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三十年前阳顶天只是神秘失踪,后复归明教,而张无忌已是教主,教众会拥护谁当教主?

痴言妄语胡说八道


个人认为,应该还是阳顶天。

从个人威望上来说,阳顶天是远胜于张无忌的。明教之所以分裂,是因为阳顶天失踪之后,各位大佬互相看不顺眼,都觉得自己应该是老大,于是光明右使范遥隐姓埋名做了卧底,其他四大法王,也是各自散去,留下杨逍独守光明顶。由此可见,阳顶天在的时候,众人皆服,可见其威望。

张无忌并不是明教教主的最好选择,之所以是他,一来是他本人的身份,白眉鹰王的外孙,金毛狮王的干儿子,二是机缘巧合,因为种种奇遇和明教有了不解之缘,光明顶上大战群雄,树立了光辉形象,同时他帮助左使杨逍的女儿杨不悔,救过青衣蝠王,五散人对他印象也不错。既然大家互相不服,不如共同推举都认同的人,所以就落在张无忌身上。

从武功来说,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是学的阳顶天的,二人功夫应该不相伯仲。

从性格来说,阳顶天是天生领导人,在他手里明教发展到巅峰;张无忌天生优柔寡断,不适合做领导人,所以朱元璋略施小计,张无忌就自行退位了。


白水90944696


阳顶天的年龄问题,如果阳顶天不死,到了屠狮英雄会时,也得七八十岁了!

首先他是成昆师妹的丈夫,小说中有交待,阳顶天年龄大于其夫人,被成昆认为门不当户不对,所以阳顶天是大于成昆年龄的,而成昆在屠狮英雄会时是七十岁左右,和三渡差不多。阳顶天年龄得在八十岁左右!

其二,阳顶天是紫衫龙王黛绮丝的义父,屠狮英雄会时小昭年龄在二十岁左右,其母亲黛绮丝应该是四十岁到五十岁左右,考虑到紫衫龙王在四大法王中年龄最小,且在三十年前以圣女身份初来中原,当时便二十岁左右了,三十年后便已有五十岁了。阳顶天认黛绮丝为义女,年龄长黛绮丝二三十岁也很正常!

可以想象的是,黛绮丝来到光明顶后,被阳顶天认作义女,不久便代替阳顶天出战韩千叶,赢得了紫衫龙王的称号,位列四大法王之首,此时明教总坛阳顶天阳教主座下,两大光明使者,四大护教法王,五散人,五行旗,风雨雷电四门,各分坛。实力兴盛,且无论光明使者还是护教法王,年龄都不过三十岁。年龄最大的应该是白眉鹰王,此时应该在三十岁左右!金毛狮王谢逊年龄在二十六岁左右!韦一笑还是一位二十三四岁的青衫后生,轻功绝顶!紫衫龙王是二十岁左右的混血美女,水下功夫高超!光明二使者更是年轻有为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年龄不过二十五六岁左右!

但不久,事出变故,黛绮丝和韩千叶暗生情愫,不顾众人反对,破教出众!然后是阳顶天失踪,紧接着成昆杀害谢逊一家,谢逊出走报仇。明教总坛乱作一团,最后范遥出走,白眉鹰王另立门派,五散人出走,光明顶仅有杨逍和其直属的风雨雷电四门,五行旗和韦一笑在周边游走,若即若离!


易柒柒


这就要看这两个人的性格了。我认为不会出现两人相争的局面,如果一定要争,那我相信肯定是阳顶天。

首先张无忌肯定不会争。如果阳顶天提出来要复归教主之位,按张无忌的性格他应该会让位给阳顶天。但是他属下的殷天正和五行旗就未必会愿意接受了,毕竟张无忌在危难时刻救过他们的性命,而阳顶天当年的突然失踪,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原因,都是造成他们遭受苦难的根本原因。而光明二使很大程度上会支持阳顶天。

