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靜安地名:三層樓

圖說靜安地名:三層樓

圖說靜安地名

  • 靜安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三層樓

圖說靜安地名:三層樓

1918年上海地圖中有“陸軍三十七團本部”和“警察署”,即原來的“老營盤”


區片地名,指恆豐路、裕通路和共和路一帶。1899年公共租界擴張成功後,原來的閘北地區與公共租界相鄰或隔蘇州河相望,刺激和推動了閘北市政建設和經濟發展。1900年,閘北的紳商聯合起來,成立了閘北工程總局,這是閘北最早的市政組織和領導機構。工程總局機關就設在原來的“老營盤”(舊址1949年後長期為上海市公安局閘北分局),於是“工程總局”門前的馬路就被叫做“總局路”。1913年,為紀念辛亥革命勝利一週年,總局路被重新命名為“共和路”。早在1906年,滬寧鐵路上海至無錫段通車,1913年時麥根路車站就設在工程總局的北側,也就是現在的上海火車站處。於是,這一帶經濟發展、商業繁榮,並進一步帶動了市政建設的發展和房地產業的繁榮。以工程總局為中心,當時出現了大量三層和假三層的里弄住宅。

圖說靜安地名:三層樓

1949年前“三層樓”一帶的面貌

1937年, “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閘北遭日軍轟炸,許多地方被夷為平地,唯獨恆豐路西側、裕通路南側四安裡的43幢三層樓房得以倖免。由於此處是當時附近一帶僅存的三層樓房,於是人們把這一帶都叫做“三層樓”。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前,“三層樓”附近一帶幾乎全都是棚戶區,不太有適合設置門面店鋪的地方,因而商店都集中開設在“三層樓”沿街一帶,即恆豐路、裕通路轉角以及四安裡沿街的門面房。久之,這裡便成為一個“商業中心”,途經此地的多路公交車在恆豐路上設有“漢中路站”,俗稱“三層樓站”,使“三層樓”地名知名度不斷提高,更成為閘北知名度較高的區片地名。

圖說靜安地名:三層樓

1987年地圖中的“三層樓居委會”

圖說靜安地名:三層樓

圖說靜安地名:三層樓

四安裡沿街建築舊貌

20世紀80年代,在原來的“東站”處建設新的上海火車站,並拓寬恆豐路,將“三層樓”北側的棚戶區陸續拆除後建成上海浦西洲際酒店。然而,“三層樓”畢竟是日軍侵華戰爭留下的遺蹟和罪證,同時也是知名度較高的老地名,且該地名得名的實體“四安裡”三層里弄建築保存也較好,相關部門在全面平衡、精心設計後,保留了四安裡裕通路沿街樓房,並加以修繕,使“三層樓”建築、地名和歷史故事都能永遠流傳下去,教育後世。

圖說靜安地名:三層樓

圖說靜安地名:三層樓

修繕前後的四安裡三層樓街面房對比

圖說靜安地名:三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