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这幅“鬼画”,有800多年历史,放大10倍,骷髅手里拿的什么

故宫博物馆里藏有一幅绢本设色团扇画,名为《骷髅幻戏图》。这幅画由南宋画家李嵩创作,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因画中有一大一小两个骷髅,所以这幅画也被称为“鬼画”。

故宫这幅“鬼画”,有800多年历史,放大10倍,骷髅手里拿的什么

虽然作画者已经作古,但围绕着这幅画的讨论与思考却从来没有断绝。从古至今,欣赏这幅画的人一直不知道作家这幅画在表达什么意思,只能大致地看出来画的是阴阳两界。这幅画没有任何题字,到底是什么寓意呢?中大骷髅操控小骷髅的画面,也让很多人觉得诡异、恐怖、压抑,但在宋元时期,用骷髅做隐喻,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艺术手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经忘却了这这种艺术形式,才会对这幅画作感到惊讶。

故宫这幅“鬼画”,有800多年历史,放大10倍,骷髅手里拿的什么

前朝许多文人墨客对这幅画都曾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多数人都认为这幅画想表示生死之间的转化与轮回。画家非常明显的将画分成了一半,左边的大骷髅及小骷髅代表死亡,右边的小孩仰着头,充满生机,但生与死本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所以画家让大骷髅操纵小骷髅,以此逗弄对面的小孩,而地上的孩子也对小骷髅充满好奇的伸出手,表示生与死的互相吸引。

故宫这幅“鬼画”,有800多年历史,放大10倍,骷髅手里拿的什么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的发展,如今,许多人不需要去到北京博物馆,在家同样可以欣赏这幅画,这又引发了许多人对这幅画的关注和思考。许多网民纷纷猜测这幅画的用意,并且表示,越看越可怕。这从何说起呢,原来,也是因为科技的进步,人们欣赏这幅画时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细节,有的人将这幅画放大10倍后,看到画中骷髅手里拿的是一个提线木偶,这个提线木偶也是骷髅的造型。这不禁让人猜测大骷髅的身份,许多人认为只有走街串巷,四处漂泊流浪的街头艺人才会将全部身家随身携带,这个大骷髅应该是一个表演提线木偶的艺人,而他手中的小骷髅是一个吸引眼球的道具。

故宫这幅“鬼画”,有800多年历史,放大10倍,骷髅手里拿的什么

其实,在网友之前,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就已经发现了大骷髅的身份。黄公望曾经为这幅画题词《醉中天》: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弄一个小样儿把冤家逗。识破个羞哪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单堠。

故宫这幅“鬼画”,有800多年历史,放大10倍,骷髅手里拿的什么

黄公望认为这幅画是想表达南宋时街头艺人到处漂泊,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生活。手中丝线操纵着小骷髅,但其实在别人看来,他也不过是被生活操纵着的大骷髅罢了。这个解释说得通,我个人认为不是没有依据。首先,图中的妇女儿童都穿着考究,妇女雍容华贵,佩戴着首饰,彰显着身份的不凡。其次,画家李熹出身贫寒,少时做过木工,后来成为画师李从训的养子,这才开始学习作画。独特的成长坏境使得他非常了解平民百姓的生活,所以似乎他画一个贫寒的街头艺人也非常说得过去。

故宫这幅“鬼画”,有800多年历史,放大10倍,骷髅手里拿的什么

但其实我们观察大骷髅的服饰,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穿着也是非常考究的,并不像一个饥寒交迫的下层民众。所以也有人认为这幅画其实是在暗喻劝谏南宋时期的朝廷,尤其是这幅画作于南宋时期,那时战乱不断,朝廷不作为,偏安一隅,今日活下来,肆意潇洒,却不知明日如何苟存。所以有人认为画中的大骷髅其实是统治者的化身,远离都城却安于现状;右边的妇女是画家与其他的有识之士,一脸担忧惊恐,对时局认识的非常明白却无能为力;对着小骷髅伸出手的孩童是追随朝廷的民众,仍然看不到潜伏的危险。

同样一幅画,有些人看是生死的思考,有些人看是对当时民生的探究,有些人看是对当时时局的认识。但是不管怎样解读这幅画,我们都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将情倾注于画中,过百年仍然可以引起人们的感悟与共鸣,何其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