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部电影,让你看完后坐卧不宁,心乱如麻,一会儿思绪万千,一会儿百感交集,想要做点什么,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该做什么,该说什么,整个人就和困在铁笼中的猛兽一样,只会绕着栏杆不停地打转,逃又逃不掉,叫又没人听,想怒吼,想痛哭,很害怕,很郁闷,很暴怒……

《小丑》

再多的溢美之词都是多余的。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2019年虽然还有些日子才会结束,但是今年最好的作品,无疑是它,《小丑》,没有之一,没有疑问。而且正如已经开始形成如同潮水般涌来的舆论一样,我完全同意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如果明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不把最佳男演员,最佳影片,最佳导演颁发给《小丑》,那么将是奥斯卡的耻辱。

已经厌烦了那种四平八稳的面面俱到,就这么把话撂这儿了。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以下部分会有情不自禁的剧透,介意的话,建议看过电影之后再来一起讨论,不介意的话,可以接着往下看,放心,不会影响你的观影感受。因为我自己就是看了不下二十篇国内国外的深度影评分析,自以为已经做足了心理建设,等到真的看电影的时候,还是会被惊到下巴都合不拢,这个评语一点都不夸张。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小丑,是Joker,不是Clown,美国漫画公司DC旗下的头号反派,大名鼎鼎的蝙蝠侠就是他的死对头。两个人都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哥谭市Gotham City,有人说这座虚构城市的原型是芝加哥,有人说是纽约,反正都是那种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人来人往,冰冷,坚硬,虚伪,残酷的石屎森林。所以,朋友,如果你是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的话,总会从哥谭市里面发现一点自己周围的影子。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蝙蝠侠是一部系列漫画,前前后后的各种版本拍了没有一百部,也相去不远了。其中作为和男一号纠缠不休,生死相搏的小丑,自然也有很多版本,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个,一个是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1989年在《蝙蝠侠 Batman》中的邪恶化身,另外一个自然是希斯·莱杰 Heath Ledger在2008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 The Dark Knight》中用自己的生命刻画出来的天鹅绝唱。

看得出来了吗?就算是强如杰克·尼克尔森,希斯·莱杰,也只是作为反衬永远和光伟正,永远大义凛然的蝙蝠侠的“配角”而出现的,但是这部《小丑》不是,小丑才是独一无二,当之无愧的主角,蝙蝠侠?那还是个小屁孩儿呢!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而且,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小丑前传的电影,不如说导演只是借了个小丑的外壳儿,给大伙儿讲了个故事,一个非常悲伤的故事。

片中的小丑,可以是我,可以是你,可以是他或者她,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压根就不是什么超级英雄,因为他不仅没有任何超能力,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扔到人群中就会被茫茫人海所淹没的普通人,而且他是一个病人,有着严重的精神应急刺激反应,具体的表现就是动不动就要大笑,对,一种一旦听过绝对不会忘记的大笑。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只是个病人也就算了,他的悲剧性命运更多是来自于他的社会定位---LOSER,一个生长在社会底层,被主流社会所排斥,贫穷,弱小,无助,卑微,就像他的独白,他是一个社会的边缘人。

不过他善良,温和,幽默,羞涩,还是个热心肠,而且就像他的名字一样,HAPPY”快乐”,一个名叫快乐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不管是从事自己的职业---小丑,还是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喜剧明星,他都牢牢记着妈妈说过的话:”要对人保持微笑,这是有意义的,能给世界带来欢笑。”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毫无疑问,影片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不过好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好么?

