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昨天飘飘写了《安家》。

谈到了孙俪演的房似锦不讨喜的原因。

正是她处处要讨喜。

处处讨喜,就易堕入圣母之流。

这种顽疾,是国产十几年都改不掉的主角病。

那,国产剧配角病是什么?

为了配合、衬托主角的凄惨遭遇、优秀品质,设定脸谱化。

比如《安家》里的房似锦她妈,潘贵雨。

如果说房似锦好得完美无瑕,她妈则是坏得无恶不作。

潘贵雨是典型的吸血式原生家庭的毒瘤。

张口就跟房似锦要100万,帮他弟弟买房还房贷。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活脱脱把房似锦从普通大女主,逼成了喜闻乐见的“美强惨”。

于是,这个人物,和樊胜美她妈刘美兰、苏明玉她妈赵美兰,并称为原生家庭三大毒瘤。

关注原生家庭问题,很有意义,是好事。

只是需要提个醒:

国产剧对原生家庭问题的关注,正在往一个危险的方向前进。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原生家庭等于“吸血”这个现象近年很火。

而这个任务,还基本落在了母亲身上。

从刘美兰→赵美兰→潘贵雨,看原生家庭母亲形象的进化之路。

人物形象更完善,更有血有肉?

抱歉,没有,反而呈现明显的退化趋势。

刘美兰,樊胜美她妈,典型的村妇。

愁眉苦脸,畏畏缩缩。

一张为这个家(的男人)操碎了心、奉献了大半生的风霜脸。

一副对谁(包括樊胜美)都低三下四的身子骨。

儿子老大不成器,工作是女儿花钱买来的,房子是女儿出钱的,两老是女儿赡养的。

儿子闯祸了,家里出事了,做妈的全要女儿来扛。

女儿是万能的钞票、女儿是给儿子擦屁股的卫生纸。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刘美兰的可恶没得洗,但在这个人物身上,角色层次和逻辑比较明确。

刘美兰“坏”的底色,是无知。

这是大多数穷苦地区原生家庭“作恶”的根因:在他们有限的认知里,女性之于家庭就是一个奉献角色。

说着“一家人有难同当”,但男人是宝,出事了都是女人在补洞。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在这种观念下,刘美兰不止压榨樊胜美,更是压榨了自己一辈子。

儿子闯祸,一伙人来家里闹事,冲在最前线的不是丈夫,也是刘美兰。

应付讨钱的人、打电话让樊胜美汇钱、还要腾出手给孩子丈夫做饭。

她也隐约感受得到家里对樊胜美的压榨,所以和樊胜美说话时,姿态还是卑微有愧的。

虽然这种愧疚姿态并不能改变刘美兰行为的恶劣程度,但能解释樊胜美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和家里翻脸。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刘美兰和樊胜美,都是被同一种无知压榨的可怜人。

再来看,赵美兰,苏明玉她妈。

赵美兰是医护人员,算是个知识分子。

和刘美兰愚昧造成的无意识的“坏”,赵美兰对女儿的“坏”,含有一定有意识的恶意。

她对苏明玉的“坏”的成因更为复杂,除了重男轻女,还有更深一层。

赵美兰认为女儿的降生,毁了自己的人生。

不仅让她不能摆脱苏大强,也错过了去上海发展的机遇,更让苏家从此一落千丈。

苏明玉,是典型的“不被期待的孩子”。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但,剧版《都挺好》,对赵美兰的处理,并不完全理想。

重男轻女和好面子、重教育的知识分子两重设定,在苏明玉考上清华那段,完全可以权衡纠结一下。

而不是简单的——读那么多书干啥。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剧情没有就这层心理,给出细致的交待,导致赵美兰一角,坏得有脸谱化的趋势。

当然,再怎么脸谱化,也比不过《安家》里的潘贵雨。

女主房似锦她妈。

潘贵雨一角,基本已经失去“母亲”这一身份的特征。

不提设定,单看剧情,你会以为这完全就是一个来碰瓷的民工。

房似锦没钱,跑到她家门口和公司吃瓜子打铺盖,给她难堪。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上一秒刚怼完房似锦,下一秒无缝衔接转头给儿子嘘寒问暖。

这情绪跳跃得,不像个真人。

像个故意激怒观众的工具人。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听听潘贵雨是怎么和房似锦说话的——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这是把所有恶意和算计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

这种跳梁小丑的段位,房似锦斗了十几年都斗不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没脸没皮、无赖、市侩、恶毒至极。

对观众的愤怒点,毫无迂回技巧地直球攻击。

保证愤怒,但这愤怒,值几毛钱?

脸谱化的坏人就是,你我都想冲进电视机去暴打他们一顿。

打趴他们,却发现趴在脚底下的人,不过是个发泄玩偶。

然后滋生出一种浪费情绪的空虚。

可悲的是,原生家庭的母亲们,正在和“恶婆婆”一样,成为一种国产剧里的新脸谱。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国产剧对原生家庭这一问题的思考,停在了一个最不该停的环节——

归罪环节。

寻找“罪人”,发泄情绪。

前几年,心理学家武志红第一次把“原生家庭”这一概念引入国内。

它警惕了我们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

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代际矛盾。

一时间,无数成年人积压多年的心理压抑登时找到发泄的源头:爸妈。

甚至出现了“父母皆祸害”这样的极端言论。

物极必反。

甚嚣尘上的“原生家庭”,很快被扣上了伪科学的嫌疑。

原生家庭一词,一度从年轻一代的宠儿,变成了谁提谁脑残的敏感词。

对“原生家庭”一词的唾弃,在浪潮工作室那篇颇具争议的,《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的热文中,达到了高潮。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但很快,该文也受到了一些心理学从业者的质疑,认为其数据不专业、文章套路化、观点矫枉过正。

