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普通家庭嫁女兒到底為何要承擔鉅額嫁妝,與種姓製度有多大關係?

繁華萬里


現在的中國男人娶老婆很難,彩禮錢動不動就十萬往上。女方家庭還嫌少,還得房子車子啥的。我只能說,看看人家印度吧,你就知道你們有多幸福了!

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歷史悠久,但在印度生活的女性非常可憐。地位低下,得不到尊重,很多人家也不願意生女兒,他們認為生了女兒都是賠錢貨。

許多的印度家庭嫁女兒不僅不要彩禮,還要陪送很多嫁妝,這跟我們中國的婚嫁形式大大相反。

這其中最主要的的原因就是種姓制度,那是印度社會矛盾的一個根本性原因。這是一種固化的等級區分,把人分為三六九等。想要改變命運,成為高種姓,只能通過結婚。

而低種姓家庭的姑娘想要嫁入高種姓家庭,必須要承擔鉅額嫁妝。

印度嫁女兒的陪嫁,有盧比,金銀珠寶首飾。陪嫁的越多,女兒在夫家待遇會越好。成婚那天,夫家會邀請不少親朋好友來湊熱鬧。這些親朋好友不僅不需要送禮,而且每個人都會收到紅包。

這個紅包都得是女方父母承擔。如果男方親友關係眾多,隊伍龐大,女方父母的負擔只會更大。即使女方父母準備不少的金銀珠寶,還有錢幣,也得承擔著男方因為看不上這些嫁妝而逃婚的擔憂。

正是因為印度對女性的不尊重,女孩的高額嫁妝。印度人特別討厭生女兒,醫院也允許他們鑑別性別,好多人因為懷的女兒去墮胎,或者即使不墮胎,對孕婦媽媽也極端的不重視,甚至虐待。

事實上,現在不少印度的電影也都在影射這個女性地位低下的問題,像《摔跤吧,爸爸》裡邊的那個爸爸,本是一個摔跤冠軍,卻因為生不出來兒子倍感恥辱,不斷遭到周圍人的嘲笑。最終努力無效,只能接受兩個女兒的命運。然後殘酷的訓練兩個女兒摔跤,把兩個女兒當男孩子培養。

其實這個父親也是非常愛他的兩個女兒的,只不過社會國情導致他不得不殘忍的訓練兩個女兒,以改變印度女孩從小就可能會定親,當童養媳送出去的結局。

印度人生完女兒,在女兒待嫁之時就要準備好嫁妝。嫁給不同身份的男子,需要的嫁妝分量也不同。

嫁的男方家境,工作越好,嫁妝就越高。這也是許多平民百姓生完女兒的沉重負擔,嫁妝的多少,直接關係到女兒在夫家的待遇。

而在《神秘巨星》這部電影中,女主角的媽媽就是一個不斷遭受父親家暴的可憐女人,相當於父親的奴隸,稍微因為做飯不符合爸爸的口味,媽媽就有可能會被暴打一頓。

爸爸也不同意女主角花費其餘跟學習無關的任何東西,都是靠媽媽變賣自己的嫁妝偷偷置辦給她。

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就連媽媽的嫁妝也不能自己擅自支配,都屬於爸爸的財產,如果發現媽媽擅自使用,被發現又是一頓暴打。



還好故事的結局,女主角幫著媽媽一起擺脫了爸爸的魔掌控制,離婚了。

這些其實都在反應印度女性地位的低下!

總而言之,印度的女性在母胎裡開始就註定是一個悲劇。希望有一天印度能改改,學會善待女性吧!


白話歷史君


印度女子出嫁需要攜帶鉅額嫁妝,主要就是種姓制度,較低種姓的女子結婚時處於劣勢,需要鉅額嫁妝彌補,提高身價。



種姓制度來源

種姓制度擁有超過3000年的歷史,古代雅利安人由北向南進入印度,征服了印度原住民,為了維護統治地位,創建了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作為統治者的雅利安人自然佔據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等級,而被征服的原住民只能是後面的吠舍和首陀羅,戰俘的後代則是等級最低的是“達利特”,又被稱為“不可接觸的賤民”。


