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鬚眉 90後女警別樣的擔當

邊城戰疫一線,巾幗不讓鬚眉。女醫生、女警察、女幹部……她們的身影閃耀在抗疫前線每一個陣地上,用特有的溫柔和細膩,給患者帶來溫暖、給人們帶來慰藉。

也許,於她們而言,最好的節日禮物就是看到守護的群眾平安,是聽到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勝利的消息。

巾幗不讓鬚眉 90後女警別樣的擔當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筆者探訪了兩位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移民管理警察,她們的戰疫故事,展現了別樣風采。

楊佩潔,內蒙古興安邊境管理支隊阿爾山邊境派出所內勤民警,“工作得有人幹,戰場得有人上,總得有人去付出,總得有人衝在前”,在楊佩潔的堅持下,她如願與其他5名黨員民警組成“戰疫黨員突擊隊”投入到執勤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街面巡防、卡口檢測、排查走訪、入戶宣傳、矛盾調解……楊佩潔一直戰鬥在一線。

“大爺,這是您要買的藥,我給您送過來了”。針對疫情防控期間轄區群眾出行不便購買生活物資、日常用品及藥品困難的現狀,楊佩潔率先推出了代辦,代購服務舉措,讓群眾安心待在家中。

在楊佩潔的微信中,有近4個小區居民微信群。居民有買米、買菜、買藥等需求就把消息發到群裡,楊佩潔會按照需求購買之後,逐一送到居民家中。“我幫社區民警、街道幹部多分擔一些,他們就有更多精力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阿爾山市內車輛限行,出租車也全部停運,在一次例行巡邏中,得知一名孕婦行動不便,因家屬在外地,無法回到幾十公里外的外婆家中,十分焦急,楊佩潔主動上前安慰孕婦情緒,積極協調防疫工作車輛,不到一小時將孕婦安全送到家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女警的戰“疫”故事每天都在繼續。

每當同事們開玩笑說:“女生往後靠一靠,這是我們的事情”時,楊佩潔總會揚起頭:“咋的,看不起我們女同志,我們女同志可是能頂起半邊天呢”。

巾幗不讓鬚眉 90後女警別樣的擔當

“大家排好隊,所有人都必須進行體溫檢測”“今天身體怎樣?有沒有發熱、咳嗽、頭暈等症狀,請配合測量一下體溫”……在火車站卡口,小區檢測點,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就是阿爾山邊境派出所戶籍民警高松鶴。

“目前,進入決戰決勝新階段,戰‘疫’任務依然艱鉅繁重,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高松鶴如是說。

疫情時期,在收到駐地防控指揮部停辦戶口業務的通知後,高松鶴第一時間向組織提交在外執勤的請戰書,起初所長不同意,但她據理力爭:“疫情當前,警察有責。我有責任和義務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一名女同志,做起外勤工作,卻毫不遜色於男同志。在一次火車站排查人員時,發現一位70多歲的老人因不熟悉路況,坐過了站,也不記得家人的聯繫方式,身上又沒有多餘的錢,當時駐地氣溫降至零下30度左右,高松鶴及時聯繫值班民警通過戶籍信息平臺,幫助老人查詢到家人的聯繫方式,並自掏腰包為老人購買了返回的車票和路上的食物,請求列車員幫忙提醒老人到站時間。

“大娘,您別急,慢慢走,我扶著您。”在火車站、社區、街道楊佩潔,高松鶴已不記得幫助過多少求助群眾、完成過多少次急難任務。

細微之處更見真情。每次面對群眾的致謝,她們總是微笑下,對同事們的誇讚常說的一句:“我倆做的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不值得一提”。

“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氣,她們冷了就跺跺腳、蹦一蹦,餓了就吃兩口隨身帶的麵包和凍得冰渣的礦泉水,真的難以想象女孩子這樣的堅守,我想這就是90後女警別樣的擔當吧”阿爾山神泉居委會主任王金霞深有感觸的說。

不止楊佩潔、高松鶴,疫情發生以來,興安邊境管理支隊還有很多女民警衝在戰“疫”一線,在警務調度、心理服務、後勤保障等崗位上兢兢業業、綻放光芒。

不久的將來,全國各族人民必將迎來春暖花開的那一天。巾幗之花,也必將在戰“疫”征程中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內蒙古興安邊境管理支隊:包青松 許慶凱

不是在採訪,就是在採訪的路上.歡迎賜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