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駕駛,應該檢查汽車哪些部位?

三薪二億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有計劃長途駕駛的話,我建議你抽時間先去4s店或者有相關資質的汽車保養維修店做一個汽車基礎保養。更換一下機油,因為發動機相當於人體的心臟,必須讓它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才不至於在路上給我們添麻煩。然後他們會對你的汽車整體狀況做一個全方位的檢測,包括全車的油液、燈光、輪胎、胎壓等等,我覺得這是很必要的,就好像人也需要定期體檢一樣,車子也需要定期的做一個“全身檢查”,防患於未燃。



說一個本人的例子,去年有段時間非常忙,經常到處跑,也就忽略了對汽車的保養。後來在4s店的提醒下,去店裡保養,最後查出來我車子的左後輪有一個比較大的螺絲釘,深深嵌在輪胎裡,導致那個輪胎慢跑氣。當4s店小哥把這個情況告訴我的時候,我嚇得後背直冒汗,因為那段時間我經常在高速跑來跑去。試想一下,如果車子在高速120碼的情況下突然爆胎,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後果…



所以,建議你出發前還是到4s店裡或者汽車保養店裡去做一個相關檢測,畢竟他們是專業的…


那些最寶貴


現在的汽車故障率已經很低了,而我們的道路條件也很好了。我因為工作原因,經常接了個電話就要出差,雲南省內包括附近的四川、貴州、廣西等都是自己開車去,畢竟有車會比較方便。我兩部轎車一部SUV,只要平常注意保養,油水充足,基本我都是拔腳就走,最多看一下輪胎氣壓是否正常。唯一就是因為那輛奧迪燒機油,跑長途前會檢查一下機油液麵,其他的都不用太操心了,一兩千公里內的長途,都沒有遇到過什麼麻煩


孤獨ai寂寞


個人經驗本人每年的跑大約3000---4000公里長途,開車在長途過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汽車發生問題。先檢查好汽車這幾個部位,等後悔就晚了。首體分以下幾點

1、檢查汽車的制動

別急著開車跑長途回家,先檢查好汽車這幾個部位,等後悔就晚了

在開車行駛中,汽車的制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汽車制動出現了什麼問題,遇到一些緊急情況,由於汽車制動失靈而造成生命安全,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在開車走高速回家之前,要仔細的檢查剎車片的磨損情況,剎車油的顏色是否透明,如果發現剎車片磨損得太嚴重,那就要及時更換。

2、檢查發動機油液

出發之前要檢查發動機油是不是在標準刻度上,防凍液是不是有缺失或者是漏油,拔出機油尺來,檢查一下機油的液位,是不是在標準刻度以內,並且檢查發動機,或者其他的地方有沒有滲油的現象出現,避免在行車途中出現發動機拉缸的現象。

3、檢查底盤懸架的膠套

別急著開車跑長途回家,先檢查好汽車這幾個部位,等後悔就晚了

底盤懸架的膠套也是一個檢查項目,要檢查一下底盤懸架的膠套是否存在破損的現象,底盤連桿是不是有斷裂的痕跡,如果發現了這種現象,應該立刻更換,在長途行駛過程中指不定會發生什麼,所以一定要仔細檢查好才是對的。

4、檢查輪胎

在我們每天都開車過程中,與地面直接接觸的就是汽車輪胎,所以汽車輪胎磨損的程度和老化的程度也比其他的零部件要快,所以在出發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一下輪胎的磨損情況,先測一下輪胎的胎壓,胎壁是不是有裂縫,破損或者是鼓包,在高速上行駛的時候容易出現汽車爆胎的現象。

所以:建議大家在出發之前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以防在路上突發什麼意外情況,自己也好有一個應對的措施,檢查這些方面,也是為了要保證自己的行車安全,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怠慢。



偉小寶214617341


大家好,我是風子,我是一名汽車修理工。逢年過節跑個長途,很多車主朋友喜歡把車開到4S店去做個檢查,以確保長途駕駛的安全 。可每每我們剛把車開過去沒幾分鐘,師傅就告訴我們車輛檢查好了。這麼快的速度,師傅檢查了什麼?有沒有認真檢查呢?估計很多車主朋友心裡都會犯嘀咕。