種姓制度幾乎是不可逾越的,底層很難進入上層,但是前兩個等級擁有太多特權,因此所有人都希望能夠在現有基礎上提升等級,最好的方法無疑是與高等級聯姻。

聯姻有兩種方式,一是高種姓女子嫁給低種姓男子,二是低種姓女子嫁給高種姓男子。

跨種姓婚嫁的危險

雖然聯姻有兩種方式,但是高種姓女子嫁給低種姓男子不僅不會提高等級,也得不到親人的祝福,反而會有殺身之禍,也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所說的“榮譽謀殺”。

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一名22歲“達利特”男子,娶了一名高種姓女子,但是由於男子的賤民身份,結果該男子被女方的父母六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殺害。

印度婦女抗議“榮譽謀殺”


2018年12月,一名25歲的低種姓工科學生娶了一名22歲見習女教師,由於女子的種姓較高,為了維護“家族榮譽”,女子的父母和親戚把女子殺害,焚燒屍體,並把骨灰倒入河裡。

除非私奔,否則高種姓女子嫁給低種姓男子幾乎只有死路一條,第二個例子當中,心狠手辣的父母甚至連自己的女兒都不放過,所以印度男子也很“知趣”,幾乎絕對不娶比自己種姓高的女子,除非不想活了。

既然第一種方式不可能,那麼低種姓邁入高種姓只剩一種方式,把女兒嫁給高種姓,由於高種姓男子自帶的等級優勢,所以低種姓只能用高額嫁妝去彌補天然劣勢。


印度女子地位低下,合法權力得不到保障,即使是嫁給高種姓,生活水平也未必會提高,女子婚後只能操勞家務,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即使遭遇家暴也無處伸張,孃家幾乎不會管。一些高種姓男子為了獲取利益,甚至謀殺妻子,侵吞嫁妝,然後憑藉高種姓地位再娶,再次獲得鉅額嫁妝,如此循環往復。

1947年獨立之際,印度從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種姓制度已經流傳3000年,不是一紙文書就可以廢除的,而且越是貧窮落後的地區,種姓制度的影響力也就越大,尤其是農村。只要種姓制度不徹底消失,印度婦女的地位就不可能實質性提高,強姦案也不會大幅度減少。如果種姓制度消失,不僅可以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而且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接下來要看的就是印度政府的努力了。



視野新觀


我們也都知道印度分為5種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賤民,這5種人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巨大差距,無論是社會地位而是公民權利都會因為身份的不同得到不同的待遇。

那麼想要改變這種情況要怎麼做呢?在印度女人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選擇嫁給高種姓的男人,而印度的種姓之間階級是非常嚴格的,女人想要嫁給比自己種姓高的男人就必須要付出非常高的代價也就是高額嫁妝。

另一種辦法就是認命,為什麼這麼說呢?印度教義是這麼說的,你這輩子之所以是低種姓人是因為上輩子犯了錯,低種姓的人只有做好了自己的事情全心全意的為高種姓人服務下輩子才能夠做高種姓人 。

印度人大部分又都是信印度教的,這個問題十分難以解決。這個教義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夠讓你看到希望,可是你卻實現不了。印度的種姓制度難以消除的原因還有另一個,那就是除了賤民以外其他階級的人都能夠享受到凌駕於其他人之上的權利與優越感。

想要徹底廢除種姓制度必然會動到這些人的利益,而他們本身是印度的精英階層同時也是受益者,損害自己利益的人恐怕沒幾個人做得到。

印度的高種姓人也有真心想要為低種姓人爭取公平的人,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阿米爾汗。

不過我認為這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因為想要給低種姓人公平的權利就必然會觸碰到其他人的利益,除非夠完成一場變革不然種姓制度還會延續下去,高額嫁妝種姓制度的伴生品也同樣會延續下去。

儘管印度在上個世紀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可是這種深入人心的東西哪有那麼容易廢除呢。法律可以去掉他們身上的枷鎖,可是永遠去不掉他們心靈的枷鎖,因為他們既是受害者同時也是受益者。

無形的枷鎖

現在的印度種姓制度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嚴重了,實際上還是存在的就拿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講,印度高種姓人不會吃賤民做的飯因為他們嫌髒,賤民在經過高種姓人家前時需要脫下鞋子經過,兩者相遇時賤民也需要繞道而行。

