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年薪10萬,能打敗全國90%的人,你覺得呢?

彩票神算王


這是縹緲的悖論。給大家舉個例子,上半年我去了甘肅某農村,當地人均年收入不到2萬,但他們過著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吃的是自己種的糧食,雞鴨魚肉,都是自己養的,菜也是自己種的,水果就更多了,本來就是瓜果之鄉。他們的收入,每年基本用不了多少。幸福感很強。你能說,年薪十萬能比他們強嗎?就像在上海,夫妻兩人帶個孩子,住著上千萬的房子,你能說你家庭有千萬價值嗎?這房子價值是空的,你永遠不可能變成買菜的錢。

所以,問這個問題,如果純粹以22---60工作人群而論,說全國沒有意思。如果在3/4線城市,屬於中偏高一點,若果是2線城市,也就中流水平。如果是一線城市,那就是下游水平了,勉強可以溫飽度日。


上海老頭123


我是具有18年工作經驗的HR總監,請關注我,為你解答職場困惑。謝謝!

1、我覺得年薪十萬能打敗全國90%的人,可能性不大,這個問題確實值得商榷。首先如何保證統計數據的真實性都是一個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如同問中國現有多少憶人口一樣,官方數據與實際數據差別比較大。

2、大家需要清楚和了解,現在許多人員和企業為了逃避稅收,在稅務局是沒有數據的。比如買烤串、擺地攤的小販、未經註冊的小企業和私人作坊等等,你知道這些相關人員的年收入是多少嗎?是否超過十萬了?估計大家心裡都清楚,但就是沒有數據可以支撐。

3、年薪十萬,每月的工資也就是8300多元,若再有年終獎估計月薪會更低。8300員在企業裡其實是非常普遍,相當於中層管理人員,銷售人員、核心技術人員或研發人員等,可能經常加班的普通工人拿到這個薪水都是正常的。大家看一下身邊的企業,大多數企業的中高管理人員都會超過10%的比例或許更高,這也就意味大多數企業里人員至少有10%的人員年薪超過十萬。這都是保守的估計數據。舉例來說,我所知道的一個150人的互聯網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及薪資超過8300元的銷售人員,他們的總數將近70人啊。這還是普通的互聯網企業,盈利能力非常一般。

4、就全國而言,你把嬰兒和、學生、老人及不具有勞動能力都算上,年薪十萬那就真的能打敗全國90%的人了。

若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及點贊、轉發。你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支持!謝謝!若對我的回答有其他意見或建議,請在評論區留言,歡迎溝通交流!再次感謝!


願你好2018


看到這個題目感覺有點悲哀。題主確認沒有少寫一個0,不是年薪100萬?

如果是真的,那我們的收入水平實在是太低了。


我年薪十萬+,在我同學圈裡,我是最低的那批。(我學醫)

我老公也是年薪十萬+,在他同學圈裡就是收入高的那批。(我老公師範專業)

我們老家的親戚朋友,都是自己創業做生意開店,各種謀生,非職場人士,我倆的收入都不夠跟人聊天的。


我們職場人士,把月薪過萬當作很高的一個目標,而且現實情況是,月薪過萬確實也是一道不低的門檻。

僅這道門檻,真的會把大部分人攔在外面,雖然我不認為能有90%,一半以上還是有的。

而在職場,通過升職加薪來實現薪水翻番,是需要漫長且艱難的過程的。

跳槽比較快,但機會也不是隨時就有。


所以這個問題,讓大家把關注度放在年薪十萬上,造成一種感覺,好像年薪十萬就已經很高了,可是,想一下你所在城市的房價,

想一下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所需要的花費,

想一下一個幼兒英語輔導班的學費,

你還覺得這個錢夠高嗎?

它遠遠不夠!

真的是太低了。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讓我們所有職場人深思,促使更多人思考如何提升自我價值,如何把這個數字提升到年薪100萬上,這才是這個問題真正值得討論的意義吧!

我是玲瓏一刀,二胎媽媽,外企職場小姐姐,能力有限,不敢自誇,但求做頭條最用心最有溫度的分享者!期待你關注!


微光姐姐


年薪10萬,平均下來也就是每個月8000多,實現這個收入是不是能打敗全國90%的人?