作為一名汽車修理工,我來說一說長途行駛前檢查的重點。不同年限的車檢查的部件和方法也不同,我們按行駛里程來區別檢查,一般3萬公里以內為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基本都屬於新車在保修範圍內,基本就看一看就好了。6萬公里以外的車屬於年限較多的車,也是小毛病高發期階段的車,需要重點仔細的檢查。下面我講詳細講解一下個階段的檢查重點。

3萬公里以內的車主要是目測檢查

輪胎,這個是重點檢查的對象,道路環境複雜,輪胎作為行駛安全中的重要部件,不可忽視,輪胎重點檢查氣壓,有無扎釘,有無吃胎或變形現象。如果你在平時用車的過程中,發現有方向跑偏或某一個速度點下方向盤有明顯的震動感,也是需要和維修師傅說清楚的。輪胎檢查中備胎也是重點,出門在外,沒有一個備胎可不行。

燈光,這個也是檢查重點,它不光是照明燈,也是信號燈。夜間行車,我們時常看到很多車的剎車燈不亮的或者是隻亮一個到兩個的,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更有嚴重的是整個後面的燈都不亮的,走到跟前才發現前面有輛車,有時候根本就反應不過來。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的,出了交通意外是最頭痛的。

雨刮及雨刮液,這個不經常用的功能通常很容易忽略,只有當我們想用的時候才發現雨刮刮不乾淨或是雨刮液沒有了。我們見過很多車主的雨刮片,不刮還好,一刮整個前檔都是模糊的,刮花玻璃是小事,行駛安全才是大事。長途行駛一定要檢查雨刮各功能和添加雨刮液。

底盤檢查,底盤主要是看下有沒有哪裡漏油、磕傷等情況。3萬公里的車基本不存在因老化造成的漏油現象,能漏油的點也就是發動機變速箱油封有漏油的可能,如果只是輕微的滲,沒有明顯的油跡,就不太要緊。最怕的就是磕傷,有可能自己在平時的用車過程中懸掛件哪個拉桿變形什麼的不知道,在長途高速行車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

機艙檢查,這個也主要是目測,看有機艙內的各油液是否需要添加,若有個別油液明顯不足的,需要仔細檢查是否有漏點。檢查線束是否規整,有無老鼠活動的跡象,有老鼠活動的跡象需要特別的檢查各管路、線路有無被老鼠咬壞的。

3萬公里以外的車檢查項目除了上述外還有以下下也是需要重點檢查的

電瓶,現在的汽車電瓶都是免維護的,很容易被忽略掉,但又是關鍵的一個部件,出門在外,倘若是因為電瓶虧電而啟動不了那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尤其冬季是去北方城市的更加需要重點檢查,用電瓶檢測儀器檢測電瓶的使用壽命和儲電能力。查看電瓶外殼是否有漏液的情況。

皮帶,皮帶屬於橡膠帶,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老化斷裂。皮帶一般是咋6萬公里以後需要注意的地方。正時皮帶在8萬公里後就需要更換了。

剎車片、剎車片的使用壽命是和個人的駕駛習慣和使用環境有關,一般的剎車片都能用6萬公里,但是如果剎車用的頻繁的話4萬公里也有更換的。剎車時至關重要的部件,所以需要認真檢查。

道路試車,一般上了6萬公里的車,都有必要進行道路試車,檢查一下有沒有目視不到到情況,比如車輛跑偏,懸掛異響,以及制動性能等等。

長途檢查的項目有很多,但都是檢查一些主要影響安全行駛的部件,一些不影響安全行駛的都是目視檢查一下就好。有些不影響安全的功能維修師傅也不可能逐一檢查,關鍵是車主在日常中如果發現了某些功能不正常可以記錄下來,到時候可以反饋給維修師傅重點檢查。曾經遇到好多車主都在維修保養的時候都是拿一張紙給維修師傅,上面記錄的都是平時用車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需要解答或者處理的,這個方法挺好,要不關鍵到保養的時候一下又想不起來平時遇到的一些問題。


風子修車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搞清楚長途駕駛與短途行駛的區別有哪些

1.長途行駛相比於短途行駛的平均車速高很多;

2.長途行駛時間久,車輛長時間保持在工作狀態;

3.長途行駛大部分時間路段為高速公路,附近設施少,車輛一旦出現故障救援難度高價格貴。


然後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區別,分別討論主要的影響因素:


輪胎要能經受考驗


車輛長時間保持較快的車速最直接考驗的部件就是輪胎。由於車速快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加大,以及路面本身的溫度都會導致輪胎溫度上升。溫度上升直接影響胎壓的變化,所以長途行駛前不正常的胎壓以及輪胎狀態是發生爆胎問題的罪魁禍首。