其次是阳顶天会不会提出要求重登教主之位。我认为以阳顶天的心胸和大局观,他会选择默默的守护明教。阳顶天是何等的人才?他的心胸以及谋略甚至应该在谢逊之上吧?谢逊本是指定代教主之位的人,他回到中原之后也没有想过要跟张无忌有任何的竞争,除了因为他是张无忌的义父这层关系,更是因为他对明教是有大局观的,个人也有广阔的心胸。当年明教四分五裂,只有谢逊愿意维护明教的统一,今天明教有望兴复,他当然不会去破坏它。换作是阳顶天,也一定是这样的想法。

所以,他们不会争。

如果你假设他们一定会争教主,必然是由阳顶天提出来的。那么不管教众支持谁,张无忌都会让出来,明教会走向分裂,以杨逍为代表的复旧派会清洗拥护张无忌的教众。


他们叫我PS


如果阳顶天只是神秘失踪,他日回到明教。我认为,教众还是拥护阳顶天的概率大。

张无忌当教主,完全是因缘巧合

张无忌能当上明教教主,可以说和宋太祖赵匡胤的经历如出一辙,颇有点“黄袍加身”的意味。

因为他练成了乾坤大挪移心法,这是只有历代教主,才有资格修炼的神功。

他还在光明顶力战六大门派,不仅解了明教的危难,还给明教长了把脸。

正是因为这两点,明教众人才对张无忌感恩戴德。

最后还是杨逍说的,这么多年,之所以明教声威日益削弱。就是因为,阳顶天失踪后,明教群龙无首。所以,杨逍提议让张无忌担任教主,才会一呼百应。

但是,这并非是张无忌的本意。小说里的张无忌,可没有李连杰演得那么有心机。

他性格上的优柔寡断,就注定了他不会是个好教主。只是眼下明教危难还未解除,加上教众盛意拳拳,张无忌这才半推半就,当了教主。还说他日寻回金毛狮王,就一定要谨遵阳顶天遗训,传位给谢逊,可见,张无忌打心眼里,就不愿意当这个教主。

张无忌不是个好教主,全靠关系硬撑

说实话,张无忌除了武功高强,他的确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人。他担任明教教主这么久,其实对于明教有益的事情,也就是光明顶一战。此后,他基本都是属于游离的状态。内事不决问杨逍,外事不决问五散人,行军打仗还有五行旗。张无忌几乎是什么都没干。

但是即便这样,大家对张无忌,还是心存感激之心。更重要的是,他还是白眉鹰王的外孙,是金毛狮王的义子,对韦一笑有救命之恩,与杨逍的女儿青梅竹马。因为这样复杂的关系,才让张无忌的地位一直很稳固。但是仅凭关系,迟早有人心里不爽。于是,才有了倚天后期,朱元璋起了异心的事情。还不是认为,张无忌能力不够,不配当这个教主。

假如阳顶天回来,众人还是会拥护阳顶天

这个问题比较尴尬,阳顶天和张无忌,对于明教都有恩。阳顶天在位期间,是明教最辉煌的一段时间。张无忌领导的时候,虽然没什么功劳,却也没什么大的毛病。但是有一点很致命,会让教众毫不犹豫,拥护阳顶天。就是赵敏的问题。原文中有这么一段:

张无忌心想:“原来明教的总教在波斯国。这阳教主不肯奉总教之命而降元朝,实是极有血性骨气的好汉子。”心中对明教又增了几分钦佩之意。

可见,阳顶天和教众一样,都是想要推翻蒙古人的政权,还我汉人江山。这也是明教一直的目的。在这点上,张无忌却和教众有着很深的分歧。因为赵敏的身份,始终是蒙古的郡主。即便张无忌相信,赵敏死心塌地跟他在一起,不会做出对不起明教的事情。

但是明教众人,反应还是很激烈。即便是杨逍、韦一笑等人,也没敢出声。

可见,对于这件事,教众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所以才有了张无忌主动退位,被朱元璋窃取胜利果实的事情。如果阳顶天回来,张无忌退位也是必然的事情,也没有朱元璋什么事。话又说回来,张无忌本身就不爱当这个教主。可能在他心里,如果阳顶天回来,他比谁都愿意,让阳顶天当这个教主。


十点历史君


若三十年前阳顶天只是神秘失踪,后复归明教,而张无忌已是教主,教众会拥护谁当教主?