類似於這種的現象現實中還有很多,低種姓人對高種姓人是發自內心的敬畏。

如果我實在不能理解我就做個簡單的比喻吧!這就像一個從小生活貧苦的人看到一個穿著華麗的人內心多少會有點自卑,印度種姓關係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

因為這一些低種姓人從小就被教導必須要這麼做,只有這麼做下輩子才能成為高種姓人,一代又傳一代千百年下來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改變的。

到了現在低種姓人也有了一定的權利,高種姓人也可以接受他們和自己在一起工作,可是如果要說結婚那麼只有三個字不可能。

這裡說的不可能是難度大,不是完全不可能除非他們私奔或者移民出國,要是在本國將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受害者也是受益者

這種壓力不僅來源於社會,還來自雙方的家人。在印度不同種姓的人想要在一起和其實也有點困難,不要以為有高額嫁妝男方就可以很舒心。

如果一個低種姓的男人想要娶一個高種姓的女人會被女方家人看成圖謀高額的嫁妝,那麼這個男人將會被女方家人謀殺在印度稱為榮譽謀殺,而且這種榮譽謀殺大概率不會受到處罰。

在國內談感情傷心在印度傷命,那些想娶印度女孩的可要小心了,談感情之前先看一下自己夠不夠白……

既然高價嫁妝不合理那麼為什麼印度始終無法廢除呢?還是因為人心難測。

印度的普通家庭一般都有很多的孩子,男孩比較多那麼這個家庭是比較幸運的,反之那麼這個家庭就比較悲劇了。

印度的父母和其他國家的父母沒什麼區別,也需要為自己的兒女擔憂特別是女孩。如果想要男方對待自己的女兒好一點那麼嫁妝一定就要給夠,在印度因為嫁妝沒有給夠而虐待女方的事情經常發生。

印度的中產階層家庭嫁妝一般是6~13萬美元,因為女兒出嫁就破產在印度並不奇怪。那麼怎麼彌補自己的損失呢?只能靠自己兒子收取女方的嫁妝來彌補這個損失了。

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明明知道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現象,可是換做了自己卻依舊將這個不合理的現象延續下去,這就是印度高額嫁妝現象難以根除的原因。

高額嫁妝無解

印度的高額嫁妝不只是印度教獨有的現象已經不分區域了,信仰其他教的人看到這個現象,哎不錯不錯我們也學一學。

明明這個現象非常不合理為什麼其他教的人還要學習呢?男權社會肯定是男人說的算,對男人有利的事那肯定是學習的,最終只能苦了女孩多的家庭。

你是願意按部就班的生活還是為了理想而奮鬥呢?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當然是為了理想而奮鬥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是按部就班的生活到了一定年紀就工作結婚。

印度的高額嫁妝也是這麼個道理,印度人說我們拒絕高額嫁妝我們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說是這麼說做卻不會這麼做該存在的還是會存在。

印度的普通家庭女孩之所以需要付出高昂的嫁妝,除去想要嫁給高種姓的人提升地位之外,嫁妝的多與少還決定了男方對待女方的態度。

嫁給同種姓的人不可以嗎?可以是可以,換個角度來想有多少女孩能夠接受男方的工資和自己一樣?就算自己能夠接受,家人也不會接受。

那麼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嗎?印度的問題只有印度人自己才能解決。


李青蒿


在中國結婚都是一個家庭的事情,特別是在有男孩的家庭當中,父母從這個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就開始為他籌備結婚時候的彩禮了。在中國一個男孩子要想結婚彩禮真的是越來越貴了,讓很多家庭都吃不消。

隨著中國房價的逐漸上升,要想在中國給孩子買一套房子,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房子作為安家樂業的基礎,一般結婚的時候很多女方都會要男方家庭準備一套房子。

所以男方的家長們也沒有辦法,就只能為孩子從小攢錢,最起碼要給孩子付上首付。在中國傳統的文化當中結婚,男方給彩禮真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在印度這個情況卻剛好相反,那就是結婚應當女方給彩禮,如果給不起彩禮,那就沒有人娶,就只能變成一個剩女。

這個狀態真的與中國的社會完全的相反,有很多人曾經調侃過,如果付不起彩禮,中國的男生們就去印度娶一個新娘就好了,不但不用付彩禮,還會拿回來一份。這當然僅僅是調侃,應當很少人會為了一份彩禮錢而跑去印度結婚,因為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印度是一個太過於傳統的國家,有太多的制度約束,讓一個現代的中國人去到那裡根本不能夠適應。

印度嫁女兒為何要承擔鉅額嫁妝,與種姓制度有關嗎?說出來別不信!

