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人員,要不要自己去交養老保險費?

失業人員,要不要自己去交養老保險費?

養老保險,主要是為了保障勞動者年老失去勞動能力時,有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目前主要有兩大類,一個商業養老保險,它是由商業保險公司運作的。另一個就是社會養老保險。由我們的政府部門主導。講到這裡,可能有讀者會問,哪個好呢?各有利弊,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保險。

失業人員,要不要自己去交養老保險費?

商業養老保險完全是自主決定的,但是社會養老保險則有一定的強制性。比如,當一位勞動者和一家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後,根據我們的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就必須按月繳納社會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繳費由用人單位繳費部分和職工個人繳費部分組成。

失業人員,要不要自己去交養老保險費?

根據目前我們的養老保險有關規定,繳費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了。如果勞動者在工作期間,即使繳費達到15年,只要仍舊是單位職工,仍舊要每月繳費。那麼如果一位勞動者失業了,在失業期間要不要去繳納養老保險費呢?

失業人員,要不要自己去交養老保險費?

首先,勞動者在失業期間,一般沒有收入來源。在我們的法規裡,沒有規定必須繳納社會養老保險費,也就是說是自願的。如果要繳費,可以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到社保部門繳費。繳費金額的高低也由自己自主掌握。這個繳費年限也是計入15年裡的。等達到退休年齡,同樣可以辦理退休。

失業人員,要不要自己去交養老保險費?

其次,勞動者也可選擇不去繳費。有的勞動者還很年輕,以後還是要到用人單位去工作的,甚至要工作很多年。以後工作的年限也是大於15年的。那麼,這個時候可以選擇不交,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甚至可以去社保部門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

失業人員,要不要自己去交養老保險費?

總之,失業了,要不要去繳納養老保險費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確定。如果經濟寬裕,可以選擇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去繳費,畢竟繳費越多,以後退休金也月越高;如果經濟比較拮据,也可以選擇不交。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沒有強調連續,只要達到退休年齡時累計繳納社會養老保險費達到15年,同樣可以領取養老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