老爹认为:即使阳顶天没死,回到明教,教众依然会拥护张无忌当教主。

这么说的理由,有3点:

  1. 三十年前,阳顶天至少30岁吧,三十年后回来,怎么说都得60岁了。这一大把年纪了,还能统领明教,对抗元朝吗?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2. 张无忌在接任明教教主之位的时候,就说过“他只是暂摄教主之位,渡过难关后,请各位务必另选贤能。”,所以,即使没有阳顶天的回归明教,他也会退位让贤。

  3. 一边是回归明教的高龄前任教主,一边是对明教有生死存亡大恩,又年轻有为的新任教主。教众即使嘴上不说,怕是心里早已有了选择。


1.三十年前,阳顶天至少30岁吧,三十年后回来,怎么说都得60岁了。这一大把年纪了,还能统领明教,对抗元朝吗?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三十年前,阳顶天是怎么死的?

小说里的设定是:

阳顶天正练着神功,而且是处于关键时刻,稍有不慎就是走火入魔,气血翻涌而死。不巧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发现自己老婆和成昆的奸情。

这能忍?只要是个男人,他都忍不了。爱是一道光,绿到你发慌。

这不,阳顶天直接被气得走火入魔,没多久就嗝屁了。

但是,提问者的构想是:阳顶天只是神秘失踪,没死,后来又回归明教。

不可能呀,阳顶天当时的武功,除了武当张三丰,怕是没人打得过他吧。

怎么可能神秘失踪?说不通呀。

就算阳顶天被不可抗拒的力量给带走了,也就是神秘失踪了。三十年前,阳顶天至少30岁吧,三十年后回来,怎么说都得60岁了。这一大把年纪了,还能统领明教,对抗元朝吗?

这怕是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2.张无忌在接任明教教主之位的时候,就说过“他只是暂摄教主之位,渡过难关后,请各位务必另选贤能。”,所以,即使没有阳顶天的回归明教,他也会退位让贤。

那咱就顺着,提问者对阳顶天的设定,往下聊。

张无忌在接任明教教主之位的时候,就说过:

“他只是暂摄教主之位,渡过难关后,请各位务必另选贤能。”

所以,即使没有阳顶天的回归明教,他也会退位让贤。

可能会让给张顶天、赵顶天。

总之,张无忌无心眷恋明教教主之位。


3.一边是回归明教的高龄前任教主,一边是对明教有生死存亡大恩,又年轻有为的新任教主。教众即使嘴上不说,怕是心里早已有了选择。

就算60岁高龄的阳顶天,回到了明教。明教的教众,还会拥护阳顶天,继续做明教教主吗?

一边是回归明教的高龄前任教主,一边是对明教有生死存亡大恩,又年轻有为的新任教主。

谁对明教的发展更有利?

教众即使嘴上不说,怕是心里早已有了选择。

这里,也猜想下,明教教众对高龄前任教主阳顶天、现任教主张无忌的安排:

  1. 继续拥立张无忌做明教教主。

  2. 让高龄前任教主阳顶天,做一个有名无权的教主顾问。只是挂个名号,不掌实权。

这种安排,怕是对两位教主,最好的结果。


老爹有话说:你对“若三十年前阳顶天只是神秘失踪,后复归明教,而张无忌已是教主,教众会拥护谁当教主?”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发表你的看法。


老爹有话说


张无忌本来就不想当这个教主,只是众人硬推上去,假如阳顶天归来,自己肯定要提出辞职然后跟赵敏浪迹江湖。

左右使护教法王五散人都很服他。理由? 1.能打,还会明教单传的乾坤大挪移 2.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张无忌救了明教上下 但是,看张无忌上任以来做的事: 1.上任后立即去迎接义父,美其名曰迎回谢法王,好吧。。 2.去救干爹的路上发现武当有难,立马去救了,明教的高层也没说啥,唯张无忌马首是瞻 3.然后碰到六大派出了事,救了六大派。但是我觉得他私心主要想救的是武当和周芷若,当然,救了塔里的人能化解名门正派对明教的部分敌意,杨逍他们也同意了,目的一致,一箭双雕。 4.从灵蛇岛上回来后,救了韩林儿,和周芷若成亲逃婚,然后英雄会救义父,最后赶元兵下少室山,被朱元璋使计自动让位。。 这样看下来,张无忌好像没有为明教做多少正事啊。。或者说,他没有以明教为出发点做过多少事的感觉。。 明教的高层难道不觉得吗,还是说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武功高强的Boy坐在位子上而已?毕竟张无忌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被动的人。。 张无忌本来就不想当这个教主,只是众人硬推上去,假如阳顶天归来,自己肯定要提出辞职然后跟赵敏浪迹江湖


