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张大彪对三八大盖的吐槽,完全有根据,我们来进行下细节还原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二战时期日军所用的枪械三八大盖的相关故事。


《亮剑》中张大彪对三八大盖的吐槽,完全有根据,我们来进行下细节还原

三八式步枪局部


在电视剧《亮剑》中,三八式步枪有真很强的存在感。举例来说,张大彪之所以被困,和他被敌人三八大盖打伤腿有很大关系。但是没多久,张大彪在军区医院疗伤好了后又从新回到部队。对于这类枪械的杀伤力,张营长还有一段比较经典的吐槽:鬼子的三八大盖穿透力强,但只在腿上钻了个小眼儿。之后,在反扫荡作战中,政委赵刚所用的狙杀鬼子炮兵的步枪也是三八大盖。


那么关于这类步枪又有哪些好玩的故事,而张大彪的吐槽又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不妨进行下分析。


《亮剑》中张大彪对三八大盖的吐槽,完全有根据,我们来进行下细节还原

战卫华版张大彪


三八式步枪,其实是当年日本陆军的三〇式步枪的改良版。在20世纪初年的日俄战争中,双方的战争地在中国东北,辽东半岛风沙大,这让当时的日本兵苦不堪言。这一情况报告给大本营后,日本就在战后由小川炮兵厂研究所的南部麒次郎进行了改良设计,在步枪的枪机表面增加了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罩。


因为这款枪械的设计完成是在公元1905年,也就是大正三十八年,加上这个独特的防尘罩,所以结合在一起就被中国士兵称做了“三八大盖”。


《亮剑》中张大彪对三八大盖的吐槽,完全有根据,我们来进行下细节还原

三八式步枪局部


这种枪械射击精准度高,有效射程长,在抗战战场上给中国军队造成了极大杀伤。但是,因为三八大盖装备的多是6·5毫米口径的子弹,这类子弹出膛后初速和旋转速度快但是弹头偏轻,加上该款枪械过分求稳的特性导致了子弹进入人体后不会翻滚,只会形成一个平直规律的伤道。


这也就是张大彪吐槽这类枪械穿透力强,杀伤性较差的原因。


《亮剑》中张大彪对三八大盖的吐槽,完全有根据,我们来进行下细节还原


而且,在抗战早期,八路军所遭遇的多数是日军治安部队,又是近距离交火。这类部队装备的还是老式的6·5毫米的圆柱体子弹。在近战交火中,子弹进入人体不易形成翻滚。相反,这类子弹进行远距离射击反倒是会翻滚,杀伤力反而较大。


在《亮剑》的李家坡战斗中,骑兵连长孙德胜曾向李云龙吐槽,被鬼子伤兵打伤,而且满不在乎地说“被蚊子叮了一小口”。综合来看,孙德胜所中的子弹应该就是近距离内鬼子伤兵发射的三八式步枪中的小口径圆柱体子弹。因为是仓促开枪估计很难瞄准,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杀伤力又要打折扣,孙德胜才会如此的满不在乎。


《亮剑》中张大彪对三八大盖的吐槽,完全有根据,我们来进行下细节还原


而也因为这类枪械命中精准度高的原因,一些三八式步枪会被军械物资短缺的中国军队拿来当狙击枪。电视剧中,王喜奎所用步枪和500米外命中鬼子炮兵的赵刚政委所用的步枪都是三八式。


所以,综合来说,近距离射击的情况下,三八式步枪杀伤力小确实是事实,但是枪伤很快能得到恢复,也是戏剧桥段加工罢了。


《亮剑》中张大彪对三八大盖的吐槽,完全有根据,我们来进行下细节还原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