印度的這個女兒出嫁要承擔鉅額嫁妝的制度,也是與印度的傳統有關。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一個種姓制度的國家。雖然印度在憲法中明確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這一封建的糟粕已經嚴重影響了印度的社會,根本無法與它分開。

雖然現在的情況略微好了一點,但是由此形成的等級制度和人種的歧視,依舊大量存在在印度的社會當中。直到現在為止,印度的最高種姓婆羅門和最低等的賤民依舊不可能有接觸,更不可能通婚。

在印度的婆羅門心裡依舊深深的歧視著比他更為低賤的其他種姓,這讓人非常無法理解,但是在印度的現實就是如此。在中國男性的人口遠遠多於女性,所以會造成許多男性娶不到老婆,男性負嫁妝也是符合這樣的社會現實的,但是印度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印度男性的人口也超過了女性,但是印度女性付負擔嫁妝的這個狀態卻依舊沒有任何改變。

在印度如果一個高種姓的男子想要娶一個低種姓的女子為妻,這個女子和她的家庭就要承擔更多的嫁妝。即使是一個低種姓的男子,要娶一個高種姓的女子為妻,這個女子同樣也需要承擔嫁妝,只是嫁妝的數量較少而已。

不僅如此,印度還有職業方面的歧視,如果男方有一份較為體面的工作,那麼女性給她的嫁妝就會直接翻倍。很多人都覺得印度並沒有受過男尊女卑文化的影響,為什麼印度重男輕女的現象會如此的嚴重呢?

確實印度重男輕女產生的原因與中國並不相同,但是受到印度傳統和印度教的影響,印度人也認為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屬品,所有的女性權利都是來自於男性,男性才是這個世界的主導。同時在印度的古代與中國相同,印度的,遊牧民族和印度的農業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才能維持,所以自然而然的擁有大量勞動力的男性地位就得到了提升,很多女性就只能在家中做一些相夫教子的工作。

在印度的戰爭年代,還曾經出現過將女性作為戰利品送給戰勝國的歷史,所以說在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完全就是歷史的遺存。現如今很多有良知的印度人都發現了印度社會的這樣的不合理的現象,著名的印度演員阿米爾汗就曾經在他的多部著名的影視作品當中批判過印度社會對於女性的歧視。這些優秀的作品影響了現代的印度的年輕人,希望在未來不久,這些年輕人能成為改變印度男尊女卑社會的主力軍。


貓眼觀史


中國的嫁娶問題向來都是男方給予女方嫁妝,很少有女家倒貼的。然而國外則是另一片光景,印度普通家的女子到了結婚的時候,卻還自己承讓一批鉅額嫁妝費用,不然男方是不會娶她的,據說裡面涉及到印度的高低種姓制度問題,那麼當中究竟存在哪些關係呢?

印度的男女比例以及種族跟中國有很大差距。我國男性由於男女比例失調的原故,導致很多人娶不到老婆,因此能娶到老婆的男人所花費的嫁妝成本也水漲船高。尤其是一線跟二線都市,男性沒有滿足“車房”條件的話根本娶不到老婆。然而這些情況到了印度那邊反差卻很大。

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而且還有高低種族之分,低種族的女子在高種族人眼看顯得很卑微,而且有些女子根本沒有婚娶自由。不少的印度女孩從小就被配了童婚,有的剛出生幾年就被送到男方家當起了童養媳,而印度很多地方惡俗都喜歡包辦婚姻,把兩個未成年的男孩女孩強行聯姻,不管他們是否願意。

雖然印度政府出臺了法定結婚年齡,但印度某些保守人群依然我行我素。印度有一種舊婚嫁制度,裡面規定女子出嫁時,需要給予新郎一筆鉅額嫁妝費用。通常印度一個普通家庭的女兒出嫁,要自備六萬到十三萬美元置辦嫁妝,而這些嫁妝屬於婚後兩夫妻的共同財產,而新郎幾乎不用出多少錢,不僅娶了老婆,還能擁有房子、車子,以及一批傢俱等。

