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了,你是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呢?生氣怨恨他合適嗎?

心理之路之社交恐痛


不犯錯還是孩子嗎?那是神童,不過就算是神童,也不能保證肯定不犯錯。錯誤是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沒準是最好的機會。生氣?笑話!誰會跟機會過不去~


順其自然杜科斌


您好,我是清香如蘭,家庭教育的踐行者,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當孩子犯錯了,你是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呢?心生怨恨他合適嗎?

孩子犯錯誤,父母肯定不能心生怨恨去面對孩子,那樣只會把孩子往犯錯誤的一面推,對孩子對家庭都百害而無一利。

孩子犯錯誤,家長該如何面對呢?我先說說我曾經處理過的事情。

我兒子比較調皮,愛交朋友愛打閙,有一次我正在上班,兒子老師打來電話,讓我趕緊去學校,說我兒子把同學眼睛踢出血了,我嚇得魂都飛了,飛快趕到學校——原來幾個學生打鬧,兒子一不小心踢到那同學眼上……

瞭解情況後,我趕緊帶著那孩子去醫院檢查,好在眼睛沒大礙,但眼睛下面出血淤青,CT、內透鏡等等一套檢查下來,花了一千多元,又買了幾百塊的禮物送給那個孩子,兒子也當面和那個同學道了歉,他們原本就是朋友,這事就此和解。

我處理這件事,沒有評判誰對誰錯,先安撫那孩子及家長,趕緊去醫院確保眼睛沒事。接下來和兒子共情,給兒子申訴的權利,讓他複述事情經過,和造成這種後果原因。然後角色轉換,假設今天受傷的是你,你會怎麼想?引導兒子去體會同學的感受。接著進一步引導兒子,你一個飛踢,給人家造成傷害,都是要面子的孩子,如何處理,兒子你看著辦,媽媽幫你一起去面對。

通過這件事,我引導著兒子認識到打鬧的危害性,認識到平常不惹事,出了事不要怕事,該承擔承擔的,並想辦法解決問題。兒子通過這件事,好像一下子懂事了。

孩子犯了錯,家長要把孩子和事件分開,孩子是好的,只是做錯了事,評判或者否定自己孩子,都是不妥當的。沒有一個孩子願意犯錯,因為孩子小,生活閱歷少,沒有能力控制自己,或者沒有能力分辨事情的對錯,甚至有時候他們闖了大禍也渾然不知。所以,家長對孩子犯錯而心生怨恨顯然是不對的。

對於孩子來說,每一次犯錯,都是他們成長的機會,孩子成長就是在不斷糾錯中長大。父母的責任就是陪著他們,和他們一起去面對,並引導他們學會如何處理各種事情,如何成長為有擔當的男子漢。


清香如蘭


人都有犯錯的權利,更何況年齡還小,各方面還發育不全的孩子。

不允許犯錯的孩子是無法成長的,犯錯以後改了就好。

記得有一次和我8歲的姑娘聊天,聊到犯錯,她告訴我:“每個人都會犯錯,媽媽也會犯錯,我們都會原諒你的,就像你原諒我們兩個的錯誤一樣。”瞬間感覺孩子們好懂事呀,比我們想象的通情達理,愛我們。

這幾天,被一個8歲孩子做的小詩《挑媽媽》淚目了。

/ 挑媽媽 /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好有運氣的我們,千挑萬選,被孩子挑中,做了他們的媽媽。

他們在天上挑到媽媽的時候,一定以為挑了個溫柔的好媽媽,可是我們可能沒做到那麼好…

儘管如此,孩子對我們的愛,卻一點不曾減少。

好愧疚的我們,原來比起我們愛孩子,孩子比想象中更愛我們。

我們不是完美的父母,同樣,不必要求孩子完美。

所以,孩子犯了錯該怎麼處理呢?首先,問問自己,我們自己犯錯了會打會罵自己嗎?

肯定不會,所以也就明白了怎麼對待孩子的錯誤。

1.同理心孩子犯錯後的心理

我老二今年4歲,經常會不小心把飯或水灑在桌子上或地上。

原來也是會哭鬧,很恐慌,害怕媽媽批評,後來我告訴他:“每個人都會犯錯,媽媽也會,咱們一起把它收拾了好不好?”我們一起收拾完就沒事了。

現在,他更厲害了,自己犯錯了自己收拾,都不用我說,每次收拾好我會好好誇獎他一番。

前兩天把一個玻璃水壺弄得有個裂痕,他過來告訴我:“媽媽,我不小心把水壺摔壞了,用不了,我把它扔到垃圾桶了,你倒垃圾的時候小心扎著手。”

收穫小暖男一枚。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問問自己:“東西重要還是孩子重要?任何東西都沒有我們孩子重要。

