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異之美——太湖石

在景觀設計中,園林石有點綴、美化景觀的作用,其自身也有一定美感,因此在各種設計中總是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園林石不僅作用廣泛,而且也是中華賞石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

那麼園林石中常見的太湖石又是怎樣的一種美呢?

怪異之美——太湖石

淺談太湖石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石灰岩長期經受波浪的衝擊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蝕,在漫長的歲月裡,逐步形成的。其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通靈剔透。

怪異之美——太湖石

太湖石的色澤以白石為多,少有青黑石、黃石。尤其黃色的更為稀少,故特別適宜佈置公園,草坪,校園,庭院旅遊景色等。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怪異之美——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太湖石因產於太湖而得名,為我國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廣義上來說,也把各地產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態的碳酸鹽巖統稱為"太湖石"。

太湖石的特點

太湖石為典型的傳統供石,以造型取勝,“瘦、皺、漏、透”是其主要審美特徵,多玲瓏剔透、重巒疊嶂之姿。

怪異之美——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太湖石分類

太湖石分為水石和幹石兩種。

唐吳融的《太湖石歌》中:"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萬古生幽石,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得識。" 生動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採取方法。

而幹石則是4億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紅壤的歷久侵蝕下而形成的。

然而因所處位置和特徵略有不同,太湖石又被做出了另一些分類。

江蘇太湖石

江蘇太湖石指江蘇太湖產的石頭,多窟窿和褶皺紋理,可造假山,點綴園林庭院等人文景觀。

蘇州五峰園

1

怪異之美——太湖石

2

怪異之美——太湖石

3

怪異之美——太湖石

4

怪異之美——太湖石

5

怪異之美——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浙江太湖石

由石炭系黃龍組與船山組、二迭系棲霞組、二迭系長興組、三迭系青龍群等碳酸鹽巖形成。

怪異之美——太湖石


安徽太湖石

安徽太湖石指安徽太湖石基地的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唐堯奇石

保定唐縣一代的太湖石,因唐縣屬於唐堯文化,故在唐縣的太湖石又被尊稱為"唐堯奇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房山太湖石

房山太湖石,也稱北太湖石,產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地區。該石形狀和南方太湖石相似,具有太湖石的渦、溝、環、洞的變化。

怪異之美——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五井太湖石

五井太湖石主要分佈在臨朐縣五井鎮政府駐地以南的山地丘陵中,主要以蓮花山為中心。

怪異之美——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太湖石石景藝術

太湖石與傳統賞石文化

中國有著悠久的石文化歷史。宋代以降,以杜綰的《雲林石譜》為代表的一批品石專著相繼問世,其中不乏單獨論及太湖石的品石著作,大詩人兼賞石家的白居易在《太湖石記》中也指出:“石有聚族,太湖為甲,羅浮、天竺次焉。”

由此發端,各種以太湖石為主的石評層出不窮。而前人對於以太湖石為代表的具體石評,主要集中於米芾所流傳的四字訣,即瘦,皺,透,漏”。經過後人的補充和演繹,“四字訣”從最初對太湖石的品評逐步形成為一系列的品石審美標準。

怪異之美——太湖石


太湖石與山水畫論


中唐以來,太湖石成了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許多畫中都可以尋覓到它的身影,詩文讚頌也是不可勝數。

從《宣和睿覽集》的祥龍石圖開始,太湖石不僅作為中國繪畫創作中一個重要的素材,更成為畫家筆下創作的主體。畫家朱耷精於畫石,其《湖石雙禽圖》中對湖石的描畫已得心應手,寥寥數筆卻緣心立意。

怪異之美——太湖石

除了在早期單獨描繪山石的繪畫作品中尋蹤覓跡之外,後期誕生的山水畫及山水畫論對太湖石品鑑及園林中的應用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太湖石與傳統掇山疊石


太湖石置石立多臥少,以特置峰石最為常見。因形就勢,追求自然天成之趣,且用石簡潔,擇要處而綴之,最忌石多而繁瑣。

怪異之美——太湖石


太湖石作峰石有兩種形式:一是獨塊的,下面配自然石座;另一種是由二、三塊或多塊紋理相似的峰石拼掇而成。單塊的湖石立峰一般都具有險峰的意態,給人以峰高插雲的幻覺。

怪異之美——太湖石


太湖石的散置石組其佈置原則,可歸納為主從相隨、顧盼呼應。成組列布的太湖石配置,既保證了整體的統一協調,又強調部分間的對立和呼應變化。與特質峰石相異,太湖石的散置石組更注重功能上的實用性,強調與建築、植物、水體的結合。

怪異之美——太湖石


太湖石掇山,指在有限地域內,與建築物或與水體緊密結合,或於庭院中點作小景的假山作品。江南地區的聚集了不少太湖石大假山的佳構傑作,如揚州個園的湖石假山,俗稱“夏山”,富有靈巧而渾成之美,中空而外奇之趣。

怪異之美——太湖石


還如環秀山莊所做的太湖石大假山,其整體富於氣勢,而局部處理亦精緻細膩。佔地雖只半畝,卻把自然山體的形象“移天縮地”地集納在有限的空間裡,表現岀高峰、危徑、飛樑、絕壁、泂壑、石室、澗谷等多變的山水形象。

怪異之美——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怪異之美——太湖石


自然與工巧,互為依存,缺一不可。太湖石石景藝術之所以恆古不朽,其功績在於兼具山林之美,自然與工巧並重。山川與造園疊山家神形交融,最終神合意連,“神遇而跡化”,這也是太湖石石景創作的最高境界。

太湖石的獨具神韻,使得它在歷史長河中脫穎而出,被人們所喜愛。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園林事業的進步,太湖石在人們視線中出現的次數越發頻繁,他的美學價值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發現,這無疑是太湖石在歷史舞臺的再一次展現機會。只是,太湖石屬不可再生資源,在對石材需求日益增長的今天,太湖石的資源情況已經不容樂觀。所以,希望在喜愛和欣賞太湖石的同時,我們也能為其發展作考慮,在挖掘,評價,應用新的石材方面多下功夫,不過度開發太湖石,讓這奇異動人的太湖石繼續譜寫其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