己扶著矮小的家居站起來,或者有支撐的時候能夠藉助這些物體的力量自己慢慢挪步,並且可以做到蹲下再站起來等,那就表明寶寶要開始學走路了。

寶寶可以站起來學習走路非常大的一個前提就是腿部發育已經達標,肌肉力量足以支撐身體,以及大腦神經能夠基本控制雙腿。這時候爸爸媽媽們就需要注意好寶寶的一舉一動,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做出相關的引導,並且準備好相關的保護措施,帶領寶寶正式進入站立走路的世界。

三、寶寶學習走路的幾個關鍵階段

●第一階段(十至十一個月):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當我們發現寶寶已經可以獨立站穩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嘗試走路了。

●第二階段(十二個月):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展過程,這時候父母要對寶寶進行站—蹲—站的連貫動作的訓練,以增強寶寶的腿部肌理,訓練身體的協調性。

●第三階段(十二個月以上):在前期訓練足夠以後,這時候寶寶可以自己扶著東西行走,那父母就要學會放手,讓寶寶擺脫外部力量的依賴,學會自己保持平衡並持續行走。

●第四階段(十三個月左右):此時父母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力,身體和視覺器官的相互協調能力外,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周圍不同環境的適應力和應變力。

●第五個階段(十三至十五個月):正常來說,經過幾個月的鍛鍊,寶寶已經擁有很好的獨立行走能力,這時他們的好奇心會達到一個峰值,他們會四處探索。父母在滿足他們好奇心的同時做好安全措施,讓寶寶朝良好的狀態發展。

重要提示:對於正常的寶寶來說,一般在10~11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就能夠站起來了,而之後父母就可以開始對寶寶進行相關的學習走路的訓練,而訓練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讓寶寶漸漸地適應站立走路的狀態。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寶寶是什麼時候學會獨立行走的?歡迎留言討論。


格格巫育兒


嬰兒什麼時候能站?

對於7-8個月的嬰兒來說,即將迎來的下一個大動作發育里程碑就是獨自站立了。大運動能力的發展應該順其自然,切莫過於心急。


許多爸爸媽媽便會急於讓寶寶開始鍛鍊站立,爭取能早日讓寶寶獨自“站”起來,但是,爸爸媽媽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寶寶是否已經具備了獨自站立的條件,他的發育已經為獨自站立做好準備了麼?

寶寶發育總是按照他自己生長髮育的規律來進行的,不可人為打破這個規律,更不要將自己家的寶寶跟別人的寶寶去比較,這樣對寶寶來說是不公平的,尤其是每個寶寶的發育時間都是不同的。並不能說別人家的寶寶比自己的寶寶較早地學會了站立,那麼就說明那個寶寶比自己的寶寶更聰明,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誤區。也許你家的寶寶學會站立的時間比較晚,但是開始走路的時間卻比較早,這些都是不一定的。


任何一項大運動都不是“學”或者“教”出來的,而是寶寶自身發展所致。當寶寶的身體機能發育到了適當的程度,腿部力量足以支撐身體重量時,自然會扶著東西站起來,這個過程無需人為干預。此時的寶寶尚處於會爬後四處爬的階段,多練習爬行對寶寶的身體發育有很大的好處,家長應該創造條件並鼓勵寶寶多爬。

爸爸媽媽應該知道,站立和走路都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不可操之過急。


蝦米小白弛


這幾個月如果寶寶的幾個肢體動作還沒形成,你就可以做一些相應的訓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