用户50221601998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假如阳顶天当年没有失踪,后来又突然出现,明教从上到下,包括张无忌,都会拥护阳顶天做教主的。且听居士我细细分析:

首先,张无忌看到阳顶天回归,绝对会立刻退位。

张无忌这个人虽然武功高强,但是个性软弱,优柔寡断,又没有权力欲。他这一辈子,从来没想过控制被人,总是舍己从人:

他武功虽强,性格其实颇为优柔寡断,万事之来,往往顺其自然,当不得已处,雅不愿拂逆旁人之意,宁可舍己从人。习乾坤大挪移心法是从小昭之请;任明教教主既是迫于形势,亦是殷天正、殷野王等动之以情;与周芷若订婚是奉谢逊之命;不与周芷若拜堂又是为赵敏所迫。当日金花婆婆与殷离若非以武力强胁,而是婉言求他同去金花鸟,他多半便就去了。(《倚天屠龙记》第四十章)

当年在光明顶上,张无忌为了拯救明教群雄,迫于无奈才答应暂摄明教教主之位,因为如果他不当教主,明教众人碍于教规便不能撤入明教秘道,会遭到丐帮等帮派的屠戮。而且张无忌与群雄言明,渡过难关后,便要请众人另择贤能。

果然事后张无忌便立刻组织人手出海,要迎回谢逊当明教教主。可见他确实不想做明教教主。

明教旗下各路义军杀官造反、攻城略地,一心想要推翻元朝统治,最终朱元璋坐大,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军阀势力。朱元璋吃准了张无忌软弱的个性,用计逼走张无忌。而张无忌确实没有同朱元璋争天下的野心,带着赵敏飘然离去了。

张无忌连皇帝都不想做,又怎么会想做明教教主呢?

其次,张无忌是各方平衡的结果,并非最佳的教主人选。

阳顶天在世之时,明教便分为几大势力,只因阳顶天很有威信,才能凝聚明教群雄,将明教整治得井井有条。想要让明教诸多心高气傲的高手心服口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阳顶天失踪后,几位高手都想争教主之位,谁也不服谁,竟势同水火。以至于好好的一个明教四分五裂,险些被六大门派剿灭。这个时候,明教急需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教主,而张无忌便成为教主的不二人选,因为他与明教几大高手都有关系。

张无忌是金毛狮王谢逊的义子,白眉鹰王殷天正的外孙,又是光明左使杨逍女儿杨不悔的幼年玩伴。张无忌与青翼蝠王韦一笑没什么关系,但替他消去了多年积蓄的毒气,不必每次行功运劲便须吸血抗寒。这四人是明教当中的顶梁柱,张无忌与这四人关系都很好,教主之位非他莫属。

不过,张无忌的个性却不能让明教群雄完全满意。因为明教作风果绝狠辣,而张无忌优柔寡断,明教群雄看着心累:

范遥拿了麻药回到万安寺中,想起二十余年来明教四分五裂,今日中兴有望,也不枉自己吃了这许多苦头,心下甚是欣慰。张无忌武功既高,为人又极仁义,实令人好生心服,只是不够心狠手辣,有些婆婆妈妈之气,未免美中不足。(《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六章)

假如阳顶天回归,自然是比张无忌更好的人选,群雄必将重归于阳顶天麾下。

最后,张无忌虽当了教主,却并不管教务,明教大事小事全靠杨逍负责。

大家读《倚天屠龙记》可以发现,张无忌自从当上明教教主后就在到处浪,先跑到武当山救武当派,再跑到大都救六大门派,然后出海找谢逊,最后跑到少林寺参加屠狮大会。这段时间以来,教中大小事务他一概不管,那么谁在管事呢?显然是杨逍,比如训练五行旗之类的事情,就是杨逍在做。