印度男女在舉辦婚禮時,一般會要邀請親戚朋友參加,並且會盡量把婚禮弄得更加隆重,過程中十分注重傳統形式,該走的老規矩一條不能忽視,因此一場婚禮辦下來,也要花費一大筆金錢,而這些費用均由女方承讓。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印度的新郎官在迎娶老婆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學歷、工資收入以及家庭背景來要求女方給多少嫁妝。如果是高種族男子娶低種族的女子,無疑會認為是女方高攀了自己,所開出的嫁妝價格也相當昂貴。甚至有的新郎對嫁妝已經公然明碼標價,大概為小商販、司機、粗活工,需要的嫁妝低於當公務員、醫生、律師等職員。

印度人專門研發了一個嫁妝APP供給印度男查閱,他們可以在上面輸入自己的學歷、職業、工資、種族等信息就能得出一個嫁妝預價,此時就可以要求自己的新娘子支付,而聽說印度醫生這個職業,娶老婆所獲得的嫁妝最多,確實難以置信。

原因確實扎心,首先是醫生地位高,深受婆羅門重視;其次是高收入,再是收到的教育程度高,最後他們還能夠救死扶傷,加上醫生在印度算是個比較穩定的職業,能嫁給醫生是她們的福氣。

然而對於弱勢的印度女子來說,積累一筆鉅額嫁妝是前半生的首要任務。她們有的從小就開始為自己的嫁妝做準備,等到出嫁,如果自己籌不夠,就只能靠家裡出,而一些印度貧窮的家庭經常會為了嫁女兒而弄到傾家蕩產,甚至有的人還會賣房子、貸款,為的就是籌齊嫁妝費用,從而把自己的女兒嫁出去。印度之前也發生過為了籌嫁妝鬧出妻離子散、親爹自盡的新聞。

那麼印度為什麼會有這麼奇葩的婚俗呢?主要是從印度古時候傳承下來的,當時的印度人認為女人一旦嫁給男方,那麼男方就得負責女人的起居生活,並且養她一生一世。故此女方作為回報,就需要在結婚時負責一筆鉅額嫁妝,這樣才顯得公平。特別是女方給出的嫁妝,如果將來鬧離婚,嫁妝是不會退還給女方的,而這樣做可能是為了防止離婚的發生。


御史館


印度女性數量比男性多出4000多萬,然而印度並不是男方以鉅額彩禮聘娶女子,反而女子如果出嫁需要戴上鉅額嫁妝。在印度,超過88%貧困家庭的貧困原因都與女兒的鉅額奩產有關,鉅額彩禮也是印度婚俗的特色。

印度為何會形成如此奇特的婚俗習慣,自然也與種姓制度有一定關係:

  • 第一,種姓制度下,不同種姓之間的通婚被嚴格限制,低種姓女子想嫁給高種姓,必須要帶上鉅額嫁妝;
  • 第二,印度允許一夫多妻制,使得女性的地位非常被動;
  • 第三,數千年的宗教與種姓制度,使得男尊女卑根深蒂固,鉅額嫁妝變成傳統,無法改變。


雖然印度早就在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然而種姓制度深入印度文化骨血之中根本難以拔除。雅利安人所建立起來的種姓制度將所有人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以及達利特等不同等級,也就不同種姓。各種姓地位、職業等都嚴格區分,同時禁止不同種姓之間的通婚。

種姓制度下唯獨一種跨種姓通婚被允許,那就是高種姓男子可以迎娶低種姓的女子,這也被很多低種姓家庭作為爬上高種姓等級唯一的渠道。

不過,印度雖然女多男少,卻由於允許一夫多妻制,使得原本應該“物以稀為貴”的女性們陷入了非常被動的位置。種姓制度之下,整體呈現出金字塔的形狀,高種姓人數有限,而大部分人群都屬於低種姓等級。

如此一來,為了嫁給高種姓男子,很多有女兒的低種姓家庭就會想盡辦法,而高種姓的男子也會開始採取價高者優先的方法——看哪個家庭的女兒嫁妝豐厚,就娶誰。由於印度整體工作的女性並不多,所以能夠經濟獨立的女性也有限,即便受苦賠錢也要出嫁也是無奈。

