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戲人生 演人間真情——看張李吳如何傳承“打鑼腔”

他是《白蛇傳》中痴情的許仙;

他是《薛剛反唐》中勇猛薛剛;

他是湖北省通城縣非遺傳統劇種“打鑼腔”傳承人張李吳。

舞臺上,他時而指揮千軍萬馬,叱吒風雲,時而柔情百轉,逆來順受,演盡人間冷暖,世事變遷。現實生活中,他帶著15名演員、開著一臺流動舞臺車,一年有兩百多天在鄉間來回巡演,30多年來,下鄉演出萬餘場,培養出了50多位小有名氣的演職員。

花鼓戲人生 演人間真情——看張李吳如何傳承“打鑼腔”

通城縣非遺傳承人張李吳在演出非遺傳統劇種“打鑼腔”《遊春》

作為通城花鼓戲“打鑼腔”第六代傳人,他窮其一生,將全部精力投身於花鼓戲的表演和劇本創作當中,為觀眾帶去歡樂的同時,也為通城花鼓戲的發展與傳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63年出生於雋水鎮一個普通梨園世家的張李吳,小學二年級就開始跟著父母學唱花鼓戲。“每次看到父母唱戲,我都很想學,有時也跟著唱幾句,越唱越有味,越發喜愛這門藝術。”張李吳說,“後來,父母組織了一支鄉劇團,我就時常跟著他們下鄉表演,學到了不少。”

15歲時,跟隨父母在云溪演出,由於飾演<>中唱奶生的角色病了,他自告奮勇擔任角色,在父母遲疑中,他登臺演出,感情投入,形神兼備,贏得陣陣掌聲。父母也從掌聲中看到了希望,這孩子天生就是唱花鼓戲的料,沒有錢購買戲服,就把僅有的一床緞面被子拆下來改成戲服。

1979年,一個偶然的機遇,真正開啟了張李吳的花鼓戲“打鑼腔”生涯。這一年底,在通城全縣文藝調演中,16歲的張李吳憑藉優異的表現,榮獲二等獎。因為在花鼓戲表演中展露的出眾才華,隨後,他被選入縣文化館創辦的業餘花鼓戲劇團,師從左滿報、吳松林等有名的老藝人。

花鼓戲人生 演人間真情——看張李吳如何傳承“打鑼腔”

通城縣非遺傳承人張李吳一家在化妝準備演出非遺傳統劇種“打鑼腔”《勸嫁》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張李吳永遠是最早出現在練功房裡的學生。他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納知識。“機會來了就要抓住,喜歡這一行再怎麼付出也願意。”回憶起當時,張李吳覺得辛苦卻幸福。

經過6年勤奮學習,1985年,張李吳正式轉入通城縣專業花鼓戲劇團,很快便主演了《香魂恨》《黃金案》《平貴回窯》等多部戲曲。

“你看,這張照片是1986年拍的,當時我們在表演《香魂恨》。”談到主演的戲曲,張李吳從書房內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向我們展示那些難忘的歲月,當時的現場那真叫人山人海,氣氛異常熱鬧,我們表演也很起勁。

花鼓戲人生 演人間真情——看張李吳如何傳承“打鑼腔”

通城縣非遺傳承人張李吳在教兒子學唱非遺傳統劇種“打鑼腔”《三伢子掰筍》

花鼓戲鄉土氣息濃郁,唱腔優美委婉,故事情節來源生活,表演形式靈活多樣,受到通城人的喜愛。

1989年,父母創辦的花鼓戲“打鑼腔”劇團後繼無人,面臨倒閉。為了不讓通城兩百餘年“打鑼腔”失傳,他毅然辭職,把戲中人物作為為人處事的楷模,教育子孫後代向善、向美,和諧友愛。他做工細膩,唱腔洪亮,一招一式中規中矩,上場走三步,觀眾就掌聲雷動。一時間,出現“張李吳不到,不準開鑼”“不唱就不唱,要唱就接崇通百花藝術團”的盛況。

然而,時過境遷,此後張李吳和他的花鼓戲劇團每況愈下,這一地方小戲種開始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現如今,在通城、崇陽兩縣,花鼓戲“打鑼腔”傳人總共不超過50人,許多從藝人員都已經改行,從事其他職業。年輕人也不願意學,因為收入不高,花鼓戲傳承正面臨後繼無人的“危險”。

花鼓戲人生 演人間真情——看張李吳如何傳承“打鑼腔”

通城縣非遺傳承人張李吳(左一)與妻子、兒子同臺演唱非遺傳統劇種“打鑼腔”《勸嫁》

有人說:“三年出個狀元,十年出個演員”,可見培養一個演員之難。

對於現狀,張李吳很是擔憂。他說,花鼓戲這種“一唱眾和”的表演形式在全國都不多見了。曾今,這種原汁原味、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深受當地人的喜愛,但是現在,觀眾越來越少,從藝人員的日子舉步維艱,這將直接導致一個結果:文化失傳。

“無論如何,我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讓這種情況發生。”張李吳語氣堅定。為了保護花鼓戲“打鑼腔”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20多年來,下鄉演出萬餘場,觀眾幾千萬人(次),培訓七批學員,張李吳不僅專注於研究花鼓戲的發展方向,而且積極轉變演出形式,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精準扶貧似春風,農村處處展新容,扶貧政策真正好,暖人心,嘿暖人心……”。張李吳利用花鼓調,將扶貧政策改寫成村民通俗易懂的三句半,在通城縣供電公司“扶貧濟困,你我同行”——瑤泉村演出會上,引來村民熱烈的掌聲。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4年,通城花鼓戲“打鑼腔”“樓臺”,作為全省僅有的三個地方小劇種,參加第二屆地方戲曲藝術節演出,榮獲“優秀傳承獎”;2015年,通城花鼓戲“香魂恨”選段“廟堂重逢”榮獲咸寧市首屆戲曲演唱比賽“三等獎”。

“做好文化傳承,是需要一點執著甚至狂熱,不管哪一個戲種,只要有一個出名的演員和一臺出名的戲,這個戲種就活了。”張李吳對這種“一唱眾和”的藝術形式有著獨特的執著與熱愛,也深知後繼人才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在培養徒弟的過程中,他總是教導每一位徒弟。他還把年僅10歲的兒子張俊送去湖北省職業藝術學院學戲。

學戲3年多的的兒子張俊一放寒暑假就忙著同父親演出,他打算將祖輩的傳統戲傳承下去。

“我們祖孫三代傳承花鼓戲,用戲育人,讓這種美德永遠傳承下去。”80多歲的第五代 “打鑼腔”傳人,父親張志學,老而彌堅,至今風雲戲臺,愈演愈烈,初心不改。

如今,祖孫三代,傳承著通城花鼓戲“打鑼腔”,讓這藝術珍寶在民間綻放。

相關鏈接:通城花鼓戲“打鑼腔”

通城“打鑼腔”,又名通城花鼓戲,有著近200年的歷史,入選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地方劇種將湖南嶽陽花鼓戲的琴腔、通城本地的花腔小調、山歌民樂以及長沙花鼓戲的川調揉合在一起,集琴腔與川調之長。“打鑼腔”用通城方言演唱,聲腔有圻水、倒板漿、打鑼、四平等四大主調,至今仍保存著“一唱眾和”,無絲絃樂伴奏的原生態戲曲音樂特點。

(來源:咸寧日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劉建平 通訊員 葛七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