所以对于明教来说,张无忌不过是个吉祥物而已,真正的权力掌握在杨逍手中。而杨逍是阳顶天嫡系,阳顶天对他非常器重,不仅让他做光明左使,还将乾坤大挪移的入门心法传给了杨逍。所以阳顶天失踪后,杨逍才以代理教主自居。

若是阳顶天重新回来,杨逍必然坚决主张还政于阳顶天。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梦露居士


看评论很多人居然怀疑张无忌对明教的功劳。张无忌调解了明教内部的矛盾还化解了明教跟江湖各门派的恩怨,找回了失落的圣火令使中土明教的存在有了合法性,解救金毛狮王的同时夺回了屠龙刀和倚天剑,从此明教更加声威大震天下归心,再也没人蔑视明教为魔教。除此之外还通过汝阳王府跟朝廷扯上关系借机周旋解救武林人士影响元兵军心,这样一个外交奇才不动刀兵就能化解江湖死结,怎么能说对明教没有功劳?当然他可以让出教主的位置,可是他的功绩绝不在阳前教主之下,岂不闻上兵伐谋?阳教主只会把明教变成江湖的对立面,永远不可能长久地光大明教!


云心70912314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脑洞作品,不喜勿喷!)

阳顶天执掌明教期间,明教发展鼎盛,有诗为证。

四方豪杰齐相会,中原武林避锋芒。

逍遥二仙平两道,四大法王定四方。

少林折戟顶天手,峨眉沉沙杨逍拳。

正邪两家不相立,唯叹明教魔焰高。

朱元璋起异心,明教危机四伏。

话说自从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揭穿蒙古汝阳王欲搅乱江湖风云的奸计,于危难时刻解救少林武当峨眉,之后更是和少林寺三渡高僧不打不相识,英雄惺惺相惜,而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谢逊也在少林寺出家为僧,一时之间江湖又恢复了平静,但是与之前不同的是,明教再也不是大家心目中的魔教,自此各门派各主其事,安心修炼。

这边江湖太平,可是这天下就不怎么太平了,大家都知道明教向来以抗击蒙古人为己任,明教教众常遇春,铁冠道人,朱元璋等等,都长期带领明教五行旗和风火雷电四门的勇士和蒙古人周旋,因为蒙古人统治残暴,因此当时天下起义军遍地,而朱元璋在多次起义战争中,由于治军有度,赏罚分明,因此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追随,包括明教几个高层,而朱元璋并不满足于现状,与当时同为起义军的郭子兴秘密建立了联系,随着朱元璋势力一天天壮大,他对于明教的命令就显得越来越怠慢,即便是对于青翼蝠王这样的明教元老,朱元璋也是言辞模糊,态度冷淡,这让大家非常生气。

张无忌初时也没有在意,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一次次传来,他开始正视起这个和尚出道的年轻人。

根据最新消息,郭子兴要将朱元璋招为女婿,此事非同小可,郭子兴是起义军中势力比较大的一支,此人家产颇丰,素有威望,当时已经攻克了濠州等地,为人仗义,一时间投奔郭子兴的义军无数。

这其中就包括朱元璋,假如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那么跟随他的,可能会有大半明教之中最重要的根基,五行旗和风火雷电四门教众,这对于明教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张无忌也感此事非同小可,因此派亲信联络逍遥二仙,两大护法天王并五散人中的说不得大师,周颠几人,于八月十五密会于光明顶密室,特意叮嘱此事不得让铁冠道人知道。

