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故事」慈禧西逃過大同 福地寶城史留名

「平城故事」慈禧西逃過大同 福地寶城史留名

1900年,英、法、德、意等八國聯軍憑藉堅船利炮,打開了大清王朝的大門,侵入了大清王朝之都北京,中華大地又一次開始了劫難。就是在這一年八月十五日的凌晨,啟明星還掛在天上,淡淡的晨曦籠罩著大地,遠遠近近的地方,不時響起零星雄雞的叫聲。

然而,此時的故宮,正沉浸在緊張和慌亂的氣氛中,慈禧太后穿著藍布大褂,在宮人們的攙扶下,跨上由桂祥駕馭的朱輪紫韁大鞍騾車,光緒皇帝穿上青洋縐大褂,坐上由倫貝子駕馭的馬車,隆裕及宮眷等分別乘著各王公大臣的車子,倉皇出逃。隨駕西逃的要員有端親王、慶親王、肅親王、那王、溥俊、莊親王、輔國公、載澤、溥興、溥倫、軍機大臣剛毅、刑部尚書趙舒翹、右都御史英年及內監李蓮英等人,隨行官兵以及神機營和虎槍營的八旗兵和練軍,由馬玉昆指揮調度。隨行的後宮女眷有光緒皇帝的隆裕皇后和瑾妃,慶親王的兩個側福晉和三個女兒等。

地安門打開之後,馬車、騾車,還有騎馬的、步行的,大約千餘人的隊伍凌亂而踉蹌地出來,再過西直門,朝北行進。這皇家隊伍沒有了往日的威儀,嘈雜的車軸的聲音、瑣碎的馬蹄的聲音以及零亂的腳步聲打破了北京黎明前的寧靜。慈禧太后一行在頤和園稍作停留,在仁壽殿慌亂地進行了休整後,便朝北京的西北行進,開始了他們狼狽的西逃之行。

西逃隊伍一路狼狽不堪,惶惶如喪家之犬,經貫市、岔道、南口關溝和康莊等地,一直到了河北懷來,情況才有所改變。這時慈禧、光緒和大阿哥總算分別乘坐上轎子,挽回了一點點面子。懷來知縣率本縣人等夾道把慈禧和光緒皇帝迎進縣衙,進行了修整。這時候接到聖旨的甘肅藩臺岑春煊也帶著五營二千多名黑衣威遠軍前來護駕,太后、皇帝的心才得以安定下來。

過了懷來,又過宣化。兩宮下達諭旨,告訴沿途地方官員,他們此行要巡幸太原,讓大同鎮總兵帶兵到交界的地方迎護,同時讓山西大同知府迅速趕到與懷安縣交界的地方,與直隸宣化府知府李肇南進行交接,同戶部侍郎英年檢查沿路的道路驛所,安排住宿的地方。

各地官員都做好了接待的各項準備工作,慈禧和光緒的這一次西逃變成了沿途的視察活動。

慈禧到了宣化的時候,天鎮知縣額騰,趕緊準備好接待的一切。由於慈禧一行人員在宣化連著住了四天,當時大同地區正是最熱的時候,當慈禧到了天鎮,食品都變腐變臭了,知縣額騰好不容易準備的接待物品,就這麼泡湯了。匆忙之間,他怕再辦這些物品既增加老百姓負擔,又遭到一生奢侈的老佛爺的責難,無奈之下服毒自殺。縣太爺一死了之,楊縣尉膽戰心驚,接著操辦,直到慈禧和光緒鑾駕抵達天鎮縣,入駐慈雲寺,接待的飯菜還沒有辦齊。慈禧一行到了慈雲寺,已經飢腸轆轆,看到寺裡的和尚晚課後正在喝谷麵糊糊,慈禧也顧不上矜持,端起碗來就喝,而且喝得津津有味,還連說:“好香,好香!”

在慈雲寺的寺廟休息了一晚,八月三十一日,兩宮鑾駕抵達陽高縣,在聚樂堡一戶李姓大院住宿。慈禧剛剛吃了幾口本地特產綠豆麵條,以山蘑、木耳、香草、黃花等野菜做滷,忽然人聲嘈雜,聽說當地幾個後生上山採摘野菜時摔斷了腿,是來討要醫藥費的,一詢問才知道是太監張天順為了討好慈橲,暗令聚樂驛的行營逼著村民們上山採集而為。慈禧一怒斬了張天順,人們這才退去。第二天一早,慈禧不敢在這裡久留,吩附立即啟程。九月二日,兩宮鑾駕抵達大同縣,也就是今天的大同市。大同府總兵楊鴻禮帶大小官員出城恭迎聖駕。大同府的準備工作充分,物品供應也稱得上豐盛。直到此刻,慈禧及其一路奔波的朝廷官員和隨從的生活才出現明顯改善,讓習慣於奢華生活的慈禧感到了舒適與欣慰。進入大同城後,慈禧看到這座北方重鎮,城樓、匾樓、望樓、角樓,樓樓相望,主城、甕城、關城、月城,城城威儀,終於有了一些安全感。再看大同城內,街市規整,店面林立,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派祥和繁榮的景象。當路過一個過街樓閣太平樓的時候,她一直以來繃著的心終於安定了下來,長長地嘆了口氣,說:“太平了,終於太平了”。車駕經過四牌樓、鐘樓,一路上樓閣、牌坊林立,雕樑畫棟,氣勢不凡,慈禧不由得感嘆道:真是一座福地寶城啊!在大同府,稍稍安下心來的慈禧對隨行官員作了調整,還下令殺戮義和團成員。隨後,慈禧傳旨,大隊人馬朝著省城太原府的方向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