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神話之 一把香蔥,改變一個鎮

三江的茶葉,講述了一個村寨的神話,而在柳江區三都鎮,一把蔥則講述著另一個神話。

  我們沿著322國道來到柳江區三都鎮裡貢村。已過立春,冬日暖陽中,田野裡一片蔥綠,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香蔥的味道,清香撲鼻。


  香蔥是柳州市的特色農業產業之一,三都是柳江區也是全廣西較大的香蔥生產基地。


  三都種植香蔥有著40多年的歷史,而裡貢村又是三都香蔥的發源地。上世紀70年代開始,裡貢村只有少部分人種植香蔥。裡貢村党支書韋樹校便是三都的第一代蔥農。他說,那時都是零星種植。收蔥季節,他們一般都是晚上12點用單車託去柳州賣。後來見種蔥得錢,大家紛紛搶種。到上世紀90年代,香蔥開始形成規模。政府又因勢利導,大力扶持發展“綠色產業”,從品種更新到請來專家培訓;從流通隊伍的培養到基礎設施的建設……多元的服務,讓香蔥產業日益壯大。到2016年,香蔥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含複種),年產香蔥7萬噸。


龍城神話之 一把香蔥,改變一個鎮

三都鎮的香蔥,如今銷往全國各地。

我們來到時,當季香蔥採收已接近尾聲,但田間地頭,村邊路旁,村民們拔蔥摘葉,洗泥加冰打包,然後裝車發貨,依舊一派繁忙。

  三都鎮鎮長告訴我們:三都鎮村民香蔥種植意識比較強,90%以上都在種植,並以香蔥和蔬菜種植為主,採取輪作模式,每年9月份開始大面積種植香蔥,到來年2月開春種植四季豆,收完四季豆後,接著種苦瓜,然後再接著種香蔥,一年可種二到三茬香蔥。目前,全鎮種植香蔥面積3.5萬畝(包括輪作,複種),香蔥產量一般一畝在2000~3000公斤左右,均價達到5元/公斤,最高時可賣到8元/公斤,一畝產值1.5~1.8萬元左右(一茬),純收入在8000~1.2萬元。這幾年通過農業公司、合作社和經紀人,把整個三都的香蔥銷往外地,每到旺季,一天300多噸的香蔥從這裡走上高速公路銷往上海、貴州、湖南等地。


  據當地的香蔥經紀人韋文景介紹,三都種出來的香蔥既粗壯,味道又香,是外地市場的搶手貨,銷量大,每天銷售達350噸,最多時可達550噸。

  近幾年,香蔥市場很好。香蔥的田頭最高批發價能達到每公斤8元錢。獨具特色的香蔥產業,漲鼓了農民的錢袋子,成為三都農民的一大經濟支柱。村民韋初紅是村裡種蔥的好手,7畝蔥田一年種三茬,有10多萬元收成,這位樸實漢子搓著粗手謙和地說:“我這點家底在村裡只不過算中等水平!”


  剝落黃葉的香蔥賣相更好,也是市場的需要,因此,香蔥產業還催生了剝蔥業務。剝蔥業務讓村中的老人和婦女有了用武之地。村民韋秀紅說,僅是剝蔥,她一年可以有一兩千元的收入。


龍城神話之 一把香蔥,改變一個鎮

剝蔥也成為村民增收渠道。

在村中行走時,路遇村民韋春海,他正準備去縣城兒子家。 “兒子在縣城買了房子,一次性付款的。”韋春海一家有10畝香蔥,“種蔥20多年了,畝產約3000斤,一年種兩次。這段時間每斤收購價三塊多到四塊錢,一年收入十來萬元沒問題。”

  當地農業部門相關人員告訴,香菜(香蔥、蒜苗、芹菜)產業是柳江產業發展中的主要產業,面積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現在逐年擴種,向周邊鄉鎮擴展,只要銷路沒問題,農民的種植熱情是不會降低的。現在外地客商不用過來,只要打個電話給當地經紀人下訂單,要多少貨,什麼時候要,都由當地經紀人組織好貨源,裝車發出,對方在當地接貨就可以了。


龍城神話之 一把香蔥,改變一個鎮

三都鎮村民正在收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