不知道大數據的計算情況是怎麼樣的,但從我周圍的人來看,好像並非如此。

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拿我收入最高的10個朋友來做比較,他們很多年薪遠遠超過了10萬,所以對於打敗90%的這個概率來說,好像事實並不是這樣。

那麼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我覺得有合理之處,但也有不合理之處。

我們來從三個角度具體分析一下。

第一、按照全國的基數,這個概率是可能存在的

年薪10萬和全國90%的人做比較,計算這個概率的基數未免太大。

全國人口有多少,14億,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

按照題主所說的這句話,年薪10萬就可以打敗全國90%的人,意思也就是說全國只有10%的人,年薪超過了10萬。

聽起來10%並不是很多,但如果把基數放在14億上,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年薪超過10萬以上的人,具體有多少我不清楚,那從我身邊的人來看,雖然不少,但也沒有多到遍地都是。

所以用全國的人數來做基數,得出這個概率是有可能的。

第二、地區差異造成發展不平衡

除了基數大,現在的經濟就業還存在著地區差異。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南方和北方的工資是不一樣的,沿海和內陸的工資同樣也有差距。

因為地區差異造成的發展不平衡,就有可能出現一種情況:有些地區普遍收入都很低。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來計算年薪大於10萬的人,是否能超過90%的人,也是很有可能得出是的答案。

再加上全國範圍內還有很多老人小孩,不賺錢的人群,所以年薪10萬確實可以打敗很多人。

第三、不合理之處:統計學意義不大

這個概率是有可能出現的,但它並不是完全合理的。

一個統計學意義的概率,必須是對現實有意義的數字。

年薪10萬的人和全國範圍的人做對比,統計學意義其實並不大。

既沒有地區限制,也沒有人群限制。

就像上面所說的老人小孩,不掙錢的這些人要不要算,偏遠地區收入水平低的人要不要算?如果這些都算在內,那麼統計這個數字有什麼意義?

所以說這個數字是存在合理之處,但這樣的概率,對於現實來說並沒有太大意義。


狐小胖


我先說說自己的經歷:我是四線城市金融民工一枚,32歲,2012年我的稅後收入是12萬,2019年還是這個數,但我年年攢不下什麼錢。

一、30歲之前賺錢方式單一

我24歲時賺得與31歲時賺得一樣多,一是經濟大環境一般,銀行業早已脫離了黃金時代;二是從事崗位單一,沒有充分鍛鍊,就得不到快速成長;三是沒有從事合理合法的兼職工作,全靠死工資。

二、30歲之後轉型困難

因為從事多年銀行業機關工作,沒有實打實接地氣的積累人脈客戶,所學所從事的工作簡單重複,有些“花架子”的味道。再考公已沒心勁和精力,晉升渠道狹窄、困難重重。所以,有點進退維谷的意思。

三、從事兼職打開突破口

去年競聘中層未果,讓我產生了此路不通搭個橋的想法。學習一些工作外的技能,藉助互聯網風口的餘力,再往上衝一衝,增長一些見識,打開桎梏自己成長的突破口。

我以上所說有點答非所問的意思,主要想表達年薪10萬、年薪100萬也好,打敗百分之多少也無所謂,自己要不斷成長,才會有更多資本相隨。


浮生觀浮生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個故事,年薪30萬的一線城市白領存款卻比不上四五線城市有穩定工作工資5000的同學。

凡事需要相對來看,年薪十萬對於三線以下城市確實可以打敗90%的人。

如果放到一二線城市,可以說比比皆是。

在一線城市年薪10萬,月薪8000元,一個月房租水電3000元,上下班通勤1000元,一日三餐至少3000元,其他雜項剩餘1000元遠遠不夠。

而小城市月薪5000元,一個月的生活支出哪怕加上房貸車貸也是夠用的,並且還有一套房,一輛車,足夠可以過著幸福的生活。

我有一個朋友,是老家縣城的公務員,月薪在4800左右,夫妻兩人月薪勉強可以達到8000元,現在有一個兒子,一輛車,一套房。

而每月基金定投3000元,銀行存款購買銀行理財,目前夫妻兩人存款總額達到20多萬。

可能20多萬隻是大城市一兩年的收入,可真正大城市的人,年薪三四十萬的白領,也很慢有足夠的存款應對危機。

攢錢對於大城市來說太難了!


袁七


我是一個北漂在北京,說實話做的中等,年薪20萬左右,比較穩定,同事比我高的不少,不過也是二八定律,行業裡大多數人掙不到太多,不過話說話來,天天租房,吃的一天三頓飯,北京物價貴,錢不少花,啥也吃不著,蘭州拉麵,一份蓋飯,我說18塊錢,20塊錢不誇張吧,你在看你吃的那些垃圾,自己做飯多實惠,可惜你又沒有時間,因為你每天大多數時間都在工作加班,累的要死,倒休一天哪也不去,基本宅在家裡,北京是一個你只要一動就得花錢的城市,回家過年那幾天吹著小牛逼,年薪二十萬吧,說實話,你在北京過的什麼生活只有你自己知道,看看家裡那些小縣城人一個個雖然沒你掙得多,但是人家生活質量比你好多了,也是想吃啥吃啥,不說了,人各有志吧,在北京打拼有的人是喜歡,但是大多數的人是無奈!!!!!