亲信明白此事的重要性,拜别张无忌,领命悄悄离开光明顶,依次通知以上人员。



阳顶天消失的三十年。

时间转瞬即至,逍遥二仙两大法王等人已秘密回归光明顶,在密室里面等待张无忌的到来。

此密室为当年阳顶天练功的地方,阳顶天当年留下《乾坤大挪移》心法,飘然而去,当年张无忌发现的枯骨人,其实是阳顶天的心腹,明教一个毫不起眼的教众。当年成昆逃走,杨夫人自杀,阳顶天真气逆行,眼看要走火入魔,可是他不自觉的用《乾坤大挪移》第五层心法强力引导真气,如此经过两个时辰的挣扎,虽然过程痛哭不已,但真气逐渐汇聚,按照正常经脉运行了起来,阳顶天才得以保命,他念及杨夫人临终之言,虽对成昆恨极,但夫人和成昆并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夫人对自己一片痴情,是自己辜负了妇人,如今夫人身死,回天乏力,阳顶天自责不已,自己无意之中得到《乾坤大挪移》,此功法玄妙无比,但却极为难练,里面几处语言艰涩,实在是难以理解,他思前想后,唯有亲入波斯总教,找寻当年霍山长老传人,此功才有可能练成,念及自己教务缠身,夫人娴熟,实在是抽身不得,今天夫人已去,明教发展稳定,自己再无牵挂,是时候前去波斯探寻一二了。

因此他杀害了前来送信的心腹,一是此人知道太多,二是此人身高和自己相仿,故此布下疑阵,脱身于明教,奔赴波斯。

这一去就是三十年,皇天不负有心人,阳顶天通过波斯总教一位管理藏书楼的老人口中,得知了《乾坤大挪移》中疑难之处的歧义,经过二十五年苦修,神功大成。

五年前紫衫龙王的女儿小昭回来了,成为了总教教主,听闻中原明教出了很多武功高强的小辈,而明教也四分五裂,最气都是谢逊居然没有做教主,成了江湖大魔头,而殷天正居然创立了天鹰教,阳顶天本来想马上回中原主持大局,但是听闻小昭说有个什么张教主,武功非常高,在教中很受大家欢迎,又是谢逊的义子,也修习了《乾坤大挪移》,这件事风云月三使也证实了,阳顶天因此也不敢贸然回来,因此又苦心修炼了几年武功。



张无优柔寡断,明教人心散。

话说八月十五这一天,张无忌安排好教务,早早来了密室,和大家分宾主坐,讨论关于朱元璋的事情。

一说起朱元璋,在坐的除了说不得和尚,剩下的那个人不气愤?杨逍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风火雷电四门,有两个门主刻意隐瞒有些关于朱元璋的机密情报,五行旗里面的彭和尚,铁冠道人,更是唯朱元璋马首是瞻,而殷野王的天鹰教,多次被朱元璋堵门借粮,虽是借粮,实是兼并,殷野王被敲竹杠多次,念及同为明教教众,也就忍了,还有那青翼蝠王韦一笑,上次去找朱元璋讲关于举办明教教会事宜,朱元璋竟然以战事紧急,教会之事不办为宜拒绝了韦蝠王的提议,须知这教会每五年举办一次,为的是团结教众,一方面犒劳三军,一方面选拔新人,这是明教第一盛事,朱元璋竟然不以为重。韦蝠王千里迢迢找他说这个事,他居然这个态度,难怪韦一笑会那么生气。

“朱元璋狼子野心,实在不能让他再这样目无尊长横行霸道了,”韦一笑气愤的说道。

“各位,我前段时间得到情报,郭子兴要收朱元璋为女婿,这也是我这次召集大家前来的原因?”

“我就说嘛,朱元璋狼子野心,看到郭子兴势大,要改换门庭了,他走了倒好,省得老夫我看着心烦。”韦蝠王气呼呼的说道。

“蝠王,此事没这么简单,你以为他就一个人去郭子兴那里吗”?杨逍沉稳的问道。

“哦,原来如此,教主,那咱们可不能放过他。”经杨逍这样一说,韦蝠王马上明白了关键所在,假如朱元璋投靠郭子兴,明教兵力势必将十去其六,这无异于毁了明教。

“此事我也下不了决定,须再观察观察。”

“教主,朱元璋这个小子,为人深沉,当初看他是个带兵打仗的好苗子,就让他带领教众对抗蒙古人,那里知道他包藏祸心,要拿我明教的家底去给他谋大事啊!”杨逍无比后悔的说道。

众人皆是默然。

“此事须从长计议,朱元璋抗力蒙古人有功,此事有目共睹,当次时刻,当以抗元为重,朱元璋这边,我建议在观察观察,舅舅,下次朱元璋再来找你要兵要粮,你让他找我来要。”

众人听完,心中都是一声长叹,再观察观察,再观察,明教的家底都要被朱元璋给拿空了。

“这……?好吧”殷野王无奈的说道,可是他心里忍不住嘀咕,找你要?你光明顶离我天鹰教那么远,我不给他,他立马就要把我天鹰教给灭了,我能怎么办?