那麼關於輪胎胎壓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確認?首先每一輛車的車身上都會粘貼關於輪胎胎壓的標準數值,按照標準去補充胎壓是最正確的方法。這裡還有一個小的技巧,如果在車輛已經正常行駛了一段時間後立刻去補充胎壓,由於這時的輪胎已經處在一個熱車的狀態,所以我們在補充胎壓可以比標準胎壓多0.1-0.15Bar的壓力值。這樣當車輛恢復到冷車狀態後,由於熱脹冷縮輪胎內的壓力基本會恢復到標準值。



接著就是關於輪胎狀態的確認。輪胎正常使用壽命大概5年左右,一般在使用3年以後輪胎表面會出現細微的裂痕。很多4S或者修理廠會以安全為由讓你更換輪胎,其實並不是一出現裂痕就需要立即更換。細微的裂痕是一個輪胎表面橡膠老化的正常狀態,這時一般都會出現胎噪變大,行駛質感下降的情況,但是並不會直接導致爆胎。當然如果老化的裂痕比較深,這種一般都是由於輪胎本身質量以及平時行駛路面的腐蝕導致,此時更換輪胎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個輪胎的胎面一般都會有三到四根排水槽,排水槽內部都會平均分佈一些小臺階。當胎面磨損到臺階時,輪胎的排水能力會下降,遇到溼滑路面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這時候車主就一定要及時更換輪胎。而且如果輪胎的任何一個面出現鼓包的狀態,也是必須要在行駛長途之前更換的。


剎車系統檢查不可少


長途行駛由於車速較快,我們勢必會遇到一些緊急的狀況,這時緊急剎車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剎車片和剎車盤是首要檢查部件。剎車片的更換標準為剎車片厚度低於3-3.5mm就需要及時更換,剎車盤的更換標準為內外總共磨損超過3mm時需要更換(由於厚度的降低會影響剎車盤的強度,小概率會導致剎車盤的破損引發交通事故)。

關於剎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且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剎車油管。大部分的剎車油管為金屬材質,壽命很長。但是在剎車分泵處的剎車油管為橡膠材質,容易老化開裂,有一定概率在急剎時由於壓力過大導致管路破損丟失制動力,從而引發交通事故。


沒必要神化的剎車油


這時很多人一定很納悶,剎車油這麼重要怎麼到現在都沒有提及?每次車主一旦提到長途行駛4S或者修理廠都會讓更換剎車油。其實我國高速限速120KM/H,在不超速的情況下緊急剎車時剎車盤片之間的摩擦造成的升溫很難讓我們的制動液汽化影響剎車性能,畢竟我們不是在跑賽道,急剎的次數是相對較少的,所以剎車油真的沒必要換的這麼勤快。正常情況剎車油可以延長到六萬公里再去考慮更換,有的車型剎車系統密封性非常好更換週期甚至可以延長到十萬公里(本人剎車油更換公里數為十萬公里,除了飆車時的確出現制動行程邊長,正常駕駛緊急剎車完全沒有問題)。


小細節也不能忽視


長途行駛車輛會長時間的保持工作狀態,這時我們要提前確保各種油液的充足。機油液位,防凍液液位,剎車油液位,轉向助力油液位等。同時也要檢查各種管路是否存在洩漏的情況,情況嚴重最好及時修理,如果只是輕微洩漏為了以防萬一最好提前備好相關油液,保證在高速上可以及時添加不影響車輛的使用。

我們總結下來,最關鍵部位就是輪胎,剎車盤片,剎車軟管。包括各種油液以及管路是否存在洩漏的問題也不可忽視。祝大家長途之行順利~

硬核系說車,歡迎關注“馬頭人車庫”~


馬頭人車庫


1、機油

檢查機油位是很簡單的,我們只要在冷車條件下,把車停在平整路面,拔出機油尺查看,只要液麵在機油尺的上下限之間就可以,如果油尺顯示油量低於下限(Min),就必須及時添加相同規格的機油。有的車型沒有機油尺,那麼檢查方法是根據多功能顯示屏上的提示操作檢測機油油位。

2、變速箱油

變速箱油的檢查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老式的油尺結構,查看和檢查機油是相同的,只要液麵在上下限之間就可以的。但現在很多車型的變速箱使用的都是觀察孔,需要專業的維修人員才能檢查,我們只需要按照廠家要求在保養時定期檢查一下就可以了。