進塔體檢咯吧啦的


看一下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8年中國的GDP首次突破了90萬億,而人均GDP是6452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而這個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數是24336元。

這也就是意味著中國人的平均支配收入還不到3萬元。同時也說明你的可支配收入達到2.5萬就已經超過了50%的國人了。

如果有10萬年薪,去除雜稅等各項支出,怎麼得也有8萬左右可支配收入了。很顯然按照收入的結構是一個金字塔,越往上的人收入越好,但是數量也越來越少。

而且按照統計數字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扁平的金字塔,也就意味著隨著收入增加一點點,人數會銳減。

再看一個數據中國億萬富翁人數達319人,百萬富翁人數達237.8萬人。今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中,馬雲為中國首富。假設一下這些人的資產有1%是當年的收入,那麼他們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四五億人拉到平均值。

再有就是我們很多人眼裡不敢相信的各城市平均工資,目前除了北上廣深也沒有幾個城市平均工資能達到10萬年薪的吧。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平均工資這麼高不容易實現,是因為自我感覺良好,但在某個城市卻連平均水平都達不到。只是拖後腿,其實就是因為你是被平均了而已,因為一個高薪收入可以平均幾十甚至上百人。

很多人沒有工作被平均,很多底層操作工被平均,還有很多無業人員(居家主婦)等被平均。要知道,雖然有些人生活的比你好,可能是因為他的家庭等其他因素讓你覺得高於你,但僅個人年收入而言是肯定不及的。

所以我認為年薪超過10萬,從人數上來說超越90%是一定的,甚至更高。但要說年薪10萬的生活狀態而言能否超過90%人口基本上就渺茫了。

簡單點說,一個年薪百萬的人,即便他的妻子孩子沒有收入,也可以至少讓幾個人的生活狀態比你高上一大截。


行者昊一


怎麼說呢?90%的說法太客氣了,很可能是95%!


我們先來看看2017年的全國社平工資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該表中社平工資超過10萬的僅有北京和上海兩地,並且也都超出的不多。同時我們知道,由於受到高收入者決定性的影響,社平工資的數字是要高於中位數不少的,也就是說,即便是在北京和上海,能夠達到社平工資數的也就是年薪達到10萬的人也絕對不足50%。


全國10%的人口大概是1.4億左右,僅有的4個一線城市,北京2171萬人,上海2418萬人,廣州1449萬人,深圳1252萬人。假設4大一線城市中,有20%的人年薪過10萬(這已經絕對是高估的比例了,要知道總人口中含有大量老人和孩子,比例稀釋嚴重),那麼這個數字是1458萬人。


那麼平均薪酬排名在第5至第15的城市人口情況為,杭州946.8萬人、寧波820.2萬人、佛山765.6萬人、834.2萬人、廈門401萬人、蘇州1068.4萬人、南京833.5萬人、重慶3075萬人、福州766萬人、貴陽486.2萬人、成都1633萬人。假設這10個城市,有10%的人年薪過10萬,那麼這個數字是1162.8萬人。


平均薪酬排名在第16至30的城市人口就不一一列寫了,總數為13165萬人,恐怕在這些城市,最多隻有6%左右的人能夠達到10萬的年收入,那麼這個數字是1316萬人。


我相信不用再往下算了,因為收入更低的城市,年薪10萬的比例會越來越低,這還是在城市,如果是鄉村,尤其是比較落後的鄉村,年收入超過10萬的恐怕不足0.5%,粗略計算平均薪酬前30名年薪過10萬的人總數恐怕也就在4000萬人上下。除了全國前15名的大城市外,幾乎不可能在其它城市有超過10%的人口年收入超過10萬,所以自然年薪10萬(稅後)是絕對會超過90%的人。


未泯雙瞳


我覺得,很難對不同地區的薪酬進行橫向比較,而且比較完了意義也不太大。



關於薪酬,一般媒體提供的都是從人力資源市場上得到的數據,不具有權威性。

來自官方的權威數據,一個是社平工資,一個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社平工資是按照地區發佈數據,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各地方和國家統計局都發布。下圖為2018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分組情況。

如題目所述,如果只有年薪10萬元收入,扣除各種保險稅費,估計到手七八萬的樣子。如果進行歸類,應屬於最高收入20%的一組。


換句話說,肯定能超過全國80%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