“光明左使,风火雷电四门这边,你把四个门主互相调换一下,咱们的兵慢慢往回撤。”

“这样不妥吧”,杨逍直言。

“有什么不妥?难道你手下都被朱元璋收买了?”张无忌不乐意的道。

“好吧,谨遵教主之命”,杨逍心里再想,你要调换四个门主,就不怕其他两个也被朱元璋给忽悠走了?唉。

“韦蝠王,朱元璋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一遇到和蒙古人打仗,我都不一定能命令得了他,呵呵呵”。

“你都命令不了,我们更加命令不了了,你说这算不算藐视教主?这可是犯教规的。”

“韦蝠王,心放宽点,没事没事。”

“谨遵教主之令”,韦蝠王见多说无益,唯有懒懒的拱手说到。



无忌顶天终相遇,杨逍蝠王话真情。

“哈哈哈哈哈,婆婆妈妈,如何管理我明教?”随着一声狂傲的笑声,密室门口走进来一个身材魁梧,面带黑布,头发银白的男子。

“各位,好久不见”,来人对着一众人抱拳说道。

“你是哪位?敢来此地捣乱?”韦一笑说完,当先起身,施展高明轻功,一瞬间就到了密室门口,而逍遥二仙杨逍和范遥,也悄然起身,和韦一笑呈三角之势,将来人围在中间。

“哈哈哈哈哈哈哈,杨逍,韦一笑,周颠,说不得,认不得我了吗?”来人狂笑,随后大声说到,随着话音刚落,面门的黑布也被他一把撕下。

“啊”杨逍和范遥轻呼一声。

“阳教主?属下参拜阳教主。”只见杨逍和范遥同时对着来人下拜。

“你们……”韦一笑话未说完,来人自己转身,直视韦一笑面门。

“蝠王,多年不见,你老了,哈哈哈。”来人爽朗的笑到。

“属下参拜阳教主。”韦一笑确认是阳顶天,眼眶一热,拜了下来。

“大家快快起来,快快起来,唉,是为兄不好,骗了兄弟们这么多年,对不起了。”阳顶天一一拉起三人,悲痛的说道,此刻说不得和周颠了走了过来,众人都看着阳顶天,阳顶天眼光一一扫过大家,众人眼睛早已湿润。

“这位是?”张无忌说到,声音不大,但是众人耳膜发痛,仿佛有人击鼓一般,大家知道这是张无忌发火了。

“鄙人就是阳顶天”,阳顶天说完,身形一闪,挡在众人前面,衣袍无风自鼓,众人当下耳中清明,张无忌看的仔细,是《乾坤大挪移》无疑,并且推测此人修为并不在自己之下。

“哦,原来是阳教主,幸会幸会。”张无忌拱手道。

“岂敢岂敢,张教主年纪轻轻,便誉满江湖,公推第一大侠,老夫岂能比之?”

“张教主,阳教主回归本教,实乃幸事,不如咱们出去为阳教主接风洗尘,坐下来慢慢谈?”杨逍见气氛尴尬,赶紧出来打圆场。

“也好,久闻阳教主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当座下详谈。”张无忌缓缓说道。

“不可,你们这次秘密相会,如果贸然出去,那此次密会有什么意义?”阳顶天急忙制止。

“杨教主所言甚是,此次为了对付朱元璋那个叛徒,可惜白来一趟,”韦蝠王消沉的说道。

众人一时不语,殷野王暗叹韦一笑言语太直。

“如此,各位,我还有事,现行一步,明日再谈,杨逍,照顾好阳教主”,张无忌朗声说完,拱手照顾了众人,走了出去。

“张教主?”阳顶天对着张无忌喊道,可惜张无忌并没有转身。

“唉!”杨逍一声长叹。

“阳教主,快说说你这么多年去了那里?属下听张教主说,你走火入魔了,这?”韦一笑急急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兄弟们先坐”。