由於幾千年的積累,女兒出嫁陪以鉅額嫁妝逐漸形成了印度的傳統文化。在印度,嫁妝是否豐厚是出嫁的顏面,也是出嫁的條件,雖然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但受到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與種姓制度影響,根本無法改變。

印度重男輕女、男尊女卑觀念的嚴重程度超乎想象,印度每年平均90分鐘就會有一位新娘因為嫁妝問題而送命。印度上世紀60年代就通過了禁止鉅額嫁妝的法律,但至今似乎都沒有任何作用。

種姓制度誕生至今已經超過3000年,也是印度鉅額嫁妝風俗形成的根源所在,歷經數千年的傳統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所以印度鉅額嫁妝風俗,可能還要持續下去。


澹奕


當然是種姓的原因。

印度人口主體是黑人,也就是首陀羅階層,大約佔據56%。當初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為了統治黑人,搞出輪迴制度,麻痺黑人,讓他們不反抗而渡過被剝削壓迫的歲月,寄託希望在來生託生於高種姓。

種姓制度的核心,就是婆羅門控制神權教育體系,剎帝利掌握政權和軍隊,吠舍掌握工商財富,而婆羅門為了汲取財富,故意允許非賤民女子上嫁高種姓,條件就是攜帶鉅額嫁妝。

而無論首陀羅、吠舍、剎帝利,凡是跨越種姓上嫁都需要得到本地婆羅門許可,才讓該女子獲得丈夫的高種姓。其實還是需要該女子向婆羅門寺廟捐贈錢財。

而低種姓家庭,為了攀附高種姓,砸鍋賣鐵都要給女兒準備高額嫁妝。這就是無奈。

所以今日印度婆羅門人口不足5000萬,以3.5%的全國人口比率佔有99%祭司職務,社會總財富的50%,進而擁有70%各級議員、行政教育司法職務。就是利用這個後門,令下三等級自願奉獻財產。

🍅其實,印度教並不只擁有5大種姓。

各大種姓間又分出數千個亞種姓。所以同亞種姓之間,男方亞種姓稍低,這兩種情況的嫁妝就相對少些。而跨越亞種姓的婚姻,又逼迫女子家庭給予較多的嫁妝。


四川達州


印度嫁女兒出嫁妝其實與種姓制度關係不大而是和男尊女卑的思想關係巨大,種姓制度對出多少嫁妝產生了巨大影響。

首先我們來聊聊印度種姓制度,我們都知道佛教來源於印度,但是印度並不是大部分人都信奉佛教,而是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中總性制度這樣的等級分成對印度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儘管印度在1947年就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但這種種姓制度的觀念依然深深的埋在印度人的心裡。在印度教將人分為4等,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是從大明王嘴裡邊誕生的所以最尊貴,剎帝利是從大明王肩上誕生的,所以第二尊貴,吠舍是從大明王腿上誕生的,首陀羅是從大明王腳底下誕生的,所以低賤。在男權社會下,高等級的人可以娶低低等級的女子為妻並且可以獲得女方更多的嫁妝,高等級的女性必然不會屈尊嫁給低等級的男性。印度教講究前世的業決定了你今生轉世成什麼樣的靈魂,所以在印度即使廢除了等級制度,但你的職業是醫生,律師這樣看起來體面的工作,女方要給你的彩禮就可以要求翻倍。


我記得小的時候就記得印度是女人比男人多的國家,但是十幾年過去了,印度男人的人口數量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女人,在最新的人口統計中,印度男人的數量要比女人多出了將近5000萬,但是印度的婚嫁中,女方依然要負擔鉅額的彩禮。這與我國很多地方男方家要負擔鉅額的彩禮恰恰相反。


近幾年來印度電影越來越受到觀眾的歡迎,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還有《摔跤吧,爸爸》,《功夫小蠅》,《機器人之戀》,《一個母親的復仇》,《沒有女人的國家》等等都讓我們看到了印度電影導演和演員的良心。不得不承認,印度在很多地方被我們不能接受甚至的國家,他們在電影上做出的成就,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但是他們的電影中我們普遍發現一個問題女性的地位都比較低,而且一般都是一個相夫教子的形象,而且到了一定年齡女性就會被嫁到男方家,很多家庭因為負擔不起彩禮而嫁不出去女兒。電影《一個沒有女人的國家》更讓我們看到了印度對重男輕女的嚴重和對女人的殘忍。女性要從事一定的職業,經常會受到歧視,據印度女星爆料,即使在印度的寶萊塢,男性的收入要遠遠的高於女性。那印度為什麼會重男輕女?