随后,心理学大V李松蔚也对“原生家庭”一词,丢了“三个炸弹”。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也有人认为李松蔚的“三个炸弹”过度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自此,舆论对“原生家庭”这词,却有了比较理性的平常心。

大家逐渐意识到,原生家庭这一问题重点,不是讨论它到底是“狗屁理论”,还是“一生的烙印”。

而是它对塑造一个健康人格的工具性意义。

知晓了个人人格缺陷的根因。

已被影响的,有自我克服的理论手段。

未被影响的,重视家庭教育,不再让悲剧重演。

其实大家都懂,无数案例显示,原生家庭对个人人格的重大影响,绝对存在。

正如武志红所说:家庭是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的浓缩,而个人是整个家庭的浓缩,谈论原生家庭是非常重要的。

“原生家庭”一度招致反噬的原因是什么?

是它被作为代际仇恨、和社会巨婴们推诿自我责任的工具,被大范围滥用。

而不是被正确运用,作为自我成长、教育下一代的理论手段。

国产剧塑造“恶毒母亲”的做法,恰恰正是撞到了这个枪口上。

越骂越大声,越骂越难听。

简单嘴臭,极致享受,就算了。

当原生家庭、抑郁症等精神层面的问题。

成为了个人发泄仇恨,道德绑架他人,碰瓷他人的工具时。

也不怪,莫名奇妙被碰瓷、被强拉来当悲情女主观众的人们不买单。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不仅围观的人不买单,这对那些真正陷入不幸原生家庭的女性,更是一种假意关怀。

还记不记得,马思纯塑造的那个,翻车的抑郁症患者形象?

在晦暗的房间里,面容抽搐,又哭又笑,把抑郁症演成精分。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马思纯根本不了解抑郁症。

当你在讨论一个问题,却让人看不到你有过脑的痕迹。

你呈现的结论和效果,全都是社会已有印象的粗劣再现。

这就是对社会少数群体的假意关怀。

国产都市剧里,这种现象比大宝还天天见,比如王子文的《第二次也很美》。

打着“二婚单亲妈妈”的旗号,女主还是喊着口号等人救赎的傻白甜女主。

对单亲妈妈们的痛点根本毫无触及。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对于“原生家庭剥削女儿”这一问题,樊胜美和苏明玉两人,算是开了个局。

但开局之后,能深入、细化思考的问题太多了。

可以讨论被吸血的女性们,难以摆脱原生家庭的原因在哪。

可以讨论,为什么担任压榨角色的,基本都是母亲?

可以讨论,作为受益人的弟弟/哥哥,在这个关系架构中的角色和心理。

可以讨论,在灭绝人性地吸女儿血时,父母到底对女儿是一种什么心理。

可以讨论,儿女和原生家庭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

太多了。

从网上的各种bot里,我们可以看到“原生家庭剥削女性”的更多面相和细节。

比如,父亲的“诈尸式”教育,对于这种剥削式家庭关系的助力。

爸爸对我是个空白且残忍的存在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比起赤裸裸的恶意。

更多女性面对的原生家庭的残忍,是不作为的冷漠。

尤其是,明明婚、孕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需要人支持的人生阶段,娘家人却不参与不过问不负责。

没参加我的婚礼

整个孕期到出月子,我都没见过我爸妈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以及“生而为女我很抱歉”的与生俱来的自卑心理。

和重男轻女观念中,家人无法给予女孩子性别认同,导致性别认知偏差。

从小就觉得好像自己不是男生

就对不起爸爸妈妈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完全被替代成男性

初中性征显露,开始自我怀疑和不认同

对女性产生蒙昧好感

被家人称呼为变态、怪物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幸福的家庭才是类似的。

不幸的家庭,自有各种破碎的原因,不幸家庭里养出的女孩子,自有各种破碎的痛苦形态。

而国产剧用同一种粗神经去描写痛苦,写得再怎么耸人听闻,都给人一种事不关己感。

《都挺好》播出时,日剧《绝叫》里的阳子,被用来对标苏明玉。

都是被妈欺负了一生的可怜女人。

都得不到母爱,却都对母爱有一辈子的执念。

但对苏明玉执念的探寻,《都挺好》停了在小时候母亲对明玉零星半点的温情上。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而《绝叫》里,对阳子执念的探寻,下挖了一层。

她渴望被找到。

她渴望存在感。

母亲在她面前自杀后,阳子的天空焕然一新,但她却说她真正成为了弃民。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安家》中房似锦的原生家庭,太假


哪怕和母亲之间的联系,是恨。

但至少,那是她和“铃木家的女儿”这一社会身份之间,唯一的纽带,不是吗?

从阳子身上,我们可以理解那些无法和吸血原生家庭藕断丝连的原因。

因为害怕,“女儿”这一身份,被社会性抹杀掉。

对原生家庭的探讨,应该有这种,经过思考的发现。

大可不必再造出什么恶毒母亲的人物。

把观众继续培养成巨婴。

别让原生家庭这一有科学参考性的理论,再次因为被滥用、被消费而打回冷宫。

别让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停在嘴臭喷脏的环节。

那只会增加真正原生家庭受害者们的发声成本。

让他们在下次发声时,受到更多质疑和抨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