呵呵,图样图森破。生活会告诉你答案,好人不等于好日子,二者-其实-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这才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亚瑟,当然你可以叫他小丑或者HAPPY(每次他妈妈这样叫他的时候,都让人觉得毛骨悚然,浑身鸡皮疙瘩),生活中有三根赖以支撑的纽带,一根是妈妈,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把妈妈照顾的无微不至,一根是刚刚开始一段感情的女友,两个在底层的人总是期盼着互相取暖,还有一个是电视屏幕里面真正的喜剧大明星(罗伯特·德尼罗饰)是他的精神支柱,职业方向,一个他想成为那样的人。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不过,最后亚瑟之所以变成小丑,不再是HAPPY,其中的标志性三部曲就是他自己亲手把三根纽带一一斩断,从此了无残念,一心向恶。就像一个人一直在忍受各种不公,一直在忍受各种羞辱,直到有一天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反抗,而且一出手便是斩钉截铁,毫不留情,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在暴动,而是全城人一起在造反,整个哥谭市陷入了无序的黑暗之中。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这哪里是什么漫画改编的爆米花电影,明明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和真相的控诉书!亚瑟用它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生活它到底有多操蛋,它是怎么把一个好人,一个成年人,一个努力想往上爬的人一脚踹翻,然后踏上无数只脚,朝你泼脏水,拿刀子捅你,用火烧你,还在不停地嘲笑你,侮辱你,把你最珍爱的东西撕成碎片,直到最后把你彻底毁掉,或者,你可以把它毁掉?

至于亚瑟是到底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去看电影吧,真的很精彩。

毫不夸张的说,杰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在《小丑》中的表演,已经步入化境,同那些直到今天乃至永远都会在大屏幕上熠熠闪光的名字一起,成为一种标准,成为一种传奇。

即使如此这般的吹捧,似乎依然觉得不够。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原来的杰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的表演是什么样子?

《角斗士 Gladiator》里面那个阴郁,狡诈,然而又如同水仙花一般华美的男子,古罗马的皇帝康莫迪乌斯Commodus?

《她 Her》那个才华横溢,心思细腻的作家西奥多Theodore?

还是让他拿下奥斯卡和金球奖双份提名的《与歌同行 Walk the Line》中那个敏感,多才,脆弱的乡村歌手约翰·卡什?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作为一名童星出道,自幼成名的演员,以上的这些角色已经足以令他傲视同侪,不过当看过《小丑》之后,我相信你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那就是杰昆·菲尼克斯之前所有的表演都是为了亚瑟,为了Happy,为了小丑,或者,我们可以说他这一生都是为了这个角色。

为什么呢?

比如当他笑的时候。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这是全片最魔性最具有穿透力可以直接戳穿五脏六腑的声音,如果以后不知道怎么形容“笑比哭还难受”的话,就把片中随便一段表演拿出来播放就可以了。我不知道他是如何锻炼自己的面部肌肉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是每次看他用手指扯着自己的嘴角,弯成一个微笑的弧度,我都觉得他是要把自己的整张脸都扯开,让你们看看里面到底是哭还是笑。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比如当他跳舞的时候。

显然,片中的每一场舞蹈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不仅承担了用来分割剧情,提供转折标志的任务,同时更重要的是观众可以从一场又一场的舞蹈中窥探到小丑的心路变化。在DC的原版漫画中,小丑每次杀人之后都会跳舞,这次同样也不例外。在地铁,在浴室,在楼梯上,每次起舞的时候意味背后都已经又多了一条人命。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舞姿优雅,张弛有度,上身摇摆,下盘稳定,如果不去看那张时而狰狞,时而癫狂的面孔,这些舞蹈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不过如果我们把上下文一起串起来看的时候,前后对比之下,会是一种更加刺激的享受。

比如当他动起来的时候。

亚瑟不是一个正常人,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他的不正常表现除了动不动就发生大笑之外,他的肢体动作同样是一个标志性的细节。举几个例子说明。

仔细观察的话,亚瑟的很多动作,不管是走路,还是奔跑,或者搬运重物,扣动扳机等等,他的关节动作角度都是不正常的,有些时候甚至是以一种近乎于反关节的夸张形态出现在眼前。这样一种从头贯彻到尾的动作设计,显然是刻意为之的,大概是为了烘托出亚瑟的命运多舛吧。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不过如果我们再仔细一点观察的话,会发现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每次当他以亚瑟出现的时候,动作都是笨拙的,扭曲的,缓慢的,怎么看着怎么不舒服。但是当他化身为小丑的时候,每个动作都是灵活的,舒展的,迅捷的,怎么看着……都好像是被注入了灵魂,那么这具躯体里面住着的到底是亚瑟呢,还是小丑呢?