1.在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記載人世有四個時代:真理時代、第二時代、第三時代和罪惡時代。這4個時代從前到後是善良越來越少,罪惡越來越多,而現在所處的時代就是罪惡時代,並且在這個時代中所有女性的權力歸結於男性。《摩訶婆羅多》產生於印度裡奔月話的時代,他就向我們展示了男性權力的上升。

2.印度先後遭遇匈奴,蒙古,突厥等民族的入侵,這些民族都有這遊牧民族的傳統,奔馳的草原更適合男性力量的發揮,男性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3.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自古以來在農業生產中,男性在從事農業生產中的力量優勢就體現的十分明顯。

4.在古代戰爭中也多以男性為主,戰爭的征伐有時候是以女性為戰利品。在印度很多女性自己的婚姻不能做主,而是由自己的父母甚至是親戚,街坊鄰居來做主的包辦婚姻。

5.印度封建社會的發展形態決定了男性的地位高於女性,女性嫁到男方一般是處於相夫教子不從事勞作的狀態,所以女方就要對男方家做出一定的補償。女方的嫁妝決定了女方將來在男方家地位的高低。

6.因為古代社會的性質造成了男尊女卑,女性的嫁妝居高不下,更加重了社會對女孩的輕視如果重男輕女的問題不解決,人們觀念不改變,這彷彿就是一個永遠走不出的循環。


紅雨說歷史


中國姑娘結婚除了要高額彩禮外,男方還須有房有車,否則想跟女方牽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們鄰國印度,與我國習俗截然相反,那裡人結婚女方不僅承擔鉅額的嫁妝,連男方待客的酒水錢都要有女方買單,生活在印度的男人真夠幸福的。


印度之所以出現女方倒貼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印度女性在社會上地位很低 ,她們不允許參加宗教活動,連從小她們受教育的機會遠遠低於男性,導致長大後,她們就業時失去競爭力,據印度官方統計,有三分之二女性需要依靠男性才能生存。說白了,印度女性在印度人眼裡,就是一個生育的工具而已。

除此之外,女性結婚時倒貼還跟印度種姓制度有密切關係。印度種姓制度是有雅利安人創造的,在雅利安人沒有入侵印度時,印度處於母系社會,女性的地位很高的。雅利安人入侵統治印度後,為彰顯自己獨特文化性,就人為把印度人分為兩個種姓,即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後來慢慢演變成今天印度的四大種姓,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這有點類似於中國元朝的人種劃分。其中以婆羅門種姓的人,在社會上地位最高,剎帝利、吠舍次之,首陀羅種姓地位最低,有點像古代的奴隸。儘管印度已經實行了西方的民主制度,但種姓之間的不平等現象依然很嚴重。



種姓制度允許同種性人之間通婚,還允許順婚。即高種姓的男人可以迎娶低種姓的女子。所以,很多有女兒的低種姓家庭,為了改變社會地位,就會爭先恐後與高種姓家庭攀龍附鳳,想以此來個鯉魚跳龍門。於是乎,這些高種姓男子就成了“緊俏貨”,社會上就出現爭相“購買”新郎的風氣。高種姓男子就藉此機會,坐地起價,誰家的女兒漂亮、誰家陪的嫁妝多,他就迎娶誰家的女兒。在印度,女兒的嫁妝陪的越多越值錢,女兒到男方家的地位就會越高,為了能使女兒在婆家有一席之地,父母陪起嫁妝來,都會不惜血本。



看到這裡,中國女孩肯定為生活在中國幸福自豪了,中國男孩恐怕也想躍躍欲試。中國人的皮膚較白,在印度人眼中是很吃香的 ,雖然不能和婆羅門種姓相提並論,但也屬於上中等種姓。如果能娶個印度女孩,說不定一分錢不用花,就抱得美人歸。