众人一一落坐,阳顶天开始向大家诉说他在波斯总教的遭遇。



张无忌退位隐居,阳顶天重回大位。

话说众人聊了一宿,都为阳顶天在西域的种种遭遇而感叹,范遥更是感同身受,因为他方年也孤身一人去过西域。

众人这一待,就是三日,因密室隔绝日光,众人又都是武功高强之辈,虽然三日未眠,也不觉得困乏,一是被阳顶天在西域的见闻所吸引,二是兄弟几十年未见,再见已是白头,清到浓处,便忘了心头难事。

就在众人听阳顶天讲完小昭继承明教总教主之位,得教众支持,上下一心之后,众人开始谈论起金花婆婆的女儿小昭来,忽然秘道门一响,走进来一个教众,众人识的是张无忌身边的一个心腹,手里拿着一个锦盒,走了进来。

“教主有言,全在锦盒之内,教主吩咐大家当面打开。”这人捧着锦盒,对着杨逍说到。

杨逍接过锦盒,打开一看,原来是六枚圣火令,外加一封信。

众明教教众听令。

今阳教主回归,实乃幸事,回忆我自掌教以来,得大家支持,教中也算平稳,但我心在逍遥,实在疲于教务,今阳教主归来,实是我解脱之日,诚为开心,特令大家依然拜阳教主为明教教主,执掌圣火令,明教教众务必听令。

我已经携手爱妻赵敏退隐江湖,自此不再过问江湖之事,若教中遇生死存亡之际,可至武当派询问我之下落,力所能至,我自当尽力而为。

众人看罢,都是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张教主真性情中人”阳顶天轻轻感叹道。

“属下恭迎教主归位”杨逍,范遥等人对望一眼,齐身拜服于地。

“这……这如何是好?我此次回来,无非是看看兄弟们,想我已满头华发,那里再有称雄之心?众位兄弟还是不要听张教主之言,早早另寻他人吧。”阳顶天急切的说道。

“阳教主,不瞒你说,此刻正是我明教危急存亡的关头,想教主三十年前不辞而别,我教分崩离析,至此关头,教主万不能弃教不顾啊。”韦一笑大声说到。

“望教主以教为重”,众人齐声说到。

“这……唉,罢了罢了,大家快快请起,我应大家就是了。”阳顶天见这般情况,他本身内心有愧,也就不再推辞。

“哈哈哈哈哈,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杨逍笑着说到。

“兄弟们,到底怎么回事?我明教到底怎么了?”阳顶天听到韦一笑所说的危急关头,不明白的问道。

“阳教主,是这样的。”韦一笑侃侃而谈,将明教大概情况告诉了阳顶天。

欲知阳顶天如何对付朱元璋,力挽明教之狂澜,且听小哥下回分解。

谢谢大家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古梁镛


如果杨顶天再回明教,教众大部分会拥护张无忌当教主。



阳顶天如果再回归明教,已是三十年后了,那时的明教已在张无忌的领导下,各大门派与明教已经和谐共处,为驱除鞑子而同心协力,共同对付蒙古朝廷了。时代已经变了,观念也会改变。阳顶天失踪30年后再回归,阳顶天已经被世界Out了。



俗话说人走茶凉,阳顶天离开明教30年,许多事情已经变了,如那些曾经拥戴阳顶天的人已经有的改变了行事风格,如范遥,杨逍,韦一笑等,有的已经谢世,如殷白眉等,并且这些人过去虽然拥戴阳顶天,但是对张无忌也非常的尊重。所以他们之中,拥戴阳顶天和张无忌的人数顶多各占一半。



至于那些新加入的明教教众,既与阳顶天从来没有过关系,大家可以想一想他们会拥戴阳顶天吗?更何况张无忌对待教众如此宽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