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银行四年三换帅,楚龙春遭遇“老大难”

时代商学院分析师 孙一鸣

【事件概述】

3月2日,重庆银保监局网站披露,正式核准楚龙春担任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民银行”)董事、行长的任职资格。这意味着行长一职空缺10个月后,中西部第一家民营银行——富民银行终于迎来“新掌门人”。

【分析解读】

楚龙春具有央行系统工作背景,在重庆金融系统工作多年,曾任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委员、副主任。他的到来,有望给富民银行带来新变化,但也面临资本充足率连年下跌等“老大难”问题。

重庆富民银行成立于2016年8月16日,是中西部地区首家民营银行,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创新存款产品富民宝、线上贷款产品富民贷、网贷资金存管以及票据贴现等。该行由瀚华金控、宗申集团、福安药业、渝江压铸、海特环保、陶然居、博恩科技等重庆本地七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30亿元。

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众银行”)开业时间仅比富民银行早一年多,但已发展成国内资产规模最大、估值超1100亿元的民营银行,与之比较,富民银行各方面的差距甚大。

一、四年三换行长

高层管理人员的频繁变动历来是公司治理的大忌,特别是银行行长一职,直接影响银行的长远发展战略和公司治理。

富民银行成立不足4年,却换了三任行长,前两任行长任职时间均不及2年,其间行长一职还空缺10个月,才迎来第三任行长,这显然不利于该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前两任行长履历光鲜,从业经验丰富,任职时间却不长,频繁的高层人事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富民银行四年三换帅,楚龙春遭遇“老大难”

公开资料显示,首任行长闵路浩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非银部工作,并担任银监会主管的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首任会长,2016年8月赴任富民银行行长。

第二任行长孙中东先后在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银行总行、上海华瑞银行任职。2015年孙中东加入民营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担任副行长一职,分管该行互联网业务,从0到1打造华瑞银行IT架构,提出以开放银行为核心的全新“1+1+N”智慧银行架构理念。

前后两任行长辞职原因,富民银行并未披露,但我们从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可一窥端倪。

民营银行不允许异地经营,且只能设立一个线下营业网点,各民营银行定位几乎同质化、远程开户受到实质性政策限制、负债来源单一以及业务资格限制等诸多问题,使得民营银行在经营发展上遇到诸多瓶颈,资产增长规模过慢和业绩考核严格或是富民银行高管频频离职的主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三季度末,富民银行总资产分别为183.66亿元、370.2亿元、419.32亿元,而2017年、2018年、2019年前三季度,富民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2.7亿元、3.93亿元、6.64亿元。

对比同行,同期内微众银行总资产分别为519.95亿元、817.04亿元、2200.37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24.49亿元、67.48亿元、100.3亿元。显然,无论总资产还是营业收入,富民银行的经营发展远落后于微众银行这一民营银行巨头。

富民银行四年三换帅,楚龙春遭遇“老大难”
富民银行四年三换帅,楚龙春遭遇“老大难”

此外,民营银行均为民营资本发起,各股东持股比例相差不大。如富民银行前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0%、28%、16%、13%,股东产业背景各不相同,发展理念存一定差异,在公司治理方面制衡较多,行长话语权趋弱,发展战略方针不易得到有效执行,富民银行两任行长任职时长不及两年的原因或许也与之相关。

二、经营指标分析

富民银行四年三换行长,高层人事变动频繁,其发展战略和治理制度是否稳定完善?新行长上任接手的富民银行此前经营成色如何?资产规模和业绩与同行相比如何?

1.资产利润率仅0.2%

据富民银行2020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数据,截至2019年11月末,富民银行资产总额为428.46亿元,较2018年增加58.26亿元,增幅为15.74%;负债总额为396.52亿元,较2018年年末增加57.06亿元,增幅为16.81%。其中,2017—2018年,富民银行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0.53亿元,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08%、0.2%。

富民银行四年三换帅,楚龙春遭遇“老大难”富民银行四年三换帅,楚龙春遭遇“老大难”

对比同行,2017—2018年,微众银行净利润分别为14.48亿元、24.78亿元,资产利润率分别为2.17%、1.64%。可以看出,2018年富民银行净利润规模仅为微众银行的1/46,资产利润率仅为微众银行的1/8。显然,无论净利润规模还是资产利润率,富民银行远远比不上微众银行。

2.净息差远低同行

净息差(净利息收入与平均生息资产规模的比值,即净利息收益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一般而言,在合规范围内,净息差越高,表示银行盈利能力越强。

据银保监会数据,2017—2018年,民营银行的净息差平均值分别为4.52%和3.49%。

2017年、2018年、2019年前三季度,富民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1%、1.64%、2.16%,2017年和2018年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比同行,2016—2018年,微众银行净息差分别为6.07%、7.02%、3.81%。显然,与微众银行相比,富民银行盈利能力仍存较大差距,2017年,其净息差不及微众银行的1/3,2018年不及微众银行的1/2。

富民银行四年三换帅,楚龙春遭遇“老大难”

三、监管指标分析

1.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

据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正常时期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三季度末,富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9.44%、13.43%、12%,虽高于监管警戒线,但三年间下降7.44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官网数据显示,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三季度末,我国民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值分别为24.25%、16.55%、14.87%;同期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值分别为12.75%、12.8%、12.51%。

可以看出,与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态势相比,近三年民营银行整体上资本充足率呈逐年下降,趋于接近城市商业银行行业均值。需注意的是,近三年富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民营银行行业均值。

富民银行四年三换帅,楚龙春遭遇“老大难”

在当前金融监管逐渐收紧和利率市场化推行的情况下,仅依靠利润留存等内生性资本补充方式生存和发展的中小银行面临较大的资本压力,特别是负债渠道来源单一的民营银行,其对资本补充需求更加迫切。

2.不良贷款率上升

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风险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

2017年末、2018年、2019年三季度末,富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01%、0.25%,呈持续上升趋势,但低于2019年三季度末民营银行行业平均水平(0.99%)。但这其实不能简单认为富民银行的风险控制非常到位,一般不良贷款的风险暴露需要一个周期(3—4年),富民银行开业至今仅3年多,其真实的风险暴露有所失真。

对比同行,微众银行于2014年12月开业,比富民银行早1年多,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12%、0.32%、0.64%、0.51%。

富民银行四年三换帅,楚龙春遭遇“老大难”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不断增长,不良资产的风险暴露程度逐渐增大,但近四年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远低于行业均值,而且自2018年开始扭转不良贷款率上升趋势,2018年末较2017年末下降13个百分点。与之相比,未来两年富民银行能否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势头,接近头部企业风控水平,这点需密切关注。若其不良贷款率持续飙升,则对其持续经营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严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