洛水清風




首先,我們講一下印度的種姓制度。在古代歷史中,中亞地區的雅利安人從印度高原的西北部地區南下,穿越了幾個山口以後,逐漸征服了印度大部分地區。由於雅利安人的人數太少,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雅利安人積極扶持印度教,也就是婆羅門教。因為印度教宣揚了種姓理論,有利於雅利安人的統治。 這就是印度種姓制度的雛形,印度教把人分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5個等級。唐朝高僧玄奘就目睹了印度種姓制度的現狀,出現了這樣的制度:“一曰婆羅門,淨行也。二曰剎帝利,王種也。三曰吠奢,商賈也。四曰戌陀羅,農人也。”



其中,婆羅門和剎帝利屬於高種姓,屬於統治階層。至於最低級的達利特,則屬於最低級的賤民。 這套種姓制度有利於統治,因此得到了統治階層的大力推行,在印度各地堪稱根深蒂固。為了勸導低種姓放棄抵抗,婆羅門教宣揚了輪迴的說法。如果今生今世放棄抵抗,選擇了順從,那麼,下輩子有可能投胎成為高種姓。在一系列的文獻中,都發現了種姓制度的紀錄。在清朝統治的初期,英國人開始在印度登陸,並且逐步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區。起初,英國人發現了種姓制度的問題,曾經試圖改變種姓制度。



可是已經延續了1000多年的種姓制度,豈是能夠輕易改變的。英國人費了很大的力氣,發現一點作用都沒有。最終,英國人放棄了改變種姓制度,因為這一制度也有利於自己的統治。例如那些低種姓人,看到英國人以後,會立刻尊敬的喊一聲“英國老爺。”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是在印度形成了很多潛規則,而是深入人心。在印度普通家庭,高種姓的男子可以迎娶低種姓的女子,但高種姓的女子只能嫁給對等種姓或者更高一個等級。否則,整個家庭會被看不起。但如果低種姓女子,嫁給了高種姓男子,女方家庭需要承擔高額的嫁妝。



一般來說,一個普通印度家庭結婚,女方需要承擔5000美元左右的費用。摺合人民幣是3萬多元,摺合印度盧比則是30多萬。一個印度工人,一個月的收入也就是三四萬盧比。很多印度家庭的女性是不出來工作的,只有男人一份收入。拋出各種家庭開支,每個月能夠剩下的錢並不多。30多萬盧比可能是一個印度家庭好幾年的收入,這是很大的開支。



如果男方是醫生、教師或者公務人員,那麼,嫁妝的開支最少翻一倍。所以說,如果家裡有好幾個女兒,估計這個家庭的父親就必須沒日沒夜的幹活,因為需要為女兒們掙嫁妝。否則,一旦女兒們到了年齡嫁不出去,將會遭到各方面的嘲笑。雖然印度各級政府明文規定,不準索要天價的嫁妝,但基本上和一紙空文差不多。除了那些接受了西方先進理念的家庭,絕大部分家庭都沿著傳統的模式。



有的印度男人類似於“渣男,”自己能夠結婚、離婚,然後再結婚、再離婚。幾輪離婚以後,能夠掙下很大的一筆家業。尤其是工作比較有光彩的印度男人,屬於搶手貨。對於夫妻兩個人的年齡並不是太大問題,如果男方足夠優秀,比女方父親的年齡還大,也是能夠接受的。印度的嫁妝問題甚至影響到了東南亞地區,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如果女方家庭支付的嫁妝太少,那麼,嫁到男方家庭以後,很有可能遭到家庭暴力。在印度家庭中,家庭暴力的比例比較高,類似於我國古代女子的“三從四德。”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印度各界也在反思這些社會難題,出現了一系列相關的影視劇。



印度各種傳統觀念已經開始鬆動,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各種傳統觀念不是短時間就能清除的。而且保守勢力的影響力巨大,天價嫁妝問題在短時間內無法解決。最有聊一下我國人前往印度的待遇,我國人的膚色比較白,到達印度以後,一般會被當成剎帝利看待,屬於高種姓。如果迎娶印度女孩,除了婆羅門有點壓力(其實也能商量),其他的種姓都沒有壓力。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一些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