3、防凍液

防凍液也是比較簡單的,查看一下儲液壺液麵是否在上下限之間就可以了,如果缺少要及時進行添加,到了更換週期進行保養更換就可以,現在的車子很多是5年10萬公里左右更換一次。

4、轉向助力油

電動助力轉向是沒有轉向助力油的所以不做說明,而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是需要轉向助力油的。一般轉向助力油每半年檢查一次,長期不換油液會發黑變質,為了不影響轉向系統,建議還是按照使用手冊上規定的時間進行更換。

5、剎車油

剎車油檢查也是查看儲液壺的液麵高度,不低於下限就可以,含水量是用來判斷剎車油是否應該更換的一個標準,就是檢測我們剎車油中的含水量是否超標,一般2-3年左右更換一次比較合適。

6、玻璃水

玻璃水的檢查不同車型有一定差別,有的車型玻璃水有一個軟尺可以測量,有的沒有,所以玻璃水我們只要加滿就可以了。

7、電瓶水

電瓶水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很少涉及了,因為現在使用的大多都是免維護電瓶,所以不需要檢查電瓶水,不過也有部分車型還在堅持使用加水電瓶,所以如果使用的是加水電瓶還是需要定期檢查一下的。加水電瓶的檢查也是查看液麵,只要不低於下限就可以。


途虎養車


我平時經常開車跑長途,就根據自己實際體驗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吧。


1、輪胎和備胎,出發前把輪胎好好檢查一下慢跑氣的及時修補,備胎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往往需要時才發現備胎也沒氣了。

2、機油,檢查機油量,不足的及時添加,現在長途大都是跑高速,發動機長時間高轉速運行時如果潤滑跟不上就會拉缸抱瓦,發動機就廢了。對於喜歡燒機油的車在後備箱帶上補充的機油。


3、散熱系統,出發前幾天把膨脹壺加滿,讓發動機運行時儘可能多的往水道里補充冷卻液,每次跑完停車後檢查冷卻系統管路有沒有滲漏,水箱散熱器太髒了適當清洗一下,因為高速上散熱器難免要被昆蟲胡滿。當年我朋友跑高速,僅僅一百多公里由於防凍液少了導致發動機高溫,電子扇葉片都被烤變形了。

4、剎車油,剎車片,剎車系統其實不容易出問題,只要平時沒啥毛病一般不容易有問題,但是保險起見還是要查一查。

5、各種燈光都要亮,在路上經常看到一些車剎車燈只有一個亮,這在跑夜路時很不安全。

6、玻璃水,雨刷噴水器,天熱時用什麼水都行,必須有,否則遇到下小雨前車輪子帶起來的泥點會佈滿你的擋風玻璃,而雨量太小擋風玻璃上沒什麼積水,如果噴水器壞了或者沒水時你都不敢動雨刷,動一下泥點被刮開會塗滿你的擋風玻璃。當年從蘭州跑武威,遇到下小雨而車玻璃水壺被凍裂,無法噴水,只能一邊開一邊伸手用礦泉水衝玻璃。冬天行車一定要用防凍液,否則車頭的冷風會讓噴水器管道上凍,即使用開水澆開以後冷水噴到擋風玻璃上也很容易像上圖那樣結冰。



7、檢查三腳架,滅火器,準備一壺自來水放在後備箱,準備一條毛巾,一副手套,一個強光手電。如果萬一遇到車輛自燃就可以把水倒在毛巾和手套上,然後戴上溼水的手套打開發動機艙,用滅火器滅火或者用溼水的毛巾覆蓋著火點,一般都能撲滅剛剛著起的明火。因為汽車自燃時發動機蓋燙手,徒手無法打開,必須用溼水毛巾或者手套防燙手。而且毛巾也可以應急擦擋風玻璃上的霧氣,手套可以在你換備胎時不至於弄傷弄髒雙手。而強光手電則可以用來檢查車輛情況,應急時還可以當做應急燈。

