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脣部以下什麼都沒有,就像是個小孩的面具,眾人狂叫而逃

光緒年間,宛平的謝紫庵,有一個墳莊,離都門只有十多里路,距離非常近。他有兒個侄子,都喜好遊蕩,因為那地方盛產鶴鶉,所以一到冬天,他們總要收拾東西前去捕捉,經常是好幾天不回家。鄰居中有很多他們的同夥,也因為有墓田在那兒,又有地方可住,都玩得不亦樂乎忘記了回去。

他唇部以下什麼都沒有,就像是個小孩的面具,眾人狂叫而逃

所以十幾個人經常聚在一起,一大早就踏雪去捕捉鵪鶉,晚上一群人圍在爐邊喝酒取樂,即使是以前都不認識的人,只要有相同的志趣,就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氣氛好不愉快。 吃喝玩樂這也本就是紈絝子弟的習性。

有一天他們又相約歡聚在一塊兒,喝光了所帶的美酒,又沒有捉到鵪鶉,一群人沒有了什麼興致,於是就一起徹夜長聊來度過漫漫長夜。說的內容大多都是一些怪誕的事,一群人興致勃勃,加上當時夜色已深,講故事的人又故意渲染恐怖的氛圍,嚇得人群中膽小的人毛髮微豎。

他唇部以下什麼都沒有,就像是個小孩的面具,眾人狂叫而逃

忽然有一人開口故意說道: “我聽說從前有的鬼是沒有下巴的,但並沒有誰看到過,估計這種謠言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又有一人幫襯著說:“下面讓我來試一下,看一看在我們中間有沒有沒下巴的鬼。”說著就用自己的手一個個地摸在座者的下巴。

輪到其中一位,那人轉過身子偷偷發笑,怎麼都不肯讓人摸。 大夥一起抓住他,那人不得已突然把頭轉了過來。在燈火的照映下,大夥兒都湊近細細察看,驚駭地發現那人從唇部以下什麼都沒有,就像是個小孩的面具,大夥兒紛紛對視,然後連鞋都忘記穿狂叫而逃。

他唇部以下什麼都沒有,就像是個小孩的面具,眾人狂叫而逃

才剛出屋門,就都倒在地上,還聽到鬼的吼叫聲,大夥兒此時更是十分恐懼,不禁大叫連連。村上的人聽到喧譁聲趕緊跑過來看,見那些人像一連串的珠子,都一個個疊著跌倒在地上,覺得好笑然後把他們都扶起來。

可聽見他們身下不斷地有聲音發出,用燈火一照,原來並不是鬼,而是一條巡夜的狗,大家更是不由得鬨堂大笑。那些人的驚魂剛剛安定下來,看到後也都感到十分好笑,這才敢一五一十地講出事情的經過。

他唇部以下什麼都沒有,就像是個小孩的面具,眾人狂叫而逃

第二天,那些人都回家去了,有了這次經歷,他們從此就再也沒有興趣去捕捉鵪鶉了。編後語:在青燈黑夜時,說鬼話卻不知道原來鬼就藏在其中。 當大家談興正濃時,鬼一定不會沉默不語,又怎麼會因為沒有下巴而喪魂落魄,這些人竟然讓談鬼的鬼不開口說話,和那些吃豬腸的小子敗壞別人的興致的行為不是一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