细思极恐,不寒而栗。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比如当他赤裸身体的时候。

讲到那些不疯魔,不成活的戏疯子在表演中通过改变身体外形来塑造角色的案例,以前经常提及的名字有《愤怒的公牛 Raging Bull》里面的拳击手罗伯特·德尼罗,《机械师 The Machinist》里面的交通肇事逃逸犯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荒岛余生 Cast Away》 里面的现代鲁滨逊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还有著名的《女魔头 Monster》查理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等等,这些好像“橡皮人”一样的表演在赋予角色真正生命的同时,让我们知道一个演员的专业到底是什么样子。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现在可以加上杰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的名字了,没有比图片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了,这得对自己狠到什么程度,才能把自己的身体变成这个样子?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现在,作为一个影迷,我只想对杰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说一句话:“电影拍完了,你做的很棒,但是请你尽快走出来,不要继续停留在角色里,一定要快点走出来!”

我不想你变得和希斯·莱杰 Heath Ledger一样,真的。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被拿来做对比,是必然的。

《蝙蝠侠:黑暗骑士 The Dark Knight》vs 《小丑 Joker》;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希斯·莱杰 Heath Ledger vs 杰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没办法,两部电影都太优秀了,优秀到无法令人忽视。好在我们用不着既生瑜,何生亮,可以秋兰春菊,各擅其扬,这对于影迷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蝙蝠侠:黑暗骑士 The Dark Knight》出场人物更多,逻辑线更加复杂,场面更加宏大,尤其是诸多动作戏和特效处理更加精彩,尤其是对于群体戏的心理把握更胜一筹,比如那场双船对峙的一幕,绝对可以算得上是荧幕之中不可多得的经典。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小丑 Joker》更加聚焦于个体的转化历程,尤其是原本一介草民的亚瑟是怎么一步步被侮辱和被损害,直到成为罪恶代言人,群氓的狂欢只是作为背景。当然作为名义上的前传,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同学再一次出现,作为配角,目睹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被枪杀,这几乎已经成为每部蝙蝠侠系列电影都要被提及的桥段。

希斯·莱杰无疑是在用生命在表演,他是把自己的生命之光注入了角色之中,更多的是凸显了小丑的恶,这种恶是从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张牙舞爪,而是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之后再加以反复玩弄,就像猫和老鼠一样,只不过这次小丑是猫。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而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重点是落在了亚瑟到底是怎么变成小丑的,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这样一种充满了张力的戏剧冲突,如果演员的功力有所不逮,很容易沦为歇斯底里的流于表面,但是如果真的深挖下去,触及角色的灵魂,全身心的替入,那么对于演员本身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从这一点上,杰昆·菲尼克斯这次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身为影迷,我们是何其幸运,能够欣赏到如此精湛的表演,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恐怕很难在大屏幕上看到这部电影,不过我强烈建议每一个热爱电影,热爱生活的人,都去看一看这部电影,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很多年以前,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靠着家里的小火炉,看完了伟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 Dostoyevsky和他那本同样伟大的《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心里真的是如同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很多年以后,当我们被现实的生活锤炼的疲惫不堪,精疲力竭,有时候还是会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还有那本书。

那些被侮辱和被伤害的《小丑》


最后罗列出一些台词,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感受一下。

我只是希望,我的死亡,比我的生命,更有意义。

I just wish my death makes more sense than my life.

我这辈子都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存在,但我现在很确定,大家都开始注意到我了。

For my whole life, I didn’t know if I even really existed. But I do, and people are starting to notice.

我有的全是负面想法。

All I have are negative thoughts.

心理疾病最糟糕的是,所有人都期待你假装自己没病。

The worst part of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

我曾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场悲剧,现在我发现其实是一部喜剧。

I used to think that my life was a tragedy, but now I realize, it’s a comedy.

是我想太多,还是这世界越来越疯狂?

Is it just me, or is it getting crazier out the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