8、提前規劃好路線,把要過境地區的電子地圖提前下載到地圖軟件上,以免過境時沒有地圖數據可用。同時還要檢查好手機流量套餐。

9、最好帶個保溫杯,路上喝口開水能提神解乏。後備箱裝幾瓶礦泉水,應急時可以當冷卻液添加到水箱裡。


愛車大家說


現在開車長途旅行的人很多,萬一路上車子發生預料的情況,不僅存在安全問題,維修還很耽誤時間。因此出行前,對車子應該進行必要的檢查。

一是檢查輪胎。主要檢查胎壓、老化以及受傷情況。通常只要輪胎沒有出現鼓包的情況,汽車在行駛中就不會爆胎,還要避免壓到尖銳的硬物或受到劇烈撞擊。特別提醒,備胎也同樣需要檢查。

二是檢查皮帶。如果皮帶老化嚴重,車子高速行駛時容易發生斷裂。附件皮帶斷裂,不但有一定的危險性,車子也無法繼續行駛。

三是檢查電瓶。如果電瓶使用較長一段時間後,車子停放一個晚上,就可能因虧電無法發動車子,就得找維修人員換電瓶,耽誤時間。


四是檢查玻璃水。長途出行玻璃髒了是很正常的,如果沒有玻璃水,幹刷不但不起作用還會損壞雨刮片,所以玻璃水需要及時添加。如果真的沒有玻璃水了,也可以加礦泉水應急。

五是檢查所有燈光。燈光的檢查很重要,關係到行車安全,絕對不能忽視。

六是檢查機油、剎車油和防凍液。這幾種液體是否需要更換,得根據行駛公里數和時間確定,或者讓專業的維修技師檢查。

七是檢查剎車片的厚度。剎車片關係到行車安全,出行前一定要仔細看一看,如果只有兩三毫米厚度,就必須更換。


我真的說過


開長途要做好預前準備。把車子開到4s店去做一次全面檢查,這樣能讓汽車以最佳的狀態迎接下來的長途奔波,而且大幅提升車輛的安全性。還可以學習一下換胎,自己動手換一次,熟悉一下流程,免得碰到時手忙腳亂。觀察天氣。備足乾糧和水,帶適量的現金,給手機多充點話費。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出行。

在4s店檢測需要注意的事項,第一檢查動力系統重點檢查。比如發動機的機油,水箱的液位是否在規定的標準,如果是自動擋車型,還需要檢查變速箱油是否卻是,如果車過大的車輛還應檢測正時皮帶的實際使用壽命是否更換。第二剎車系統常規檢測。要想長途高速駕駛。剎車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長時間踩剎車容易造成剎車磨損會加快,這裡切記不要偷懶。第三輪胎檢測。畢竟輪胎就是車輛的四個腳,保證安全出行,非它莫屬。首先要檢查四個輪胎保持壓力相同。其次還要檢測輪胎磨損情況。還得檢查下四輪平衡。清除輪胎上面的異物,避免造成爆胎。第四檢測全車的燈是否正常。第五車內液體檢查。比如注意防凍液,機油這些液體是否需要添加防凍液。第六檢測全車的電路系統是否正常。






鄒淵


如果車輛狀況較好最少也要檢查一下輪胎氣壓及輪胎磨損情況,包括備胎氣壓。

對於老舊車輛跑長途前建議做個全車檢車,內容包括如下:

燈光、雨刮、剎車、輪胎、油液,水箱及散熱風扇等是否正常;特別是水箱的檢查,避免長時間高速行駛水溫過高、壓力過大導致爆水箱的情況發生。如果目的地氣溫較低的情況還要更換防凍型雨刮水,保證雨刮水,水箱水,機油等都能適應當地氣候。

另外總結幾項高速行車技巧:

1)一定不要疲勞駕駛,疲勞駕駛是造成意外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好有親朋好友一起同行,可以每隔2個小時輪流駕駛。如果覺得有睏意,一定記得停車休息片刻,千萬不要硬撐著;

2)保持一定的車距,不管別人怎麼開,怎麼違法超車,自己要不慌張,高速上保持好車距能保命;

3)行車前,做好安全檢查,包括有油液情況(看看車底地面有無油汙水痕);測量胎壓,看看輪胎的氣壓是否合適;檢查機油狀況(抽出機油尺,看看上面機油的顏色是否正常,機油高度是否合適);還有檢查備胎是否完好;剎車系統是否正常;

4)規劃好路線,列好行車計劃(哪裡加油,停車,吃飯等),記得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超速駕駛;

5)遠離大貨車,超越大型貨車時,動作要果斷;

6)彎道行車:不可在彎道超車或在不清前方有無來車的情況下佔道過彎,過彎前要減速鳴笛。在山路行駛時,千萬不要切到對面的車道逆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