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雲浮市雲安區:平臺牽頭 協調辦事不犯愁

核心閱讀

為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提高鄉鎮治理效能,廣東雲浮市雲安區將鎮內和區直部門派駐機構等32個部門,整合成“六大工作平臺”,建立協調指揮體系,有效整合各部門資源,助力鄉鎮用好權、辦好事。

最近,廣東雲浮市雲安區鎮安鎮常務副鎮長王舟有了個新頭銜——“臺長”,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換了崗位。“不是換崗,是增加了個職務。”作為鎮裡推行改革而成立的六大平臺之一,王舟負責經濟發展平臺的工作。

多了個職務,本以為他會更忙,但王舟卻說壓力減輕了。“通過這些平臺,鄉鎮一級能更好地統籌協調七站八所,調動資源的能力更強了!”

雲安區推行的這場鄉鎮管理體制改革,不只是多個平臺、添個頭銜,在這個山區小城,鄉鎮一級長期以來飽受詬病的“責任大、權力小”狀況,正悄然改變。

便民服務一次辦好

重構統籌協調機制,“群眾上報、鄉鎮呼叫、部門報到”

今年春節,返鄉過年的鎮安鎮南安村村民葉永田驚喜地發現,回家比往年快了不少。“過去回村,逢年過節就塞車,車都快到家門口了,就是回不去。”葉永田說,“以前從鎮上到村裡,就一條窄路,鄉親們意見可大了。今年村口又多了一條路,方便不少。”

過去解決不了的修路難題,怎麼今年就有了變化呢?

王舟記得,這條路從立項到開修,不到一個月,“修路涉及的事項可不少,村民用地、國土批覆、農業、林業、交通……這麼多部門的手續,按過去的辦事方法,村裡一個個跑下來,最快也要三五個月,更別說開工了。現在工作平臺涵蓋的部門一起出動,有意見一同提出,辦事自然更高效便利。”

這樣的變化在雲安區各個鄉鎮都在發生,老百姓直觀感受是辦事更方便了。

雲安區將鎮內和區直部門派駐機構等32個部門,整合成黨群、綜合治理、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公共服務、經濟發展“六大工作平臺”,不改變被整合部門原有的性質及職能,改變的是統籌協調機制。

不僅如此,區裡還建立了“群眾上報、鄉鎮呼叫、部門報到”綜合指揮體系,實現了“區—鎮—村”三級響應。通過熱線電話、手機APP等廣泛蒐集問題信息、及時公佈問題解決情況;鎮級層面的“呼叫”,派發至鎮裡的“六大工作平臺”進行處理,需要區級層面出動的,則根據啟動清單事項,向區一級平臺發起“呼叫”,全程跟進辦理情況。

“修路的事,就是村裡提出訴求,呼叫上級部門,各部門迅速反應,一個星期就立了項,不到一個月就完成各項審批手續,年底就通行了。”王舟說。

據統計,改革以來,雲安區基本實現便民服務鎮內“一次辦好”,辦事服務時限提速43.8%,法定辦理事項壓減率達到71.08%,取消涉企涉民證明事項35項。

人力資源有效整合

工作平臺可統一調動人員,區直派駐機構黨員由鎮黨委管理

雲安區的改革源自基層探索,是由問題倒逼產生的。

曾經,人力資源分散、工作碎片化是石城鎮一大難題。2018年上半年,該鎮在雲安區最早建立了“六大工作平臺”。

“就拿盜採礦產資源、偷排汙水來說吧,這些違法行為曾屢禁不止。”石城鎮委書記謝華榮回憶起來直搖頭,“鎮裡國土所、環保辦就1到2個人,接到舉報去現場,對方人數是工作人員的好幾倍,請其他部門人員配合,還需要通過多道程序,往往耽擱了處置良機。”

“現在整合成大平臺之後,情況就不同了,原有的各部門分工不分家,平臺之間的信息溝通更順暢了,遇各類突發應急事件的反應和處置也就更迅速了。”謝華榮說,不久前,綜合執法平臺接到違法採礦線索舉報,平臺調動了20多人趕到現場,迅速控制住違法人員。

此前,對於一些區直部門派駐機構人員,鄉鎮一級開展工作時難以調度;還有些辦站所分工細,工作人員只專做一兩項工作,忙的時候加班加點,閒的時候無事可做,各部門工作節奏不統一。經過平臺整合後,人力資源得以更有效調動,行政效能大大提升,鎮裡工作人手緊張的局面也極大緩解了。

“說到底,還是黨委的帶頭作用明顯。鎮裡各大平臺成立黨組織,將區直派駐機構的黨員,改為鎮黨委歸口管理,以黨建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帶動整個班子的工作積極性。”王舟說。

責權對等激發活力

人員編制資源向鎮級傾斜,區直部門借調人員須經鎮黨委同意

辦好事是鄉鎮的責任所在,但若沒有相對應的權力,改革很難長效。雲安區在改革中看到了這個問題,因此在與責任相對應的範圍內,賦予鄉鎮更多的自主權,首先就是用人自主權。

“過去,鄉鎮缺人手但編制又不夠,一年就招1到2個崗位,專業崗位好幾年招不來人,只能讓其他人頂上,工作效果沒法保證。”鎮安鎮委書記張勇說,“人才難招,人才難留,是鎮一級的普遍現象。在過去,要招什麼樣的人,鎮裡並沒有主動權。”

對此,雲安區大力推進編制資源向鎮級傾斜,制定用編用人計劃優先保障空編的鎮級,充實加強一線工作力量。“今年區裡給鎮裡的編制多了一倍,而且專業要求也更對口了,招來之後,規定在鎮裡工作不滿兩年的,不可以借調,後續如果借調,也要經過鎮黨委同意、區人事部門批准,且期限不能超過6個月。”

有了人,還要有資金。張勇認為,“過去鄉鎮招商引資,區裡收了稅,企業賺了錢,到了鄉鎮,只剩責任。”對此,區裡也出臺了相關辦法,以考核實績為激勵的依據,分為多個檔次,對各鎮給予現金獎勵,充分調動鄉鎮創稅增收、發展集體經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鄉鎮是聯繫服務群眾的前沿,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前線。”雲浮市委常委、雲安區區委書記李軍曉說,“因此,改革必須多從鄉鎮的角度考慮,接地氣才能真正行得通。”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12日 1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