2.犯錯誤,改了就好,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懂得承擔錯誤並改正

孩子不同年齡會犯不同的錯誤,告訴孩子,不用害怕緊張,我們一起處理就可以了,慢慢地孩子也就自己會解決問題了。

在孩子的養育道路上,用始終和孩子站在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和問題站在一起,指責孩子。


易彤A


我的兒子天天犯錯,不是學習上的就是生活上的。如果每每犯錯都發火那一天要多少火才夠。想從前,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當年每次考試成績出來老師要回家簽名的時候,每次踢球弄得滿身髒兮兮的時候,老師發火要見家長的時候,爸爸每每發火抽打我的時候還歷歷在目。自己的孩子做錯事情我都是循循善誘的教導。現在他是班裡最淘氣的小傢伙,但是他是成績最好的小妖怪。不是每個人都是乖乖仔,但是每個孩子都是善良的都是純淨的。只要你好好的教導他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相反如果你只顧著看手機,只顧著工作,只顧著應酬,那他慢慢的就會離你越來越遠。到頭來你會後悔為什麼當初不多花點時間在他身上。陪伴是最好的解藥,家長們共勉!


港臺娛樂速遞


孩子今年六歲了,進入了第二個叛逆期,故意犯錯,各種犯錯,不停的觸碰我的底線,然後看我發怒生氣,越是不讓玩水,越是弄得滿身都是,賭氣說不給她換衣服,她會哭的很傷心,但是下次接著犯;反覆提醒她摸完貓咪要洗手,她會偷偷的摸,我都看見了,她還不承認,就是不洗手[摳鼻][酷拽],我軟硬兼施,想盡各種辦法和她鬥智鬥勇,卻已黔驢技窮[捂臉]

後來,想著打吧,打的效果比較直接,馬上就記住了,但是還是會犯錯,甚至變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我儼然是一個嚴厲不近人情的老母親,她開始不願再與我親近,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我想和她一直做朋友,所以必須尊重每一個階段的她,所謂的犯錯,都是我在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她,她有自己個性和節奏,也許我可以把她訓練成為一個聽話的乖孩子,卻會讓她不開心沒有自我,所以,我必須調整心態,給她足夠的寬容。

我想把對她的愛變成大海一樣廣闊,任她遨遊。不想做一個小溪,波瀾不驚。

孩子啊,犯錯是你的特權,勇敢的犯錯,才知道什麼是對的。



貓小爪子


一、孩子總是犯錯的原因

1、自控能力較差

孩子有些時候犯錯,並不是出於自己的本意,而是因為自控能力差,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就比如:孩子天生就是愛玩、愛打鬧的,家長無法讓孩子總是保持安靜的狀態,所以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打翻水杯等情況。這就是自控力不足的體現。

2、叛逆心理

一般來說,孩子2-3歲左右會出現第一次逆反心理,表現就是不按家長的套路出牌;7-9歲是孩子從幼兒成長到兒童的過渡期,會出現第二次叛逆心理,一般表現為不聽話、頂撞父母;進入青春期後(12歲以後)孩子達到第三次叛逆期,表現就是跟家長對著幹。如果孩子出於這樣的叛逆期,就會總是喜歡犯錯,做事違背家長的意志。

3、缺乏安全感,希望引起家長關注

現代社會,家長大多忙於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他們不知道家長什麼時候就會去上班,離開自己。所以就會通過犯錯引起家長的關注,及時收到批評也很高興,至少父母在身邊。

二、孩子犯錯後,家長應該採用怎樣的方式應對呢?

1、通過一些方法讓自己保持冷靜

孩子犯錯後,多數家長的做法都是火冒三丈,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建議家長在孩子犯錯後,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比如:出去小跑十分鐘、聽聽聽音樂等等。等自己冷靜下來後,分析孩子犯錯的原因,是自控力問題還是叛逆心理?又或者是缺乏安全感?根據原因找出相應對策。

2、採用“冷處理”的方法,對孩子進行“隔天教育”

對於麻煩事或者已經激化的矛盾,不妨採用“冷處理”,放一段時間,思考會更周全,辦法會更穩妥。這就是所謂的“冷處理”。

孩子犯錯後,家長就可以採用這種“冷處理”辦法。如果孩子是當天下午犯的錯,家長收拾好殘局後,先不要急著教育孩子,可以等到第二天上再找孩子溝通。因為孩子在這段時間裡已經反思了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會更有利於家長的溝通。(特別要強調的是:冷處理不等於“冷暴力”。)

3、從錯誤中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先肯定,後教育

孩子做的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在“冷處理”的過程中,不能只看到孩子的錯誤,也要學會從孩子的錯誤中發現“閃光點”!第二天教育孩子錢,先肯定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再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因此,孩子犯錯後,家長要注意分析孩子犯錯的原因,找準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避免激化矛盾,對孩子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我是好孕達人說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歡迎各位邀請答題。


好孕達人說育兒


老話兒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就是說,三歲就能看到這孩子有多大出息,而七歲就能看到這孩子一生了。如此說來,之後就不用管了嗎?顯然不是,這句話無非是強調七歲以前對孩子的教育會給他們的一生帶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代教育,從“胎教”就開始了,而為什麼孩子卻越來越不懂事兒了?——這個問題,得從“家教”說起。孩子為什麼老犯錯呢?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錯。古人從三到四歲就開始讀四書五經,這些書中的道理自然是由老師來“分解”的。即使如此,也還有“囫圇吞棗”之嫌。但是,這些書中的為人的“模式”和“規則”卻在他們幼小心裡紮下了根。而現在我們重視的是什麼呢?多數是“技能”方面的專長培訓,唯獨忽略了“作人”的要求。顯然和傳統教育中的“家教”不是一回事了。加之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獨生子女多了,在家裡,誰都讓他們三分(讓八分都嫌少),於是,“窩裡橫”便成為一種時尚。家裡的“模式規則”已經爛熟於心,而社會的模式規則卻是一片空白。故而,沒有“家教”的孩子越來越多,犯錯的機會也自然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下,就輪到家長們大費口舌,講大道理的時候了。仔細想想,管用嗎?答案是否定的。孩子犯錯了,應該告訴他們,什麼是錯,為什麼是錯,對的應該是怎樣的。不是指責和教訓,而是耐心的交流,孩子真的明白了,也未必能馬上改過來,但在反覆的實踐中,才會真正的理解和體會到。生氣和怨恨是無濟於事的。有些毛病從月子裡就可以慣出來。比如,孩子一哭,大人就抱著;哄著睡覺,睡著了大家還輪著抱,結果是沒人抱就睡不著了。不檢討自己怎樣慣,卻埋怨孩子忒能鬧。所以說,三歲以前,主要是培養習慣和性格,以後就是教給他們作人的準則和社會規則,這些家教如果能達到基本符合,之後的教育,就會省去很多時間,“看老”也就會充滿希望了。如果從小是老人給帶的孩子,父母若又缺乏互動,困難會更大些,不是沒有辦法解決,但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大環境出了問題,就算是題主家裡不是這種情況,但孩子在外邊,也會遇到困惑,只有耐心的與之溝通,和孩子一塊成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講大道理,對孩子通常是無效的,他們不愛聽,也聽不懂。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老程走天下


我認為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因為孩子小,對事物的理解不深,而且意志力和能力方面還不成熟,而他們探索世界的慾望非常強,什麼都想摸一摸,看一看,體驗一把。在他或她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

千萬不要責備孩子,更不要打罵孩子,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埋怨生氣不僅沒用,而且還影響父母子女感情和孩子的成長。

那麼,孩子犯錯誤時,應該怎麼辦呢?

1、我們要以一顆包容的心去看待他們。淡然一些,耐心一些。給他們一個犯錯誤的機會,沒有哪一個人不犯錯誤就長大的。

2、孩子也是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長大的,我們要弄清孩子犯錯誤的原因,再按不同情況分類處理。比如,孩子只是不小心碰壞了東西,要耐心教他怎麼使用,避免下次再弄破就行了;要是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就要讓孩子清楚這是絕對不允許的,並和孩子一起把東西還給別人並道歉;在和別的孩子游戲中不小心發生碰撞,不要太在意,讓孩子說聲“對不起”或者“沒關係”,下次小心些就行了。

……

總之,對孩子要尊重,和他們說道理最好能蹲下來,平等對待,不頤指氣使。把犯錯誤變成進步的階梯,讓孩子在犯錯誤中成長。


秋水伊人yf


要看事的輕重了,如果錯的嚴重了,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責備孩子,我覺得生氣怨恨不合適,畢竟是個孩子,大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不管怎樣已經錯了,家長應該跟孩子溝通如何避免錯誤在發生。



小小的人兒大大的夢想


我是親子關係方面的心理諮詢師,三句話送給你:

1、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再說了,聖賢也是人,也會犯錯。

我們成年人都這麼大了,一天到晚還是會犯錯,何況孩子?

2、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屢教不改,一錯再錯。

人生就是不斷的試錯,不斷的向好發展,犯錯是有成長價值的。

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包羅萬象、一輩子的事,因犯錯而生氣怨恨孩子的父母,我只能表示驚歎和無奈。

關鍵是,如何接納,並幫助孩子改錯,進而取得相應的成就感,這才是犯錯的價值所在,也是父母的價值所在。

話說可憐天下父母親,有時候,教育方式簡陋,更可憐的是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